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

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

黃河,蜿蜒流長,孕育了華夏子孫,但同時也是一條孕育了苦難的河流,所謂黃河百害,唯利一套,就是眼前這廣闊無垠的東河套平原(漢代的河套平原,實際在內蒙古一部,臨近山西和陝西)了。其最是水草豐茂之地,即使奔騰咆哮的黃河在這一片天賜之地上,也變得和緩清澈柔順,數條支流從高原上灌溉而下,孕育出一片豐沃肥美的草原來。南匈奴就棲息在這塊肥美之地的東部,南接司州,東西相鄰雍州幷州,作爲漢家朝廷的守戶之犬,爲漢家守禦北部的鮮卑異族。

只是近些年漢家朝廷衰落,鮮卑崛起,就在此陷入紛爭,成了南匈奴、羌胡以及中部鮮卑諸部爭奪不斷的地方,圍繞着這片肥美草原的主權,草原各部族經歷無數的廝殺爭鬥,南匈奴王庭也爲之衰落。

夏侯淵和他的騎兵營如今就駐足在東河套平原的西邊,俯視着這片廣闊的草原。

大雪還沒停息,李哲就出動了夏侯部騎兵,是因爲幷州傳來的消息,張燕佔領幷州西河郡之後,和南匈奴再次接壤。南匈奴呼廚泉單于向張燕傳信,願意重新舉族向中央朝廷投誠,受朝廷的挾制。只是前提是要求中央朝廷出兵幫他拿回東部河套平原,昔日大漢朝封賜給南匈奴牧馬的地方。

李哲和一干大臣經過考慮後,根據這個新情況重新修訂了北部草原的進攻計劃,部分接受了呼廚泉的提議。命令夏侯淵和張燕分別從東部和西部出兵,夾攻東河套,先把這個地方拿下再說。

夏侯淵大軍帳中,炭火熊熊,爐火明滅之間,幾個人的臉在其中若隱若現。

“叔父!如今形勢,明王的大軍軍威愈見強盛。從西到東從南至北再無抗手,叔父的意思,是就此臣服了嗎?”

夏侯淵聽了此言。臉色頗爲無奈,“時不與我,如之奈何!我家孟德公固然是英雄蓋世。但這世間出了個明王殿下卻更是英明神武,不僅是兵事強盛,而且文事也是堪稱聖賢!我夏侯家和曹家雖然人才輩出,卻是終於不能與這天下大勢相抗!”

此時帳中全都是夏侯淵的自家親執,也沒有什麼忌諱,夏侯淵這一番話說的是悲慘蒼涼之極,感人肺腑。衆人聞之也是不由唏噓。

“叔父睿智!”豈料那年輕人聽了此話,臉色不悲反喜,“其實休早有此意,欲與叔父分說。吾自從入李哲軍中以來。深知李哲軍的制度厲害!牧師、兵餉、勳章等級以及後勤等諸般設置恁是厲害,讓人從中根本做不了手腳。偏生這般做法,軍中士氣卻是不減反增,打起仗來各個英勇!而如此情況,我等將領也就再沒有後顧之憂。只需盡心打仗,就可既得名又得利,安安生生獲取榮華富貴了。這般制度,非世間真正大智大慧之人不可爲也,叫人實在是難生窺視之心。”

“嗯,不錯!我料孟德公恐怕也已經看出了此種關竅。才讓我等安心進入其軍隊,不擔心其兔死狗烹的。哎!從古時到如今,軍制不改,君臣總是互相猜忌,數千年來不知多少英雄豪傑爲之扼腕!李牧,王翦,韓信,英布,諸位古之名將下場無不如此。明王能製出如此制度,也算是爲武將指出了一道明路了。卻是比孟德公高出不僅一籌!哎!罷了!既然如此,就徹底放下了那諸般心思,安心爲我漢家打下一個鐵鑄的江山吧!以我等之才,留名青史也不是不可能之事!你們年輕人,就更要努力!”

這時另一個年輕人湊上來說道:“叔父之言果真明理之極!侄兒也極爲贊同,只是還是想問一下叔父!如今我等大軍已經擊敗了羌胡,馬上就要收服南匈奴,即將恢復大漢朝往日最鼎盛時期的疆界。但是眼看着明王的意思,卻是還沒有半點收兵的意圖,叔父,你說,下一步是會打向哪裡呢?”

夏侯淵愣了半晌,笑了笑說道:“哦?呵呵!說起這事我卻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世間的舞臺,在明王的麾下,將變得無比的廣大,儘夠我等武將們縱橫馳騁,如此這樣下去,功業遠超大漢,或許今後我等的功績就是超越前朝名將衛青霍去病之輩也不是不可能!當今之世,實乃我等武夫之盛世!”

夏侯淵的話,一下子驚住了曹家的兩個後輩,曹休,曹真,兩個只有十幾歲的千里駒,思想跟着夏侯淵一起神思千里!

……

長安城,未央宮。

昔日的皇家禁地未央宮,如今已經是顏色大變,各處大殿的頂上,鋪滿了大片大片的太陽能電池板,爲了解決電力不足的問題,李哲不得不啓動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計劃,在各個行政中心建立供電中心,專門集中解決電力的供應問題。

現代時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雖然目前還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但是家庭小規模使用已經是極爲簡便,對於如今的李哲來說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在三國時空,目前本土還沒有電磁學,單靠李哲時空走私的話,不管是水力發電還是現在的柴油機發電,都是問題多多。權衡利弊,反而是太陽能這種最新式的解決方式更爲簡便實用,畢竟李哲本身的使用,也只是放放電影,用些小功率的電器而已,至於所謂的環保,那就是額外的優惠了,目前的三國時空還不需要考慮那個問題。

集中使用大規模鋪設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作爲能源中心,配以大量的電池和電池組,建立供電中心,解決一個區域內的電力耗費問題,就是李哲啓動的大規模電力設備用電的解決方案。

長安是第一個試點,目前的未央宮,大部分地區已經被闢做官署辦公區,只保留了少量的風景最優美的地方作爲李哲的寢宮。在大規模修繕的情況下,其中正好藉機建立這個能源中心,解決整個長安地區的用電問題。

……

身在長安,心卻是包容天下。作爲一個開闢型的君主,很少有時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這不,整個西北地區的軍事問題解決了,工業經濟規劃的問題又搬上了日程,不解決這個,李哲是難以真正離開的。長安的地理,決定了其將是一個長期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沒有一個完善的規劃是不行的。

考察長安周邊的資源狀況,附近煤炭資源豐富,其他資源也不少,但可惜的是鐵礦比較稀少,不是建立軍事工業的最佳地點。

但是西北光照充足,適宜種植棉花,河套又是華夏最優良的牧場地域,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都是最好的農業區域,在農業社會的現在,必將聚集大量人口,不建立工業區實在是浪費,權衡良久,李哲決定將此地建設成爲一個紡織工業聚集地。

紡織工業,其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牲畜皮毛,而動力則主要是人力、水力甚至是蒸汽機,李哲在汝南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技術儲備,在南陽郡也有種植棉花,只是因爲原料不充沛導致工業生產力還沒有爆發的機會,如今,關中地區,條件優良,就可以考慮建立專門的紡織工業了。

三國時空的紡織大機器工業,即將登上舞臺。這同時也是對草原民族進行經濟羈絆政策的最佳方式,歷史上,所謂的羊吃人的事情,正是發生在紡織工業和傳統種植業爭奪原料和勞動人口的節點上,是英國工業革命的先聲和基礎工業的培育時期。

於是,李哲一聲令下,李哲隨軍的民兵們開始就地轉產,成爲當地基礎條件建設和紡織工業建設的骨幹,道路水利建築,還有開闢農田和建設工業區。

而邊疆上的張繡和夏侯淵、曹洪的駐軍,卻化身成爲皮毛牲畜的販貨商,用內地運來的食鹽、鋼鐵來換取草原上的皮毛牲畜,運到長安成爲紡織皮革工業的基礎原料,最先考慮生產的,就是李哲軍軍隊的軍服。

總之,李哲治下如今的三國時空的紡織業革命,卻和現代時空不同,是從毛紡織產業最先開始的。

仿照胡人禦寒的皮毛衣物,將動物皮毛處理乾淨,製成三國特色的毛料軍服,首先供應北上草原的騎兵部隊,就是李哲對長安紡織工業的第一波任務。

爲此,李哲不得不再次回到現代,弄回了大量相關資料和機械,一方面是之前技術儲備的再一次改良,這一次原始的紡織機械將直接躍進到近代的工廠化生產階段,腳踏手搖動力的紡織機器和水力紡織機器將大規模運用;另一方面是毛紡織工業的皮毛處理和加工方面的產業經驗。

這其中涉及的一系列古代紡織手工業工序上的改進,例如其中清洗、脫脂、碳化、梳理和印染等一系列的工序,還有皮革處理等,由此衍生出的肥皂工業,燒鹼工業等,涉及到化學工業上的革命,李哲就真的不甚了了,只能有工匠中的科學家們自己去根據資料摸索着解決。

整個產業將是一個長期的進化過程。。。)

第53章 巡洋艦一百一十八章 直面下第83章 中華宮,西北談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變第39章 大步前進的通宇第54章 孔明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一百九十四章 珍珠港空襲一百二十一章 裝甲車第24章 鄭家上第90章 馬尼拉灣上第100章 烏蘭烏德戰役八第85章 醫(下)第56章 暴擊,追第141章 祥瑞,稱王第86章 陌生人一百四十章 新亞洲主義第73章 紮營第85章 醫(下)第117章 悶戰第24章 捅馬蜂窩第115章 演習一百七十六章 天道運行論兩百一十七章一百七十七章 異動兩百零二章 恐懼一百八十七章 船一百七十五章 走私船兩百四十六章第61章 隱憂第15章 奪堡,排炮兩百零九章 改變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46章 會面第1章 前言第67章 小丑一百五十五章 來客第19章 清理第4章 找一家代理人一百八十章 石油第74章 四海下第101章 宛縣一百六十五章 潼關第107章 暗中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52章 機關人上一百九十六章 戰略下第26章 功成第102章 趙雲第11章 危機,逃逸第61章 隱憂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41章 熱蘭遮一百六十一章 魯班車和工匠營兩百二十三章第36章 井蛙第126章 出擊第61章 反應一百四十章 騷動三十還沒有開始就即將結束的歷史兩百二十四章第11章 一號時空:203年4月兩百一十章 捨我其誰第59章 過年第11章 危機,逃逸第74章 跡象兩百一十五章一百八十章 燧人第7章 什麼叫做說服力第55章 商議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第54章 名叫秀兒的女人和鋼鐵一百六十八章 大逆案一百八十七章 海面上的飛機第7章 什麼叫做說服力第三十五章第51章 帝國艦隊,出擊!第135章 雲爺第108章 事件一百九十七章 標準快速貨輪兩百零六章 打響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第5章 談心兩百三十九章第9章 三座大山第26章 搶一百二十二章 開局以及形勢第66章 追索第12章 趙子龍和糜子仲第2章 上船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第101章 烏蘭烏德戰役九第84章 醫第36章 北上兩百零三章 司馬第113章 麒麟衛兩百二十五章兩百一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