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

一月一日

戊戌立憲,萬世帝王。丙午立憲,國破家亡。立國不敢失時。適時放火亦理長,落後點燈亦理短,爲政不敢違時。

語均一(財政廳長王平):你說,國是國,鈞座是鈞座,與其同流,何若得失任之。我以爲潔身自好者,爲作官可,爲救國則不可,況今日禍患重重,若不保護,山西人民將陷於何境。

一月三日

種子是靜的,靜是動的動力。

三月十九日

與城固製造廠李廠長談,告以你在城固和地方上處事要能取得人的同情,不作使人看不起的事。人在世上有兩件事,一是成己,一是成物。成己是叫人說自己的好,成物是叫人感自己的好。切勿占人的便宜,物質上占人的便宜,是道理上虧負了人,口頭上占人的便宜,是心理上虧負了人,所得者小,所失者大。不過吃虧要吃到明處,不可糊塗吃虧,人佔了便宜,還要罵爲糊塗無知。

三月二十一日

嘴能哄了人,心不能哄了人,所謂心勞日拙。

四月十四日

縣長考試,任典試委員長,入闈時,衆議當此政事繁而軍事多,入闈恐貽誤政治上之民生與軍事上之勝利,典試條例有於必要時變通之,典試委員長可去點名一次,將來定榜一次以兼顧之。餘答曰:政治軍事固要緊,乃常事也,典試特事也,作一事合於時否,是在事之本身,任其事者,當盡其事,且典試大事也,縣長重任也,不可忽略。設一電話專線,由試場通中和齋,重要話可以電話連繫,重要文電可包送,門上備有一孔傳遞之。

四月十五日

縣長考試,九時許點名畢,尚有三十六名未到,典委某請開試,餘曰:公佈點名至十時,有十時來者,如我拒而不納,則錯在我,應到十時開試。十時前果有人續來,典委某以幸未開試,否則,無以對來人。

縣長考試試題圈定後,典委問“爲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與近來號召的下情多說是否衝突?餘答曰:不只不衝突,下情多說是力行上徹底的作法。問:爲政不在多言,何謂多言?答曰:當作事而只說不作是多言,如只言賞罰而不實行賞罰,只言救濟而不實行救濟者,始貶之以不在多言。不言賞罰而行賞罰,不言救濟而行救濟,是不言之愆也。不告知人民何者賞何者罰而行賞罰,古人所謂罔民也。古人所謂爲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乃不在多言,不是不要多言,恐言而不行也。如三令五申者,即力行之前端。至於我們之下情多說,是爲喚起民衆,言即是行也。無事實無以言,言事實即是徹底的行,所以給人民說徵糧如何,徵丁如何,徵稅如何,開渠如何,言其事之所當爲與事之如何爲,如此多說,即徹底力行其政也。況今日是改變目的方向,變舊行新,不言,何以改,何以新。

四月十七日

巡視縣長考試第一試場,見有帶帽者,問知患感冒,乃許可。不可不先問明白而不許可,且典試委員更不可說出無效的話。若令人脫帽,人以感冒而答之,則所言壁矣。

四月十八日

典試委員雲:此次典試題出的易,閱卷者評分又偏於高,縣長爲政治的重心,將來政治民生恐亦受其損,可否以口試挹注之。餘曰:題目易,分數高,錯在明處,且是寬的錯,若以口挹注,錯在暗處,且是刻的錯,以後者之錯補前者之錯,是一個錯變爲兩錯。將來以訓練補救之,在正面補錯,錯可減少,以反面補錯,錯反加多。

副官處胡課長請爲復興樓題字,答曰:復興樓爲抗戰時日人所建,乃國恥也,何書爲,以竊之乎?以後稱爲復興樓可也,不題字以爲國恥之紀念。

副官處胡課長請將復興樓前日人石刻之建樓紀載取消,答曰:去其建樓紀載,何外強中乾也,素恥辱留乎恥辱,尚可以勵來茲。

孫參事國策因急於通電話,即舍正路由試場之繩欄越而過之,諭曰:繩欄閒其心也,何可急則越之。古者劃地爲牢,君子必守之,若以其力能則犯之,雖城牆鐵柵亦可越而過之,則國不堪其亂矣。

有豔裝女子從試場門前而過,感曰:愈文明的人服色愈素淡,愈落後的人服色愈花麗。

四月二十日

與劉隊長有泰談衝鋒戰法,餘言未止,意亦未盡,彼爭言遂誡之曰,聽我說話是增加你的知識,說你的話是欲向我逞能,爲逞能而塞知,損失莫大,何其不虛心也。滿招損,謙受益,應力戒之。

散步庭院中,感曰:豔花快殘,才人壽短。

四月三十日

郭星符報告新聞畢,祭曲清齋兄,臨行時,母命曰:老矣累矣,祭之可,勿哭。餘曰:遵命。祭時見其子孫,不禁淚下,返告母曰:未哭,不由淚下。母曰:落淚當然,我不去,知衰老,不堪傷感矣。

九月二十七日

世界之公理,寓於機器中,機器轉動,煙囪冒煙,始有理可講,否則,無講理之權。滅理憑力固非治道,但無力亦不能講理,亦爲當然,故爲國必須培力講理。

十月二十二日

強人作不如勉人作,勉人作不如教人自動作。

十一月六日

白天在稠人廣衆中,人很不容易露醜。爲政能使是非公開,用上衆人的眼耳口批評,就成了白天,誰敢爲非。

十一月二十六日

有人以到四川未登峨嵋到南京未遊西湖爲我惜者,餘改古人語一句答之曰“天地由我造,山湖何足遊”。餘一生所到之地,不知有何名勝,凡不與餘人生效果之收穫上有關者,餘腦中很少印象。

十一月二十七日

星符說,現在人把造亂歸根於領袖慾之作祟。我說:領袖慾是造物所付與者,不能使人沒有,應歸咎於政治上爲領袖慾漏下作祟的空子。《易》曰:負且乘,致寇至。政治上必須把握住頭等的作法,始能使頭等的人才不離開政權。若是二等作法,頭等人才即要離開站在政權的反面,站在反面之後,初是批評,漸是抨擊,三即反對。由言語的反對,就要引起行動的反對,最後政治上常受頭等人才領導的二三等人才,要跟上脫難政權的頭等人才成爲反對政治的人,所謂衆叛親離,亡不可救矣。今天欲治安,不能在減低人之領袖慾上用力,要在提高政治領導上用力。

十一月二十八日

帝權時代是弱不敵強,今則民主是寡不敵衆。帝權時代帝王利用聰明才智之士魚肉平民,今共黨用平民報復富貴,此皆失中所致,無往不復。

十二月八日

錯路上跑的愈快,錯的愈遠。

十二月二十一日

破除煩惱須無我,經過艱難好作人。

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1章 出版說明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