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

大臣入席,一片鐘鼎磐罄箏笛鳴奏聲,皇帝左右四顧,見衆多袍服面孔,或恭謹、或惶恐,或熟悉,或陌生,只是個個都玉帶紫綾,口採華章,十八年來,都是一模一樣,始終沒有變,只是自己老了。

不,朕還沒有老,只要給朕一點時間,姬子宗,朕不管你真心還是假意,千萬別讓朕失望。

當大臣坐定,席上當然豐盛,皇帝只一個眼神,禮官唱:“止樂!”

皇帝目光轉過,就笑着:“朕歷觀史冊,於《書》、《詩》諸篇,未嘗不慕古之君臣一德一心,相悅若斯之隆也。”

“今海內宴安,兕觥旨酒,豈徒以飲食燕樂云爾哉,諸臣可有詩?”

就見氣態弘容的大臣中,遲疑下,當先起身是個三品大臣,蘇子籍不太熟悉,似乎是嶽文景,只聽他沉氣宏聲:

“麗日和風被萬方,聊雲爛漫彌紫閶。一堂喜起歌明良,止戈化洽民物昌。”

這種御前詩,本是歌功頌德,能有這水平已經非常不錯了,也沒有傻瓜會別出心裁,頓時獲得衆人讚歎。

有人開頭,自然有大臣接過:“臣也有一詩——蓼蕭燕譽聖恩長,天心昭格時雨暘,豐亨有兆祝千箱,河清海宴禹績彰。”

由這兩位拋磚引玉,頓時華章如潮,不過這種錦上添花的工作,主要還是大臣的事,王爺基本上沒有這水平,也不參與。

蘇子籍坐在上處,前面幾桌就諸王跟老國公,他是小輩,在國公里也不排在前面,好在一人一桌,大家都基本因今天皇帝發難,很少交談,雖場中有歌舞,可笑呵呵看着的人有沒有真看進去,都未必。

“原來這就是宮宴。”蘇子籍自斟自飲一小杯酒,這時品菜,就一皺眉,這些菜餚,看起來品相極好,可大部分是涼菜,小部分早就在竈上熱着,要麼冰涼毫無熱氣,要麼過了火候沒了鮮香,吃着沒有滋味,還不如自己府裡的飯菜,這也就是代表的意義不同,才能讓許多人以參加宮宴爲榮。

否則在場有一個算一個,怕都不會對宮宴菜餚有食慾。

“原來御席是這玩意,酒倒是好酒。”

可衆人都怕在君前失儀,自然也不敢多飲。

蘇子籍又朝着前面三個王爺看去,發現齊王低頭喝酒,臉色到現在仍不好,蜀王若有所思看着歌舞,明顯在想事,而魯王則在蘇子籍看過去時,竟也回看過來,還朝着蘇子籍舉杯,遙遙敬了一杯。

蘇子籍與其微微點頭而笑,收回目光,就不再繼續多看。

“一切都在掌握中。”

“我之前的戰略,就是一方面凸現齊王,一方面被按在地上毆打——皇上,我太弱了,不能頂,所以我得以迅速封國公。”

之前籌劃多時,今日差不多都實現,雖皇帝沒有當衆呵斥齊王,但這也正常,畢竟齊王與段衍行勾結的事,不好放在明面定罪,這早就在蘇子籍的意料中。

“要削齊王的聖眷,不是一天的事,能有這結果,已算不錯了。”

“段衍行之事,必讓皇帝對齊王警惕,現在封我代國公,就是希望我站出來,與諸王頂一頂。”

“我預料的不差的話,皇帝稍後必有恩旨,讓我參與見習朝政。”

“我自己要進,和皇帝要我進,完全不一樣。”

“國公與諸王還有二級差距,但我已不能無作爲,要不,一味示弱,皇帝就會覺得我無用,所以我必須順着皇帝的意,介入政局。”

“首先,要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的意思就是我當工具人,抵制對抗齊、蜀、魯王,使他們不能勢大難制。”

“我必須順皇帝的意思才能生存發展,但是工具人也不能當攪屎棍,這和夜壺一樣,人人厭惡,用過就丟。”

許多人的水平就僅僅是認爲當攪屎棍和鷹犬,可這種從來不得好死,更不要說進一步了。

“在抵制對抗齊、蜀、魯王過程中,必須抵制出風骨,抵制出認同,抵制出聲譽。”

“怎麼樣抵制出風骨,抵制出認同,抵制出聲譽?”

“以死生家國利苟,之趨避福禍因豈!”

“我不能和攪屎棍一樣見諸王就反,得是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對諸王有不利社稷之處撕咬——不,鬥爭。”

“要斗的光明正大,要人人都知,然後被諸王打的滿頭包。”

“至於火候,只要我自己不插手,就憑現在代侯府班子的力量,就算拼命去爭,也會被打的滿頭包。”

“所以,和上次一樣,全府動員,齊心合力,滿頭是包,全無破綻。”

想起當日,爲了文會,代侯府上下動員,蘇子籍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滿頭包,是不是自己就是佛頭了?

“阿米豆腐,滿頭是包鐵骨錚錚代國公,今日上線!”

纔想着,突然之間皇帝問:“代國公,聽聞你擅長詩詞,今日可有詩?”

滿頭是包鐵骨錚錚代國公一怔,這真是人在席上坐,禍從座上來。

當下卻不能拒絕,這種歌功頌德的詩,通常是很難流傳下來,除非真精彩,攪盡腦汁,拍了拍,說着:“孫臣對詩詞一道實在平平,不過孫臣受恩隆重,不敢違旨。”

遂吟:

金陵控海浦,淥水帶吳京。

鐃歌列騎吹,颯沓引公卿。

搥鐘速嚴妝,伐鼓啓重城。

天子憑玉幾,劍履若雲行。

日出照萬戶,簪裾燦明星。

朝罷沐浴閒,遨遊閬風亭。

濟濟雙闕下,歡愉樂恩榮。

這詩其實有點不合場景,水平也不是太高,但是本來這種詩沒有辦法多精彩,滿場的人都是點首。

皇帝似乎很高興,笑着:“代國公謙虛了,倉促之間有這詩,可見你的才情,不過你本是狀元,這才情本不需要證明。”

“你爲朕繪製千福圖,數月不出府邸,這孝順,朕很受用。”

“但與國卻無多少裨益,你以後就列班上朝,多多用心朝事,才無愧於你的才華。”

果然,就是要自己上朝了,而且這話滿口稱讚自己,就是架在火上烤。

鐵骨錚錚代國公眼光一掃,就見齊王眼幾乎要噴出火,而蜀王都臉沉如水,魯王也不由笑容一僵,不過這一切都在預料內,他從容起身拜下:“孫臣遵旨。”

第二百七十二章 委屈第九百十一章 又逃過一劫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寒而慄第九百七十二章 失心瘋了不成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日之師第六百八十二章 絕不輕饒第八百零八章 怕對您有大礙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八年了第四百十九章 天鼓第一百九十七章 鎖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靈前既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舉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權柄是何第一千九十五章 臣等失禮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這就是天家麼影第五百三十三章 南疆果來人了第九百十七章 要事要秘密稟報第二百十章 黑色曼陀羅第六百零一章 挖坑第六百八十七章 還有呼吸第六百二十二章 梵門的情報第一千八十九章 神形盡滅第一百十四章 分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四十六章 崔兆全第八十一章 古崗風水第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第九百八十八章 奴婢死罪第四百七十九章 再試一次第六百八十五章 都反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見過陛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狐狸是功臣第一百十章 梅前悟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恨也無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白之劫第八百十二章 方真求援第八十一章 古崗風水第五百五十六章 點星外丹術第九百零七章 你叫我什麼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你回來第六章 茅塞頓開第九百九十章 我與你不共戴天第七百二十六章 安石不出第一百三十四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四百十六章 驚疑第六百二十三章 並無靈驗第十三章 童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狐狸要復仇第一千八十四章 丹雷第五百七十五章 好畫第二百七十三章 請賜教第六百十五章 位份太低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招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層層宮門依遞開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出傳承第1287章 下官願意第1309章 不肯乖乖去死麼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社稷之重第七百二十章 不信相術第七百十三章 與朕疏遠第五十一章 委屈第三百四十章 有傷天地之和第四百五十章 九章冕服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必須死第一百零四章 爲民作主第六百四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五十章 大洞內丹經第五百五十九章 黑木鐲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禁足第一千一十章 召見第一百零八章 清園寺第八百三十七章 傳喚第八百零四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白之劫第八百三十八章 嬰啼第三百七十五章 去衙門換糧第六百五十六章 青丘來投第五百十八章 人情冷軟第六百三十七章 二十一招劍術第六百十七章 惡緣善緣第二十章 升級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是龍君第二百零四章 有事商量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自服罪而死第一千八十七章 你在說謊第六百九十五章 子嗣第二百十四章 與子偕老第二百七十九章 其血玄黃第五百零三章 代侯復興第一百零九章 有辱斯文第四十六章 萬魚來朝第八百四十四章 埋的太深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不是第一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扣一個黑鍋第六百五十章 幾代夙願第七百七十四章 太讓朕失望了第二百五十章 大洞內丹經第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帥第二百八十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事關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