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

現代的政治——六、標準化——升旗講話:百事俱舉,百物發用,生活複雜之今日,一切物品均非標準化不能收經濟的簡易的迅速的齊一的普遍的效用。譬如一切的日用長物皆成尺度化,一切的日用重物皆成權衡化,一切的制物與原料皆成比例化,平時用物與戰時用物皆成通用化。必須如此,始能使複雜的生活收簡單的效用。非特物當如此,人的知識與言行均當標準化。

致張漢卿函

漢卿仁兄勳鑑:

勁成兄蒞並,齎到手翰,並共洽談,敬悉一一。敵對綏遠勢在必取,得兄慨允協助,弟膽壯多矣。抗戰而勝,國家之幸;抗戰而敗,我輩亦可了矣。此後情形,弟隨時奉聞,目下狀況,統乞勁成兄代達。耑此奉復。敬頌勳綏。愚弟閻錫山上。

十月十三日

十月十四日

政治制度是政治人材的規範,有對的制度,始能有對的人材。

現代的人——一、思想現代化——升旗講話:我們考量清楚現代是胚胎怎樣的將來,抓的住現在方能推進將來的發展。我說現代是要胚胎人類大同的一個時代,我們從國際的思想上,人類的學術上,同可以窺見胚胎人類大同的徵兆。我們再觀察,青年的大同思想就比老年濃厚,這可以證明白大同的胚胎是與年俱進的。但大同未實現以前,國族之吉凶爲不可免。現代的國民應當以做甚務甚的國家責任心,保衛國族的安全以愛人公道的人類責任心,推進大同的發展。

十月十五日

現代的人——二、精神革命化——升旗講話:處此人與人關係,人與物關係,皆需新新不斷的發生的今日,而事理物理又非去舊不能鼎新。去舊就非有革命的精神不能成功。我們既生斯世,當然不能逃避推動斯世進化之責任,則革命精精之培植,自不能緩。

十月十六日

開國需人才,立國需制度。無人才不能開國,無制度不能立國。

現代的人——三、行動紀律化——升旗講話:現代人與人的往來,事與事的關係,已極複雜,仍是有增無已,是人之行動必須紀律化,始能減少人與人間、事與事間互相之障礙,藉以增進自身工作之效能。我們應更進一層認識紀律是具有萬能的效用,公道愛人熱心救國的道義行爲,在紀律中,人皆能之。若無紀律是能者能之,不能者即不能。願大家養成重紀律守紀律的一個現代的人。

十月十七日

不言而喻的話不需言,言而不喻的話不當言,不言則不喻,言始喻的話才當言,言其難哉。

現代的人——四、生活勞動化——升旗講話:勞動是人生的結果,勞動效果多,是此生的結果大,生活應該勞動化,並應該有效的勞動化。人生是有責任的,對家庭有仰事俯畜之責,對國家有爲政監政之責,對人類有互助互愛之責,此三者皆需心身之勞動,始能盡其責任。

十月十八日

賣國求榮與誤國求譽,社會譭譽固有不同,國家民族受害則一,在己應兩戒,對人要兩除。

現代的人——五、服務責任化——升旗講話:責任是萬事的樑柱,當事者無責任心,其事必定敗壞。希望大家養成服務責任化的人格,做一個現代的人。

十月十九日

現代的人——六、辦事技術化——升旗講話:當今國家民族之生存,完全以良好的政治效率爲依據。良好的政治效率,就是使人、錢、時均能發揮相當之效果,必須辦事技術化。希望大家努力增進自身的辦事技術,做一個現代的人。

十月二十日

知人難,自知尤難。用人難,自用更難。

志氣如鋼鐵——升旗講話:處此經濟、主義、武力交相壓迫之今日,志氣薄弱者,每易軟化,一經軟化,非特國不國,而且人不人。必須志氣如鋼鐵者,硬支苦撐,始能度此難關。願大家養成鋼鐵的志氣,以支撐此層層壓迫而過度之。

十月二十一日

與其失信在後,莫若拒諾在前。

弱國欲講理須先培力——升旗講話:力憑理壯,理憑力伸,無理之力必折,無力之理不伸。吾民族立國於生存競爭之今日,而國勢落後又受種種冤屈,非特不讓我們講理,旁觀者亦不聽我們講理,我們自己且亦不敢講理。可知弱國欲講理,須先培力。必須力能講理,講理始能有濟。

十月二十二日

不會辦事的人,不只是誤事,反要怨人。

犧牲救國——升旗講話:口頭的犧牲救國是假救國。實際的犧牲救國是真救國。口頭的是要譽的,是僨事的,是失敗的,是惹人笑罵的。實際的是犧牲的,是益國的,是成功的,是得人讚賞的。願大家戒口頭的救國,作實際的救國。

十月二十三日

智者求己,愚者求人。

生存競爭——一、人力——升旗講話:生存競爭的今日,必須競爭勝利,始能生存。國家民族競爭的力量,不外人力與物力。人力的根源是思想,必須感情內斂以蓄力,理智外現以發力。最怕的是感情外溢以泄力,理智內陷以滅力。希望大家從收斂感情、表現理智上用功,以增進人力。

十月二十四日

作戰的武器是槍炮,爲政的武器是輿論。賞罰公務員的權柄在政治,糾正公務員的輿論在人民。

生存競爭——二、物力——升旗講話:國家民族欲以競爭求生存,必須有過人的物力。物力的產生,不外勞力財力與時間。欲發達物力,必須要一人頂一人,一錢頂一錢,一時頂一時。欲不濫費金錢,不白費時間,尤須先有辦事健全的人。欲成個辦事健全的人,必須認識事的知識分析事的技術並重而並進,以增進國家的物力。

十月二十五日

有自立的精神,纔能有自由的意志,自主的氣節,自動的行爲。

生存競爭——三、組織——升旗講話:發達人力物力,組織關係亦甚大。有合理的組織,能加大其力量,無合理的組織,反減小其力量。尤其是我們一盤散沙的社會中,講求組織,更關重要。但組織的前提,在養成個人的團體性。

十月二十六日

能無所賴,才能無所畏。能無所畏,才能無所阻。

讀史感想——一、傳賢——升旗講話:中國史至堯舜禹以下,皆悲慘之歷史也。傳子之後,子非聖賢聖賢皆所忌,子非豪俊豪俊皆所防。生前的聖賢非所尊,死後的聖賢才所貴。用着的豪俊寶如金玉,用過的豪俊棄若敝屣。妨賢妬聖,殺豪害俊之事,令人讀史而不掩卷流涕者幾無卷無之。

十月二十七日

讀史感想——二、責賢——升旗講話:中國史上的人物,是堯舜禹。而造成中國史之悲慘,又不能不責堯舜禹。傳賢,堯創之,舜承之,而禹毀之。常人皆私勝於公,傳子之心勝於傳賢。夫堯舜創承之傳賢,理應嚴定一不得傳子之法,公諸人民,刻之金石,作爲民族之教條,作爲政治之憲章,有違反此教條憲章者,人人得而誅之。如此對賢聖若禹者,固能防其傳子,即對後世野心君主及欲傳子者,人民亦必起而攻之,決不至演成數千年妨賢害能之悲慘歷史,非特使大同中斷,即小康在四千餘年歷史中亦不多見,能不嘆息。

十月二十八日

讀史感想——三、伯夷叔齊——升旗講話:武王伐紂,夷齊叩馬而諫,諫辭史未詳錄,迄恥食周粟,餓將死時,歌有云: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武王聖人也,紂暴君也,聖與暴婦孺皆能辨,賢如夷齊,豈不辨此。蓋夷齊之所諫,非諫武王不伐紂,乃諫武王傳賢也。觀湯放桀而不傳賢,易之以紂,即斷定周伐紂而不傳賢,必易之以幽厲。傳子之史書絕難詳載傳賢之諫詞,勢固然也。

十月二十九日

光復紀念——升旗講話:今天是山西光復紀念日,我們光復的目的是爲解除民族的痛苦,創造民族光榮的歷史。今天我們紀念死難的先烈,要繼續先烈的志氣,完成先烈未竟的事功。希望大家領導全省人民,以十分的忍耐,十分的努力,完全求諸己的精神,負起挽救危亡復興民族的責任來。加速度的發達我們的富強文明,以解除我們民族的痛苦,創造我們民族的光榮歷史。

十月三十日

讀史感想——四、大書夜——升旗講話:吾國曆史,堯以前爲草昧代。自堯至秦,其間二千一百三十六年,由萬國併爲一國,國家是生存競爭,政治是百事俱舉,人事是心物並重,可謂一大書。自秦至清末,其間二千一百三十二年,國家是自尊自大,政治是百事俱廢,人事是重心輕物,可謂一大夜。書夜之需要不同,故不特書夜之行動有異,即書夜之是非亦殊。今者五洲交通,中國變成世界之一國,又是大書之開始,吾人不只應痛改大一統迷夢之行爲,而且要辨別大一統迷夢之是非。

十月三十一日

救國的目標與途徑——升旗講話:行路須確定目標,找着途徑。救國亦須確定目標,找着途徑。落後國家的救國目標在建國。建國的根本辦法在加速增進富強文明。其途徑是國識領導下的一致總動員。最怕感情衝動,離開建國目標,走上部分動員的途徑,目標與途徑兩錯,欲達救國之目的不可得矣。

十一月一日

Wшw ★t tkan ★co

政治——一、政治之必須上——升旗講話:人有理性,固優於禽獸。人之慾性,亦大於禽獸。同類相殘,禽獸所不忍,人類反優爲之,強凌弱,衆暴寡,富欺貧,智詐愚,皆人類之缺憾。必須政治制裁之保護之,弱寡貧愚始能以生。此人類之所以必須有政治者一。

十一月二日

政治——二、政治之必須中——升旗講話:人之智能強於禽獸,人之生活亦優於禽獸。生活需要之物品皆需人力以產生,遂成老不能自養、幼不能自長之缺憾。無人長之幼,無人養之老,皆須由政治長之養之。此人類之所以必須有政治者二。

十一月三日

政治——三、政治之必須下——升旗講話:人爲萬物之靈,爲造化心。萬物之效用,必須因人而發,造化之功能,必須因人而彰,人類之寡變衆,弱變強,愚變智,貧變富必須賴政治之作用始能有成。此人類之所以必須有政治者三。

十一月四日

政治——四、人類的幸福一——升旗講話:人是個什麼,不是說骨頭肉是個什麼,是說人心是個什麼。但從人心上說,人心是個什麼不可得,然人的行爲是人心的表現,從人的行爲上區別人心是個什麼是很容易的。人的行爲不外爲己爲人兩種,爲己爲私,爲人爲公,可知人心不外公心私心兩種。公心是利人的,實際就是自利的。私心是損人的,實際就是自損的。可以說人類幸福的總量是各個人公心的總和減去各個人私心的總和的餘數。我們欲謀人類的幸福,惟一的方法,是表現各個人的公心,制裁各個人的私心。

十一月五日

政治——五、人類的幸福二——升旗講話:表現各個人的公心,制裁各個人的私心,完全是各個人公私心的消長問題。我們欲解決公心私心的消長問題,須先研究公心私心的關係與作用及其比重。

十一月六日

政治——六、人類的幸福三——升旗講話:公心與私心的關係,從心的本體上說是無法說明,只好從人的行爲上確定。從外來的感覺,必須與私心無關係,才能直到公心。可知私心在外,公心在內。從內發的道理,必須私心不遮蔽才能表現於外。可知公心在內,私心在外,是公心包圍於私心之中,私心環繞於公心之外。

十一月七日

政治——七、人類的幸福四——升旗講話:公心是人類同一的,私心是人人各異的。公心是自動錶現的,私心是被動表現的。因爲公心是同一的利人的,所以公心的作用是人人同情的。私心是各異的損人的,所以私心的作用是人人反對的。至互相的作用,私心是處於公心與事物接觸的中間,是能遮斷公心與事物接觸的。但是被動的外來的感覺不涉及私心時,他是不動的不障礙的,涉及私心時,他纔是動的就要障礙的。故私心不表現作用時,公心始能表現其作用。

十一月八日

政治——八、人類的幸福五——升旗講話:公心居其中,私心環其外,公心微而私心危,其比量當然是私心大於公心。究其多少,人各不同,私心愈大,公心表現愈難,可就私心公心的比量上定人的等級。

十一月九日

政治——九、人類的幸福六——升旗講話:人類的幸福完全在表現公心,制裁私心。我們欲爲人類謀幸福,須清楚如何表現公心制裁私心。表現公心,制裁私心的途徑有三:

一、以自己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

二、借他人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

三、以假想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

十一月十日

政治——十、人類的幸福七——升旗講話:以自己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在政治上說是教育,在個人上說是存養,就結果上說是通。欲使自己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必須自己的公心通出自己的私心以外,凡外感之來,直接於公心,私心不能再作公心與事物接觸之障礙,則私心完全失其作用,人類幸福纔有根源。

十一月十一日

政治——十一、人類的幸福八——升旗講話:公心通出私心之外其法有三:一、內者向外,外者向內,兩者並用。二、單用內者向外。三、單用外者向內。

內者向外是公心向外發,如以燈燃燈,重外貴師。功夫是九容,容在外,重在內。足容重,是內者向外。外者向內是私心向內斂,如鑽木取火,重內貴才。功夫是九思,視在外,思在內。視思明是外者向內。內外穿透以後,則私心包於公心之中,公心環於私心之外。

致財政廳函

徑啓者:

昨奉茲命雲:國難如此嚴重,全國人士捐款援助綏遠,爾爲晉綏長官,尤應爲之倡導,況毀家紓難爲爾父之遺志,應即將爾父遺產八十七萬元捐作救國之用,諒爾亦必樂爲之也。自當遵命辦理,即由管理者撥交該廳接收。

此致財政廳

閻錫山。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十一月十二日

政治——十二、人類的幸福九——升旗講話:以他人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完全是政治的作用。不涉己之事私心不障礙公心,公心可儘量表現。所謂當局者昏,旁觀者明。輿論制裁,法律制裁,此皆借他人之公心制裁自己之私心,人類幸福藉以保障。

十一月十三日

政治——十三、人類的幸福十——升旗講話:以假想的公心制裁自己的私心,完全是精神的敬畏與因果的信仰的作用。因此信仰與敬畏,遇事不敢任意,私心藉以制裁,人類幸福亦可藉以補助。

十一月十四日

政治——十四、爲政準則一——升旗講話:政治如車,人心如路,政治必須在人心上行。離開人心的政治行不通,強行之必顛,故爲政之要必須取得人心。欲取得人心,由內向外的事是本乎心,須得人心之所同然。由外向內的事是從乎識,要合國識之所同然。

十一月十五日

政治——十五、爲政準則二——升旗講話:爲政從心說須愛人,從身說是役人。愛人是是仁,役人是義。故爲政者必須父母其心以施仁,公僕其身以表義。實際仁與義爲表裡之分,公僕其身,必須發於仁,能熱心愛人,始能勞苦勿倦。父母其心亦須表於義,能主張公道,始能惠及於人。

十一月十六日

政治的極則在使人考終命。

政治——十六、爲政準則三——升旗講話:爲政須節奏分明,應有百年大計,三十年國策,與十年計劃。無百年大計不能收心理建設之效。無三十年國策不能收智能建設之效。無十年計劃不能收物質建設之效。

十一月十七日

周於計者,困而不窮。

政治——十七、爲政準則四——升旗講話:爲政職責須分明,能率須相稱。作戰有戰略戰術戰鬥之別,爲政亦有政務事務工務之別。戰略戰術戰鬥三者之職責不同,三者之能率須相稱,有好戰略尚須有好戰術、好戰鬥,始能發揮作戰之效能。政務事務工務三者之職責不同,三者之能率須相稱,有好政務尚須有好事務、好工務,始能發揮政治之效能。政務貴識見,事務貴技術,工務貴技能。

十一月十八日

滬大公報短評

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35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1章 出版說明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1章 出版說明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1章 出版說明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