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1.28

先帝過世二十一日,入皇陵,新帝親自扶棺,子孫捧盆,百官相送。

然而相比起送先帝入皇陵這樣的事情,新帝心中更關切的還是九關,至今十餘日,九關還未曾有人回來,竟是半分信也不曾收到。

新帝再回皇宮之時,神色嚴肅,便召集了左右相爺與兵部尚書共同義士,詢問九關。

九關主將多次藉故不回京城述職,相比起三關與六關的積極,還有先皇臨終前的囑託,新帝不得不起忌憚之心。

蕭安回了京,倒不關心這個,太孫要給先皇守孝,她便趁着跟着景王妃進宮陪着皇后的機會跑去東宮尋太孫去了。

因這近一月的守靈,千防萬防下來,太孫還有些不舒服,蕭安見到人的時候,太孫正躺在牀上。

蕭安進門見人躺在牀上,就上前了兩步,低下頭看,“殿下?”

太孫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讓蕭安坐。

蕭安沒坐遠了,反而湊近了些,坐在了牀邊的凳子上,跟太孫道:“怎的病了?”

太孫道:“只是有點乏而已。”

蕭安纔不會信,“你身上的傷也不知好沒好徹底,又跪了這麼一個月,你哄我作甚?”

受傷專業戶蕭安經驗豐富,對傷口的癒合也有數,就太孫這傷口,蕭安以爲,至少也要一兩年。要傷及心肺了,只怕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太孫知道這種事不好瞞過蕭安,就道:“只是傷了叻骨,沒有大礙。”

兩人就在太孫的寢殿裡說了許久,蕭安才道:“平王是怎的回事?我聽聞陛下要將平王父子遷入皇陵?”

既然是逼宮造反,削爲平民了,又何須再入皇陵,反而弄得朝野上下別有心思。就是蕭安這種只管打仗,不太管朝中事的,也覺得這事兒荒謬。

換了她,殺了個延誤軍情的混賬,回頭還跟陣亡將士們埋在一起,她自己都能把自己腦袋給切了,免得裡面只長豆腐渣出來。

太孫嘆道:“祖父臨終遺願,父皇又焉能不答應的。”

到底是皇帝的兒子,皇帝愛子,不忍祭祀無人,因此想埋回皇陵也是常情,畢竟沒有說給平王過繼個子嗣延續香火,新帝心中已經很滿意了。

蕭安聽得這個答案,就覺得皇帝腦子不好使,當然皇家的事也輪不到她多嘴,就道:“那平王逼宮呢?”

這一句聲音極小,此事在宮中已經禁止討論了,蕭安也不能大聲詢問此事。

太孫卻面色極爲難看,“平王妃臨死前有信送與祖父,只是帶着信那人一直藏着,逼宮之事了後,才得以入了祖父手中。你可知她寫的是什麼?”

蕭安想了想,王家在此回並無被牽連的地方,就道:“舉報平王有謀逆之心?”

不然她也想不出理由來,能讓先皇放過王家。

太孫嘲諷一笑,“平王妃說,平王世子死於他父親之手,只因他嫉妒世子得祖父寵愛。”

蕭安頓時有些目瞪口呆,完全沒能想明白這裡面的邏輯,“他就世子一個兒子吧?這是腦子有病?”

太孫見蕭安沒想明白,就道:“平王比父皇年紀還要小上幾歲,當年平王妃生世子傷了身子纔不能再孕,並非平王之故。”

也就是說,只要平王謀逆成功,當了皇帝后充裕後宮,想要多少兒子都可行,世子這麼一個兒子,他還沒放在心上。

蕭安頓時有些唏噓,“何至於此。”

十幾年的父子感情,竟然就這麼捨棄了,就爲了所謂的大業,糊塗至此。

太孫也感慨,“皇權就是如此。”

父不父子不子,只要有利可圖,隨時可以拔刀相向。這皇家雖是每日都錦衣玉食,卻有時還不如平民百姓家。

太孫感慨平民百姓家的父子兄弟相和,蕭安見得多了就道:“就是普通老百姓,家中三分土地,每年也要愁着上交朝廷的賦稅,兵役,數兒的聘禮,成婚的居住之所,就是如此也有許多人家娶不了妻。殿下,人一輩子,處在哪個位置上,都不容易。”

就是她,所經歷的那些苦,也非一般人能所承受,然而這些說出來,也並沒有什麼意思,這大慶天下下至百姓上至皇帝,有幾人容易過。

太孫聞言抓住了蕭安的手,看着她手心的繭,“你也不容易。”

當初一個十五歲的姑娘,如何壓住邊關的一羣大老爺們,如何讓他們服氣,只怕都是靠她這雙粗糙的手打下來的。

蕭安耳朵根裡有些微紅,卻又捨不得把手收回來,就道:“也還好,都是講道理的。邊關比朝廷好,不是很分男女,只要能打仗,自己厲害就有人願意跟着。”

不像是朝廷裡,要哪個姑娘說是要跟男人一道科舉入仕,只怕那姑娘只是說說都得被那些讀書人一口一個唾沫淹死,或是被關在豬籠子裡丟進河裡去,就算他們的學識還不如那姑娘。

在邊關裡,要想服人,基本靠自己的本事,也不分男女那麼多,她確實如魚得水。

蕭安與太孫說了許久的話,等到景王妃要出宮,便拜別了太孫。

皇后如今也已經是皇太后了,雖然還沒有正式的昭告天下,卻也住進了太后所居的宮殿。

先皇纔去,太后難免心中鬱郁,作爲兒媳,爲了孝道,便也該時常往宮中裡來。

當然也還有一個緣故,先皇過世,皇后升太后,淑妃也升淑太妃了,景王過繼的孩子立馬就要被封郡王,淑太妃是可以請出宮跟孫子一道住的。

這對景王妃而言,着實是個難題。

若是淑太妃執意要出宮由景王府供養,景王妃不可能攔得住,要有半分不願,只怕都要被文官彈劾一場,名聲盡毀。

偏偏淑太妃這人,景王妃從來都不想一道過日子。

想自己在景王府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頭上頂了個太妃,別說妨礙自己做事,就是太妃她孃家人,也都夠景王妃頭疼的。

可景王妃也不能跟皇后說,說她不想接淑太妃出宮。不然淑太妃不出宮,在宮裡除了當個佛道兩家的俗家弟子還能做甚?

如今先帝已去,淑太妃有子孫在,是不合適住在宮裡的,而宮裡有了新的皇后妃嬪們,也不如往昔的自在。

回了景王府,蕭安才道:“陛下是什麼意思?”

先帝今年寵的那些妃嬪,都是上好花一樣的年紀,然而都沒有子嗣留下,如今都送往了皇家道觀裡當姑子。

而在今年之前的那些妃嬪,都還沒有處置。

蕭安見景王妃沒說話,就追問道:“不說跟這些比,就各位公主的生母呢,陛下和太后娘娘是個什麼樣的章程?”

要蕭安說,看幾位公主的生母怎麼被處置的,淑太妃也跟着一樣就好,她還沒聽說公主府裡可奉養生母的,皇家到底還要點顏面,公主身份再是貴重,也沒道理把先帝的妃嬪弄到女兒家裡養的。

景王妃這才笑着道:“這哪是能相比的?就你腦子裡想得多。”

蕭安暗想,淑太妃怎麼就不能學她爹,到如今就安分一點?就那麼個麻煩精出了宮,她以後連景王府的大門都不想進了。

不過,不管如何,此事倒也沒有忙在一時,至少在一年內,淑太妃是出不了宮的。

景王妃雖是愁這個問題,倒也不急迫,反而是九關之事有些耐人尋味兒,“九關還沒有人來,只怕陛下要有所動作了。”

即便是主將不得來,少說也得有封請罪書不是,這般連請罪書都沒的,就是離造反也不遠了。

蕭安就道:“只要不對三關六關,誰管呢。”

六關裡主將常樂每日一哭,哭得傷心欲死,在京城裡賺夠了名聲。三關主將蕭安,老老實實的跪到先帝入皇陵,也算是全了這份君臣之意了。

蕭安自覺沒有冒犯到皇家的尊嚴,還十分的敬重,因此對於新帝會拿誰開刀立威都不太關心。

拿誰開刀都不可能拿他們叔侄倆,何況新帝登基,焉能妄動邊關將領?

不過九關麼,在蕭安看來,其實該這個機會收回兵權的。可惜看樣子九關也明白新帝的想法,所以才一直不曾回京。

只可惜蕭安的猜測好似並未成真,因第二日,九關的軍情到了京城。

蠻子圖海族聯絡各大部落,屯兵十萬,已經跟九關打起來許久了。

九關的軍報裡,說主將被蠻子所害已經昏迷不醒,九關軍中由大將長子暫代主將之位領兵與蠻子在交手,因此纔沒能回京奔喪。

同時九關還找朝廷開了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九關糧草唯恐不夠,所以請戶部籌集糧草等輜重前往九關,第二個條件是請太醫院能組建一支郎中前往九關。

朝廷裡自然是因此事而有些慌亂,畢竟新帝才登基,與朝臣們還不怎的磨合過,只怕有些說不攏。

蕭安回頭就跟景王妃道:“這事兒六關能不知道?三關也不知道?有二十多日了罷?莫不是在九關裡的探子都是死的?”

這是懷疑九關軍情爲假,不過是不想回京被解甲歸田的伎倆,景王妃眯着眼睛道:“九關裡的事,從來都那樣。雖是以往尋六關借過糧食,可跟三關也好,六關也罷,都沒半點交情。也不管它真假,也要先與母親寫信提防了。”

蕭安動手給三關的魏氏寫了信,着人快馬加鞭趕回去。

又去見了常樂,常家夫人此回也跟着進京了,是打算留在京城兩年,把長子的婚事辦了的。

蕭安上門與常家夫人打了招呼,就去見了常樂,“常叔對九關之事有何看法?”

常樂跟蕭安的想法一樣,拍着桌子道:“狼子野心!每回該回京之時蠻子就到了,那也太湊巧了些!就是湊巧那樣,難道九關除了主將都是蠢貨,就沒一個頂得住的?”

一想到此消息一出,皇帝就有了賞賜到九關主將在京城的宅子,常樂都覺得氣憤,再沒見過給皇帝添事兒還得皇帝哄着的了,想他跟蕭安這種只會老老實實打仗,不跟人耍心眼的,就可憐了。

作者有話要說:  唉,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常樂:本將軍心裡苦!本將軍的侄女心裡也苦!

爭取下午還能繼續一章~~~嗯,感覺後面開始會是本文的最□□~~~

第98章 089|第028章 臨行之太孫定選第178章 1.28第175章 1.28第182章 1.28第089章 |第080章 太孫言說厲嬸孃第032章 落華亭見太孫吳第149章 1.28第050章 遇山匪謹安開殺第039章 爲微服太孫出招(一更)第99章 089|第027章 太孫吳暗合帝心第044章 降公主林氏死心(一更)第077章 蕭安怒起翻恩仇第117章 1.28第159章 1.28第177章 1.28第191章 1.28第116章 1.28第193章 1.28第140章 1.28第079章 父母有愛子恨子第97章 089|第186章 1.28第109章 099|第150章 1.28第134章 1.28第157章 1.28第129章 1.28第149章 1.28第200章 1.28第026章 往事紛沓如流水第036章 昌源鎮中三人遊第164章 1.28第118章 1.28第138章 1.28第085章 爲統軍蕭安挑戰(三更)第031章 辭行南魏向西關第154章 1.28第196章 1.28第201章 1.28第183章 1.28第115章 1.28第065章 太孫事秦家知曉第177章 1.28第084章 鳳陽城中事已平(二更)第024章 魏侯舊案引帝疑第114章 1.28第053章 到谷陽入將軍府第103章 089|第025章 爲活命林氏潛逃第175章 1.28第007章 千般籌謀只爲女(一更)第035章 睡姿不雅蕭公子第155章 1.28第040章 落日城中風光異(二更)第137章 1.28第199章 1.28第103章 089|第120章 1.28第106章 099|第144章 1.28第86章 0107第016章 因軍功林氏被參第109章 099|第118章 1.28第031章 辭行南魏向西關第013章 林氏無辜背黑鍋第186章 1.28第112章 1.28第171章 1.28第193章 1.28第130章 1.28第029章 保爵位蕭侯尚主第053章 到谷陽入將軍府第072章 軍中勢力也非簡第142章 1.28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103章 089|第199章 1.28第084章 鳳陽城中事已平(二更)第048章 半夜入歇金剛廟(一更)第88章 0107第167章 1.28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103章 089|第079章 父母有愛子恨子第186章 1.28第151章 1.28第136章 1.28第126章 1.28第076章 往日青絲今如雪第147章 1.28第113章 1.28第080章 太孫言說厲嬸孃第084章 鳳陽城中事已平(二更)第018章 林氏誥命慘被削第198章 1.28第025章 爲活命林氏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