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副政委

噹啷”,一枚血污的子彈頭掉進了盤子,吳銘稍稍鬆合傷口,上藥,打消炎針,然後示意孟慶和躺下來。

孟慶時和傷員頭腳相反躺在牀上,吳銘拿出簡易輸血器。帶着針頭的皮管連接在他們靠緊的左右兩臂靜脈上,皮管中間一個三通閥門,閥門上連着注射器。吳銘把閥門通向孟慶時,抽拉針栓,殷紅的鮮血流入注射器,他再轉動閥門,血液便流入傷員體內。

“輸血”在當時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技術,特別是在野戰醫療條件下輸血,是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1938年6月,加拿大共產黨員諾爾曼.白求恩纔在五臺縣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戰地輸血,但直到現在,八路軍的多數醫療還不能熟練地使用這項技術。

看着尚未甦醒的傷員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血色,吳銘長出了一口氣,轉過身,摘下口罩,手套,走出了屋子。

“謝謝您,劉先生。”孟慶時跟着走了出來,臉上略有些蒼白。

“盡人事,聽天命。”吳銘擺了擺手,“他們並沒脫離危險,你現在謝我還太早。”

“您的心意,我們必須表示感謝,這與結果無關。”孟慶時真誠地說道。

吳銘淡淡一笑,轉頭尋找多蘿西,卻看到剛纔自告奮勇來當助手的多籮西,現在正坐在不遠處一個輕傷員跟前拿着個小本本在記錄着什麼。那個輕傷員則是滿臉通紅,結結巴巴地在講述着。

“她是個熱心地美國記者,這是職業習慣。”吳銘微微皺眉,“你們八路軍如果有什麼規矩,或者對於拍照、蒐集材料或訪問談話等有限制的話,還請告訴她。”

“任何一個新聞記者來根據地訪問。我們都歡迎。不許新聞記者來根據地採訪的,不是我們,是GMD。”一個聲音突然從門口響起,吸引了吳銘的目光。

“副政委。”孟慶時轉頭看清進來的人,馬上一個立正,敬了個軍禮。

“你好,劉先生。”副政委李錦林(本人物純屬虛構)輕輕點了點頭,走上前伸出手來。“感謝你爲挽救八路軍戰士所作的努力。”

“客氣了。”吳銘和他握了握手,臉上很平靜,“都是中國人,這算不了什麼。”

這時,多蘿西也結束了與八路軍傷員地談話,笑着走了過來,“密斯特李,非常感謝,我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看來,李錦林是早就來過。看到吳銘正在給傷員作手術便沒進去打擾,而且還允許了多蘿西的採訪。

“如果兩位不累的話,我們可以出去談話!”李錦林做了個請的手勢,“讓這些傷員好好休息。”

“當然,我們不累。”多籮西搶着回答,吳銘只好咧了咧嘴。露出一點難看的笑意。

李錦林個子不高,中等身材,儘管留着鬍子,但外表卻並不蒼老,也不顯得粗魯,又大又深的眼睛似乎有一種吸引力。他竟然會講英語,雖然有點遲緩,但相當準確。據他說已經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吳銘感到很驚訝。

“我來得稍遲了些,天色很晚,再加上各位旅途勞頓,便沒有去打擾。”李錦林笑着說道:“我們根據地條件有限。招待不週之處,還望各位海涵。”

“李政委客氣了。”吳銘微微一笑,“八路軍這次能夠出手相助,我們是感激不盡,些許不便,我們都理解,畢竟這是在敵後。”

“密斯特李,你是我遇到了GCD的,最大地官。”多蘿西拿着小本本湊了過來,“不知道是否方便接受一下我的採訪?”

“那個,李政委剛剛趕了很遠的路,一定很是疲憊,不如先讓他休息休息,改天再採訪吧!”吳銘搶着說道。

李錦林笑着點了點頭,別有深意地看了吳銘一眼,“也好,我隨時歡迎你們來採訪。”

多蘿西有些不甘地收起了小本本,和吳銘站起來告辭。

“明明是你不想讓我採訪,偏要說他趕路很累。”剛走出不遠,多籮西便對吳銘不滿地說道:“不知道你這人是怎麼搞的。”

“我累了,想睡覺。”吳銘簡短地回答道:“你現在回去採訪也來得及,幹嘛要跟我一起出來。”

“我們是一夥的,自然要共進退。”多蘿西理所當然地說道。

“誰和你是一夥的,胡說八道。”吳銘嗤之以鼻,“少套近乎,你願意去採訪你自己去,我可不陪着你,臭洋妞。”

“我哪

。”多籮西一把揪住吳銘的衣服,“忘恩負義,過個…,你…,你這個敢娶兩個老婆的混蛋,信不信我掀你的老底。”

“掀哪,你倒是掀哪!”吳銘滿不在乎地說道:“我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更何況你個女洋鬼子。”

“掀就掀,你第一個老婆把你當成救命恩人,而你卻……;你第二個老婆是你綁架來的……”

“我第三個老婆是個臭洋妞,叫多蘿西。”吳銘突然壞笑着說道,然後轉身就跑。

“你…混蛋。”

…………

看着兩個人吵吵鬧鬧地越走越遠,李錦林苦笑着搖了搖頭,伸手招呼孟慶時,“小孟,來,把情況給我介紹一下。噢,還有小章呢?跑哪去了?”

“她剛剛借了本書,肯定是躲起來看書去了,我這就派人把她叫來。”孟慶時回答道。

不大一會兒的工夫,孟慶時、章葆娟便來到了李錦林的房間,章葆娟的神情有些悲痛,情緒很是低落。

“怎麼了,小章,情緒有點不對頭啊!”李錦林示意兩個人坐到炕上,關切地問道。

“沒什麼,看書受了點影響。”章葆娟勉強笑了笑,“政委,您什麼時候來的?”

“到了沒多長時間。”李錦林盤腿坐在炕桌前,“中央有新的指示,我們派人全程陪同這批客人,除了核心要害部門不允許進入以外,其它地方一律放行!”

“你倆先跟我談談他們地大概情況,我也好做到心中有數。”李錦林敲了敲炕桌,說道。

“這是中、外學者的名單。”孟慶時遞過來一張紙,“共十八人,抗團成員共有二十七人,名單在背面。”

李錦林接過來看了看,笑了起來,“這來頭還真是不小,一個個全是中、外聞名啊,司徒雷登、夏仁德、林邁可、張東獲,這抗團還真是有能耐,竟然能把這些人都弄到一起,就不怕被日本人一窩端了。”

“政委,我正要說這事呢!”孟慶時指着名單說道:“抗團的戰鬥力不容小看,特別是這個劉德華,據我們的內線報告,他不僅身手很厲害,而且在近兩個月內作爲教官,讓抗團的戰力提高不少,特別是對北平抗團的團長李振英有着極大的影響力。”

“哦,沒想到看起來文質彬彬的,還是個厲害人物啊!”李錦林笑着說道。

“不僅如此,他和那些中、外學者地關係也很密切,除了那個美國女記者外,在路上,我還看到他和司徒雷登交談甚歡。”章葆娟補充道:“而且,他或者也能被稱之爲學者,這本書的作者便有他一個,聽說爲了蒐集資料,他還隻身前往日本。”

李錦林接過章葆娟遞過來的書,臉色凝重起來,“英文書,我倒是聽說過,據說很轟動,給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惡劣影響。”

“小章,你就是看了這本書才心情不好地吧!”李錦林隨手翻到插圖,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凡是中國人,誰看了都會難受,心裡覺得憋得慌。”章葆娟點頭承認道:“恨不得拿刀砍幾個日本人發泄。”

“劉德華和那個美國女記者多蘿西關係很好啊!”李錦林輕輕拍了拍書,“而且他雖然表面上很客氣,但剛纔卻阻撓多蘿西的採訪,是不是他對我黨有什麼誤解?”

“他對我黨是有些反感,但原因還不清楚。”章葆娟點頭道:“或許是他不瞭解吧?你看那書的前言裡,提到了多蘿西的名字,她是資料提供者之一。”

“看來,這個劉德華是這個隊伍裡的核心人物,不光是對抗團,對那些中、外學者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李錦林思索着說道:“最好是能瞭解他爲什麼對我黨印象不好,即便是不能讓司徒雷登延安一行,也要爭取儘量多的中、外學者的同情與支持。”

“這樣吧,小章你多同多蘿西接觸,由她來影響劉德華的態度。”李錦林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小孟,你和抗團的人要搞好關係,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應該會有共同語言吧!”

“這本書,我先留下看一看,從這裡面大概能分析出劉德華的一些思想。”李錦林笑着說道:“小章啊,我看完就還給你,也不知道扔了這幾年,英語還能不能看得順暢啊!”

第31章 因材施教第84章 殺上門去第75章 全部推倒第21章 無間道?第10章 我不認識你第109章 暗夜血殺第137章 三方糾鬥第2章 屠村血證第8章 合流第84章 殺上門去第10章 相互信任第10章 血洗黑雲寨(一)第25章 遠征?第137章 三方糾鬥第39章 上海灘印象第70章 汽車炸彈第108章 兩次爆炸第154章 切蹉與搏命第112章 高陶出走第1章 北平的冬天第51章 風雲變幻第41章 答學生問第54章 重金無敵第98章 假設的結果第104章 狗彈的突襲第24章 “認死理兒”第152章 會面(一)第140章 慈悲心第109章 南洋偉舉第51章 新的目標第57章 大油田第45章 我要回家第17章 瀟灑的走第104章 多蘿西的保證第96章 奇襲成功第46章 偷盜成功與胡亂猜想第163章 驚天動地第12章 德森的失敗第57章 帥呆了,酷斃了第64章 被耍了還是輕的第78章 小笨一郎第91章 殺出一片天(四)第4章 狙殺,狙殺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7章 我來!我看見!我征服!第10章 大洋彼岸第11章 我要去上學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18章 童言無忌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73章 初步計劃第31章 因材施教第106章 三角伏擊陣第83章 密支那之戰(六)第95章 松山血戰(一)第34章 入緬第一戰第71章 急於求成第51章 新的目標第108章 棄戎從筆第112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158章 託付第106章 合作的承諾第26章 再戰忍者第106章 三角伏擊陣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88章 分離第9章 滅門第90章 第二次握手第6章 獨立宣言第46章 變數第52章 殘酷訓練第56章 印尼政變第24章 “認死理兒”第54章 創意第113章 赴日前的準備第139章 最後的覺悟第100章 松山血戰(六)第70章 向GCD學習第43章 同機而行第60章 電話溝通第116章 雙管齊下第41章 策劃與合流第65章 聯隊軍旗第146章 不依不饒第63章 重複攻擊第47章 戰友惜別第98章 假設的結果第76章 再見杜老大第76章 激戰第9章 訓練(三)第82章 我是閒雲,自由飛翔第9章 滅門第38章 剛剛開始第96章 奇襲成功第34章 和平協議第76章 誤解第67章 全面援助第6章 獨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