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35章 【暴雨前夕】

說到道衍入北平的遭遇,朱棣暗悔自己在應天時沒有安排妥當,讓道衍吃了閉門羹,忙一拉馬繮,停了下來,急問:“如今道衍大師安置在了何處?”

見朱棣擔心,邱福忙笑道:“殿下不需擔心,卑職已在燕王府後花園收拾了一處廂房讓大師住了進去,是個十分僻靜的去處,府裡的下人未得允許是不能靠近的。大師日常的事兒,如今都由卑職幾人侍候着呢。”

朱棣至此方纔知道他們幾個爲何會忽然齊聚燕王府了,心下感動,一邊往裡走一邊吩咐道:“以後這些事你們就不要坐了。侍候道衍大師的事兒,便交給鄭和吧。”

說話間朱棣已是下了馬,也不及歇息,便由邱福引路,匆匆趕去後花園見道衍和尚。

道衍因是出家人,屋內十分簡單,一桌一塌一蒲團便足矣,若說有什麼其他的,那便是書了。朱棣輕輕踱進去時,道衍正在打坐,朱棣也不言聲兒,輕輕靠在桌案旁坐了下去。便在此時,道衍已是微微睜開了眸子,見是朱棣,顏色爲之一變,一笑起身道:“我道是誰要來與貧僧一處參佛呢,卻原來是燕王殿下回來了。”

“本王剛剛回來,聽說大師到北平受了委屈,特來請罪來的。不想又擾了大師清修,真是罪上加罪”,朱棣半認真半說笑着攙了道衍落座。

道衍微微笑着擺了擺手:“出家人四大皆空,何來委屈一說。倒是殿下,在應天遇了什麼事兒吧?”

“大師何處此言呢?”朱棣詫異道。

“哼哼,殿下年未及而立,怎的突然就立了世子呢?要不是在應天遇上了什麼事兒,怎會忽然就來了這一個‘平地雷’呢?”

“哦?哦,大師如何就知曉這件事兒了?”

“朝廷邸報已經明發,天下都已知曉了的”,道衍若無其事地給朱棣倒了一杯清水,遞了過去。

卻原來這個道衍到了北平之後,日日不出房門,只是在屋裡研讀邸報啊。朱棣想着應天的事,不無失望地嘆了口氣:“這是父皇的旨意,本王也只是尊旨罷了”,說着便將洪武皇帝忽然大擺宴席慶壽,太子與皇帝同坐了主座,朱高熾又是如何與朱允炆嬉戲,從而有了皇帝欽點世子這件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道衍聽得很仔細,撫額沉思了半響方長吁了一口氣:“皇后薨逝,萬歲怕是也覺得他的那一日也不遠了,所以已經無意、也沒那個精力去更換太子了,這是要給太子立威鋪路呢。只是......萬歲這一招,怕會將秦王逼入死角,狗急.......”,道衍原想說狗急跳牆,又想起秦王與朱棣乃是兄弟,如此說法倒不太合適了,便又改了口:“只怕,秦王逼急了,會做些什麼驚人的事兒啊。”

朱棣原也只是有些失望罷了,倒並沒有去想秦王會狗急跳牆、做出出格的事兒來,此時經道衍點撥,也覺得這是極可能的事,不無憂慮起來。

道衍沉吟了半響,忽然又說道:“近日朝廷邸報還有一條,殿下怕還不知道吧?!萬歲新設了一處名叫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的衙門,令楊憲爲檢校,將萬歲信得及的一些侍衛糾集一處,獨立於六部之外,統歸萬歲親自提調,有刑獄、巡查、緝捕之權啊。哼哼,真是了不得的一個衙門——萬歲的帝王心術,真是冠絕古人啊。”

朱棣聽得一知半解,也不明白皇帝爲什麼要在三法司之外另立這麼一個衙門,沉吟着問:“這......這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有何特別之處麼?父皇設這麼一個衙門,卻不知有什麼深意?”

“哼哼,當年鄱陽湖水戰,陳友諒鏖戰數月圍攻當今萬歲行舟。可萬歲竟然毫髮未傷,最後以弱勝強,一箭射死了一代梟雄陳友諒。靠的什麼?還不是萬歲有一支忠心耿耿、武藝高強的“親軍”嗎?這些親軍,由萬歲最信得及的賴漢臣所創,專一收羅天下能人,重金收買,無不以一擋百、忠心不二”,道衍一雙三角眼閃着鬼火一樣的光亮,神情有些得意、又有些陰沉:“如今天下已定,萬歲卻越來越信不過當年的那些功臣舊部,更信不過拿着朝廷俸祿的六部官員,所以,萬歲又想起了當年的親軍,只不過改了個名字,叫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罷了。萬歲是要重新用這支親軍,做一些想做的事兒了。”

“做一些想做的事?”朱棣看着道衍和尚陰沉詭異的神情,不禁心裡無端覺得有些瘮人:“父皇如今是天下共主,還有什麼事不是他老人家想做又不能做的?”

道衍頭往椅背上一仰,淡淡一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歲掌有天下,可也要顧及天下人心向背,要顧及世俗忠孝禮治。若是有些事兒......”

道衍說到這兒便住了口,因爲朱棣畢竟是皇子,在他面前說洪武皇帝要做違背忠義之事,總是不恭敬,甚至有些悖逆。但朱棣心思靈動,豈有不知之理?愣愣的,有些說不出話來,許久方纔冷冷問道:“大師覺得,這是要對誰下手?”

道衍咬着牙冷冷一笑:“誰可能阻了太子將來親政,誰可能危害大明江山,誰可能傷害朱家子孫,哼哼,萬歲就對誰下手。萬歲總要在這段日子裡,將家業、將江山都打理停當了,把惡人都自己做了,方纔能安心啊。這份護犢之情,只怕世上沒有幾人能看得懂的。孤家寡人,孤家寡人,哼哼,萬歲又怎能不寂寞呢?”

朱棣被說得有些發冷,心裡不住思索着哪些朝臣可能要成爲皇帝清除的對象,而第一個蹦出來的人,赫然便是自己的岳丈、軍功赫赫的魏國公徐達。

偏在此時,道衍長吁了一口氣:“哎,萬歲要清除異己爲太子鋪路,秦王眼見大位無望也免不了要放手一搏,魏國公此時被調回京師,只怕危如累卵啊。如今的朝局看似太平,實際上,已是暴雨來臨前最後的一點的安寧了。殿下不可不早做準備纔是!”

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5章 【奉旨查案】四卷12章 【深謀遠慮】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三卷49章 【一勞永逸】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31章 【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四卷15章 【算無遺策】第五章 【空印案起】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二卷4章 【硬闖行舟】二卷11章 【書生意氣】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第八章 【中都鳳陽】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1章 【邗溝遇阻】四卷22章 【皇后薨逝】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二卷44章 【計中有計】四卷30章 【太廟遴選】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19章 【太子回宮】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五卷49章 【朝廷設謀】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29章 【皇帝出迎】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五卷38章 【百官跪迎】二卷1章 【邗溝遇阻】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二卷23章 【宮殿抉擇】第三章 【笑算姻緣】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章 【父子重逢】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二卷30章 【羣匪奪寶】第八章 【中都鳳陽】三卷26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43章 【通州尋主】二卷33章 【金石彌音】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45章 【再襲朝陽】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25章 【隆福爲宮】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二卷6章 【燕王請罪】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33章 【金石彌音】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三卷45章 【前朝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