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長達一年半的“試用期”,不僅僅只是董事會對盧西恩-格蘭奇的考驗。

同時,羅傑也希望藉此期間的表現,來觀察盧西恩-格蘭奇在真正坐上【量子娛樂】董事長的位置之後,能否如自己預期的那樣,讓【量子娛樂】的發展,依舊沿着自己規劃的軌跡前行。

若是出現了什麼問題,發現盧西恩-格蘭奇這個人選實在不合適,在真正完全移交權利之前,羅傑還有挽回局面的機會。

當然,這一種情況,羅傑自然是希望它永遠不要發生爲好。

不管怎麼說,在交接了手頭的工作之後,羅傑很快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音樂方面。

之前一段時間,安妮曾提議讓羅傑、胖子,還有賈森三人先準備一張新專輯,在巡演開始之前完成部分錄制。

而在樂隊去巡演的時候,尤其是到了巡演後半段的時候,安妮也該恢復的差不多了,再一個人補上吉他的部分。

羅傑本來是不太想這麼做的,但在安妮的堅持之下,還是勉強同意了下來。

關於新專輯,羅傑還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想法。

但大體上來說,除了《搖滾聖經》系列之外,羅傑暫時不打算考慮其它的專輯項目。

在羅傑的規劃當中,《搖滾聖經》系列,即使是以平均每一年半的速度出一張新專輯,也要二十多年的時間才能最終完成。

如果在這個系列之外,再出一些其它的專輯,那就太“拖節奏”了。

按照之前在《Nevermind》專輯錄制期間中,樂隊內部討論下來的“規律”,《搖滾聖經》系列的專輯,大的類型方向,會按照另類搖滾——原型搖滾——金屬搖滾——另類搖滾這樣的順序循環下去。

鄉村搖滾風格的《逃離伊甸園》,屬於是原型搖滾的一種。

如果不打算改變這一順序的話,那麼樂隊的下一張專輯,就該是一張金屬搖滾。

在金屬樂搖滾這個大的分類當中,《搖滾聖經》系列已經涉及過的有重金屬、歌劇金屬、激流金屬三個大類別。

至於沒有涉及過的,那就太多了。

單以細分類別的“數量”而論,金屬樂搖滾,應該是搖滾樂三大領域當中最多的一個。

當然,其中的絕大多數,其實都可以歸入某個“大類”當中去。

比如說,單單只是從力量金屬衍生而來的細分流派,就多達幾十種。

若是《搖滾聖經》系列要製作這個方向的專輯,只需要做“力量金屬”這個大類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把每個細分流派都來上一遍。

而且金屬樂搖滾和另類搖滾這兩個大類,也有不少重疊的部分。

比如說《Nevermind》專輯的“垃圾搖滾”風格,就既算是另類搖滾,又屬於金屬樂搖滾的一部分。

硬核朋克、情緒核、碾核,也同樣屬於此類。

在羅傑的打算當中,若是製作這幾種類型的《搖滾聖經》,將會歸入到“另類搖滾”這一大類當中去製作。

畢竟,後者的分類數量,是要比金屬樂搖滾少太多了。

以前的時候,推出一張新的專輯,羅傑首先會是有一個強烈的衝動,想到某一支前世的樂隊,或者某一首歌,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完善,挑選出一張專輯的“歌單”來。

接下來,根據樂隊自身的特性進行修改等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這個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步,反而是最初的一個“突然出現的念頭”。

但這一次,羅傑卻是沒有任何這樣的衝動,迫切想要將某支樂隊,或者某一首歌帶到這個世界來。

缺乏“靈感”,這對少給新專輯的籌備工作帶來了一些麻煩。

不過,也僅僅只是麻煩而已。

羅傑的腦海中,有着足夠多的經典作品,可供選擇的餘地很大。

而羅傑需要做的,不過是在無數的選擇當中,挑出一個相對合適的。

這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頂多只是有些費時間而已。

羅傑先是將一個個屬於“金屬樂搖滾”的分支類別羅列出一張清單來,然後劃掉重金屬、歌劇金屬,以及激流金屬這三個已經做過的類別。

《搖滾聖經》系列,不會出現任何的重複。

哪怕一個類別的受衆再廣、經典再多,也只會推出一張。

這一點,過去沒有變過,以後更加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思考了片刻,羅傑又從清單上劃去幾個名字。

都是一些和之前製作過的類型略有重合的。

比如說“華麗金屬”這個類別,就和之前製作過的“華麗搖滾”專輯,《波西米亞狂想曲》有所重合。

“華麗金屬”是從“華麗搖滾”中衍生出來,後者屬於原型搖滾的領域,而前者則融入了更多金屬樂搖滾的元素。

在這個類別當中,也是出過不少知名的頂尖樂隊,諸如範-海倫(Van-Halen)、Kiss樂隊、紐約娃娃樂隊(New-York-Dolls)等等。

甚至於,某個特定時期的邦-喬維(Bon-Jovi)樂隊和空中鐵匠(Aerosmith)樂隊,都可以被歸入到這個領域當中去。

但從音樂風格來講,尤其是從“聽衆”的角度來講,華麗金屬和華麗搖滾的相似性很高。

在已經有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前提下,製作一張華麗金屬專輯,沒有太大的必要性,對於整個《搖滾聖經》系列來說,也未必是一個十分合適的選擇。

利用這種排除法,清單上的名字一個個在減少着。

只是片刻之後,就縮減到了三十個以內。

在這三十多個類別當中,羅傑斟酌了一番,又去掉了一些“沒有頂尖大牌樂隊”的類別。

比如說維京金屬。

其實,在極端金屬樂的圈子裡,來自芬蘭的“維京三巨頭”,或者又稱作“維京三劍客”可謂是大名鼎鼎。

這三支樂隊的推崇者也是很多,在比較偏愛極端金屬樂的那個時期,Moonsorrow樂隊的血色詩篇,一直都是羅傑歌單中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之一。

但若是放眼整個流行樂壇,甚至於是在“主流搖滾樂”的圈子裡,維京金屬這種過於極端的風格,實在是太過於小衆。

除了極端金屬的狂熱粉絲,幾乎沒有人會關注這類音樂。

《搖滾聖經》系列,主要面向的是“主流歌迷”,而不是照顧某一小撮極端粉絲的喜好。

像是“激流金屬”,在《搖滾聖經》系列當中,已經算是十分小衆的類型了。

但在維京金屬面前,激流金屬簡直可以說是搖滾界的流行音樂。

這種過於極端、過於小衆的音樂流派,在《搖滾聖經》當中,是不會出現的。

或者說,即使會出現,那也是要等到那些“主流類別”都做完了之後,纔會去考慮。

做完這一步,還剩下的類別,就縮減到了接近個位數。

相對於原本大幾十種的選項,這個數量已經非常之少。

前衛金屬、民謠金屬、另類金屬、毀滅金屬、新浪潮、哥特金屬、黑金屬、死亡金屬、金屬核、工業金屬。

一共十個類別。

其中也不乏相對來說比較“小衆”的,但再小衆,最起碼也是和激流金屬差不多,受衆相對來說穩定,而且勉強算得上“廣泛”這個定義。

將大幾十個選項縮減到十個,只花費了羅傑半個下午的時間。

但在這十個類別當中選擇一個,羅傑卻是足足用了一個禮拜,還和樂隊的其他人一起討論過幾次,都沒有最終決定下來。

最後,還是在安妮的提議下,用“抽籤”的方式,才決定了下一張《搖滾聖經》的風格路線。

哥特金屬。

在金屬樂搖滾當中,哥特金屬也算是一個大類。

這是由重金屬搖滾,以及“另類搖滾”中的哥特搖滾所演化出來的一個流派。

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將它看做是哥特搖滾和重金屬搖滾的結合。

當然,隨着哥特金屬的發展,在後來,也融入了許多其它的元素,例如死亡金屬、毀滅金屬等等,都被“借鑑”到了哥特金屬當中,爲其添加更多的多樣性。

要說在羅傑前世,哥特金屬的“代表性樂隊”,首推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悲情劇院樂隊(Theatre-Of-Tragedy)”。

作爲挪威哥特金屬樂的“扛把子”,悲情劇院樂隊在北歐的金屬樂搖滾圈子裡,擁有極高的聲望。

甚至於,有相當多的歌迷認爲,他們對金屬樂搖滾的貢獻,還要超過金屬之王Metallica。

不過,從個人喜好的角度來講,羅傑更加偏愛的,是一支相對小衆許多,但同樣出色的樂隊,安魂彌撒(Lacrimosa)。

這支樂隊來自芬蘭和瑞士,大部分作品都由德語完成,這也是限制他們發展的最大瓶頸。

在全球範圍內,英語纔是最爲主流的語言。

儘管將英語作爲第一母語的人數並非最多,只能排到第三或者第四位,由於拉丁美洲大多數地區的官方語言都是西班牙語的緣故,使用英語作爲第一語言的人口數量,甚至還比不上西班牙語。

但“能聽懂英語”的人數,卻是在所有語言當中最多的。

而且,在許多地區,有很多聽不懂,或者只能聽懂很少一點英語的人,卻是對英文歌情有獨鍾。

這就使得,論起“覆蓋率”,以英文創作的歌曲,相較於其它語言,天然就有着巨大的優勢。

事實上,羅傑在考慮的,就是是否要將安魂彌撒樂隊的作品,改爲用英語填詞。

在北美生活了這麼多年,羅傑對於英語的熟悉程度,早已不是前世那個過六級都需要小抄的程度。

或許比起那些專業的“文學家”們來說,還是要差了一些,但將德語歌詞改成英語歌詞,花費一些時間,並不難完成。

稍微麻煩一點的地方在於,要保留原歌詞當中的“韻味”。

安魂彌撒樂隊的音樂,出色的並不僅僅只是樂曲,在歌詞方面也是非常有造詣的。

若是“翻譯”的失去了這種韻味,這些歌曲必然會失色不少。

而若是放棄安魂彌撒樂隊,改用悲情劇院樂隊的作品,在這方面就要省事不少。

只需要在編曲上,根據樂隊自身的特點,進行適當的改編,其餘的完全可以直接拿過來就用,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羅傑所考慮的範圍,也就僅限於這兩支樂隊了。

雖然說,在哥特金屬的領域當中,還有許多同樣出色的樂隊,但比起這兩支樂隊來說,其它的樂隊,在影響力方面比不上悲情劇院,在“個人審美”方面,又不如安魂彌撒更符合羅傑的喜好,很是沒有任何懸念地,在第一輪的“初選”就直接被淘汰出局。

安魂彌撒,還是悲情劇院?

羅傑糾結了好久,才做出了決定。

安魂彌撒樂隊!

不管在羅傑的前世,這兩支樂隊在哥特金屬領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有多大的差距。

但在這個世界,這兩支樂隊都是籍籍無名。

廢話,兩個樂隊壓根就沒有在這個世界裡出現過,能有什麼名氣纔怪了。

既然兩者都是籍籍無名,讓誰的作品在這個世界發揮其影響力,其實完全是取決於羅傑。

而在這種情況下,羅傑個人的喜好,纔是最爲重要的事情。

或許在羅傑的前世,悲情劇院樂隊比安魂彌撒更有名、影響力更大、對金屬樂搖滾的貢獻更大。

但羅傑個人卻是更加的喜歡安魂彌撒,這一個理由,就已經大過其它的一切。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是羅傑在決定卸下商業上的擔子,將精力集中在音樂方面最大的理由。

在《搖滾聖經》系列作品的選擇上,自然也要堅持“自己喜歡的”。

這樣,在製作這張專輯的時候,羅傑才能完完全全地投入所有的感情和專注,最大限度地確保整張專輯的品質。

而且,羅傑對於安魂彌撒這支樂隊也有足夠深的瞭解。

這支樂隊在塑造一種極致的黑暗、空虛、絕望的氛圍上,有一手獨特的本領。

如果他們不是受限於語種方面的問題,未必就會比悲情劇院差了。

若是能夠將他們的作品由德語、芬蘭語改編成英語,並且在歌詞的韻味上不比原版差,那麼這張專輯必然能夠取得成功。

至少,對於那些喜歡金屬樂的歌迷們來說,這張《哥特金屬聖經》,必然會成爲一張經典之作。

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227章 《搖滾聖經》之重金屬篇第537章 飛機上的房間太小了第174章 純正的“硬搖滾”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240章 《青春》、《黑色》發行第46章 攤牌 下第328章 不願透露姓名的羅傑先生第171章 海外發行第738章 《逃離伊甸園》第592章 我以爲你在開玩笑!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484章 這傢伙在搞什麼?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42章 不歡而散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70章 法律諮詢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38章 索尼唱片?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416 埋藏過去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238章 郊區的耶穌第30章 錄音 下第837章 《講不出再見》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633章 這屆創作者的素質不行第572章 凜冬將至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536章 盲目的信任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808章第751章 爭搶第864章 避稅第745章第468章 鄉村音樂的大門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254章 至少目前爲止第403章 Go,Tiger第630章 黑暗使者號第15章 練習第699章 真正的目標第95章 年付租金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303章 還是得多鍛鍊第245章 “幾萬美元的小錢”第560章 要花多少錢?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342章 巡演開始第828章第248章 威廉莫里斯的星探第20章 樂隊成員第699章 真正的目標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207章 年輕真好第407章 《後天》第201章 第一座留聲機(4更)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22章 加入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365章 什麼叫騙?第365章 什麼叫騙?第204章 “休假”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816章 寧可信其有第355章 這幫蠢豬!第44章 粗製濫造第176章 朋克、旋死、以及Pink.Floyd年第431章 大新聞第312章 弩哥達里爾第651章 收購盧卡斯影業?第596章 環球的重視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812章 新的董事長第250章 “羅傑,有人罵你是傻缺”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第21章 音樂理念第407章 《後天》第335章 “下個月初,洛杉磯見。”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284 罪惡之城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386章 一個小目標第286章 財大氣粗和“窮人”第642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