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有疑點的側妃

楊若嫣爲了避免驚動了楊橙雪,只淡淡的點點頭道:“應該無大礙了,可能是什麼東西吃壞了,一時嘔吐,不過吐過就沒事了。吃幾劑藥,休息幾天就沒事了。”爲了預防萬一,還是囑咐了一句:“這幾天就不要給王爺做什麼吃的了,只叫吃些熱粥就行了。”

這話卻有些暗合剛剛楊橙雪的意思,好像是贊同楊橙雪說的話,也有責怪側妃的意思,側妃臉色難看,低下頭去輕輕答應了一聲。

楊若嫣看了楊橙雪一眼,果然,楊橙雪臉上就露出了幾分得意,得意的瞥了側妃一眼。

從正房出來,楊若嫣只覺着腿腳有些發軟,不是其他原因,而是累得,這樣的緊張情形,她如今的身子可這有點受不了。她自己也很注意,叫之杏和之李過來攙扶着自己,叫之蘋去找府裡走動的小轎子,坐轎回到了自己和朱鏗寒的院子。

坐下了喘口氣,馬上吩咐:“去把王爺那邊大廚房的掌廚叫來,還有易媽媽,王爺前院的那些管家娘子,管着府裡新進人教規矩的婆子,特別是管着廚房廚娘的婆子,全都找來!”

之杏答應着,馬上就出去了。

楊若嫣休息了一下,過來坐在了堂屋的貴妃榻上,靠着靠墊閉眼琢磨。

一會兒,她叫的一些人就全都找來了。楊若嫣先叫掌廚進來,詢問道:“我和世子走了之後,廚房是不是照我以前的吩咐準備吃的東西?吃的肉菜蛋是依然是以前的進貨人家,還是多了什麼別的地方?”

掌廚急忙的就道:“並沒有多,依然是以前的那幾家,小的也是很注意的,其他的小廚房,全都照您的吩咐。”

“我們走的這半年裡,廚房的廚娘有沒有換過?進來出去的人都有哪些,給我名單,還有……有沒有不是廚房的人,卻去廚房做飯的?”

掌廚頓了頓,道:“廚娘是有走的,大廚房這邊,因爲新來了側妃,所以加了人手。而且側妃那邊……王爺吩咐給側妃單獨開了個廚房,側妃經常帶着她的丫鬟,給王爺在那個小廚房做些吃的。”

楊若嫣聽得心都沉了,過了一會兒才吩咐道:“王爺生病期間,你們廚房給做吃的一定要注意,之前的材料不要用了,重新進材料,做飯前和做飯後,依然是鎖進了廚房的門,做飯中,必須同時要有三個人在場,掌廚這邊,一個你,一個副掌廚,你們兩個必須有一個人在,一共是四個人,盯着做飯!聽見了沒有?再要是出問題,你就給我小心!”

掌廚急忙的磕頭,哭喪着臉答應。

其實這個掌廚楊若嫣是很信任的,掌廚是王府的家生子,而且她們是一代代的往下傳的,她們這邊肯定不會有問題,現如今就看到底是這位側妃的問題,還是楊橙雪的問題。

又沉吟了半晌,楊若嫣才道:“暫時就這些,你去外面叫之桃幫你寫,名單給我。”

掌廚答應的出去了,楊若嫣便叫王爺那邊前院的管家娘子全都進來,詢問了一下。管家娘子也說,側妃那邊確實是開了個廚房,雖然她們都覺着不合適,也勸過側妃,但是側妃因說做了幾頓,王爺也愛吃,反倒叫做着,她們就不好在說什麼了。

楊若嫣又詳細的問了那個廚房所有的材料進貨的路徑,倒是合併到了大廚房這邊的,側妃在這方面並沒有搗鬼,所有的吃的材料,都是找的大廚房的人一起買。

詢問了半天,叫這些人都下去,之桃拿着名單過來,楊若嫣叫她找人去查,自己就去盥洗間洗了洗,重新出來。

王爺中的毒不深,應該是沒有多久。之前王爺因爲那個福康侯的事情,還被皇上召進了京城一段時間,大約前後有一個半月,加上路上走得,有兩個半月的時間,這樣的話,就是說,王爺這一段時間是沒有接觸毒物的。

這是不是王爺現在才發作的原因呢?還是因爲王爺的毒本就是從京城回來之後才攝入的?

楊若嫣在屋裡來回的走着,沉吟着。過了一會兒,叫丫鬟去把侍衛陳謙找來。

陳謙來了之後,跪在屋外面的房檐下面:“世子妃,您找微臣?”

楊若嫣便道:“側妃的身份,你再去核實一下,她爹之前是怎麼得到王爺的恩惠,家裡所有的事情,家裡還有什麼人,側妃是怎麼來的咸陽等等的,你只要覺着是和側妃有關的,全都打聽清楚!還有,我知道你們和王爺那邊的侍衛都是情同兄弟,但是這件事不能叫那邊的侍衛知道,只能你……你們兄弟倆去吧,只能你們兄弟兩個知道,打聽清楚了,迅速回來稟報!”

陳謙答應了,急忙的退了出去。

說的是報恩,說不定有什麼內幕,其實是報仇呢!楊若嫣也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性。

吩咐完了這些,這才趕緊的翻醫書,看看王爺到底中的什麼毒。

王爺中毒和皇太后的情況完全不同,皇太后那邊原本就是個戒備森嚴的皇宮,再說皇太后身邊沒有含着仇恨的人。而王爺不一樣,無論是居心叵測的楊橙雪,還是鬧不清楚來路的側妃,全都是值得懷疑的人。還有就是,王爺發病和皇太后完全的不同,王爺的發病急,一看就是中毒了。

問題就是,中的是什麼毒。

楊若嫣本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何況,毒物多了,很多植物都有毒,反而是這個時候的人們,更容易熟練的操縱運用這些有毒的植物。

本草還有各種醫書上面,記載的也是非常詳細的。

“嘔吐……吐出物多爲黑綠色,腹痛、腹瀉、失水等症狀,並且伴有頭暈、昏睡、脣及四肢麻木、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等等……神經系統症狀及胸悶、心悸、心率減慢、心律不齊、甚至休克等循環系統症狀……”楊若嫣一邊喃喃的自語,一邊將王爺的症狀先寫了下來,然後根據這些症狀,找醫書。

王爺病的急,不過診斷的及時,吃藥也及時,楊若嫣雷厲風行的把廚房給看管了起來,毒物再沒有可能進了王爺的肚子,因此三兩天之後,王爺就好了很多,頭一天晚上就醒了,吃粥吃藥,第三天,就已經能下地走動了。

朱鏗寒這個時候纔回到了自己的院子,洗澡洗身子,換衣裳,將一身的病氣去掉。

“我看了你寫的方子,王爺是中毒了?”朱鏗寒自己拿着大手巾擦着頭髮,出來問道。

楊若嫣正坐在案几後面,聽他的問話呆了呆,看了看自己寫的那些症狀,想了想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朱鏗寒過來坐在了她的對面椅子上,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你是大夫,我是大夫的丈夫,這麼多年了,難道還能一點也不動?瞧你寫的症狀,不是中毒是什麼?”

楊若嫣失笑,沒有回答反而是先問道:“王爺怎麼樣了?都說了什麼?”

剛剛楊若嫣和朱鏗寒一塊兒在那邊,和王爺說了好一會兒話呢,朱鏗寒聽她這樣問,知道是問前兩天王爺醒了之後說了什麼,便道:“王爺醒了也沒說什麼,只是爲自己怎麼了,然後說手腳有些麻,問是不是中風了……今天好了,你也看到了,精神不錯。”

楊若嫣點了點頭。

朱鏗寒問道:“你懷疑側妃?我聽說你問過廚房的人一些話,陳謙和陳周你派去做什麼了?”

這幾天他全都在王爺那邊服侍,楊若嫣都沒時間和他說,聽他問就點了點頭道:“是有點懷疑,因爲之前我跟你說過楊橙雪給大哥那邊的姨娘下毒的事,我就已經整頓過廚房,可是咱們走了之後,王爺還是中了毒,我自然是要找廚房問話的。廚房的人說,依然還是照着我吩咐的做的,只不過,側妃進門之後,熱衷給王爺做些粗糧……就是一些普通的吃食,而王爺可能是因爲以前不常吃,吃着倒是新鮮,叫她常做。於是側妃爲了方便自己弄了個廚房。”

朱鏗寒已經恍然了。

楊若嫣還是說完:“王爺既然是中毒,必定是從嘴裡吃進去的,那麼能懷疑的就是側妃這個廚房了……我叫陳謙兄弟去查側妃,也是爲了以防萬一,萬一不是有恩,而是記仇呢……不過你也別多想,並不是說我現在有證據懷疑側妃,並沒有的……說起來,側妃和楊橙雪兩個人之間,我反而還是懷疑楊橙雪多一點。”

朱鏗寒點點頭道:“查一下是對的,你不查我也會叫人查的,畢竟突然的冒出來這麼一個人,說是報恩,誰知道怎麼回事?王爺之前都是在京城,她父親卻是浙江那邊的。而且我也從沒聽王爺提起過,還有……莫名其妙的以前不出來,她父親去世了卻冒出來了,總有些叫人懷疑的地方。”

說完了,停頓了一會兒道:“上一次楊橙雪用的毒,你還是沒想出來是什麼?”

第47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47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221章 生子第407章 決不答應!第139章 連根拔起(中)第507章 寫醫書第482章 上路第41章 被調戲第407章 決不答應!第172章 有點眉目第302章 說服第426章 怒目第448章 被圍第632章 回家第251章 禍從天降第510章 急病第344章 萬無一失第197章 發威的侯夫人第585章 退兵第613章 斬首!第392章 宮娥第254章 路途生病第412章 軟硬兼施第258章 又見老太太第204章 大失所望第508章 拖行程第573章 翻白肚的魚(十)第120章 走太倉第614章 底牌第117章 厭惡的表哥(下)第344章 萬無一失第240章 學規矩第245章 互相探聽第517章 郡主的死第256章 中了毒第501章 不活了!第272章 撲朔迷離的婚事第222章 對陣第265章 皇太后醒了第383章 三房院第541章 皇上找靠山第507章 寫醫書第443章 出京求親第514章 被襲擊第536章 一箭三雕第90章 桂花酒第422章 二次上門相求第640章 大結局第480章 監視第602章 老太太病了第338章 糾紛第9章 安郡王府下人第442章 宮鬥第465章 御書房的爭論第587章 自閉第465章 御書房的爭論第208章 林鈺焯的心事第245章 互相探聽第4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171章 匈奴人第551章 皇后有喜第586章 不信任第221章 生子第238章 宮闈秘史第577章 文縐縐?第236章 楊軒來了第437章 皇后出宮第297章 週歲第465章 御書房的爭論第450章 栽種的草藥第126章 戲佳人第482章 上路第541章 皇上找靠山第502章 換藥第114章 調走楊浩文(下)第524章 太皇太后第131章 兩個老東西第200章 鬧完回去第147章 見面禮第601章 漫天大火第422章 二次上門相求第272章 撲朔迷離的婚事第141章 交代(上)第455章 手術第158章 訂了親第250章 下一步第594章 下江南第387章 提分家第630章 控制第109章 府中大鬧(上)第53章 二爺的見面禮第456章 前因第74章 八月生辰第171章 匈奴人第520章 病危第402章 呵斥第62章 女兒節(上)第579章 快速解毒第643章 番外三:楊浩文第69章 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