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

在康卡斯特和高盛的“入股”之後,再加上完成了對環球音樂集團的“兼併”,重新調整【量子娛樂】以及旗下子公司的結構,足足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首先,是母公司的改編。

【量子娛樂】正式更名爲【量子娛樂傳媒集團】,不過變的只是正式場合下的名稱,比如註冊文件、合同等等。

而在媒體或者其它場合,依舊沿用【量子娛樂】這個名字作爲簡稱。

由於康卡斯特依然沒有完成與通用電氣的談判,儘管有關NBC環球集團的併購已經無限接近於完成,但也僅僅只是“接近完成”,而不是“已經完成”。

同時,就算是這筆併購已經完成,康卡斯特是否會動用自己落實在合同中的一次性權利,將NBC環球集團併入【量子娛樂】也還是未知之數。

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量子娛樂】的股權結構還有可能產生變化。

不過就目前而言,康卡斯特所佔的股份是最少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二點五。

高盛和【Darkness】樂隊,則各自持有百分之三十三點七五的股份。

最後就是屬於【量子娛樂】本身,爲現有和未來可能加入的高層員工所設立的股權池,由董事會代爲管理,總計百分之十的股份。

當然,至少到目前爲止,股權池中那百分之十的股份,只有一半,也就是百分之五,屬於盧西恩-格蘭奇。

剩下的一半,在公司所有高層當中,還沒有一位,合約中有股權激勵條款的職業經理人。

按照三大股東簽署的合同,在盧西恩-格蘭奇現有的合約到期之前,公司的高層權利結構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至少,在盧西恩-格蘭奇犯下足以讓董事會決定開除掉他的重大錯誤之前是如此。

至於公司的權利結構,也是繼續沿用了過去那種比較簡單、一目瞭然的體系。

董事會是【量子娛樂】的最高權利階層,按照股權來進行分配,股份達到百分之五的股東,或者分紅權達到百分之五的職業經理人,自動獲得董事會的席位。

每一個席位所擁有的“投票權”則按照股份份額來計算,每百分之一的股份擁有一票的投票權,不足百分之一則忽略不計。

舉個栗子,按照現在的股份份額,樂隊擁有百分之三十三點七五的股份,自動獲得一個董事會席位和三十三票的投票權,多出來的百分之零點七五忽略不計。

如果在董事會內,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出現了分歧,需要投票決定時,代表樂隊的這一票,在實際計算票數時就相當於三十三票。

高盛同樣是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和三十三票投票權,康卡斯特擁有二十二票,盧西恩-格蘭奇在任職期間擁有五票。

這,就是董事會的全部席位和權利分配。

從2010年起,三年之內,【量子娛樂】的董事長由羅傑出任,三年之後,再由全體董事會成員——無論屆時是否會有所變化——投票決定是繼續保持現狀還是換人。

不過,作爲一個純粹的“控股集團”,【量子娛樂】本身並不從事任何生產和經營活動,僅僅只對旗下的子公司進行控股和指揮。

在目前階段,【量子娛樂】旗下的子公司,一共有兩家。

——本來應該是三家的,但由於【量子音樂】和環球音樂集團合併爲一,又再次回到了兩家。

其中,最重要,也是目前最值錢的,就是【量子-環球音樂集團】。

這家由【量子音樂】和環球音樂集團合併而來的唱片公司,旗下擁有數百家制作廠牌和兩位數的發行廠牌。

如果將這些全部計算在內,再加上完全依賴【量子-環球音樂集團】而存在的上下游渠道合作者,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五十萬人爲【量子-環球音樂集團】工作。

當然,實際上直屬【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的員工僅僅只有不足兩萬人,而哪怕旗下的製作和發行廠牌加起來,也就是大約在十幾萬這個數字上。

這還是將“非全日制員工”,也就是俗稱的“臨時工”都計算在內的數字。

事實上,在推動【量子音樂】和環球音樂集團合併的過程中,【量子娛樂】遇到的阻力確實很大。

尤其是在北美本土。

華盛頓當局並不希望看到一個能夠近乎壟斷整個唱片業的“怪物”出現。

尤其是,當這個“怪物”能夠影響北美地區超過十萬人的飯碗的情況下。

甚至於,【量子娛樂】完成了對環球音樂集團的併購時,差點又在審批階段出了問題,導致收購最終失敗。

(注:按照北美的法律,如果一項收購在完成之後,存在涉嫌壟斷的可能,那麼相關部門會在最後辦理股權轉讓的備案手續時喊停交易。例如華威有好幾次收購都是在這個階段被強制否決。)

好在,現任的那位黑人總統,在競選時欠了樂隊一個很大的人情。

再加上高盛集團也成爲了【量子娛樂】的大股東,背後出了不少的力氣。

這纔是通過了相關部門的批准,使得【量子-環球音樂集團】最終成型。

公司合併的方案也沒有遇到太多的阻力,按照各自的“市值”,【量子音樂】折算爲新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環球音樂集團則佔股百分之四十。

當然,由於絕大多數股權都被【量子娛樂】所持有的緣故,實際影響並不算大。

在新公司成立之後,【量子娛樂】作爲控股的母公司,擁有【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百分之八十四點八的股份。

第二大股東,則是原本【量子音樂】的大股東,大衛-勞倫斯和米拉-勞倫斯兄妹,在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勞倫斯兄妹的股份被稀釋到了百分之十二。

最後,則是擁有環球音樂集團百分之八股份的道格-莫里斯,交換股份之後,股權被稀釋到百分之三點二。

和母公司【量子娛樂】不同的是,【量子-環球音樂集團】並沒有設置專門的股權池。

若是有職業經理人的合約中出現了股權激勵條款,則由各位股東按照持股比例,拿出一部分分紅權,但不包含投票權。

兩大唱片業巨頭合併,這件事在媒體上,尤其是娛樂行業的媒體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對這個行業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兩大巨頭合併爲一,對這個行業而言意味着什麼。

甚至有媒體直接宣稱,“從今天起,華納唱片和索尼唱片將在流行音樂的市場上一敗塗地,根本不可能抵禦【量子-環球音樂集團】來勢洶洶的進攻。”

還有些小報,甚至誇張地打上了“托拉斯時代再次降臨”之類的標題,將【量子-環球音樂集團】視爲是曾經的東印度公司、標準石油之類的龐然大物。

當然,這是八卦小報誇張的說法。

東印度公司這種相當於“分封領主”的奇葩存在暫且不提。

就說傳說中的那個洛克菲勒家族所建立的標準石油。

且不談【量子-環球音樂集團】還沒有完成對唱片業的壟斷,就算做到了這一點,一個娛樂行業的壟斷者,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和能源行業的壟斷者相提並論的。

標準石油被強制拆分之後,拆分出來的“分公司”當中,都包含着埃克森美孚這樣恐怖的怪物。

僅僅只是這一家公司的市值,就超過了整個唱片業的產值。

這完全不是一個位面上的對比。

但事實上,壟斷了全球流行音樂百分之七十的明星、百分之五十五的版權、百分之六十五的發行能力。

可以預見的是,當【量子-環球音樂集團】完成了內部的資源整合之後,至少可以壟斷這個行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場。

有很多評論家都一針見血地指出,【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的誕生,對整個唱片業而言,是“不健康的”。

除非華納唱片和索尼-BMG唱片也選擇合併,沒有誰能夠阻止【量子-環球音樂集團】在事實上對這個行業進行壟斷。

對於外界的這些抨擊,【量子娛樂】上下表示,完全不在乎。

事實上,除了唱片業內的競爭對手,以及深受唱片業影響的其它行業以外,絕大多數的吃瓜羣衆,也同樣不在乎一家公司是否在事實上壟斷了某一個行業。

別看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反壟斷法案擺到了極爲重要的地位上去,甚至經常用它來打擊某些巨頭。

但實際上,壟斷某個行業的巨頭從來都不少。

或者說,只要被執政者認爲,一家壟斷巨頭的出現是有必要的,或者說“有價值的”,那麼這個行業之內,就必然會被某個大公司所壟斷。

最起碼也是壟斷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市場。

比如說……

算了,爲了不受到不可名狀的神獸的降維打擊,還是不要舉例了。

總之,當【量子-環球音樂集團】正式成立,整個唱片業都是一片哀嚎。

但這並不影響環球音樂集團的前任CEO,【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現任CEO,道格-莫里斯興高采烈地上任。

兩家公司合併之後,【量子娛樂】給了道格-莫里斯一份三加五的合約,聘請後者擔任【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的董事長兼職CEO。

按照這份合約,道格-莫里斯將以一千萬美元的基礎年薪任職,在不違背母公司的“基本決策”的前提下,道格-莫里斯擁有公司內的最高權利。

當然,這是在母公司【量子娛樂】不對【量子-環球音樂集團】做出任何干涉的情況下。

若是三年之內,道格-莫里斯的表現出色,那麼將會自動續約五年,除了基礎年薪大幅度上漲之外,還會根據表現,得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不等的“股權激勵”。

但這部分股權激勵條款,只有分紅權,沒有投票權,同時也只在道格-莫里斯任職期間有效,一旦離任就會被收回。

以道格-莫里斯的年齡,不出太大意外的話,這份三加五合約,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後一份工作合同。

八年之後,道格-莫里斯也就到了該退休享受晚年的年紀了。

職業經理人很少會像魯伯特-默多克這樣的“創業者”一樣,到八十多歲的高齡還死抓着權利不放。

畢竟不是自己的公司,沒必要那麼拼命。

賺了錢,不享受生活,那這錢賺得還有什麼意義?

除了【量子-環球音樂集團】之外,【量子娛樂】旗下的另一大資產,就是【量子影業】。

不過,和“曾經的”【量子音樂】不同的是,康卡斯特和高盛的入股,並沒有給【量子影業】帶來太多的發展機會。

或者說,至少不是立刻就能見到什麼效果。

【量子影業】的變化也不大,依然是那五個項目組,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股權方面,也是由【量子娛樂】全資控股,沒有任何其它的股東。

不過,【量子娛樂】卻是“空降”了一位董事長。

原本在【量子音樂】任職的斯特拉-瓦格納,在“辦公室競爭”當中“輸給”了道格-莫里斯,被調入【量子影業】任職。

和道格-莫里斯一樣,斯特拉-瓦格納在【量子影業】的職位是董事長兼任CEO。

這看上去像是降職,畢竟,不說和【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相比,就算是和曾經的【量子音樂】相比起來,【量子影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資產,又或者是在業內的影響力,都完全不值一提。

但實際上,在斯特拉-瓦格納前去【量子影業】報道之前,羅傑和他有過一次長談。

儘管出於保密方面的考慮,羅傑沒有透露太多的“詳情”,但卻是讓斯特拉-瓦格納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量子影業】將會有兩次“飛速發展”的機會。

NBC環球集團旗下的環球影業,以及新聞集團旗下的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都可能會被【量子娛樂】併購,作爲【量子影業】飛速發展的契機。

當然,未必會是新公司併入【量子影業】,更大的可能是反過來。

但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旦得到這兩家公司,或者哪怕是其中之一,【量子娛樂】在電影業務方面,都會得到極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坐上火箭一般的發展。

第508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2章 加入第26章 代號【X】第730章第794章 要做父親了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129章 虧本做品牌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152章 項目超期第191 搖滾的狂歡盛宴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534章 雖然他不怎麼靠譜……第348章 萬惡的資本主義!第207章 年輕真好第95章 年付租金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250章 “羅傑,有人罵你是傻缺”第529章 她長大了第853章 聲望第377章 《美國偶像》啓動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633章 這屆創作者的素質不行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621章 異境入侵者之歌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17章 野心第153章 不能由着喜好來第28章 吉姆的道歉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407章 《後天》第513章 影帝第604章 打破天花板第818章 《寂靜嶺》第6章 娛樂法規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316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663章 “公鴨”德雷克第9章 東海岸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209章 新的邀請第819章 七千萬美元的稅款第675章 三方合作第259章 輸了就不要回來了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45章 攤牌 上第437章 有錢就會變胖?第127章 兩兄弟的家庭倫理劇第482章 海外巡演計劃第14章 選歌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812章 新的董事長第402章 十字路口的惡魔第665章 致命一擊第634章 五支樂隊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622章 Spotify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858章 《搖滾聖經》要結束了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864章 避稅第358章 八項提名第387章 大項目第353章 戰爭!第864章 避稅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847章 當代傳奇?第60章 現場第16章 第一個粉絲第254章 至少目前爲止第651章 收購盧卡斯影業?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759章 接班人?第16章 第一個粉絲第780章第229章 AC-130第687章 抽時間出張新專輯第487章 這是生意第15章 練習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65章 緊張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170 天真or幼稚?第359章 停戰協議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292章 空客ACJ第413章 英式入侵?第602章 山火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835章 光怪陸離的夢第125章 沖銷量的歌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11章 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