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幺蛾子

53%:41%!

在環球音樂集團的股東大會上,道格-莫里斯的提案得到了通過。

但這個數字,卻讓人感到高興不起來。

只有百分之五十三的贊同票,另外,還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反對票。

——至於剩下大約百分之六的票數哪去了?兩位小股東投了棄權票,另外,持股不足百分之一的股東無權參加股東大會,總票數相加自然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

對於道格-莫里斯和維旺迪而言,這次的投票結果,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徵兆。

意味着,維旺迪和道格-莫里斯,正在失去對環球音樂集團的控制。

對於這種局面,道格-莫里斯是有心理準備的。

雖然維旺迪手中的股份很多,但並沒有達到絕對控股權的程度,離相對控股權都還有一段明顯的距離。

而其它絕大多數股東之所以投資環球,也是因爲有利可圖。

若是維旺迪和道格-莫里斯無法給股東們帶來預期的利益和收入,被股東們拋棄,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維旺迪還好一些,畢竟股權在手。

而道格-莫里斯手中的卻僅僅只是期權,若是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股東投出不信任票,就不得不黯然下臺。

在如今的北美,職業經理人確實是一個光鮮體面的工作,收入也高得嚇人,但是,壓力卻只會更大。

好消息在於,道格-莫里斯暫時不必擔心不信任票的問題。

因爲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只有當股東們投出的不信任票超過三分之二,纔會觸發合同中的相應條款。

而有維旺迪的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支持,不信任票的數字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超過三分之二。

但是,道格-莫里斯卻不得不擔心另一件事:若是這樣的局面繼續下去,在這次合約到期之後,自己很有可能會失業!

——道格-莫里斯的合同只剩下一年多的時間,合約期內強制下臺,確實是需要三分之二的不信任票,但若是合約到期,只要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東一致否決,道格-莫里斯就必然會失去與環球續約的機會。

對於一個美國人而言,沒有什麼比失業更可怕的事情了。

超前消費的習慣所帶來的高額負債,一旦失去了工作和收入,哪怕是小有資產的富豪,也很有可能會破產。

股東大會結束之後,道格-莫里斯翻閱着會議記錄,同時飛快地對助理下達着一個個命令,讓整個公司的各個部門快速運轉起來。

做一個職業經理人,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在有些時候,卻又可以變得很簡單。

困難在於,這不但需要極強的手腕和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許多在“專業技能”之外的能力,比如說辦公室鬥爭。

而簡單之處在於,只要讓公司的股東們看到,自己確實能夠讓他們手中的股份越來越值錢,這個位置就穩如泰山,絕不可能動搖。

道格-莫里斯很清楚這個道理,並沒有因爲這次股東大會上表現出一些不好的苗頭而愁眉苦臉,到處尋找退路。

反而,是強打起精神,試圖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環球的業務儘快回到正軌。

以環球音樂集團的體量,只要掙脫目前的困境,依然還是那個唱片業市場佔有率第一的超級巨頭。

“讓人給Spotify發消息,環球同意接受他們的條件,版權庫中的所有作品以分成的方式加入Spotify,並且同意分成比例降低至標準數字的百分之七十五。”

道格-莫里斯看着助理,認真地強調道:“同時,要求Spotify將十五年合約改爲五年,五年之後再重新談判!不管你用什麼辦法,讓Spotify在合約上簽字!另外,環球計劃收購或者注資Spotify,不多,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股份即可,問問Spotify需要什麼條件,有了消息第一時間向我彙報。”

“好的。”助理接過授權書,應了一聲,立刻離開去辦事。

道格-莫里斯繼續翻閱着會議記錄。

這次股東大會討論的問題不多,畢竟,絕大多數的日常事務,道格-莫里斯自己就有足夠的權限去處理。

只有很少一部分重要決策,才需要拿到董事會上討論。

而董事會也無法單獨決定,必須經由股東大會投票的事情,往往一年也未必有一次。

事實上,這一次的股東大會,唯一的“主要議題”,就是是否接受Spotify苛刻的分成條款。

Spotify給其它版權方的條款,是以一定的價格買斷,或者是按照某種算法,依照“有效點播比例”進行分成。

簡單來說,就是Spotify會將付費用戶充值以及廣告收入綜合起來,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來向版權方支付版權費用。

其中,在計算“應當支付的分成”時,買斷合約和分成合約的版權方是混一起計算的,但前者並不會真正支付,因爲版權費用早就以一次性結清的方式支付過了,這筆錢是屬於Spotify自己的。

至於具體的計算方式,就是按照“有效點播比例”來計算。

比如說,假設環球授權提供的版權,在一個結算週期內總計有一億次有效點播,佔百分之二十。

而Spotify在這個週期內,拿出的“分成資金”總數爲五億美元。

那麼支付給環球的版權費用,就是百分之二十。

當然,這是在“標準條款”下的計算方式。

因爲【量子音樂】,華納唱片,以及索尼-BMG音樂集團三方在這方面達成了默契的緣故,Spotify對環球提出的條件自然也有所差別。

其它的倒是沒有變化,僅僅只是修改了對環球提供的音樂版權的“有效點播”計算權重。

大體上來講,在同樣的點播比例之下,環球能夠獲得的收益會降低至原有的四分之三,多出來的差價,會用來補貼其它所有版權方,依照有效點播比例進行分配。

百分之二十五的差價看上去不多,而且以Spotify現在的用戶量而言,絕對數字也沒有大到不可忽視的程度。

但若是關注到另一項數據:Spotify的用戶增長速度。

現在,Spotify的用戶量還不夠多,或許虧不了多少錢。

但隨着Spotify的推廣,用戶量越來越龐大之後,單單只是每個月的包月付費數字,就是一筆鉅款。

這百分之二十五的差價,將會在幾年之內,讓環球出現鉅額的“虧損”。

少賺就等於虧錢,按照這種典型的商人思維,環球音樂集團的市場部門做出了一份預測,預計在五年之內,環球音樂將會在這批版權的授權上,出現至少數億美元的“虧損”。

(注:2019年的時候Spotify公開的付費用戶量是1.3億左右,按照平均10美元的包月費用來算,每月就是13億美元。Spotify拿出來支付給版權方費用的收入比例是90%,也就是11.7億美元,按照環球三分之一的市場佔有率,這筆錢大約在不到4億,五分之一就是8000萬,這是一個月的數字,一年就是9個億,還沒算廣告收入!)

不過,以後的虧損,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或許因爲“可以預期的虧損”的緣故,導致股東們對環球股票的信心下降,直接體現在股票價格的降低上。

畢竟,股票這東西,玩的就是一個信心。

市場對某一支股票有信心的情況下,哪怕這個公司的業務做的稀爛,每年都產生鉅額的虧損,也不會影響其股價一路走高,Spotify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同樣的例子還有油土鱉、奈飛等等。

若是反過來,市場對某支股票信心不足,無論這家公司有多麼能賺錢,股價都會出現暴跌。

這種完全“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實際上在股市之內非常的常見。

哪怕對於環球音樂集團這樣的非上市公司來說,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不能上市,頂多就是投資者的範圍變小一些,從全北美的股民,縮小到一小撮富豪投資者身上,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但就實際營收能力而言,至少在一兩年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反而,因爲一條新渠道的出現,還能讓環球的財務報表變得更加的漂亮。

道格-莫里斯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件事,實際上還是因爲Spotify的苛刻合約背後,所導致的版權合作方大面積中斷合作的風險。

環球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維旺迪在環球崛起之初提供的鉅額資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但發展到現在,早已不是單純的錢的問題了。

哪怕繼續像當初一樣,不斷玩併購,在全世界到處收購有價值的廠牌,也只能在“量”上起到一定的幫助,而不會產生什麼質變。

有了大量併購來的廠牌,再通過環球自身的體系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之後,在內容製作和發行這兩個環節,道格-莫里斯敢拍着胸口說一聲,環球絕對是如今唱片業內做得最好的公司,沒有之一。

事實也正是如此。

同樣的一張專輯,若是交由環球來運作、發行,只要專輯本身的質量有保障,銷量絕對會比交給其它公司來發行要高出一截。

哪怕這個“其它公司”是【量子音樂】、華納唱片、索尼-BMG音樂集團這樣的巨頭,也同樣不例外。

其它三大巨頭確實也有各自的全球發行體系,但和環球這套數百億美元砸出來的發行體系相比起來,還是顯得差了些。

當然,差距也有限就是了。

依靠着最爲出色,最爲頂尖的發行體系,環球從來不擔心旗下明星的斷檔。

一家擁有業內最好的製作和發行資源的大公司,天然就具備對明星,和夢想成爲明星的年輕人們最強大的吸引力。

然而,版權問題,卻一直是環球的短板所在。

沒辦法,環球成立的時間太短了。

如果不算被維旺迪收購之前,那段小打小鬧的時期,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幾年而已。

(注:環球唱片在1930年成立,但是在90年代被維旺迪收購之前一直都只是個十八線小廠。維旺迪買了環球,又通過環球收購了寶麗金以後,這個廠牌才發展起來,具體的時間是1998年。)

雖然一路走來,併購了許多的廠牌,但環球的版權庫卻是一直沒有積累起來。

一方面,那些數量較大,價值較高的音樂版權,都掌握在幾大巨頭的手裡,最起碼也得是RCA唱片這樣的一線大廠。

收購一些小廠牌,確實也能“順帶”買來一些版權,但數量太少,質量也參差不齊。

另一方面,在八十年代之後,唱片業內的各個版權方,都開始對自家手中的音樂版權重視了起來,絕對不肯輕易出售。

像【蟲子】樂隊的保羅那種,所有才華都只在音樂創作上,在其它事情上多少顯得有些腦袋不太靈光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除非環球出一個原高於市場價的價碼,否則即便是想要收購版權,也沒有多少人肯賣。

十幾年下來,環球手中,僅僅只是積累了幾十萬首歌的版權。

和大多數唱片公司比起來,這個數字確實不少了,但卻多少有些匹配不上頂尖巨頭的身份。

在環球音樂集團龐大的版權庫當中,很大一部分,實際上還是依靠外來合作方的授權。

環球僅僅只有運營這些版權盈利的權利,但卻沒有所有權。

當然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僅僅只有運營權,也是夠用的。

畢竟這種合約一般簽訂的都是排他性合約,只要版權的運營權在手,所有權的歸屬反而不那麼重要,環球完全有足夠的資本藉助這些版權的運營權,爲自己謀求更大的利益。

但是,如今,藉着Spotify這個新興的渠道,以【量子音樂】爲首,環球的所有競爭對手都不約而同地達成了默契,開始大面積地挖角環球的版權合作方。

而且,也確實因爲眼饞新渠道的收入,有不少合作方感到了心動,甚至不惜出高價違約金,也要收回授權。

這立刻讓環球陷入了被動之中。

要知道,人都是有從衆心理的。

一旦版權合作方大面積中斷與環球的合作,剩下的人,跟風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大。

好在,這次股東大會雖然過程出現了一些波折,但道格-莫里斯總算是得到了一個想要的結果。

只要能夠儘快與Spotify簽訂合約,至少可以在短時間內,穩住這些合作人的信心。

前提是,這段時間裡,千萬不要再搞出什麼幺蛾子了!

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425章 嗨,Surprise!第438章 交給歌迷們決定第94章 換房子第105章 禁止開和同性戀有關的玩笑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579章 滑鐵盧?第511章 助理的“傳統”第756章第677章 股東大會第48章 羅傑和理查森的要求第627章 會不會太久了?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178 這是樂壇,不是好萊塢第632章 麻煩第429章 新專輯《滾石》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409章 重要的是氣勢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351章 我們有麻煩了第636章 124億美元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878章 《黃昏之十二樂章》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240章 《青春》、《黑色》發行第792章 拆分和併購第318章 貝斯手第290章 白日夢第392章 不能兩個都出嗎?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397章 危險的想法第168章 我們來玩個遊戲吧第124章 這很朋克(5更)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445章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512章 The Maccabees第498章 目標第583章 第二次求婚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205章 第301錄音工廠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29章 錄音 上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56章 改裝巨獸第537章 飛機上的房間太小了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107章 單曲榜第17第818章 《寂靜嶺》第106章 絕交五分鐘(5更)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140章 三線樂隊(五更)第797章第786章 底線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861章 未來的路第114章 改變曲風?第224章 改編經典第240章 《青春》、《黑色》發行第64章 首秀第731章 名字第252章 Plan.C第784章 最致命的一環第154章 輿論的質疑第515章 天敵第457章 天堂的階梯 Tour第864章 避稅第319章 我纔是應該被捐助的窮人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502章 求穩第748章 疏漏?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185章 求婚?第862章 史上規模最大的巡演第446章 宰人的價格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832章 國王的領地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639章 名利場第803章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666章 反擊第95章 年付租金第134章 無題第396章 名字很難聽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502章 求穩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