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風雲變幻

雖然說馬來亞最初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政府所控制的強大暴力機器的基礎上的,但這種穩定確實非常有意義。一是社會環境的相對穩事實上保證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馬來亞政府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積累相當多的財富,推行全民福利的政策,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使得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二是鎮懾並壓服了馬來人的騷動,迫使各馬來人政黨轉變思路,不得不放棄武裝對抗的愚蠢辦法,轉而尋求一種和平的合法的方式;三是安定了大批華人移民的心,使他們能儘快融入馬來亞中,政府的高效廉潔,務實周到,使得他們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建設自己新家園的工作中去。

時間飛快,轉眼便到了195年元旦,吳銘在致全馬來亞人民的元旦賀辭中重申了國家要和平,要發展,要使全體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的方針政策,還用堅定的語氣表明了政府對統一馬來亞的決心,敦促加裡曼丹島的一小撮分裂分子認清形勢,回頭是岸。並警告某些敵對國家不要插手馬來亞的內部事務,否則必須遭到馬來亞國防軍的迎頭痛擊。

這個信號是非常明顯的,有可能干預馬來亞軍事行動的除了一貫反對馬來亞聯邦成立,並且始終採取對抗政策的印度尼西亞外,再沒有其它國家了。

馬來亞國防軍此時已經擴大爲擁有十萬陸軍,五千空軍,八千海軍的強大武裝,並且在美國的援助下,全部換裝完畢,雖然海軍和空軍建軍時間較短。還比較弱小,但在東南亞論實力已經是第一強軍的姿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戰亂,馬來亞軍事實力的發展在一年地時間裡確實是令人矚目。

元旦假期過後,馬來亞政府正式提出申請加入聯合國,並且向日本提出了戰爭賠償的要求。此時的吳銘開始將精力大部投到軍隊的建設中來,軍事演習,陸、海、空三軍協調作戰。軍隊開始陸續向南海岸和新加坡集結待命,一派緊張備戰的氣氛。

雖然印度尼西亞宣佈獨立的時間是在1945年8月17日,但是這幾年來,戰亂不止,情況並不樂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8月17日,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蘇加諾、哈達簽署了《獨立宣言》,宣佈印度尼西亞獨立,成立共和國。印尼開始了八月革命。第二天,印尼各政黨、社團領導人召開了“印度尼西亞獨立籌備委員會”。通過了共和國憲法,選舉蘇加諾、哈達爲正副總統。隨後,英軍以接受日軍投降爲名,在爪哇登陸,隨即佔領了雅加達、萬隆等城市。在英國的支持下,10月初,流亡澳大利亞地荷印殖民政府重返印尼;原被日軍關押在集中營的荷印殖民軍獲釋後,組成了“荷印聯軍”,他們與從歐洲開來的荷軍一起。力圖恢復殖民統治。

荷蘭殖民者爲了迫使印尼政府屈服,1947年7月發動了第一次殖民戰爭。美國利用聯合國插手荷印衝突。在美國等國的斡旋下,1948年印尼同荷蘭於停泊在雅加達的美國運輸艦上籤訂了《倫維爾協定》。協定規定,雙方就地停火;在荷佔區的一些地方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是迴歸印尼共和國,還是直接參加印尼聯邦;在印尼聯邦成立之前,荷蘭在印尼繼續行使主權。這樣,印尼最富庶的地區,包括爪哇島的大部分、蘇門答臘的一部分和馬都拉地全部都被荷蘭殖民者佔領。1948年12月,荷蘭殖民者又發動了第二次殖民戰爭。並攻佔了印尼共和國臨時首都日惹。蘇加諾、哈達等政府領導人被俘。但是,印尼人組織游擊隊,繼續抗擊荷蘭殖民軍。由於戰爭曠日持久,荷軍傷亡和軍費開支與日俱增。美國乘荷蘭處境日益困難之機,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向荷蘭施加壓力。1949年5月,荷蘭印尼簽訂停戰協定。11月又簽訂了《圓桌會議協定》,規定:印尼共和國與荷蘭在印尼建立的15個傀儡邦組成“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後者再同荷蘭、荷屬蘇里南和庫拉索共同組成以荷蘭女王爲元首的“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荷蘭應將主權交給“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但保留了軍事、外交、經濟方面的許多特權。

《圓桌會議協定》簽訂後,荷軍從印尼撤走。1949年12月,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成立,蘇加諾任總統,哈達任總理。同月。荷蘭向它移交“主權”。

蘇加諾在國內提出民族主義、宗教和共產主義三大思潮(即“納沙貢”)合作的主張。對印尼共產黨採取又聯合又限制的方針。對右派勢力則分化拉攏,力圖平衡左右兩派力量。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印尼共產黨則利用國內這一有利形勢,加緊擴大影響,壯大力量,發動羣衆參加志願人員的軍事訓練,積極參與對抗馬來亞鬥爭,並建議組建武裝民兵作爲第五軍種編入印尼武裝部隊,對付帝國主義的威脅。蘇加諾不僅同意印尼共產黨關於建立第五軍種地建議,還進一步提出在軍隊中設立“納沙貢顧問委員會”的主張。

正因爲如此,印度尼西亞遭到了英、美等國的敵視,對於馬來亞將要採取的統一國土的軍事行動表示支持,並希望馬來亞能在遏制印度尼西亞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就在馬來亞政府即將準備就緒,就要開始統一之戰的時候,另一件影響國際形勢的大事又發生了。

1950年2月9日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的誕辰年紀念日,就在這一天,在這一年的民意測驗中,被評爲當年“最糟糕地參議員”的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麥卡錫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他在俄亥俄縣的共和黨婦女俱樂部發表了題爲“國務院裡地共產黨”的演講,聲稱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單”,“這些人全都是共產黨和間諜網的成員”。“國務卿知道名單上這些人都是共產黨員。但這些人至今仍在草擬和制定國務院的政策。”。麥卡錫地演說有如晴天霹靂,令美國上下一片譁然。此前如履薄冰的麥卡錫則一夜之間成爲聲震全國地政治明星。

惠林演說之後,麥卡錫又相繼飛往猶他州的鹽湖城和內華達州的雷諾,重複他在惠林地演講。略有不同地是,此時的麥卡錫手中還揮舞着一張小紙片,這就是所謂地“間諜名單”。2月11日,得意忘形的麥卡錫特地打電話給總統杜魯門。要求他們對他的演講公開表態。收到電話後地杜魯門惱羞成怒,憤而提筆回信道:“我確信,威斯康星州人民極其遺憾,他們的代表竟是像你這樣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但是,在寫完信後,杜魯門並未將其發出,而是將其列入“歸檔”,他另外責成國務卿幫辦普里福依打電話給麥卡錫,希望他“把名單公佈出來”。

喜形於色的麥卡錫沒有理睬杜魯門的詢問。又在參議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所謂“揭露和清查美國政府中的共產黨活動的浪潮”。麥卡錫更是藉口杜魯門政府中有人暗中“私通蘇聯”、“出賣了蔣介石集團”、“幫了共產主義的忙”,將民主黨執政的20年稱爲“叛國20年”,並將鋒芒直指杜魯門政府。

“壞了,這個該死地麥卡錫,會把國際形勢搞的一團糟。”吳銘在辦公室裡拍着桌上的報紙,忿忿的罵道。

“現在還不是特別嚴重,不過,麥卡錫代表了整個美國社會上保守及排外團體的廣泛的政治同盟,恐怕沒有誰能逃脫他們的攻擊。”趙笑眉皺着眉頭說道。

“對於我國外交方面的影響現在還不明瞭。不過我們還是要做好應對的準備。”外交部長鄭蘋如說道:“現在反共將成爲美國政府的唯一選擇,與中共地接觸與試探將會結束。”

“我想與杜魯門總統通電話,對此表示憂慮,美國可能走向美國式的法西斯主義。我還要提醒他,在美國外交政策方面,究竟是總統的權力大,還是麥卡錫的權力大?如果任這個聲名狼藉的麥卡錫再折騰下去,共和黨將變成一半屬於麥卡錫,一半屬於杜魯門了。”吳銘沉思了一下,繼續說道:“另外。蘋如,通知駐美國的外交機構,注意美國國內對於華裔的態度變化,及時報告。”

事態的發展遠比吳銘等人預料地要快,麥卡錫非美活動調查小組委員會的活動越來越猖獗,麥卡錫在國務院發表了平生最長的一次演說,直接指責杜魯門政府對外政策重要制定者,曾經擔任駐華特使、國務卿和國防部長。被杜魯門稱作“現今最偉大的人物”的喬治?馬歇爾將軍。在這篇六萬多字地演說中,他將“叛徒”甚至“謀殺者”地罪名安在馬歇爾頭上,說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力反對在巴爾幹開闢第二戰場,使得蘇聯先於西方盟國到達東歐;在雅爾塔會議上矇蔽羅斯福,使蘇聯在領土等方面獲利;在擔任杜魯門總統派駐中國的特使調停國共兩黨衝突期間暗中支持共產黨。“出賣國民黨”;在國務院任職期間制定了對蔣介石集團不利地政策。“幫助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等。同時受到麥卡錫無端指責的還有在戰時和戰後參與美國對華事務的歐文?拉鐵摩爾、費正清、謝偉思、柯樂布以及時任國務卿的艾奇遜等人。在麥卡錫的無端指責和謾罵中,馬歇爾不得不主動辭職。回弗吉尼亞州里斯堡農場養老。

召回司徒雷登,撤出所有外交人員,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舉動使得中美關係進入冰凍期。

“歷史大勢確實不是個人所能輕易撼動的。”吳銘嘆息道:“不過,我們對於印尼的軍事行動勢在必行,而且時機已經成熟,對我們特別有利。”

吳銘所說的時機成熟是指在1950年4月13日印度尼西亞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首先印尼同英、美矛盾進一步加劇,印尼反帝調子逐步提高,進而發展到派遣武裝人員進入北加裡曼丹等地公開支持馬來叛亂分子。美國爲了支持馬來亞,迅即將其第七艦隊開入印度洋遊弋,對印尼進行軍事恫嚇,接着宣佈停止對印尼的經濟援助。蘇加諾總統則宣稱“第七艦隊嚇不倒印尼”,“讓你們(美國)的援助見鬼去吧!”繼而接管美資企業,封閉美國新聞處,驅趕美國和平隊,公開宣佈退出當時美國操縱的聯合國。

印尼的行動,牽涉到同馬來亞的兩國關係,也涉及英、美在該地區的勢力範圍,並未得廣泛的國際同情。印尼便主要寄希望於中國的支持、援助。印尼共產黨對這一斗爭非常重視,積極支持。北加裡曼丹的分裂勢力也支持和參加了這場鬥爭。中國當時與美國交惡,又基於一貫支持亞非拉民族民主革命的立場,同意印尼共關於馬來西亞問題的觀點,支持印尼反美立場和對抗馬來亞的鬥爭,從而使中印尼關係日益密切。雙方積極擴大經濟技術合作和貿易,並加強了軍事方面的往來,中國答允向印尼無償提供組建民兵所需之武器。中印尼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鬥爭中互相支持,協調行動,在國際上一時被渲染爲“北京一雅加達軸心”。

至此,馬來亞在對加裡曼丹島的收復戰中,底氣更足,更多的部隊開始向印尼、馬來亞邊境附近集結,準備應付隨時有擴大危險的戰爭。

第54章 創意第101章 松山血戰(七)第3章 忍者?第171章 岡村的佈置第31章 最後一戰(二)第40章 適逢其時――英雄救美女(一)第1章 最接近成功的機會第81章 情如春水第64章 斬首行動第12章 德森的失敗第105章 心有不甘第64章 美女關懷第163章 驚天動地第27章 日軍慰安所(一)第46章 棠吉狙擊第108章 兩次爆炸第139章 最後的覺悟第51章 茫茫野人山(四)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32章 曙光第171章 岡村的佈置第21章 行前準備第127章 小表叔第16章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第60章 自殺背心第45章 狗男女第97章 松山血戰(三)第1章 初至北平第82章 我是閒雲,自由飛翔第74章 惡有惡報第59章 故人重逢第169章 序幕拉開第180章 飛向遠方第31章 最後一戰(二)第43章 同機而行第164章 小心無大錯第75章 野獸與野獸的戰鬥第175章 最後的機會?第52章 分裂企第115章 再次出擊第101章 丁默邨的苦惱第124章 笑惹的禍第90章 第二次握手第100章 所謂的“抗日殺奸團”第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6章 白毛女?第118章 炸城門第66章 中蘇裂痕第39章 中間力量第100章 所謂的“抗日殺奸團”第112章 送給鬼子的禮物第51章 茫茫野人山(四)第76章 激戰第143章 以血還血第24章 蛇蠍合子第66章 中蘇裂痕第30章 最後一擊(一)第45章 總統人選第180章 飛向遠方第29章 別動隊第83章 萬歲俱樂部第173章 衝破羅網第69章 襲擊第67章 全面援助第111章 二進縣城第13章 命運女神的青睞第55章 不得已第31章 因材施教第18章 童言無忌第77章 待遇的差別第15章 血洗黑雲寨(六)第19章 陰損的比喻第30章 憧憬上海灘第52章 殘酷訓練第13章 焦點人物第13章 搶着殺人第39章 選擇的權利第9章 訓練(三)第15章 感悟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14章 誤會第10章 大洋彼岸第44章 又嚇到你了第73章 初步計劃第57章 大油田第176章 毒彈第1章 殺手無名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21章 打飛機第87章 斬盡殺絕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112章 高陶出走第81章 “打頭挖眼割耳”第32章 棲身尼姑庵第5章 留下聰明的第65章 決定第69章 各方反應第17章 “抓鬍子”大案第148章 花樣百出第100章 松山血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