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

(回來晚了,更新有點晚,抱歉。)

“收購轉賣,確實可以賺不少錢。哪怕保守一點算,如果這個計劃成功,我們至少也有一百億美元以上的預期利潤。”

勞爾德-貝蘭克梵在“預期利潤”幾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緊接着,話題一轉,又說道:“但是,和每年穩定數十億美元的利潤比起來,一百億美元的‘預期利潤’又算得了什麼?如果能夠穩定經營一家傳媒集團,以新聞集團在北美的資產,每年少說也能爲我們帶來三十到四十億美元的利潤。一百億美元?三四年就可以賺到了。”

勞爾德-貝蘭克梵的這番說法,只不過是最簡單的“數學”。

哪怕西方人不擅長算術,這也是一個小學生都會算的題目。

一次性的百億美元收入雖然高,但在每年三四十億美元的預期利潤之下,卻也算不上什麼。

正如勞爾德-貝蘭克梵所說的。

若是高盛能夠在接手新聞集團的資產之後,將其良好地運營下去,只需要三四年,就可以賺到百億美元的利潤。

高盛集團手中的現金流非常的充沛,沒有回報週期上的壓力,自然是要選擇回報更高的方案。

不過,問題在於……

每年三四十億美元的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能夠完整地繼承下新聞集團在北美地區的傳媒產業,並且將其有效地經營起來的前提之下的。

哪怕是一個對商業一無所知的人,也不會不知道,同一家企業,哪怕是其它一切都不變的情況下,換一個領導人,也會變得完全不同。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可以讓一家企業起死回生。

比如說,將史蒂夫-喬布斯迎回之後,蘋果公司在短短几年之內,就從一家快要倒閉的企業,變成現在炙手可熱的大公司。

而一個失敗的領導者,可以讓一家風光無限的巨頭,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從巔峰走向破產。

這同樣有一個全北美人都耳熟能詳的例子,通用汽車。

費迪南德糾結了片刻,還是猶豫着說道:“可是,老闆,您認爲,我們具備經營一家傳媒集團的能力嗎?這可是完全不同的行業……”

高盛的主要業務有很多,包括風險投資、債權、銀行業、資產管理等等。

但無論怎麼分類,都屬於“金融行業”的領域。

雖然說,高盛在金融行業當中已經做到了這個行業所能達到的極限。

但這並不意味着,換一個行業,高盛同樣可以做得好。

隔行如隔山,北美雖然沒有這句俗語,但道理卻是一樣的。

高盛並非沒有對其它行業的投資,但都恪守着一個原則,那就是隻投資,不干涉,或者至少是少干涉。

對於高盛來說,只要投資的公司股價能夠上漲、能夠拿出穩定的大筆分紅,他們就完全不會在乎,投資的那家公司,領導人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

然而,真正要去經營一家完全不同行業的公司,高盛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勞爾德-貝蘭克梵點了點頭,又說道;“不過你倒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們確實沒必要親自去經營新聞集團,我們也沒這個行業的經驗和人脈。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效仿其它投資的慣例,只控股,不干涉。”

“您是說……聘請一位職業經理人?”

費迪南德思考了片刻,說道:“假如幾乎所有的股份都握在我們手中,一個職業經理人,恐怕很難壓得住場子。”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爲什麼,幾乎所有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最起碼是站在決策層的那些職業經理人。

比如說CEO,比如說COO等等,都要求擁有股份?

這不僅僅只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也不是“給別人打工還是給自己打工”的問題。

而是,沒有足夠的股份、沒有足夠的話語權,職業經理人就很難壓得住場子,讓下邊的人乖乖按照自己的吩咐辦事。

若是這樣的話,公司註定會處於漫長不斷的內鬥,對於一家公司的發展,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事實上,在整個北美,都極少有那種,一個大股東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份,然後撒手什麼都不管,將一切交給職業經理人的公司。

至少,在市值數十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當中,是絕對沒有這種例子的。

即便是有,公司也會陷入巨大的麻煩和危機當中。

若只是一筆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小投資”也就罷了。

雖然還沒有做出詳細的評估,但憑藉着對金錢和數字的敏感性,費迪南德在羅傑提出合作計劃的時候,已經得出了一個數字,若是按照這個計劃,高盛想要得到新聞集團在北美地區的傳媒資產,至少要花費三百億美元的成本。

即便是高盛,也不可能拿三百億美元的巨大代價,去做一個看上去就不太可行的“實驗”。

尤其是,當這場實驗一旦出現壞消息的情況下,就會讓勞爾德-貝蘭克梵在公司內的反對者蠢蠢欲動。

作爲勞爾德-貝蘭克梵的鐵桿親信,費迪南德可以一定程度上不在乎高盛的利益,但卻不能不考慮勞爾德-貝蘭克梵的利益。

原因很簡單,在很大程度上,兩者的利益,是結合在一起的。

“爲什麼要找職業經理人?我們不是已經有了現成的合作者嗎?”

勞爾德-貝蘭克梵提起筆,寫下兩個名字。

康卡斯特、【量子娛樂】。

然後對着這兩個名字思考了許久,對費迪南德問道:“依你的判斷,如果我們提出更進一步的合作,比如說,三家公司各自剝離出部分資產,合併爲一家超級傳媒巨頭,共同經營。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是否會同意?”

“您是說……”

費迪南德先是納悶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說道:“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確實是在這個行業具備豐富的經驗。如果能夠將經營交給他們,我們只控股,確實是一筆超值的投資!”

不過,興奮過後,費迪南德很快冷靜了下來,說道:“老闆,這件事還有一個問題。您可能不太清楚,康卡斯特正在與通用電氣進行談判,計劃收購NBC環球集團,而且這筆收購已經無限接近於成功。一旦這筆交易成功,NBC環球旗下的NBC電視網,就會成爲康卡斯特的資產。

在康卡斯特已經擁有了NBC電視網的情況下,若是與我們合作經營福克斯電視網,無論他們是否將NBC電視網納入到合併範疇之內,這筆交易都很難通過相關部門的批准。

NBC電視網和福克斯電視網合併,涉及的東西太多了,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行業,華盛頓是不會允許在這個行業裡出現一個壟斷者的。”

費迪南德很盡心地爲自己的上司分析了一番。

不要以爲,西方人整天喊着言論自由的口號,就真的對這些東西就什麼都不管了。

事實上,在幾十年前,號稱“自由領土”的美利堅,卻恰恰是對言論管制最爲嚴格的國度之一,僅次於金胖子所領導的北棒子國。

在北美的法律當中,對於傳媒行業的管制,也是有着很多卡得很死的“門檻”的。

比如說,在北美經營一家傳媒公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司的控股方必須是美國公司或者美國人,外國人原則上不允許對傳媒公司進行實際的控股。

同樣的,若是兩家傳媒巨頭想要合併,就更加容易引起華盛頓當局的警惕。

比如說,在九十年代,迪士尼曾經考慮過將旗下的ABC電視網出售給維亞康姆,讓其與CBS電視網合併。

但最終,這筆交易被喊停,理由是兩大電視網合併之後,可能成爲一個壟斷集團。

當然,這是“官方的說法”。

實際上,還是擔心兩大電視網合併之後,會誕生出一個不受控制的超級巨頭出來。

而放到現在,NBC電視網和福克斯電視網的合併,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假如康卡斯特在擁有NBC電視網的情況下,又參股福克斯電視網,依然是有很大的可能,會被相關部門否決。

“正常情況下,確實是存在這個問題。”

勞爾德-貝蘭克梵點了點頭,又說道:“但是你別忘了我們是幹什麼的。”

頓了頓,勞爾德-貝蘭克梵又說道:“在現在北美五大電視網當中,NBC排名第三,福克斯排名第四,前邊還有兩大巨頭。即使是兩大電視網合併,也只是比第一略強,遠遠達不到壟斷的程度。以我們在華盛頓的關係,完全是可以運作這件事的。”

勞爾德-貝蘭克梵沒有把話說得很透徹,但已經足夠讓人明白他的意思了。

作爲華爾街的巨頭之一,高盛每年花費在華盛頓的錢,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尤其是大選年的時候,高盛都要投入巨資,來確保未來的白房子當中,有“自己人”的一席之地。

在這個國度,金錢的力量,是相當恐怖的。

而高盛,恰恰就屬於那種,擁有鉅額金錢的一方。

很多對其它巨頭來說無能爲力的事情,高盛卻是有能力去運作,甚至說,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

“若是這樣的話,確實是可行的。”

費迪南德點了點頭,沒有去問“這是否值得”的問題。

高盛對華盛頓、對白房子有很強的影響力沒錯,但卻也不代表能夠控制這些地方。

哪怕就連高盛背後的財團,都做不到這一點。

事實上,每一次動用這種影響力,高盛都是要付出不菲的代價的。

不過,這筆代價付出的是否值得,並非是費迪南德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勞爾德-貝蘭克梵做出決定,然後自己照做,就行了。

思索了片刻之後,費迪南德開口說道:“具體的合作方式需要仔細研究一番,拿出一個三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來。就我個人的提議,如果確定三方合作的話,新聞集團的資產最好就不要進行拆分,保留完整,然後折算成相應的股份分配給我們三方。”

頓了頓,費迪南德又說道:“考慮到新聞集團現在的名聲並不好,我們可以將包括《世界新聞報》等幾個名聲很差的子公司出售或者關閉,另外,新聞集團這個名字也最好不要繼續使用。”

“這些都是小事,先談好三方合作再說。”

勞爾德-貝蘭克梵敲了敲桌子,吩咐道:“你親自去和康卡斯特還有【量子娛樂】去談,儘可能促成這件事。我的底線是,高盛至少要佔據百分之四十。”

“是,我現在就去做一份計劃出來。”

費迪南德沒有多說什麼,直接答應了下來。

事實上,談到這個地步,費迪南德也不需要再多提什麼建議了。

該說的都已經說過,勞爾德-貝蘭克梵也是明顯已經有了決定。

費迪南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大致的“思路”,轉變成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書”,然後貫徹執行下去。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卻是非常的複雜。

可以預見的是,費迪南德,以及他所帶領的核心團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恐怕又要爆肝加班了。

不過,對於華爾街的人來說,從來都不害怕加班。

與其說害怕加班,倒不如說,他們更害怕沒有工作可做。

因爲那代表着不被公司需要。

而不被公司需要的人,永遠都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失業。

在這個習慣於超前消費的國家,對於幾乎所有階層的人來說,失業,往往就意味着破產。

或者最起碼是站在了破產的邊緣。

沒有人想要成爲一個破產者。

尤其是,費迪南德已經抱上了一條粗壯無比的大腿,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情況下。

在這種滿懷期待的情緒之下,費迪南德帶着手下的團隊,連續爆肝了好幾個通宵。

一邊查證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的各種情報,一邊完善計劃。

終於,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就依照勞爾德-貝蘭克梵的思路,做出了一份在費迪南德看來,可行性極高的計劃出來。

在計劃出爐,並且得到了勞爾德-貝蘭克梵認可之後的第一時間,費迪南德就撥通了羅傑的電話,約羅傑見面。

第374章 尋找皇后樂隊第108章 新專輯的計劃第445章第855章 不盡人意第754章第809章 孩之寶的股份怎麼樣?第343章 原來他已經是大明星了第38章 索尼唱片?第612章 撲街專輯?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820章 芝加哥交響樂團第754章第5章 經紀人第544章 搞大事?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192章 新的舊的全都要(第四更)第647章 下一張專輯第360章 大衛-鮑伊是誰?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第764章第457章 天堂的階梯 Tour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6章 娛樂法規第591章 長期規劃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175章 計劃有變第1章 南加州的陽光第595章 職權重疊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21章 音樂理念第444章 兩份計劃書第214章 戈麥斯兄妹的爭吵第729章第798章 兩個大項目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60章 現場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604章 打破天花板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217章 混合金屬專輯:《黑色》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256章 六週銷量:470萬第556章 內部隱患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502章 求穩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846章 逗智逗勇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630章 黑暗使者號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83章 首發單曲:We.Will.Rock.You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366章 兩個極端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755章 變故第78章 重回洛杉磯第809章 孩之寶的股份怎麼樣?第715章 假期第865章 超級英雄月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572章 凜冬將至第715章 假期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439章 取決於你第682章 難題第144章 三個電話號碼第64章 首秀第14章 選歌第522章 我是那樣的人嗎?第185章 求婚?第722章 少奮鬥二十年第272章 錯誤的指法第189章 首站:天使之城洛杉磯第402章 十字路口的惡魔第651章 收購盧卡斯影業?第530章 第48屆格萊美第113章 不像搖滾的搖滾第367章 霍華德莊園第720章第766章第200章 最後一站:佛羅里達第377章 《美國偶像》啓動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個傢伙】(6更,2萬+)第36章 首日銷量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420章 格雷西的要求第116章 上次的感覺很棒(5更)第634章 五支樂隊第679章 改變生態第83章 首發單曲:We.Will.Rock.You第106章 絕交五分鐘(5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