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31章 【太子人選】

奉天殿內,洪武皇帝朱元璋一邊接過千里迢迢趕來京師的李希顏遞送過來黃凌奏章,一邊問:“不知夫子屬意誰來做我大明的儲君呢?”

李希顏毫不猶豫,脫口道:“草民覺得四皇子、燕王殿下能擔此大任。”

“哦?”

朱元璋悠然停了步子,正要轉身,想了想,卻還是若無其事地踱回了須彌座兒,一邊低頭展讀奏章一邊淡淡地問:“哦......夫子屬意燕王,不知有何緣故?”

“理由很簡單,在草民看來,現在殿下幾位年長一點的皇子中,唯有燕王最佳”,李希顏似乎並不明白他與朱元璋正在商議的是天底下最棘手最可能惹禍的秘事似的,一副渾然不覺、無畏無懼的神色。

這倒惹得朱元璋噗嗤一聲笑了起來:“燕王......確是有他的過人之處。只是其他皇子未必就沒有他們的長處啊?!再說回來......自古馬上打天下之後便到了文治,無論是漢之文景之治、還是宋之仁宗盛治,都是棄武從文,修齊治平而來的。朕打下了江山,下一代,只怕也到了文治的時候了。燕王武略是有的,文治嘛,只怕還欠缺吧?”

朱元璋這話,可謂一針見血,恰好點到了燕王朱棣的命門了。

李希顏卻梗着脖子,想也不想地答道:“萬歲只知文治和武治,難道不知德治?無論文武再好,若是一旦手握天下之後就只知享樂而不修德政,那天下也會被治得稀爛。退一步說,萬歲只知燕王能武,可未必燕王殿下就不能文啊?當年唐高祖李淵不也曾認定李世民能武不能文?於是唐高祖才選了李建成做太子,這纔有了玄武門之變。可李世民稱帝之後呢,其文治不也璨若星辰,千百年難有能出其右者嗎?”

朱元璋原本只是隨口一說,不想李希顏舉出玄武門之變來,心底裡竟無端打了個寒噤,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來。

李希顏見朱元璋無話,便又接着道:“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可這數十年來戰亂從未停歇過。殘元、女真、高麗都在北邊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只等機會一來便要南下侵擾。南邊呢,也多有異民不服德化,屢次作亂被平,卻總是死灰復燃。如此天下,若是沒有一位懂武略的雄主彈壓,如何能保天下太平?”

這確是說到點子上了。

這也是洪武皇帝多年來對太子朱標不放心的地方。如今經李希顏之口說了出來,朱元璋越發覺得自己的擔心不無道理,也自沉吟起來:“可是......朕觀歷朝歷代,國之大禍,多出自一理,那便是毀在立長還是立賢上。漢武帝何其雄才偉略,到老還不是因爲想要立幼子劉弗陵爲太子,而造出巫蠱之禍、廢了太子劉據,生生毀了一世英名?秦始皇滅了六國、一統天下,開萬世之基,最後不是也因爲沒有立長子扶蘇,轉立胡亥爲帝,以至於秦至二世就亡了?”

聽了這話,原本跪伏在地的李希顏蘧然開目,神情間似乎有些激動:“萬歲,難道您要立長?”

“不行嗎?”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希顏:“秦王......有什麼不好處啊?”

“這......這......”

李希顏漲得滿臉通紅,秦王就算有再多混賬事,也畢竟是皇子、是王爺,皇帝只要沒說,誰又敢說他的不是處啊?可要是讓秦王當了太子,將來當了皇帝,那大明江山只怕永無寧日了。

李希顏無奈,只得不住叩首泣道:“這......還請萬歲以大明江山、以萬千子民爲重,萬歲——”

“好了好了,朕自有主張。你的奏章朕收下了,你要說的話朕也聽到了。其他的,你便不要管了,安生養老吧”

朱元璋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擡眼見太監樑民帶着而聶,正由幾個小太監擡着一桌御膳進來,不禁怒道:“誰叫你們進來的?”

“這......”,樑民一愣,與而聶對望了一眼,一時都答不上話來。

“行了”,朱元璋瞥了一眼誠惶誠恐的李希顏,“御膳送回去。你們也送李老夫子出宮去安頓好了再回來。這時辰只怕宮門也都已經落了鎖。你們就說這是朕的旨意。可明白了?”

“是”,樑民與而聶應了一聲,忙上前去攙李希顏。李希顏還待要說,轉臉見朱元璋臉色鐵青,便又住了口,長嘆了一聲,踉蹌着步子出得奉天殿去。

朱元璋目送李希顏出去,眼中閃過一絲陰狠的殺意,卻又有些猶豫,旋即彷彿十分疲倦似的一屁股坐在須彌座上。剛一落座,朱元璋又像是想起了什麼,“蹭”地又起身,來到殿門口朝一個小太監道:“你......你去叫秦王過來”。

太監張煌地看了一下朱元璋,低聲應了一下,剛跑了兩步,卻被朱元璋叫住了。小太監不知所措,還以爲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嚇得跪在地上不敢言聲兒。待再擡眼看時,朱元璋已是徑自回到了奉天殿,正來回踱着步子。一會兒又撿起李希顏上的奏章看了看,一會兒又長吁短嘆地坐了下去,彷彿十分地煩躁。

其實朱元璋在這太子人選上確實很是猶豫,原先那麼多年想換掉朱標,之所以一直沒有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除了朱標似乎並沒有更出色的人選了。幾個皇子,各有各的優劣,也各有各的性格,說不上誰能高出一截的。

但是比起來,秦王儀態最佳、也很會承歡,這麼多年也有自己勢力,可見手腕也是有的,如今又是嫡長子,其實確可算是一個人選。只是有一樣,那邊這個秦王素來與太子明爭暗鬥多年。這些朱元璋都是看着眼裡的。許多事也略有耳聞。況且這次許多御史參劾他,這次將他召回京師,並趁機派太子西巡。哪裡想到太子一回來便中毒身亡了。這也太巧了些。朱元璋隱隱地覺得此事可能會與秦王有什麼聯繫。若真是如此,縱他是嫡長子,縱他有萬條好處,也是不能立爲太子的。

再看燕王,與自己卻並不親近,在武官裡很有威望,近些年無論爲政還是處世都很老成。可除此之外,實在想不出這位燕王還有什麼過人之處。寬且,他並不是嫡出。

相比起來,三皇子晉王武略也是有的,只是打得戰少,性子傲了些。與燕王的長處有些相似。且有一條是燕王比不了的,那就是晉王是嫡出。

其餘的皇子那就更不用說了,年輕浮躁,且都不算嫡出,自然不能列入太子人選的考慮的範圍。

所以相較而言,最好的還要屬二皇子秦王。其次纔是三皇子晉王和四皇子燕王。可若是秦王跟太子朱標的死有關,那......自己又該怎麼辦呢?

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23章 【宮殿抉擇】第三章 【笑算姻緣】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三卷13章 【雪夜回府】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二卷11章 【書生意氣】三卷37章 【暗入揚州】四卷43章 【通州尋主】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八章 【中都鳳陽】三卷16章 【終定人選】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五卷32章 【宮外雪人】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二卷3章 【借力打力】第七章 【利誘御史】四卷24章 【皇子座師】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五卷47章 【過眼雲煙】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五卷15章 【秦王惡行】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二卷31章 【繞道昌平】二卷5章 【秦王酒宴】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28章 【入宮請見】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五卷44章 【召見燕王】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五章 【空印案起】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五卷35章 【大雪封山】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二卷37章 【巡視居庸】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第二章 【剖析造化】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五卷20章 【夤夜陛見】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五卷18章 【王官待客】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三卷2章 【帝王心術】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14章 【佐證之人】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第十章 【殺伐工匠】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53章 【太子搶功】第八章 【中都鳳陽】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三卷39章 【紅市競價】四卷47章 【歷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