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

(抱歉更新晚了,主要原因是我脫單了,昨天和女友約會到今天中午,剛回來。)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電影,和羅傑前世曾經看過的那部皇后樂隊的傳記片完全不同。

當然,也不可能相同,畢竟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一支叫做【Queen】的樂隊,也沒有一位名叫弗萊迪-摩科瑞的印度裔齙牙主唱。

事實上,整部電影的劇情,幾乎都可以說是索菲亞-科波拉的原創。

樂隊只是在對劇本進行審覈的時候,提出了幾處修改的意見,就沒有再繼續插手。

整部電影的劇情,基本上就是某位鋼琴家的一生。

——這是爲了和“Bohemian”這個單詞產生共鳴,Bohemian的意思是“放蕩不羈的藝術家”,而在所有藝術類型中,要在大衆和高雅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鋼琴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注:單詞釋義來自牛津詞典。)

在影片開頭的部分,講述了鋼琴家的成長和青年時期的一系列故事,而從影片中段開始,大量的鏡頭被用在了整部影片最爲關鍵的部分:愛情和謀殺。

鋼琴家爲了愛情,槍殺了一位富豪,並由此引申出了關於死刑的爭議,以及一些宗教方面的話題。

最終,鋼琴家被判決死刑,死後也未能升上天堂,而是被拽入了地獄。

——這是整部影片裡爲數不多的幾個特效鏡頭。

在羅傑的提醒之下,索菲亞-科波拉在影片中留下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暗示,隱喻這整個故事只是一場荒誕而離奇的夢境。

——某位號稱“原創電影最後旗幟”的導演,最喜歡做的就是這樣的事。

在一部爆米花電影中加入少量似是而非的暗示,既能確保電影的受衆基礎——因爲幾乎所有人都能看懂簡單的劇情——但靠着這些暗示,又能博取到極高的口碑——因爲能夠解讀出N種不同的含義,滿足了那批自詡高逼格的影迷的需求。

當然,這樣做說起來簡單,但一直到羅傑重生之前,能夠將大衆審美和口碑協調到最佳的,也只有一個克里斯托佛-諾蘭。

更多的導演,都只能專注於一個方向,甚至是一個方向上的某一種或者幾種特定的類型。

脫離了這些特定類型,就必然撲街失敗。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邁克爾-貝以及羅蘭-艾默裡奇。

索菲亞-科波拉沒有前兩位那麼極端,但卻也是一個僅僅只擅長文藝類型影片的導演。

在看過初步完成了後期製作的樣片之後,羅傑很確定地做出了結論: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絕非一個主流的、大衆化的影片。

在票房上,也很難有太大的作爲。

唯一成功的可能,是走衝獎路線。

羅傑對電影的瞭解並不算多,但卻並不妨礙羅傑以一個影迷的角度得出結論:索菲亞-科波拉版本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衆類文藝片,就像她那部經典的《迷失東京》一樣。

如果不能在頒獎季有所作爲,那麼很難博取到高額的票房。

考慮了片刻,羅傑開口問道:“如果取消原定發行計劃,我們會損失多少?”

“已經投入的宣發資源都是按照四月份檔期制訂,如果調整太大的話,這筆資金就白費了。”

馬克-戈登考慮了片刻,開口道:“再加上我們和環球影業之間的協議,如果不能和環球達成一致,需要支付一筆違約金,兩者相加,大概在五百萬到六百萬美元之間。”

“以你的判斷,這部影片是否能夠在戛納電影節有所作爲?”

羅傑猶豫了一下,又問道:“或者歐洲三大電影節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

“如果參加競賽單元的話,需要一定程度的運氣。”

馬克-戈登考慮了片刻,實話實說道:“這一屆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是斯皮爾伯格,他確實很喜歡這種類型的片子,但我們和斯皮爾伯格之間並沒有任何特殊的交情。”

只有天真的孩子和白癡纔會覺得,任何一個獎項都一定是公平公正的。

像格萊美和奧斯卡就不必多說了,全世界都知道這兩個獎項上,公關能力遠遠比作品更加重要。

歐洲三大電影節也同樣如此,就戛納電影節來說,每一屆的評委會主席都有極大的權利。

如果他想要將獎項頒發給某一部電影,全力推動之下,幾乎可以百分之百地成功。

昆汀-塔倫蒂諾擔當主席的那一屆,就是最好的例子,幾乎是頂着所有人反對的壓力,硬是將獎項頒發給了《華氏911》,引起一片譁然。

“斯皮爾伯格?”

羅傑當然不會不知道這位堪稱好萊塢教父級別的大佬。

即便是“創業失敗”,斯皮爾伯格在好萊塢的地位,也趕得上索菲亞-科波拉的父親。

當然,好萊塢的話語權一向是掌握在六大和MPAA手中的。

但斯皮爾伯格的影響力,卻也是極爲驚人的。

若是在戛納電影節這樣的地方,擔任着評委會主席的斯皮爾伯格,想要推動某部電影獲獎或是不能獲獎,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壓力。

想了一會,羅傑問道:“科波拉家族應該有辦法打通斯皮爾伯格那邊的關係吧?這是索菲亞的作品,我想老弗朗西斯不會介意爲女兒做點事情,不是嗎?”

以科波拉家族的影響力,在整個好萊塢都是名列前茅的。

像是斯皮爾伯格這樣的頂尖大導演,除非是有什麼深仇大恨,否則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交情。

若是科波拉家族肯出力,想要讓《波西米亞狂想曲》在戛納電影節的競賽單元有所斬獲,金棕櫚獎或許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一個最佳導演之類的獎項,幾乎可以確定拿到手。

至於科波拉家族肯不肯出力這個問題,羅傑並不擔心。

全好萊塢都知道,老弗朗西斯對自己的女兒有多麼的寵愛。

當初那部《迷失東京》,如果不是科波拉家族出了大力氣,這部電影根本沒有任何可能獲得奧斯卡的重量級獎項。

要影響戛納電影節,或者說影響斯皮爾伯格一個人,科波拉家族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遠遠低於公關奧斯卡。

“我想索菲亞那邊不會有意見。”

馬克-戈登沉吟片刻,開口道:“這樣,我找個中間人聯絡一番,試探一下弗朗西斯的想法。等有了新的進展,再來和你彙報。”

“好,今天就談到這吧,我一會還約了杜克。”

羅傑和馬克-戈登打了個招呼,離開放映廳。

半個多小時後,羅傑在一家咖啡廳裡,見到了杜克-羅森伯格。

和《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同的是,《戰爭之王》的後期製作早已完成。

樣片早就通過了樂隊、製片人,以及發行方環球影業的審覈,前期的宣傳也已經開始。

只等着五月份的暑期檔開始,這部影片就會進入北美院線之中上映。

和羅傑前世看過的版本相比,出自杜克-羅森伯格之手的《戰爭之王》整體上的節奏更快,鏡頭更有震撼力。

從吸引觀衆的角度來講,這一版本也許會取得比前世更好的成績。

《戰爭之王》被安排在了陣亡將士紀念日檔期,這個檔期的競爭異常的激烈。

不過和那些動輒成本上億美元的頂級大製作不同,《戰爭之王》的投入,算上宣發成本也只有7000萬美元左右。

這樣的成本,意味着它不會有太大的回本壓力。

儘管受限於影片題材的緣故,在周邊產品開發上可能比不上那些超級英雄、玩具改編的電影。

但也僅僅只需要北美票房與製作成本持平,就有很大可能僅僅只通過全球票房來收回成本,然後依靠版權收入產生盈利。

就像是之前那部《郊區的耶穌》,票房數字並不算是多麼的出色,僅僅只是勉強收回了成本。

但依靠着版權收入所產生的盈利,截止到現在爲止,已經給樂隊帶來了超過三千萬美元的收入。

在好萊塢,尤其是對於製片方而言,版權收入永遠比票房收入更加的重要。

當然了,後者是決定前者的基礎。

一部票房不佳的影片,也很難在版權方面有什麼建樹。

無論是DVD、電視臺播放授權,還是其它的什麼版權授權,談判的基礎,都是建立在票房數字上的。

……

“宣傳方面,以配合環球方面的計劃爲主。”

羅傑聽過了杜克-羅森伯格的彙報之後,考慮了片刻,開口道:“至於我們自己,主要突出尼古拉斯這個宣傳點,未來的幾部電影,都會以他爲主角。”

說着,羅傑忽然想起了什麼,問道:“聽說尼古拉斯改名了?”

“也不是改名,是取了個藝名。”

杜克-羅森伯格聳聳肩,說道:“他說不想像索菲亞那樣,因爲姓氏而承受太大的壓力,所以把名字改成了尼古拉斯-凱奇。”

這一件事,倒是和前世如出一轍。

儘管進入好萊塢的時間晚了許多年,但尼古拉斯-科波拉,仍然是將自己的姓氏改爲了“凱奇”。

或許這個名字對他來說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不過這並不重要。

羅傑也不是很在意。

就算改了藝名,也不會影響尼古拉斯出身於科波拉家族的這個事實。

北美人對於改名本就很隨意,在西方的文化中,維繫家族關係的是血緣以及感情,而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姓氏。

當然,若是將話題改成“家族的榮耀”,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歐美的明星當中,改姓的人絕對不少。

比如尼古拉斯-凱奇,又比如娜塔莉-波特曼。

“他想改就改吧,這對我們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羅傑早就看過樣片,回憶了片刻,開口道:“你覺得尼古拉斯的演技怎麼樣?”

演技是一個主觀的東西,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標準。

比如說很多人都稱讚小李子的演技出色,但羅傑卻認爲,他把所有的角色都演成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而不是角色本身。

又比如大多數人認爲湯姆-克魯斯只會耍帥扮酷,但在羅傑看來,他的演技或許比不上另一個湯姆——湯姆-漢克斯——,但卻也絕非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那樣的殭屍臉。

當然了,對於所謂演技的判斷,羅傑這個外行人,肯定是不如杜克-羅森伯格這個專業導演的。

儘管後者只完成過兩部正式的電影作品,但無論是理論經驗還是實際操作,都要比羅傑豐富許多。

對於一名演員的評價,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會比羅傑更加的準確。

“怎麼說呢……”

杜克-羅森伯格考慮了好一會,才組織好語言,開口道:“尼古拉斯的演技可以被評爲出色,但距離最頂尖的那些演技派還有很明顯的距離。

不過尼古拉斯的優勢在於,他是一個很有個人魅力的演員,是那種能夠一個人撐起整部電影的類型。比如這部《戰爭之王》,幾乎就完全是尼古拉斯的獨角戲,如果換一個演員,這部電影失敗的概率會很大。”

羅傑半開玩笑地問道:“所以說你看好這部電影?”

“當然。”

杜克-羅森伯格笑道:“我對自己有信心。”

頓了頓,又說道:“也對尼古拉斯的表演有信心。如果不是他的名氣不夠大,或許僅僅只是他一個人,就是票房成功的保證。”

羅傑前世就是尼古拉斯-凱奇的影迷,自然清楚這一點。

除開後來因爲財務問題而淪落爲爛片之王之外,在整個九十年代裡,尼古拉斯-凱奇的票房號召力,在好萊塢一衆巨星當中一直處於頂尖的地位。

僅次於最爲出色的那幾個人。

事實上,如果不是後來因爲債務問題而不看劇本亂接片約,尼古拉斯-凱奇也不會那麼快的淪落下去。

至於這一世,羅傑當然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不是因爲羅傑喜歡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而是因爲一個具備出色票房號召力的巨星,才能夠爲樂隊帶來更多的利益。

沉默了一會,羅傑對依耶塔-哈森示意了一下。

後者立刻打開公文包,拿出一疊資料遞給杜克-羅森伯格。

“《戰爭之王》的項目已經結束,除了參與正常的宣傳之外,我希望你能抽時間研究一下這個項目。”

羅傑很認真地對杜克-羅森伯格說道:“和你的合作很愉快,我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合作下去。”

“當然,我也希望如此。”

杜克-羅森伯格接過資料,看向封面上的名字。

《變臉》。

第719章 你是怎麼想的?第29章 錄音 上第432章 提前結束的假期第275章 真-吃不起第707章 不可調和第556章 內部隱患第506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449章 生存問題第355章 這幫蠢豬!日常回復幾個問題,可跳過。第646章 銷量壓力第683章 局外人第303章 還是得多鍛鍊第786章 底線第276章 這不是世界末日第436章 這是最後一次第151章 讓聲音更立體第247章 “只是很純粹的關係”第708章 盧卡的好奇心第208章 廣告代言第761章 吃獨食?第173章 樂隊的傳統第79章 雙頭琴第861章 未來的路第78章 重回洛杉磯第528章 不,這是請求第869章 故地重遊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626章 威望第630章 黑暗使者號第358章 八項提名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276章 這不是世界末日第159章 第二輪打榜第453章 做好背黑鍋的準備第287章 安妮的特殊天賦第666章 反擊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270章 最少五個第769章 Party-Time第524章 這傢伙不會當真了吧?第359章 停戰協議第770章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第868章 老鼠掉進米缸裡第327章 首周46萬和25%負面反饋第685章 月之暗面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254章 至少目前爲止第557章 誰能說服誰第811章 《福布斯》的邀請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818章 《寂靜嶺》第557章 誰能說服誰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839章 半原創歌曲第652章 拉下水第170 天真or幼稚?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590章 王牌第368章 2.15億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525章 甜黨逆賊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87章 Slap第59章 達成協議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103章 慢得不可思議的速度第174章 純正的“硬搖滾”第750章 出路第803章第490章 插個眼第878章 《黃昏之十二樂章》第20章 樂隊成員第115章 龜殼撥片第862章 史上規模最大的巡演第617章 無人能及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341章 我回來了第605章 真香第200章 最後一站:佛羅里達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480章 被羅傑始亂終棄的女人第304章 “什麼?我沒錢了?”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225章 這章的章節名又被我吃了第296章 提名者晚會第746章 胖子的求助第687章 抽時間出張新專輯第689章 這樣會不會有風險?第318章 貝斯手第693章 亞洲的消息第562章 繼承百億家產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125章 沖銷量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