第022章 晉武帝

“王公啊,昨日我夢到自己爲烈祖皇帝蓋被,您說這是什麼預兆呢?”

昭陽殿內,郭太后一臉困惑的詢問道。

而坐在他面前的,是一個極爲面善的老者。

老者看起來極爲慈祥,臉上總是帶着一絲淺笑,眼神清澈,任何人都對他生不出惡意來,此刻,他畢恭畢敬的側坐在郭太后的身邊,認真的聽着郭太后的詢問。

“烈祖皇帝駕崩之後,太后費心與國事,叮囑新君,託付賢臣,爲烈祖皇帝之大業而操勞,這就是夢中的預示了吧。”

“王公啊,您的名望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有些事情,我也只能詢問於您了。”

郭太后有些悲傷的說道:“當初陛下將齊王託付給我,讓我好好教導,可是因爲我的才能不足,使齊王這般無道,惡事做盡,無法繼承烈祖的偉業。”

“我不得已下令,罷免了他的皇帝位,將他驅趕到封地去。”

“可是,烈祖皇帝本是沒有孩子的,當初過繼齊王,就是想讓他能繼承烈祖的衣鉢,能繼承他的偉業,不忘記對烈祖的祭祀,供奉他的廟宇。”

“齊王沒有這樣的德行,不足以做到這些。”

“烈祖皇帝有九個弟弟,其中有一個早夭,有六個早早逝世,大多都沒有留下子嗣,唯獨東海定王,有諸多子嗣。”

“東海定王,年少而聰慧,深受高祖皇帝的寵愛,後來烈祖皇帝登基,對他也是格外厚愛,給與他最多的賞賜,破例讓他前來洛陽,拉着他的手,告訴我:此朕手足也!”

“定王的兒子曹髦,繼承了他父親的相貌和品德,在定王逝世之後,他自願的離開了自己的封地,不願意享樂,爲定王守孝兩年。”

“他將烈祖皇帝看作自己的父親,將我當作自己的母親。”

“常常寫書信來詢問我的情況,每日都要朝着烈祖的陵墓行禮拜見。”

“他爲人謙讓,在朝中賢人準備擁立他爲皇帝時,他怕自己才能不足,會辜負我的期待,屢次拒絕,甚至想要自裁,好在被防輔令及時阻攔。”

“如今烈祖皇帝的廟宇沒有人來祭祀,他的偉業無人繼承。”

“我想收養高貴鄉公曹髦作爲烈祖皇帝的孩子,讓他嗣烈祖皇帝,成爲名正言順的儲君,不知王公以爲如何呢?”

郭太后說完,便死死盯着面前老者的臉。

老者沒有半點的詫異,從始至終都是那張笑呵呵的臉。

老者喚作王祥。

臥冰求鯉的故事裡的主角!

他因爲對後母極爲孝順的緣故,年少成名,是衆人皆知的大孝子,後來,他多次拒絕了廟堂的徵辟,名聲大噪。

在此刻,他的清名甚至要壓王肅一頭。

畢竟謙讓和孝順是當今最爲重視的話題。

他也趁此成爲了此刻的士林道德領袖。

當然,他本身也是很有能力的,治理政務的能力很不錯,在被徵辟之後,仕途高歌猛進,如今已經做到了大司農的位置上。

王祥參與了郭太后和司馬師的“候選人戰爭”,並且投了曹髦很重要的一票,確定了曹髦的位置。

作爲報答,郭太后也決定在皇帝繼位之後,冊封這位“定策有功”的王祥爲光祿勳。

而司馬師也非常的重視這位道德標杆。

司馬家很需要這位道德領袖的支持,需要道德領袖在以後爲他們作證,司馬家並非是無德篡位,而是順應天命。

王祥的人脈很強大,跟諸多大族都是好友,面對任何突發情況,都完全不慌。

在郭太后開口之後,王祥微笑着點起了頭。

“太后想的甚是周道,可以這麼做。”

漢末魏晉時期,沒有孩子的收養兄弟家的孩子是非常普遍的行爲,曹叡,司馬師都是如此。

郭太后長嘆了一聲,說道:“我只是個婦道人家,本不該參與廟堂的大事,況且已經有了齊王的先例,就怕朝中羣賢反對啊。”

王祥此刻也有些疑惑,他並不知道太后爲什麼如此急切的想給曹髦造勢,讓他變成正統。

難道是司馬師那邊反悔了?

不可能啊,他跟他阿父還不太一樣,不是個輕易出爾反爾的人。

他試探性的說道:“太后,羣臣既然都同意擁立高貴鄉公,那也不會反對讓他繼嗣,他本來就是繼承烈祖皇帝的衣鉢,羣臣怎麼會反對呢?”

太后無奈的說道:“我聽聞朝中有人詆譭高貴鄉公,想要擁立他人爲皇帝。”

王祥頓時瞭然。

這是擔心司馬師反悔,所以想敲定這件事,不想再生起變故?

王祥笑了起來,擁立的事情,不只是郭氏和司馬氏的事情,也包括了他們這些人的參與。

大家一同確定好的事情,可不是司馬家能隨意更變的。

這定是曹髦多次拒絕後,郭氏擔心司馬家再提彭城王,所以鐵了心的要蓋棺定論。

終究是婦道人家啊,這點耐心都沒有。

“太后多慮了,擁立皇帝乃是天下大事,斷然沒有輕易更變的道理。”

王祥認真的說道:“太后所說的事情,定然會有諸多賢才來支持。”

太后點着頭,“聽到您這麼說,我也就安心了,高貴鄉公年幼,生性孝順,等他前來洛陽,就該向您這樣的大賢請教,您應當以老師的身份來教導他,讓他學會孝順的道理啊!”

太后這番話聽起來像是下達命令,本質上還是一個交易。

而王祥又怎麼敢拒絕太后的命令麼?

他趕忙起身,誠惶誠恐的說道:“老臣無才德,不敢爲陛下之師,可定然會輔佐勸諫陛下,讓他不負烈祖皇帝的衣鉢!”

交易達成。

王祥拄着柺杖,顫顫巍巍的離開了皇宮。

次日,以高貴鄉公嗣烈祖皇帝的言論就席捲了洛陽,諸多道德之士痛心疾首的表示:

齊王無德,不能祭祀烈祖,而烈祖不可失祀,應當讓關係最親的高貴鄉公來過繼。

這是剛好戳中了司馬家的痛點。

畢竟烈祖皇帝的祭祀是如何中斷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現在的司馬家雖然如日中天,卻還沒有達到司馬昭時的完全體,不可能無視烈祖皇帝斷祀這樣的大問題。

誰也沒有意識到,原本的諸多宗室內選一個的填空題愣是變成了曹髦與曹據之間的選擇題。

司馬昭勃然大怒,當即召集諸多賢才,讓他們都到自己的府邸內。

隨即又準備在城內進行戒嚴。

就在司馬昭決定跟這幫犬入的大幹一場的時候,一個年輕俊朗的男子出現在了這裡。

他的出現,打斷了這次的會議。

這男子身材高大,穿着華麗,眼裡有些傲氣,卻不同於郭建,衆人急忙起身來拜見他。

此人叫鍾會。

他是曹魏重臣鍾繇的幼子,五歲時就有極大的名氣,博覽羣書,被司馬師所看重,後來成爲了司馬師的重要幕僚。

他帶來了司馬師的命令。

“大將軍雲:朝中多忠良,爲烈祖身後事計,此善事也。”

司馬昭皺起眉頭,趕忙起身,將鍾會拉到了自己的身邊,按着他坐下來。

“士季啊,大將軍到底是怎麼想的?若是答應了他們,那他不就是能繼承烈祖皇帝全部的...若是往後有什麼變故,這如何能行呢?”

司馬昭就差將往後怎麼登基給問出來了。

鍾會仰着頭,臉上滿是自信。

“有大將軍在,您還擔心什麼呢?大將軍的想法,豈是我們所能猜到的呢?”

鍾會對司馬師非常的崇敬。

司馬師稱鍾會乃王佐之才,而鍾會也是將司馬師當作自己的伯樂,全力輔佐。

司馬昭聽到對方這麼說,頓時就泄了氣。

好在,司馬昭對兄長也是足夠的信任,揮了揮手,就讓麾下衆人離去。

“早知道就不擁立曹髦了,這廝還不曾繼位,就惹出這麼多事來,要是他真的繼位了,那豈不是要更糟?”

鍾會嚴肅的說道:“陛下有謙讓之德,君子之風,這不是社稷之幸嗎?況且,將軍怎麼能對陛下直呼其名呢?”

司馬昭一愣,看着面前這個言語舉止越來越像大哥的年輕人,頓時苦笑了起來。

“好,好,好,你們說了算。”

“陛下英明!!”

“大將軍英明!!”

鍾會聽到司馬昭的調侃,頓時笑了起來。

“將軍勿要急躁,這些小伎倆,在大將軍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不過是譁衆取寵,自討苦吃而已。”

“螢光之火,怎敢與日月爭輝?”

第40章 開戰第157章 不錯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第138章 大將軍真傳第48章 報應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234章 絕不饒恕第155章 豐收?第90章 南有義士第97章 除雜草第34章 國之重臣第148章 廣陵散不絕第173章 我計成矣第157章 王太常第147章 責罰第182章 分裂第171章 大將軍已經很收斂了第203章 威脅流說客(爆更求月票)第60章 祭告先祖第119章 號召天下第28章 明知山有虎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5章 不可不防第142章 新刺史第223章 本來面目第241章 早有準備第156章 引以爲戒第10章 大義滅親第150章 毌丘儉第90章 徵東將軍第145章 交替第173章 不得不發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0章 拿捏第99章 瘋了!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118章 臣只是個科學家,沒有他們那樣的力量第12章 郭氏第67章 適合你第129章 八百個心眼第44章 無罪第39章 出發第179章 偷襲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059章 血痕第216章 清談之輩第180章 爲之奈何第154章 重中之重第97章 郡與國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88章 下一個目標第192章 致大一統第164章 此子竟可矣第34章 國之重臣第65章 俘虜第9章 完美開局第045章 監聽是吧?第44章 不必多說第126章 令人羨慕第8章 一唱一和第70章 謝謝啊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147章 責罰第131章 這就是大魏第164章 年末第91章 不可理喻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175章 釣魚戰略第027章 讓他病逝!第105章 失控了?第116章 凡事就怕對比第45章 先斬後奏第33章 如你所願第84章 不是一般的蠻夷了第127章 數學大家第151章 以宴爲刃第32章 苦命人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207章 穩重第165章 種地將軍第102章 逃離第45章 先斬後奏第123章 就這?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165章 種地將軍第164章 此子竟可矣第30章 志向第98章 沒什麼區別第29章 連璧第141章 你們說的很對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154章 重中之重第97章 郡與國第152章 激將法的集大成者第37章 生存的方式第199章 那你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