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流變 (2)

陳東昇是“92派”這個名詞的發明者。1992年,他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做宏觀經濟研究,同時還擔任了一本管理類雜誌《管理世界》的常務副總編。有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在興致勃勃地策劃一個評價體系,想仿照美國《財富》雜誌的模型,搞一箇中國500家大企業的排行榜。就在這時,國家體改委出臺了《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有限責任公司規範意見》,陳東昇認爲這兩個“意見”的頒佈“是中國企業發生真正變革的轉折點”。他後來說:“當時想創立企業,可是不知道資本從哪兒來,有了這兩個文件後,就可以去募集資金,可以去依據一種商業模式尋找投資人來投資。”同年5月,陳東昇辭職下海了,選擇當時在國內一片空白的拍賣業,成立了嘉德拍賣公司,“那個時候就是滿腔熱血,當時都沒有拍賣的概念,除了在電視上看過,什麼都不懂。今天請教這個,明天請教那個,還去香港把拍賣過程錄下來,回家大家一起看。”很有學術素養的陳東昇相信“創新就是率先模仿”,“要做拍賣,就得像索斯比(全球最大的拍賣行),對一流企業就要跟蹤它、學習它、追隨它”。到了1996年,嘉德已經成長爲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型拍賣公司。就在這一年,陳東昇又募資創辦了泰康人壽保險公司。

民營企業的第三代,從2001年到現在,實際上進入了一個“創富時代”,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創富加速器是資本市場。這時很多公司從業務和規模上看已經不是一般的公司,它們中有許多都成爲全國乃至全球行業的領導者,一些大公司和超大公司開始出現。由於這些大公司的出現,加上資本市場的放大作用,大公司的領導者,包括股東,都變成了快速的財富聚集者。他們迅速成爲第三代商人,成爲市場經濟中民營企業的一個主導力量。比如田溯寧和他創辦的亞信公司,開啓了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歷史,並且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這些代表新經濟的網絡公司,阿里巴巴上市市值達100億美元,百度的市值已超過60億美元。最近幾家房地產公司上市,就有100億美元市值。所以在這個創富的時代,民營企業在某一個行業成爲領導者已不稀奇,甚至成爲壟斷者,風光無限。像國美在家電的流通領域已成爲一個壟斷者。所以民營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創富的時代。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開始提高,商業道德成爲一個主流的價值觀。比如現在的小孩,對於做生意很接受,對於有錢也不覺得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另外,許多人越來越成爲經濟動物,整個社會成爲一個消費社會,買房買車和高消費成爲一種時尚。

2001年以後也是陽光創業時代,市場更開放,沒有“原罪”了,社會富起來了,海外風險資本開始進入;創業者全面進入各個領域,特別是IT領域,公司治理結構比較清楚,財富開始呈現爆炸性積累,進入全球化創富時代;參與的人員結構也在變化,大量的海歸精英和本土知識青年進入,創業成爲積極的人生,財富健康化。這個時代的財富稱爲陽光財富,富豪是陽光富豪。不會有人再嫉妒別人賺了多少錢,而是羨慕。靠知識掙錢越來越成爲主流,第二代企業必須轉化,否則會死在商業技能上,這個時代需要商業人才。

民營企業的進化過程用了將近30年,幾乎每10年一個階段,最終得以完成。今天再說民營企業,早先的問題基本不存在,但未來跟政府的關係、外國資本的關係問題還在。第一階段靠爹掙錢;第二階段靠膽略掙錢;第三階段靠戰略管理、人才掙錢。靠的東西不一樣,三個時代公司的特徵和文化完全不同。市場越來越健全,第三代民營企業將佔主流,前兩代的會越來越少。面對變化,第一代要學會組織,第二代要把模糊的公司變成透明陽光的公司,才能進入第三代。第一代死在不會辦公司,第二代死在原罪沒有根治好,第三代也會死在商業技能上。

總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民營經濟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形成了三代人,每一個階段參與的人羣又不同。第一階段是邊緣人口加幹部子女;第二階段是全民經商,魚龍混雜,什麼人都下海;第三階段是創富階段,實際上最主要的是一些精英,在商場上篩選出來的行業領袖。這些人相當於來到了水泊梁山的聚義廳。一百單八將,每個人都有絕活,比如時遷偷東西是絕活,張順浪裡白條是絕活。當今大家都身懷絕技,業績不凡,匯聚一起,成爲工商界的主體和民營企業的主流。

商販、工匠與流寇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順序上來看民營企業,也很有意思。中國民營企業是伴隨着改革開放的順序從一些沿海地區開始發展的,沿海地區的地域特徵和地域文化對其也很有影響。最早的民營企業,比較集中的當然應該是在特區,主要是深圳、廣東、福建,這些地區的民營企業大部分是以貿易起家。貿易,以及由貿易帶動的簡單加工業,是珠江三角洲民營企業的一種基本形式。有趣的是,在中國的鴉片戰爭之後,開放的通商口岸也是從廣州開始的,之後沿海岸線一路北上直到寧波。那時,廣州的十三行是國內最大的貿易公司,家族靠貿易發家,成爲中國首富,並晉身全球富豪榜。所以在廣東的民營企業身上,體現出明顯的貿易文化。

貿易文化就是交易的文化。給錢就搞定,給多少錢,拿多少貨,一把一利索,錢貨兩訖,一拍兩散,貿易就是最簡單的交易。早期沿海(廣東、福建)一帶貿易企業特別多,民營企業最崇尚的就是拿錢搞掂,以至於後來“搞掂”一詞和交易文化滲透到大陸的各個方面。

另一方面,由於臨近香港,香港的製造業大量以“三來一補”形式(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生產”和“補償貿易”業務)在廣東、福建落地生根,這使得當地的民營企業從公司組織制度上,更多地受香港的影響。所以他們更早懂得股票,最先知道炒樓花,然後最先知道怎樣開董事會。深圳合資企業最多,那兒最早有合資企業,有三資企業,所以廣東又最先引進了所謂現代企業制度。這樣造成了廣東最先“覺醒”了私人財富的概念,也最先“覺醒”了私人消費,因此一開始大款惡性消費都是講的廣東大款。

所以民營企業一開始這三個特點,也就是說貿易文化——交易的文化,現代企業制度,以及私人財富和消費觀念,都是從廣東的民營企業發起的。也正因爲這樣,一直到現在,真正治理得好的公司,還是深圳的企業。萬科等,都是國內各行業中最大的企業,他們實際上都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

類似的好企業比如李寧、康佳、TCL等等,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但往廣東縱深裡看,有一點就很不同了。廣東內地,你看到佛山、中山,然後到番禺、清遠、粵北,這些地方的人,就更多地跟傳統文化有關了,他們較少受香港影響,更多依賴家族。這些地方出來的草根企業,幾乎絕大部分是家族企業。另外,在這些地區,最基層的地方政府,如縣政府、鎮政府,甚至村委會,都很強勢,它們孵化和扶植起一批後來很有影響的似國企實民營的企業,像容奇鎮、三水鎮,政府就是代表,科龍和健力寶就是它們的私生子。

江浙地區一向有兩種文化傳統。一種傳統是在歷史上,清朝以來的習慣,這個地方做小買賣的特別多,那犄角旮旯任誰都看不起的買賣他們都做了。浙江的許多民營企業仍然沿着這種傳統發展起來,如現在的什麼“鈕釦大王”,“打火機大王”。浙江就有很多這種小的製造業,而這些小的製造業發展成像現在講的“長尾理論”中的“長尾”,你看上去小,彙總起來就是巨量。所以這邊的民營企業有製造業的文化,是傳統的小作坊式的製造業。他們不是“三來一補”,一開始做的都是很土的小東西,他們的製造業文化中就沒有辦大企業的文化,都是做小企業、小製造業。這類小型的作坊式的製造業,幾乎百分之百採取了家族管理的方式。

浙江的另一個傳統就是從海上往外跑營銷。在歷史上,也是自清朝以來,他們一直有出海的習慣,尤其是溫州地區,國際營銷的能力很強,他們在國際營銷史上一直都是主打歐洲,所以意大利、法國,現在都是浙江人在那營銷。民生消費品當中完全放開競爭的是小商品,目前主要是江浙的企業在做。電飯煲大王、豆漿機大王、皮鞋大王、襯衫大王,他們一直有這種很好的營銷傳統。這些“大王”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從營銷起家,然後延伸到上游的製造業。

由於長期是這樣一種傳統文化,所以就悶聲發大財,基本上這樣的民營企業都不怎麼聲張,慢慢做,然後也不借錢,或者只是民間借貸,信用還很好。去溫州那些地方借錢一定要當地大佬出面。我跟他們的商會領導經常見面,聽說過那兒的信貸方式:比如在溫州有10個大哥,這10個大哥坐下來喝茶,說我們要做個事情,需要一家拿多少錢;第二天大家就把現金拎過來,籤個名就走了。這種信用關係非常好。

浙江最近有一個吳英的案子,一個20多歲的女孩集資,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很有意思,她給抓起來了,可沒有一個人來擠兌。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地民間的信用關係一直很發達,農村信用社一直是管理最好的。所以,浙江的民營企業是一個製造業的文化、出海營銷謀生的文化和家族管理的文化。浙江商人非常務實,吃苦耐勞。在溫州,宣傳部,包括溫州當地的商會領導都一直在講,當地企業是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千難萬險、千里迢迢,諸如此類,反正一大堆順口溜,就是講他們的民營企業的精神。

中國還有一支民營企業大軍是在海南,海南的民營企業更多的是流寇。海南最多的時候有將近兩萬家民營企業,泡沫經濟結束以後全都黃了。當時聚集到那兒的是全國各地最失意和最有夢想、最不安分的人,因爲建海南省,這些不安分的人,包括我們,全都跑過去了。當時我們就開玩笑,說到海南的全是“三不幸”女人+愛折騰男人。“三不幸”就是不幸婚史、不幸戀史、不幸情史,失意的和愛折騰的男人女人,當時就成了海南省內市場的主體。這部分人在1993年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後就流散到全國了。所以他們來自於全國又迴歸各地,事實上大量的是流寇型的民營企業。

第44章 幸福 (3)第13章 投資 (2)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19章 金錢 (3)第29章 偉大 (2)第8章 流變 (1)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1章 金錢 (5)第12章 投資 (1)第14章 投資 (3)第9章 流變 (2)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21章 金錢 (5)第5章 合夥人 (1)第44章 幸福 (3)第21章 金錢 (5)第43章 幸福 (2)第3章 原罪 (2)第16章 管理 (2)第37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2)第28章 偉大 (1)第10章 流變 (3)第2章 原罪 (1)第11章 流變 (4)第11章 流變 (4)第17章 金錢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2章 原罪 (1)第44章 幸福 (3)第29章 偉大 (2)第36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1)第30章 偉大 (3)第11章 流變 (4)第26章 關係 (2)第15章 管理 (1)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44章 幸福 (3)第12章 投資 (1)第11章 流變 (4)第46章 女人 (2)第6章 合夥人 (2)第17章 金錢 (1)第45章 女人 (1)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41章 歷史 (2)第11章 流變 (4)第19章 金錢 (3)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28章 偉大 (1)第13章 投資 (2)第9章 流變 (2)第30章 偉大 (3)第16章 管理 (2)第9章 流變 (2)第8章 流變 (1)第3章 原罪 (2)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12章 投資 (1)第11章 流變 (4)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28章 偉大 (1)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14章 投資 (3)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2章 幸福 (1)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44章 幸福 (3)第42章 幸福 (1)第2章 原罪 (1)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17章 金錢 (1)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8章 流變 (1)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40章 歷史 (1)第12章 投資 (1)第26章 關係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26章 關係 (2)第29章 偉大 (2)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8章 流變 (1)第9章 流變 (2)第28章 偉大 (1)第2章 原罪 (1)第5章 合夥人 (1)第17章 金錢 (1)第16章 管理 (2)第30章 偉大 (3)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17章 金錢 (1)第27章 關係 (3)第41章 歷史 (2)第15章 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