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六卷 第十七章 元器出爐

至於這速度的平衡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書本上所介紹的知識再多,也只是紙上談兵,必須要有着超多經驗的煉器者,通過無數次的煉製,纔可能去把握到這個平衡點。

對於方陵來說,這也是最難的一關,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火候的降低,同時密切觀察着顆粒間的動靜,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隨這溫度降低,這些顆粒之間的距離開始逐漸縮短,在均衡的溫度下降中,顆粒移動所產生的能量恰好可以相互抵消。

待到這些顆粒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其產生的能量已經無法再影響到整個法器的成形時,方陵驟然將全身法力收回,溫度高速的降低,這些顆粒迅速的交融在一起,萬千顆粒一瞬間化爲一個整體,同時,一股巨大的衝力將鼎蓋衝開,萬道光華透鼎而出,九天之上更傳來震耳欲聾的霹靂巨響。

“九天雷劫!”

方陵立刻站起身來,猛吸一口氣,將室內先天靈石散發出的靈氣一口吞入肚中,彌補消耗的法力。

至強到能夠逆天的寶物出土,必會引來天雷動怒,唯有經受過這雷劫之力,法器才能夠真正的存世,但是這種雷劫本就是以摧毀法器爲目的而存在的,所以如果沒有人力輔助,法器必毀無疑。

意念一動,元嬰之魂收入體內,布偶分身頓時象泄了氣的氣球“蓬”的一下變成了小布偶。方陵雙手左右猛地一分,煉器室的房頂頓時被強力撕開一個大口,一擡頭,便看到一道火蛇似的雷柱直劈而來。

此時煉器房外的守衛們也察覺到異常,紛紛趕過來要護駕,方陵大手一揮道:“全都給我退下!”

衆人也感覺到這九天之雷蘊涵的異相,自知不敵,哪敢在此停留,腳步未落又紛紛朝後急退,才退出千丈之外,方陵已大喝一聲,一記鐵拳和雷柱撞擊在一起。

“轟隆——”

巨響宛如雷神擊鼓,光是撞擊所產生的餘勁便將千丈之外的守衛們震得倒飛出去,一個個砸在宮殿各處,一個小殿的幾根殿柱更是被一人連續撞塌,那小殿頓時搖搖欲墜。

但這雷柱並未傷到方陵分毫,同時,被擊潰的雷勁化爲一團團精光包裹在鼎中法器之上,寸鼎中的光華不消反漲,天空羣雷涌動,片刻間,更加浩大的一個雷柱轟然砸下。

方陵縱身而成,“喝”的一聲大吼,拳砸巨雷,頓時將這雷柱再次砸得雷光四濺,濺落的雷光紛紛朝着法器而去,大增法器出世之威。

一道道雷光降下,聲勢驚天動地,然而方陵初入元嬰境,有如神力之助,拳腿之間,雷光畢散,有天雷來襲,早驚動了皇城裡裡外外的人,大量守衛趕至,卻全都成了目睹方陵神威的見證者。

自方陵繼承代殿王之位以來,一直以高明的策略征服衆人,再加上皇城六將的輔佐,才無人敢生是非,但是私底下卻也有人嚼着舌

根,不服這區區一個金丹期人修者代任此位。然而現在衆人目睹方陵元嬰之體,大破九天雷劫,誰人再不敢輕視方陵。

方陵也未小窺這九天雷劫,此劫雖是朝着法器而來,但是威力相當浩大,想想能夠將法器都摧毀掉的力量,那要有多大的強度,所以他早就施出了白虎之身,一拳御雷,聲聲爆響,陣陣雷鳴,待到第九次雷劫被衝潰之時,鼎中光華業沖天而起,直朝九霄而上,天上烏雲頓散,光明重新照樣皇城。

方陵散去白虎之體,俯瞰四圍,皇城守衛們不約而同的跪拜在地,大聲齊喊道:“代殿王神威驚天,舉世無匹!”

衆將喊聲如雷,整個皇城內外都聽得一清二楚,這也無形中是在向衆人昭示,剛纔擊潰那九天雷劫的乃是當今的代殿王,章將軍此時早已趕到殿外,見到方陵以神武之力贏得衆將崇敬,都是笑容滿面。

方陵擺擺手,揮退衆人,落到煉丹房中,這纔有機會認真瞧瞧重鑄的神器。

這一對護臂神光環繞,其似乎爲方陵量身而制,恰好可以將他的小手臂包裹起來,這護臂後端是大片的浮雲紋路,延伸出去的部分宛如銳角龍鱗,浮雲之間冒出一條紅鱗血龍,血龍纏繞着護臂而行,吞雲吐霧,異常威武,而在血龍周邊似可見隱隱重山,重山以陽雕的方式凸顯而出,更顯厚重。

灰褐色的整體色澤,裹着黑色的條紋,其間又透着閃爍的紅光,結合了噬靈鬼手的流線感和山神臂鎧的凝重,光是外形已美得如同藝術品一般,而且果如推斷的一樣,乃是一件元器,但最讓方陵欣喜若狂的,這並非是一件普通的元器,它竟然完好的繼承了噬靈鬼手的最大特點,乃是一件——成長型的元器。

元器稀罕珍貴,一件已得之不易,而數萬件元器中才可能有一件成長型的元器,本來方陵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就算新法器不是成長型的也沒關係,但是沒想到居然有此驚喜。

意識透過元器,方陵便感覺到這元器也的確和所料一樣,繼承兩件法器的特殊能力,由於兩件法器都早認主,所以新法器便省了這工夫,既是新法器,那自然要該有個新名字才行,方陵略略一想,便爲其取名爲:噬靈山神手。

這護臂輕巧得很,將其戴在手臂之上,可藏於袖內,十分方便,方陵意念一動,掌中紅光匯聚,現出噬靈血龍劍來,融合了山神臂鎧煉材的血龍劍平添了幾分威武之色,其外形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輕輕一揮,地面便被無形之氣切割出深深的劍痕來。

方陵滿意的笑了笑,這才踏出煉丹室,幾位將軍立刻迎了上來,紛紛恭喜其鑄造出了新法器,一問才知道,時日已過了好幾日,而明日便是其他幾位殿王趕來議事的日子,這時間倒是正趕上了。

聽取了一下幾位將軍呈報的各路消息,方陵又閉關修煉了一天時間,終於迎來

了十殿議會之日。

作爲地府最上位的掌權者,十殿閻王每個人都有着一段足以爲萬世景仰的傳說故事,爲世人所津津樂道。

其實十殿閻王每隔一定的時間都會召開例會,由於有特殊的傳送陣連接,所以這種集會是相當方便的,唯有有極度重要的事情,某殿閻王纔會在本皇城邀請其他殿王前來召開議事會。

如今方陵發出邀請,九殿閻王赴約,這絕對是八殿皇城千年歷史上最大的盛事,但是由於四方戰局不穩,所以其他九殿閻王到此的消息是被嚴密封鎖,並且禁止泄露出去。

召開議事會的地點乃是八殿皇城最大的議事大殿,這裡金碧輝煌,一寸一物都是以天下稀罕的靈石製成,閻王間的聚會,皇城六將自然沒有資格參加,都退到外殿之所,而九位殿王所帶來的隨行者也都退居此地,除非殿王召見,否則不可貿然進入。

方陵是早早候在了大殿中,待到其他九位殿王陸續而來,每一個殿王的來臨,都讓這宮殿染上一圈異彩神光,而這些人也都和六將早描述過的形象一一對上了號。

十殿閻王分爲內五殿王和外五殿王,內五殿王主要是管理地府和天道循環有關的各種內政,事務極其龐雜,同時也兼任着守護四宮神域的重任,可以說,內五殿王是維繫着地府天道存在的核心人物,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影響深遠。

論資歷,內五殿王自然要高出一截,但若以權勢而論,卻是遠不及外五殿王。

但是關於天下大事,任何一個殿王都是有發言權,而內五殿諸王都是站在同一戰線上,以第一王殿的言論爲準,而外五殿王,則是各有想法,因而對方陵來說,要想成事,這九位殿王的每一個都得重視。

外五殿王分別是:第六殿三首王殿、第七殿魯王殿,第八殿唐王殿,第九殿吳王殿和第十殿白麪王殿。

掌管東方之地的第九殿王吳王殿,曾經和方陵、項武尊一起闖過因果地獄,他獲得前代鬼帝的元器也是託了方陵的福,對他自是大有好感,所以一進殿來便頷首示意了一下,算是打了個招呼。

但其他幾個殿王可就沒有這麼友善的表情了。

三首王殿,人如其名,此人生有三頭六臂,六目三魂,三個腦袋各有思想,聰明至極,而且六臂手持六件元器,實力異常強悍,其掌管着遼闊的地府北方土地,勢傾一方。

他一走進來,六隻眼睛便上上下下打量着方陵,看得人心底發毛。

魯王殿掌握着四方之地,他體型異常魁梧,幾乎是方陵的四五倍,身高更是差點就能頂到屋樑上了,再加上那滿臉的絡腮鬍子和金光閃爍的盔甲,活脫脫的一個金剛巨人。

魯王殿走進來後腦袋一直昂得高高的,壓根就沒打量方陵,似乎對他而言,這殿內的至寶反而更讓他感興趣。

(本章完)

正文_第三十五卷 第十章 形勢逆轉正文_第19卷 第五章 靈魂血籠正文_第十卷 第七章 匣中之謎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十六章 天智靈湖正文_第五卷第十九章 整頓正文_第六十三卷 第七章 整頓殘局正文_第19卷 第六章 噬靈吞龍正文_第七十卷 第六章 水雲天閣正文_第一卷第十二章 製藥正文_第七卷第十七章 解決之法正文_第二十二卷 第十章 後招正文_第11卷 第九章 各懷鬼胎正文_第六十九卷 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正文_第四卷第三章 初到豐縣正文_第二十九卷 第十章 擊殺八獸之魂正文_第七卷第四章 操縱局勢正文_第五十卷 第一章 天王鬼番正文_第四十二卷 第十五章 險勝一局正文_第16卷 第一章 再生事端正文_第四十八卷 第十章 形勢堪憂正文_第四卷第五章 意外發現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六章 大會情報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章 創丹方正文_第13卷 第二章 開啓失落之城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二十章 講法十日正文_第二十二卷 第十六章 取信正文_第六卷第一章 招安正文_第三十六卷 第十五章 深入火山口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十章 閻羅四靈鏡正文_第三十一卷 第九章 結交巨熊君正文_第五十卷 第六章 扶正元嬰正文_第16卷 第十九章 永恆不變的承諾正文_第14卷 第二十章 一戰成名正文_第七十二卷 第五章 十二影徒正文_第五十一卷 第二十章 似水流年正文_第七十四卷 第十四章 孤身引敵正文_第五十七卷 第十一章 驚現饕餮正文_第七十六卷 第十八章 面見孫轟正文_第六卷第十二章 邊陲之地正文_第三卷第一章 賜地封王正文_第一卷第五章 仁心堂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章 拜見聞總管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六章 啓程•起源之所正文_第四十六卷 第十六章 二魂煉器法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五章 重啓三界會談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十章 方陵之策正文_第六十二卷 第十三章 骨質魔化正文_第五十八卷 第十三章 死亡玄機正文_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血龍之災正文_第二十卷 第八章 暴露的身份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三章 神威降獸正文_第二十四卷 第十八章 大秦之國正文_第二十六卷 第五章 驚遇修真者正文_第六十八卷 第十章 妖氣空間正文_第八卷第二章 虎頭腰牌正文_第六十八卷 第十五章 時光逆流術正文_第二十二卷 第八章 九天雷勁鑄肉身正文_第十卷 第五章 千年鐵木匣正文_第二十三卷 第十六章 深入地穴正文_第二十六卷 第十二章 重返皇城正文_第七十一卷 第十八章 橫插一腳正文_第五十九卷 第二章 魔龍神骨正文_第二十卷 第十九章 三人聯手正文_第五十六卷 第十七章 巖洞修行正文_第六十卷 第一章 獨自應對正文_第四十卷 第十章 寶庫逃生正文_第五十九卷 第十五章 頌德塔正文_第七十六卷 第八章 四種可能正文_第三十卷 第十一章 攜手渡天劫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八章 智解難題正文_第五十二卷 第四章 強大如斯正文_第17卷 第十章 放眼長遠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八章 煉丹大會正文_第九卷 第十二章 逃離益州正文_第五十二卷 第十四章 前往天外界正文_第七十二卷 第二章 自討苦吃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三章 大敗伍神龍正文_第五十五卷 第十四章 地心之火正文_第七十五卷 第七章 三女合力,捨命一戰正文_第12卷 第十章 賄賂鬼差正文_第一卷第十九章 牢獄之災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十二章 五都城下正文_第六十卷 第十六章 暗返葬魂場正文_第五十卷 第五章 千靈禁錮之陣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十章 密會莫秀蓮正文_第七十五卷 第三章 最接近仙人的人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八章 陳子昂的下落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十二章 風水輪流轉正文_第六十卷 第六章 蒼穹星鑑正文_第三十三卷 第十六章 一路狂追正文_第13卷 第七章 殿前血戰正文_第二卷第十六章 萬事俱備正文_第六十五卷 第五章 狂化之體正文_第17卷 第十七章 天坑福地正文_第三十二卷 第十三章 橋前之戰正文_第二卷第六章 本命真血正文_第三十八卷 第十三章 再上顛峰正文_第12卷 第十五章 共同利益正文_第三十五卷 第三章 讀思尋蹤正文_第三卷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