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衆望所歸

九月間,李塵忽聞消息,永王與寧王的大軍終於也加入圍攻京畿之地的聯軍,七大王連同五百路諸侯氣勢如虹,接連大破多支官軍,進逼聖京。

當時麗州,屏州與併州局勢方穩,康平帝急招平丘妖國軍和被李塵帶出去的朝廷官軍回援。

李塵得知,淡淡一笑:“七大親王,五百路諸侯豎旗造反,還有越來越多的諸侯左右搖擺,舉棋不定,接下來的局勢,恐怕就是看京畿之地是否能夠守住了。”

聶辰表示贊同:“大將軍所言甚是,有時候這人心向背,就是如同滔滔江水,順流而下,凡人只能引導,不可力敵。”

“京畿之地絕不容許有失!”胡澤化身下了結論,“傳我帥令,返京回援。”

天下諸侯共有三千路,如今數百路已經明確追隨七大親王,另外兩三百路已經隨着三大親王被平定,更遠處的千餘路地處邊疆,暫時不足爲慮,但是仍然還有千餘路的取向極其重要。

這些都是騎牆之輩,只等着朝廷官軍與叛王們分出勝負,再來擁護勝利者。

一旦他們作出選擇,大乾王朝近半的諸侯將會形成足以定鼎天下的大勢,屆時就算是元神大能親自下場,都未必能夠逆轉。

李塵其實不在乎誰輸誰贏,但他胡澤化身所支持的是康平帝,又把希望壓在了朝廷正朔所凝聚的氣運上,當然得返京回援。

另外一件重要之事也擺在了朝廷衆臣和胡澤的面前,那就是天下兵馬的權柄,究竟應該由誰來掌握?

朝廷官軍戰力尋常,蓋因大乾實行藩王封建之制與郡縣並行的制度,許多謀臣和英勇善戰之輩都可以周遊列國,投效於不同的王侯之下。

他們合則來,不合則去,在同一框架體系內,擁有着自由選擇之權。

有時候中央王朝實力強大,四海歸心,無有逆反,有時候則是天下紛紛,羣雄逐鹿,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並非明主,根本無力保住江山社稷。

反正最後出來收拾殘局的還是大乾龍家自己的後代,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

因此,朝廷官軍的實力,並不見得強於諸王,有時候只不過是佔據了一個大義名分而已,具體而言,還是要看彼此的經營水準。

康平帝原先只不過是福王,被朝臣們匆匆扶植上位,根基未穩,又貪圖美色,與胡太后攪到了一起,這使得天下諸侯對他失望之及,支持和敬畏之心自然也少了幾分。

就連朝臣們都不得不承認,如若不是胡澤出來勤王,而且一口氣擊潰三大藩王勢力,此刻的處境恐怕還要更加艱難。

這個時候,終於有人提出把天下兵馬的權柄都集中到胡澤手裡,任由他發揮。

因爲胡澤已經表明了他的忠誠和能力,就算手握朝廷兵權,無人能治,也只不過是權傾朝野的權臣而已,不至於令得朝臣們被清洗。

京畿之地的朝臣都是皇帝一系,並非諸侯的僚屬,如若讓藩王們攻入聖京,強勢上位,他們手中的權勢和財富豈有保留之理?

青蓮先生的取捨也讓胡澤化身這一身份真正得到了士林的認可,原先儒道的文臣們覺得胡澤只不過是一介蠻夷出身,並不值得信任,但是通過一番引薦,交流,卻又大爲改觀。

如若真的需要選出一個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當然還是這樣的人選爲好。

於是,並未經過太多的波折,胡澤化身權柄加身,掌握實權的聖旨就被傳下,不僅僅只有此前提及的戰龍軍,就連其他幾個聞名於世的知名軍隊,強力高手,也盡數歸於胡澤節制。

一時間,朝廷所掌握的進士,大儒們紛紛來投,大武師,武王境高手同樣盡皆歸心,文武百官,朝野上下,都把希望寄託在了他的身上。

九月末,胡澤化身回到了聖京郊外的厲山營,加封任命的聖旨就下達,與之一起到來的,還有幾名朝中大儒和手掌實權的大軍統領。

胡澤化身與大儒楊質,嶽東陽等人已有交情,此時再見,自是一番寒暄,不久之後,就把注意轉到了其他幾名武將身上。

一名闊臉方庭,身穿玄青龍鱗戰甲的中年男子抱拳行禮,微微垂首,躬身,朗聲道:“在下戰龍軍統領馬肅寧,拜見大將軍!”

他爲武王境後期高手,或許造詣和手段有所不如,但修爲並不遜於李塵真身的元嬰後期,放在任何一處地方也稱得上是獨當一面的大人物了。

但在大乾王朝的體制之下,與胡澤化身有了明確的上下級關係,仍然還是要謙恭敬畏,不敢有絲毫造次。

這也是胡澤化身的作爲真正折服了他,馬肅寧或許自視甚高,手中掌握兵權,也不會把一般的同級高手放在眼裡,但自問做不到胡澤化身所做的事情,對這位新晉的大將軍也是佩服的緊。

另一武王境中期的長臉高手道:在下飛鷹軍統領樂平,拜見大將軍!”

飛鷹軍,這也是官軍僅有的精銳之一,還是康平帝從煬帝手裡繼承的遺澤。

還有一名面相較爲老成的武王境前期高手亦道:“在下驃騎將軍方嘯天,拜見大將軍!”

這是福王麾下的軍隊統領,類似恭王麾下門重的存在,原本他是利國都尉,隨着福王即皇帝位,也跟着升遷上去。

如若這次不是走了胡太后關係的胡澤橫空出世,說不定大將軍之位就要落在他手裡。

李塵此前做過一番功課,自然明白,這些都是朝廷手下的實權人物,如今正式拜在了胡澤麾下,也就意味着朝廷的兵力終於可以真正爲自己自我掌握。

接下來是其他的武王境高手和大武師境界,總人數達十六之多,修爲與實力最高的是三名巔峰境武王,離堪比元神大能的境界也只有一步之遙。

他們的名號分別爲焚天手離南王,息烽山門主郭俊雄,絕命天王侯殷。

他們紙面上的修爲甚至還要比胡澤更高一籌,以平輩之禮相互拜見一番,但也同樣表示了恭順臣服之意。

沒有老套而又冒失的下馬威或者試探之舉,因爲大家彼此之間都已大概明白對方的實力,沒有必要那麼做。

第12章 海皇瘋了第58章 岌岌可危第72章 潛入的線索第27章 袁坷山第13章 雙殺第55章 地仙洲的底蘊!第57章 大力出奇跡第10章 交換道果第77章 唯心法力的妙用第23章 手搓太陽第74章 無頭第109章 真正的後手第95章 復活和自由第6章 出手第110章 懷疑人生第36章 烏落虞淵第107章 大乾和儒道第34章 開路第113章 手搓核彈的願景第42章 不存在的人第3章 尋獵第124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65章 臉厚心黑第105章 當場暴斃第107章 天國之殤第102章 無中生有第105章 融入第17章 兵貴神速第27章 閹黨不興第11章 一舉拿下第75章 技術利器第108章 研習外道第28章 突如其來的綠第26章 制服海妖將軍第67章 改造黑靈第67章 點石成金第5章 高升大典第85章 擊穿下限第97章 終焉魔亂第32章 分歧第6章 第一批凡俗化造物第51章 智慧的詛咒第4章 雙重性質第94章 幹一票大的第31章 禁忌第92章 螟蛉第19章 邏輯死鎖和蕩魄神雷第86章 玄學盡頭是科學第105章 凡人之力第3章 尋獵第73章 仙王法相!第8章 錫陵木家第9章 進入疑宮第100章 新的保命手段第89章 天鷹聖戒第41章 神猿變第21章 人造血脈第12章 新城氣象第76章 論道第102章 四星級核心的展望第42章 暗度陳倉第7章 願做草莽一散修第63章 諸法入門第40章 天魔之舞第92章 劍挑元嬰第86章 克己復禮第79章 機械型族羣第8章 暗探黑市第51章 夏家的變故第5章 行軍的隊伍第93章 積極斡旋第101章 大局爲重第40章 拔山倒海第11章 雷師匠的消息第94章 匠人到位第44章 萬勝第112章 仙芝靈體第31章 戰力初成第19章 下品福地第97章 自證預言第95章 偃道宗師齊聚首第98章 螻蟻和大象第31章 造化之功第57章 大力出奇跡第28章 戰爭中的學術生態第99章 難以置信第12章 希夷妙法第5章 民生日用與終產者第3章 閉門造車第75章 出手救人第87章 風波後續第58章 兩敗俱傷第70章 勿爲外人所傳第75章 吃透技藝第27章 黃遠安的退隱第109章 靜靜看我作詩第91章 鏤空的腦體第1章 初到貴境第2章 靈州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