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霧都行(六)

會正在熱烈之時,戴笠突然打斷了聚會,通過翻譯劉座的美國人說着什麼。

吳銘仔細一聽,原來這位老兄正在解釋外面對他不實的傳聞,大概意思是請美國朋友不要相信關於他的壞話,他不是什麼希姆萊,只是總司令的戴笠,他是支持民主的,並不是什麼“中國的蓋世太保”、“殺人魔王”、“民主制度的敵人”云云。

看來,關於這樣的解釋和辯白並不是第一次了,大多數美國人都顯得很平常,根本沒有驚訝的表情。

吳銘看着戴笠在那裡或用他聽不懂的方言,或用他能聽懂的漢語在表述着自己的的意思,不禁微微覺得有些好笑,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爭辯和解釋的,戴笠這麼做反倒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

“劉老弟。”沈醉走了過來,輕聲說道:“有件事情一直忘了問。”

“什麼事情?”吳銘笑着點了點頭,“沈老兄儘管說。”

“這個,劉老弟是海外回來的,不知道有字沒有?”沈醉說道:“明天授勳的時候,如果有字的話,稱呼起來也顯得親切不是。”

吳銘撓了撓腦袋,自己名字夠多的了,還真把中國人的這個習慣給忽略了,“那個,我現在想一個行不行?”

“行。”沈醉不由得笑了起來,“只要不太拗口就行。”

“劉德華,字,字,字華健。”吳銘翻着眼睛想了想,說道:“沈兄看如何?”

“華健,中華康健,好。不錯。”沈醉點着頭連聲稱讚,“有蘊涵,有意義。”

“嘿嘿。”吳銘乾笑了兩聲,藉此掩飾一下尷尬。

這個時候,戴笠已經發表完了辯白演說,揮手示意樂隊繼續,然後向吳銘走了過來。

“劉老弟,還有件事情忘了提醒你了。”戴笠微微皺着眉頭,說道:“來,跟我到這邊來談一談。”

吳銘放下酒杯。跟着戴笠來到了廳角的沙發坐下。

“雲南遠征軍渡過怒江進行反攻作戰,現在阻於松山腳下,傷亡慘重。”戴笠緩緩地說道:“前日夜裡,榮一師3的兩個連精銳偷偷摸上松山主峰子高地,試圖也來個斬首行動,搗毀日軍的指揮部,不料立足未穩即陷入日軍的火力埋伏圈,激戰至天明,僅有兩名帶傷的士兵突圍出來。”頓了頓,注意到吳銘皺起了眉頭。戴笠繼續說道:“據我所知,接到松山戰況地報告後,已經有人向委員長進言,要調別動隊參戰。”

“別動隊不是萬能靈藥。”吳銘若有所思地說道:“對於實際上的情況我並不瞭解。所以我不敢保證去了一定會起到作用,畢竟別動隊對於某些特定環境下的作戰並不是很適合。”

“嗯,你說得對。”戴笠點頭贊同道:“明天授勳前或授勳後,按照慣例。因爲是給你一個人授勳,委員長一定會單獨接見,以示慰勉。對松山的戰事委員長很可能詢問你的意思。你就照剛纔所說應對就行。既不說一定行,也不要說喪氣的話。一切還是等了解了情況再說。我是真不希望咱們自己的精銳白白扔到那個屍山血海當中啊!”

“我明白。”吳銘點頭稱是,“戴老闆,能不能把現有的關於松山的資料找一些來,我想先研究研究。”

“沒有問題。”戴笠故作親熱地拍了拍吳銘的肩膀,一副我很看好你地表情。

………

重慶黃山,通過了戒備森嚴的警衛,吳銘在一位身穿灰色長衫的人的引領下,走進了蔣委員長的官邸,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應該算是古時候的皇宮。

可是這裡的佈置竟一點也不象皇宮,甚至連一般富足人家的佈置也夠不上。這座樓裡的房間都是空空蕩蕩的,沒有鮮花,沒有圖畫,沒有掛軸,牆上也沒有裝飾布,更見不到名貴地擺設和古玩之類的東西。

來到了最後的一個大房間後,吳銘看見了蔣委員長,中國大元帥。蔣介石一身黃嘰軍裝站在辦公桌前,沒扎武裝帶,也沒佩戴徽章、勳章和綬帶之類的飾物,甚至他腳上還穿着一雙中國地傳統老式黑布便鞋。據說這種黑布鞋雖然看上去不太考究,但穿上後腳卻十分舒服。

吳銘站在門口,端端正正敬了

,嘴裡響亮地喊道:“報告。”

蔣介石並沒有開口,只是輕輕對吳銘點了點頭,用右手指了指房間裡的一張長沙發。

吳銘輕輕地走過去,又輕輕地坐下來,房間裡過於安靜的氣氛令吳銘有些不太舒服。

那個穿灰長衫的領着一個象是書記員模樣地人走了進來,這似乎標誌着會見的開始,因爲蔣介石開口說話了,聲音緩慢而清晰。

“這次,華健率領別動隊先是斬將奪旗,又率奇兵空投奪取密支那,有功於國,更是擴大了國軍在國際上的影響,這些我都是曉得地。”

華健,哦,這是說我呢!吳銘雖然有些奇怪,昨天剛起地字,今天這老蔣怎麼就知道了?而且蔣介石地浙江口音讓他聽起來有些費勁,但還是聽懂了。吳銘很謙虛地站起來敬禮說道:“事逢其時,又有幾分運氣,再加上士兵們肯拼命作戰,屬下不敢居功。”

“坐吧。”蔣介石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這笑容使他枯黃地臉龐有了幾分生氣,“無庸諱言,抗戰以來,由於國力艱危,對日軍作戰雖有勝績,但卻鮮有以少勝多之例,別動隊的表現讓外國人意識到如果國軍的武器裝備能夠得到加強,再經過嚴格訓練後,戰力足以超過日本人,足以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吳銘深表贊同地點了點頭,心裡卻有些不以爲然,說訓練不足,他很同意,但要把戰爭的勝負都歸咎於武器裝備,便失之片面。

“這個,特種戰便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蔣介石坐下來,喝了口水,“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小股部隊,機動靈活,以巧取代替強攻,現在不光是國軍,連外國人對別動隊的行動都是很感興趣的。”

“雖然如此,特種作戰也是有侷限性的。”吳銘插話道:“它勝在突然、詭秘,並且對時間、地理、氣候等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它不同於一般的遊擊作戰,它是對敵重要目標進行快打快收,而不象游擊戰那樣長期堅持。”

蔣介石若有所思地聽着,點頭示意吳銘繼續說下去。

“特種部隊與正規軍的區別在於它的訓練更嚴格,但作戰卻更加靈活。”吳銘繼續說道:“畢竟特種部隊執行的多數任務都在敵人之腹心內進行,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這就需要指揮官臨時決斷,而不是機械地去按計劃行事,否則就可能反被敵重兵所圍,遭到重創,甚至於全軍覆沒。”

“就象你在六百英尺高空率領隊員由機降變爲傘降一樣嗎?”蔣介石瞅了一眼正刷刷作記錄的書記員,開口說道:“如果當時還按照原定計劃行事,那麼這次能被載入史冊的奇襲作戰就將以失敗收場吧!”

“可以這麼說。”吳銘點了點頭,“這也就說明了一點,特種作戰主要是靠出其不意,有時候既要出乎敵人的預料,甚至連自己人都感到意外。創意決定方法,而方法決定了結果的不同。”

“創意?”蔣介石對這個新詞很感興趣,笑着說道:“聽說華健走南闖北,知識廣博,見解獨特,果然有些意思。”

“委員長過獎了,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觀點。”吳銘謙遜道:“長刀有長刀的用法,匕首有匕首的使法,讓用慣了長刀大砍大殺的人去用匕首行險肉搏難免有些彆扭,殺敵不成,反倒容易誤傷了自己。”

吳銘的說法使得蔣介石對他產生了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很多人在與他交談時都習慣性地說些客套話,態度謙卑而恭敬,而吳銘侃侃而談、毫不怯場的態度,卻是與衆不同。而且吳銘的這個比喻很貼切,讓那些正規軍的軍官來指揮別動隊,不正是讓用慣了長刀的人去使匕首嗎,匕首雖然鋒利,但使用不得法,卻也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授勳完畢後,華健你帶領別動隊到松山那裡去看看吧!”蔣介石把身子向後靠了靠,坐得更舒服了一些,擡頭看了看掛鐘,“那邊的戰事僵持不下,日本人倚仗堅固異常的工事拼命頑抗,國軍打得很苦啊!”“是。”吳銘起立敬禮告辭。

第66章 中蘇裂痕第152章 會面(一)第103章 掀你的底第163章 驚天動地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90章 第二次握手第66章 墨鏡引發的血案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110章 對武士的理解第21章 行前準備第169章 序幕拉開第102章 松山血戰(八)第62章 再伸橄欖枝第40章 適逢其時――英雄救美女(一)第22章 念死小妖精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94章 得失成敗第123章 心思各異第22章 脣槍舌劍第55章 支持誰第14章 血洗黑雲寨(五)第61章 肉彈襲擊第99章 松山血戰(五)第144章 弄巧成拙第166章 意外的變化第87章 斬盡殺絕第23章 生日快樂第178章 討論第27章 吉蘭丹河第97章 擊潰第7章 接頭第56章 印尼政變第109章 暗夜血殺第91章 殺出一片天(四)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54章 創意第7章 血殺第50章 茫茫野人山(三)第45章 總統人選第29章 兵敗如山倒第12章 吃飯也出意外第68章 夜談將來第47章 絕殺(一)第68章 面子問題第57章 大油田第118章 炸城門第95章 斬首第81章 情如春水第27章 日軍慰安所(一)第73章 初步計劃第16章 血洗黑雲寨(七)第161章 助力第44章 死人也不放過第26章 有準備才能成功第39章 中間力量第93章 霧都行(五)第1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4章 野人與熊第34章 入緬第一戰第29章 別動隊第23章 虛僞還是高尚第125章 突如其來的客人第56章 亂世佳人第86章 影響第51章 茫茫野人山(四)第167章 隨機應變第20章 與忍者的交手第56章 殺鬼子表演第141章 洪家尋仇第67章 殺第145章 死纏爛打第129章 應對之策第39章 裝甲車第113章 赴日前的準備第86章 新色戒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94章 開始行動第30章 少校教官第6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章 訓練(二)第100章 做自己能做的第88章 迴歸第28章 舉棋不定第1章 北平的冬天第18章 惡虎寨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21章 行前準備第116章 雙管齊下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107章 潛入第76章 再見杜老大第14章 軟刀子第63章 爭論第14章 軟刀子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52章 茫茫野人山(五)第32章 棲身尼姑庵第48章 絕殺(二)第61章 紙上談兵第46章 偷盜成功與胡亂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