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夢醒時分

杜如蘅夢裡睡得很安生,自孃親死後,她一回夢見孃親。

在杜如蘅記憶裡,孃親總是很美的樣子,縱然日子過得再苦,也奪不去孃親的美麗。杜如蘅有時候攬鏡,倒不怨自己容貌比不過孃親漂亮,只恨自己不能生得同孃親再像一些,這樣,想孃親的時候她多看看鏡子,就好像孃親從未離開一般。

孃親剛走的那年,她總會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覺。扣兒知道後,捲了鋪子躺在腳踏上陪她,才漸漸好過一點。那時候,她只求一件事,便是夢裡孃親能回來看看她。只是不管她怎樣想,夢裡至多能見着一個模糊的影子,她用力力氣去追,喊她回頭,卻終究沒有再見娘一面。

她不明白,孃親爲何不肯入夢來。今晚,孃親卻進到她夢裡,如小時候一般抱着她,輕柔地哼着那支調子,依依呀呀,她就像是躺在鵝卵石上的水草,懶洋洋地曬着日頭,只願一直這樣美好下去。

她不需要開口,也無法開口,但孃親卻給了她一記最溫柔的眸光,她便知道,孃親統統都知道了,連同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她的孫兒。

這樣安逸的時光,她曾經有過,絲毫不因爲杜府,也不因爲杜家那些人,崔姨娘尖酸刻薄的話語,如嬌如媚無事生非的挑撥,而顯得褪色。因爲那個時候,孃親還在。

杜如蘅知道這是夢,也只有夢裡,她可以再躺在孃親懷裡,做個撒嬌不諳世事的孩童。可畢竟,夢是要醒的。杜如蘅覺察到孃親要走了,因爲她溫柔的眼底有一種不捨。杜如蘅拉住孃親的手,想勸她留下,那話堵在喉裡怎麼也說不出來,她怎麼可以忘記自己是個啞巴呢?於是,那雙黑亮的大眼睛積蓄起晶瑩的淚珠,叫她像是田埂間最溫順的那頭牲口,溼淋淋地望着孃親,期盼她能看懂自己心底的挽留與不捨。

孃親最後抱了抱她,同她說,“阿衡,孃的阿衡終於長大明白了,娘也就可以安心地走了。阿衡,孃的阿衡,永遠記得,一無所有後只爲自己活着。娘有阿衡,才眷戀不已,現在阿衡長大了,所以娘才能斷了牽掛。等將來,阿衡真的什麼也沒有了,也一定要好好的。”

然後,就同每一場夢的終結那樣,杜如蘅睜開眼,便是屋頂上老舊的橫樑,還有屋外泄進來的明亮日光。杜如蘅想不明白,什麼叫一無所有,但她慶幸自己能牢牢記得孃親最後送給自己的話。

孃親眼底的欣慰,叫杜如蘅覺得所有的委

屈都不見了,連同心底最後的一絲影子,徹底不見了。孃的阿衡的確是長大明白了,這得謝謝蘇家大少爺,他是她必經的劫。杜如蘅輕輕抱着自己的腹,貼近這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小傢伙,只盼着冬時他的降生。

肚子比杜如蘅要嬌貴得多,咕嚕咕嚕地叫起來,縱然屋子裡沒有旁人聽見,杜如蘅還是不好意思地紅了紅臉。胡家嫂子說過,懷了身子的女人不一定嬌貴,但卻一定要小心些。杜如蘅慢吞吞地起身,好在這會兒肚子還沒挺出來,穿衣這樣的事自己也還能做。

推開門,杜如蘅看了看天色,倒是個晴朗的日子,似乎從自己住進村子後天氣便一直這樣好着。扣兒每天搜要搬一堆的東西到院子裡曬,被褥衣裳攤出來曬過又一樣樣收拾好放回箱子裡,樂此不疲。

杜如蘅也不知道扣兒爲什麼這樣做,但看見她那樣歡喜,也總是隨着她。這會兒,若不是在胡嫂子家,扣兒大約又要折騰點什麼出來曬。村裡人告訴他們,到了冬天吃食總有些艱難,扣兒便早早開始曬起菜乾,醃起鹹菜,等着深秋後再買些肉食回來醃,這樣就能過得一個安逸的冬了。

扣兒忙忙碌碌,總嘮叨着,杜如蘅便安靜地縫些小孩的衣裳,或者替自己和扣兒準備入冬的衣裳。胡嫂子說這兒入冬後冷得緊,大雪還能封山,所以日間要用的米麪油鹽都要多備些,柴火也得備足了,到時候家家戶戶便歇了農事,串門聊天,倒真是村子最熱鬧的時候。小夥子也不進山打獵,因爲他們要護着村子,下了雪尋不到吃食的猛獸就會摸到村子來,傷了人畜都不好。

杜如蘅聽胡嫂子閒暇時說的那些入冬後的事,倒真有些緊張期待的。再看看日頭,這會兒也高了,怎麼沒見着胡嫂子或是扣兒?

將胡家裡外找了一通,倒在廚裡見到一碗用熱水溫着的包子和粥,杜如蘅餓得狠了,連粥也一同吃得乾乾淨淨,也沒見兩人回來,杜如蘅想起昨晚住在自己家的蘇家人,便有了不好的念頭。

等杜如蘅扶着肚子走到家,就發現院子裡聚了不少人,老遠的就聽見胡嫂子那大嗓門正罵罵咧咧的,言辭或許粗鄙,但每一句都針對蘇家人。杜如蘅抿了抿脣,微微一笑,正好被邊上的方書生瞧見,面上一紅,卻是低頭再也不敢多看。

這方書生是個死了婆娘的鰥夫,也是村裡唯一的讀書人。學問再好也沒用,家裡沒有銀錢,也找不到保舉之人,也只能在村

子裡結個草堂,教些孩童識幾個字,或者替人寫些書信,嚼用上倒也過得去。

這會兒會來這兒,全因杜如蘅她家的事。

胡嫂子是村子裡有名的辣子脾氣,杜娘子和扣兒早就算是她的人,連句閒話都不許人說,這會兒被蘇家人欺到頭上,就絕不會坐視不理。一早,胡嫂子將她男人敢去肉鋪,自己便帶上扣兒,叫了村子裡一堆的女人過去杜家。

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死了?

蘇家是城裡的富戶又怎樣?現在也還不是落魄到要佔了杜娘子她們的院子。她胡嫂子怎麼說也要替扣兒她們出這口氣。扣兒還真不攔着,好在小姐沒起來,不然這事定是鬧不起來的。小姐是有教養的人,哪裡比得過那些人下作?也只有胡嫂子這樣潑辣,才能叫那些人明白,她們家不歡迎這些人,識相的早點滾!

胡嫂子不識字,但卻聰明,帶了人去了扣兒家,也叫人去請村子裡書讀得最多的方書生過來。白紙黑字,總歸是佔着禮的。結果晚來的方書生正好在路上見到了杜娘子,那微微一笑,卻是驚了心,動了情,那臉頰也是紅得分外好看,白皙的臉上,不同農人的粗糙,倒也村子裡頂好看的男人了。

杜如蘅不認識方書生,只是加快了腳步回院子,然後就看見壁壘分明的兩羣人,中間空地上丟了一把掃帚。杜如蘅一擡頭,便對上蘇老夫人銳利的眸光,那眼底的意味,卻像是針一樣扎到杜如蘅身上。

老夫人身子骨不大好,從前嬌養着,還時常鬧點疼啊痛的,兩天顛簸,昨晚上真是沾了枕頭便睡了。哪曉得大早上便被人吵醒,接着便對上這羣無知的婦人,尤其領頭那個,簡直粗鄙得可以。

什麼不要臉面?杜如蘅便是下堂了,也曾是她蘇家的人。虧她往日對杜如蘅不賴,到頭來竟是忘恩負義,叫外人統統來看蘇家落魄不是?

“阿衡倒是好脾氣,若真不願,昨晚何必假惺惺收留我們!”對峙許久,老夫人搭着碧玉的手,終於出聲,但話尖卻朝着剛踏進院來的杜如蘅。腳尖微微一晃,跟在邊上的方書生眼疾手快,扶了一把,穩住後立馬放下,低下頭,倒是掩住自己頰上的紅。

杜如蘅受了蘇老夫人的指責,不等胡嫂子氣得臉發紅,正要開口,屋子裡跑出來滿手染血的妙音,嗓音染着哭意,“怎麼辦,怎麼辦,大少爺燒得厲害,整個人抽得不停,傷口的血止不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