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

聽李景隆說起了蔣瓛,朱標若有若無地笑了笑:“那是蔣瓛,錦衣衛副都指揮使。我此次西巡,全靠此人護衛着。”

“哦?錦衣衛?”,李景隆蠕了蠕嘴,似乎想說什麼,卻轉了話:“蔣瓛......倒是個應天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啊。”

朱標聽他話裡很淡,淡得出奇,情知他心中所想,也是冷冷地一笑:“是啊,是個謹慎小心、實心辦事的人。父皇讓他隨行護衛,不會無因。如今看來,倒是選了個得力之人。”

李景隆一愣,已是明白過來,朱標所言蔣瓛是皇上派來的,自是暗示自己一些什麼,乾咳了一聲,也是無話。

“西安府現今是怎麼個情形?秦王不在,政事如何措置?”朱標四下看了看,見連個僕從護衛都沒有,想來是李景隆有意爲之,便自在一張墊着虎皮墊的太師椅上坐了,指了指旁邊:“此地果然清靜,你也坐下說吧。奔波了一天了,也確實乏了。”

李景隆笑道:“殿下放心便是,這裡都打點好了,百步之內,除了黃子澄等人,便沒有外人了”,說着也不多讓,自在朱標旁邊坐了:“這西安府裡的事,秦王素來都是不管的,所以他如今去了應天,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妨礙。”

“哦?”朱標愕然道:“那這秦地的事兒,都由誰來處置?”

“長興侯耿炳文”

“哦”,朱標恍然:“他自洪武初年就在陝西,無論是戍邊還是築城,都是他辦下來的差事。最熟這秦晉之地的,只怕還真要屬長興侯了。他如今任何職?怎得在西安城內?他在西安多年,秦王出了事兒,他竟然沒有受牽連,嘿嘿,也算是有能耐的了。”

李景隆聽了不禁一笑:“殿下還不知長興侯嗎?當年打下天下,開朝功臣裡爭功勞的、爭勳爵的,不知多少人。卻只有這長興侯,不言聲兒地躲到最後。平日裡只是辦事,也不去結交其他人,也不爲自己謀私產。嘿嘿,是個謹小慎微的人,這些年啊,一直在□□任左相都督僉事”。

朱標緩緩地點了點頭,沉吟道:“上馬能治軍,下馬能理政,謹小慎微,忠君不二......哼哼,可算得是一個人物了。說起來,洪武朝的開國功臣,能有好下場的並不多。像長興侯這樣,至今得用的,除了他,只怕就剩下一個郭英了。”

李景隆聽朱標說起洪武朝的功臣,不禁想到自己的父親李文忠,不也是莫名其妙地就暴斃而亡了麼?偏偏稀罕的是洪武皇帝竟並不深查。背地裡,卻有不少留言。只是聖意如此,李景隆也無可奈何,如今只希望這位太子爺登基之後,能有機會重查舊案,還父親一個公道了。可如今這位太子爺,處境也是十分微妙。洪武朝的朝局,就如一灣深不見底的暗涌,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一腳踩下去就會被捲走、屍骨無存。

想着,李景隆便問:“殿下,皇上讓您此次西巡查勘秦王的失政之處,您打算怎麼辦呢?”

這正是朱標連日裡猶豫不決的事兒。自從秦王被封爲宗人令,太子的一衆近臣一窩蜂地上了參劾的奏章,這些事太子朱標事先並不知情,因而多少心裡都有一些愧疚的。而朱標也沒想到洪武皇帝竟然會讓他親自西巡去查覈秦王的罪狀。這件事,如果朱標查得重了,不僅有一些打擊異己、公報私仇之嫌,更與自己平日裡的仁厚性子不符,洪武皇帝見了只怕也會取笑自己。可是若是不趁機將秦王這個最大的對手打壓下去,自己又於心不甘,若再給秦王機會,此番又得罪了他,只怕還不知他會幹出什麼事來呢。

想了想,朱標正色道:“這有什麼可說的,我奉旨來這裡就是查覈秦王失德之處,兄弟情義也比不過君父社稷。待勘察之後據實奏報就是了。至於怎麼處置,也只看父皇發落。該求情時,我自會替他說話。”

“殿下持身中正,情理俱在,真不負仁德之名”,李景隆撫掌而贊,卻又閃着眼問:“那......遷都一事呢?殿下以爲如何?”

朱標於是否遷都其實並不上心,一路上也沒有多想,此時李景隆問起來,方沉吟着道:“西安雖說是歷朝古都,最有天子氣象。可畢竟應天府營建宮殿已近二十年,耗銀甚巨。若是遷都,豈不白費了。況且若是遷都的話,少說也得有數十萬人得拋家棄產,千里迢迢來這西北之地重新紮根,這談何容易啊。說起來,遷都可是件勞民傷財的事。”

“那......殿下以爲還是不遷都的好?”李景隆波光一閃,覷着朱標問道。

朱標沉默了半響,悠然嘆了口氣,卻轉了口風:“父皇有意定都西安已經十數年了,老人家一番心願,若是到老不能實現,身爲人子,又如何安心?況且,以父皇的睿斷,要遷都西安,決不會無因。此番西行,確也覺得此地最有帝王龍氣,且有不少前朝留下的古蹟,稍加修繕,未嘗不是別有風味。”

李景隆聽着朱標這不清不楚的話,也是一愣,許久卻忽然笑了起來:“殿下,在下卻竊以爲,還是遷都的好呢!”

朱標不禁詫異地看了看滿面神秘之色的李景隆:“哦?你的緣由爲何?”

李景隆忽然起身,貼近了朱標的耳畔,悄聲道:“陝西是秦王的地盤。若是遷都過來,秦王自然是要另行發落的。殿下此行,本就是要查勘秦王的失德之處,不是麼?若皇上決議遷都,無論皇上要如何發落秦王,只怕都可以將他遠遠地打發出去。皇上年邁,遷都又是大事,繁重得不能再繁重了。到時候,這些事兒,其實還不就操在殿下您的手裡麼?”

用遷都這等勞民傷財的事兒來徹底將秦王打壓下去,會不會太過了呢?朱標心下猶豫,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妙招,遲疑一會,便問:“那......你在西安也有些日子了,你看......秦王真有什麼失德的證據留下不成?”

李景隆“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嘿嘿,這些殿下不必多慮。殿下只要入城,便會知道,這些證據何止有啊,還大搖大擺地在光頭華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呢。我們一入西安便將□□控住了,什麼人也跑不了,什麼證據也走不脫。嘿嘿嘿——”

二卷39章 【滑稽千戶】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54章 【秦王背後】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五卷30章 【殿內諫言】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二卷39章 【滑稽千戶】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21章 【燕王入城】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二卷41章 【計議用兵】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16章 【忍辱負重】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二卷35章 【降職疑雲】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二卷3章 【單刀赴會】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45章 【再襲朝陽】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五卷48章 【建文登基】第九章 【於皇寺內】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25章 【隆福爲宮】四卷27章 【齷齪不堪】四卷36章 【疑案重重】四卷48章 【收攏民心】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五卷24章 【大變在即】二卷36章 【陰謀算計】五卷14章 【不似人間】二卷29章 【瘋癲道士】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五卷16章 【忍辱負重】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21章 【北征大捷】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三卷14章 【佐證之人】二卷33章 【金石彌音】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五卷55章 【一舉兩得】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16章 【調兵遣將】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11章 【書生意氣】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三卷28章 【重燃曙光】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三卷21章 【夜闖茹府】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五卷42章 【嫡爲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