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得將

夕陽西下,留下一片餘暉。

在昏黃的光景下,戰場已經打掃完畢,只留下滿地的屍體,淒涼而又蕭索。文聘文仲業,這個荊州大將。在和李哲的第一次碰撞之後,留下了三千多手下訓練多年的精銳,只餘下自己身受重傷,在拼死護衛的家將保護之下倉皇逃去。

這一戰,李哲將荊州軍在南陽郡的精銳一網打盡,殺死敵軍一千多人,俘虜一千七百多人,繳獲的鐵甲六七百領,能用的馬匹也有兩三百騎,荊州軍的富庶果然名不虛傳。

這樣的戰績自然是值得衆將誇耀一番,需知這樣一場大戰,李哲軍自己的損傷總共不過百十人,可算是一場了不得的大勝了。

在中軍帳中,衆將喜氣洋洋,便是民兵們的將領,也都紛紛加入。

蘇武扯着一員民兵將官引了進來,對着上手的李哲拱手說道:

“主公!這便是今天戰陣之上爲我軍立了大功的那名民兵軍侯,他在後面搶了馬匹衝進敵人中軍,重傷了文仲業,只是讓那廝僥倖逃脫了而已!這裡有文仲業的頭盔爲證!”說罷手持一個頭盔,讓與大家觀看,又將那名將官推到衆將面前。

衆人仔細一看,果然是好一員威風凜凜的大將,虎背熊腰,身形健碩,滿臉是掩飾不住的激動和興奮,站在那裡挺直了便如一柄標槍一般。不正是今日戰場上那個喚作燕子的民兵軍侯。

李哲聞言誇讚道:

“甚好甚好!今日戰陣之上,你幾次臨機決斷都是不凡,因勢利導,引動了整個戰場上的大勢。可以說今天一戰,我軍中籌算軍功的話,這首功便是非你莫屬了,我先前不知你的能力,將你放在民兵中卻是委屈你了!”

那將官一聽,激動不已,推金山倒玉柱伏跪於地上,大聲喊道:

“天師謬讚了,這都是一營軍司馬襄文將軍臨陣指揮有功,末將不過是附驥於尾而已。臨戰時軍兵奮勇殺敵,末將實不敢居功!”

這番謙遜的話說將出來,衆人才開始紛紛誇讚起來,各種讚譽之聲不絕於口。

旁邊徐庶也是覺得不錯,與其中插了一句,

“不知你名字叫做什麼,快與我報將上來,我好與你記得功勞,主公親口說出的話,自然是金口玉言,不得違改。”

那將官一聽,忙拱手說道:

“如此便有勞軍師了!末將卻是姓魏名延,字文長,荊州義陽縣人士。”

這番話一出,李哲這邊卻是一震,魏延魏文長,這不是劉備劉玄德手下的大將麼?僅次於五虎大將的方面大員!歷史上力守漢中,抗拒曹操大軍的那個?算算時候,他這時候卻不是應該在荊州劉表那裡當個小卒的麼?卻不知道怎麼跑到汝南來了。

心中疑惑之際,再次仔細看看這魏文長,果然卻是與歷史描述上一樣,面若重棗,目如朗星,和關雲長也有些相像。這魏延在三國時候可是一員了不得的大將,單說戰略能力,恐怕連五虎上將中的某幾位也有所不如,個人勇武也是不凡,十分了得。

而且從今天的戰場上來看,這魏延分明是從民兵的基層迅速成長上來,已經掌握了李哲一手打造的戰鬥體系的特點,能夠掐準戰場上的時機充分將威力發揮出來,這纔是天大的喜事兒!需知一個軍事體系的適應可是相當費力氣的事情,從無到有還好說,象黃忠這樣的老將就有些麻煩了。這軍事眼光上的敏銳可是天生的本事兒,後天是很難培養出來的。

好!好!好!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李哲心中驚歎,面上卻只是普通的微笑,對着魏延說道:

“文長果真英雄,真乃我之大將也!今天之戰,別無所獲,卻能從中得到文長的脫穎而出,可稱甚慰我心!”

此話一出,自是讓魏延心中狂喜不已,忙再次跪下對李哲謝恩!

說起跪拜這樣的禮節,在這個時代是真正的大禮。不是重大的時刻,便是大臣們對皇帝都是不用行此大禮的。魏延自入賬以來,屢次三番行此禮,自是對李哲已經心悅誠服了。李哲也心中滿意。

“既有如此功勞,我看便將文長所部編入正式軍兵吧!今次入南陽,大敗文聘,這南陽自然便要握在手中,我軍兵卒便要擴充。我看,就從文長所部開始吧!升軍銜一級,加牙將職,就直接算在襄文的帳下如何?”

這下,不僅是魏延高興,就連帳中的其他將領也是樂的合不攏嘴,這李哲金口玉言,透出的口風兒,分明是要擴大編制了,如此,豈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升官?就是單單從民兵編制歸入正式軍兵,那對衆多的民兵將領來說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喜事!

一時帳中一片歡暢!只有軍師大人有些惆悵,李哲命令擴軍也是迫不得已,畢竟南陽郡有那麼大的地盤要駐守,徐庶倒也理解,只是這樣一來,他所負責的軍功計算又要多出不少麻煩。更別說回去之後,負責後勤保障的蘇三糜竺等後勤上的官員,那沖天的怨氣恐怕能把城主府的天都給捅塌了。

事後論功,有三千人共六個曲的民兵,轉入正式兵卒的編制,統統補充進蘇武的第一營。這下子第一營齊裝滿員,蘇武自然是高興不已。只是,編制雖然解決了,那接下來的裝備問題就又要李哲頭疼了。

此時李哲軍中有着軍銜的功勳體制和軍職的職位體制,在平時是以軍職論尊卑,必要的情況,軍銜高的人則可以指揮更低的兵卒,直接行使臨時指揮權,以保障基層骨幹的戰鬥力。

在李哲軍中,目前暫行的軍銜是虎士、校尉、中郎將三級軍銜,每一級之中又分有一二三等,以數少者爲尊。比如當前軍中軍銜最高的蘇武和趙雲兩人都只是一等校尉。

在這次戰鬥中,有大量的民兵表現出衆,被授予了軍銜,升了官職,這意味着後勤上壓力也要加大,軍功積分也是一大支出,這些未來可都是要變做實物的。

而其中最優秀的要升遷的將官都有:黃忠黃漢升,被授予三等校尉軍銜,遷第一營第三部牙將,魏延魏文長,升三等校尉軍銜,遷第一營第四部牙將,……,陳到陳叔至,升一等虎士軍銜,遷麒麟衛左曲軍侯……

PS:

感謝熊貓圈圈++,艾裡維奧,和哭一個大爺的打賞支持。

一百一十四章 噴發第64章 冷卻與升溫第18章 各思第21章 重建馬尼拉第136章 宴會第34章 新局勢第25章 鄭家下第6章 馬尼拉第103章 北進第19章 清理第136章 宴會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第77章 南陽第32章 不一樣的戰場第17章 趙子龍的槍第89章 出戰,逃回第93章 康有爲第82章 襲遠第68章 氨第67章 餘威兩百一十七章第114章 序第117章 悶戰第51章 諸葛一百三十五章 徵倭十一第58章 小事第49章 日本一百一十七章 直面第56章 暴擊,追兩百四十三章第119章 裁判第43章 對峙一百五十三章 應變兩百四十九章第69章 杜立第109章 孫權第46章 戰灤州第70章 戰略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戰二第98章 滅(下)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第83章 中華宮,西北談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第35章 問策兩百四十七章第61章 反應一百四十四章 國宴上第20章 北面一百七十二章 洪流第三十五章兩百零二章 袁譚第74章 四海下一百二十二章 開局以及形勢第102章 升級,蝴蝶效應第51章 帝國艦隊,出擊!第65章 民兵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第31章 鄉下人周瑜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一百二十八章 中俄戰局裝甲車的影響第118章 前線,身後第93章 康有爲第51章 女人第21章 重建馬尼拉第79章 山東第113章 麒麟衛第2章 上船一百五十一章 三英第116章 鬥將第96章 出發兩百四十六章第59章 問號第12章 趙子龍和糜子仲兩百一十九章第108章 羣雄一百九十八章 登陸之前第6章 馬尼拉第131章 嬗變的局第37章 震驚第47章 商議第100章 假如?第8章 武昌第29章 歸來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48章 造紙和印刷兩百零三章 晨第106章 一路向西第100章 假如?第37章 對陣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第24章 捅馬蜂窩第68章 追根第95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一百三十章 援兵第28章 埋伏第15章 奪堡,排炮第85章 雜第50章 試探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