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秦王政在十年初秋的這場戰役,不但沒有給秦帝國帶來多少實惠,而且沒能給贏政敲響警鐘,十萬秦軍安然退守屯留,並不是贏政所希望的那樣一戰殲滅趙軍主力,爲贏政報當年邯鄲受辱之仇。

得到戰報的贏政沒有斥責韓非,而是下來指令,韓非將軍中一切交與王翦,立刻起身回咸陽。

晚風習習,站在屯留城頭上看落日餘暉,韓非矛盾於是否拼死進言,轉變一下贏政的戰略思路,思慮的結論是否定的,以贏政對趙國的刻骨仇恨,沒有在戰爭面前碰得頭破血流,贏政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蒙恬匆忙的腳步警醒了沉思中的韓非,手上的竹筒裡想必是咸陽送來的急報,是什麼事情能使贏政如此着急,等不及自己回咸陽就送來消息?

“先生,咸陽急報。”

接過竹筒,刮開火漆,倒出絹帛展開一看,居然是贏政親筆所書。贏政的字跡有些歪斜,韓非可以想見贏政寫這封信時的激動。

看完信的韓非將信塞回竹筒,遞給蒙恬道:“拿去燒了。”

蒙恬下去,韓非回過頭來看落日中的太行山翠谷綿延不絕,夕陽將整個太行山染紅了,一如那大戰後遍地鮮紅的戰場。

“呂不韋,你註定要成爲一塊歷史前進的絆腳石被搬開的。”韓非這一聲感慨只能是默默的感慨,一代帝國的君王,開天闢地第一人秦始皇就要誕生了。

秦始皇十年十月,贏政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秦王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毒酒自殺而死。

十四年初。

院子裡的火堆燒得正旺,李強正不斷的往裡丟拇指粗的竹筒,噼裡啪啦地竹筒爆炸聲濺得火星四射,坐在堂前縮着身子看着外面一干女人們在興奮的圍觀,韓非不由笑了起來。過年了,沒有炮仗的春節依舊是熱鬧地。

幾年的時間裡,韓非選擇了一條明哲保身的道路,對龐援李牧一戰後,故友龐援不久病逝。李牧因爲北邊匈奴鬧的厲害,被調往長城一帶對付匈奴人去也。

贏政忙於整頓呂不韋去後國內的政局,也沒有對外發動大規模地戰爭。秦軍只不過在秦趙邊境上發動過一些小規模地零星的戰鬥。

回到咸陽的韓非,注意力集中到配合李斯,在贏政的主導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秦法體系,整個過程中韓非起的作用並不算太大,韓非更多的是讓自己成爲一個閒人。

贏政對韓非的工作態度,似乎並沒有表示更多的不滿,也許贏政一直希望韓非就是一個參謀的角色,而且是一個不帶長的參謀。

韓非地不作爲反而顯得不熱衷於權勢,幾年來贏政似乎已經忘記了不去猜忌韓非。

一羣女人很快就擺開了戰場。俏寡婦石清沒有選擇回四川過年,而是在了咸陽,摻合到韓非家裡過年來了。這幾年石清的買賣越做越大。軍需買賣就不要說了,以馬鞍爲首的龍頭產品如今是秦軍鐵騎地首選裝備。被韓非命名爲“金槍不倒”的藥散,如今已是咸陽城裡上流社會中最搶手的寶貝,徐福沒能見着秦王,在韓非的授意下,石清給徐福一筆錢,打發回山東去做他的地方名流去了。

韓非的決定無非是要把石清緊緊的綁在同一條船上,石清是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怎麼做。韓非雖然不怎麼管事,在贏政面前也基本不怎麼說話,不過只要是韓非說的,贏政卻幾乎沒有不從的。想清楚利害關係後,石清的做法自然就不難解釋了。

除夕夜在迷迷糊糊的瞌睡中和女人們興奮的奮戰中輕易的過去了,大年初一的太陽剛剛升起,韓非家的門前就停了一輛馬車,有客登門也。

來客明顯的臉色沉重,遞上名貼後不安的在門外踱步,睡得正香的韓非被家人叫醒,侍寢的喜兒光溜溜的從被窩裡起來,急忙披上衣服伺候韓非起來。來客是尉繚,秦王十年遊說贏政,被任命爲國尉。

“國尉大人大年初一的擾人清夢,這可不是一個好習慣。”臉都沒來得及洗的韓非便出來了,尉繚可是正兒八經的名人,如今手握重權,怠慢不得的。

“桓*奉大王之命,十五一過立刻動身,先生身爲大王最信任的老師,爲何不勸大王放棄遠道捨近求遠取趙之策?七國之中韓最近,卻最弱,先生莫不是心繫故國吧?”尉繚見了韓非便很不客氣的一通說,韓非聽得苦笑不已。早在呂不韋還在當權時,韓非就主張先打韓國,贏政本來也答應得好好的,誰知道幹掉呂不韋后,腦子發熱了,一門心思要先打趙國,誰能勸得住?

“國尉大人,東西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的,大王的性格你不知道?我勸有用麼?”韓非氣的恨不得一腳踹過去,這話要是傳到贏政耳朵裡,韓非又得有新麻煩了。

“大王,哼哼!蜂準長目、鷙鳥膺、少恩而虎狼之心也。”尉繚說這話時沒看韓非,韓非急得一把上前捂住尉繚的嘴巴道:“你小聲一點,傳出去你我都沒有好日子過。”

尉繚這一鬧騰,奮戰一夜的女人們都被驚動了,藏在裡屋的簾子後面偷看着。尉繚眼睛一掃簾子後面的鶯鶯燕燕,不由氣苦道:“先生整日沉迷於女色之中,太令尉繚失望了。”

韓非苦笑道:“國尉大人有心思和我吵架,不如上桓*那一趟,提醒他一旦初戰獲勝,卻不可冒進,趙國如今雖孱弱不堪,然李牧猶在,別弄個戰敗後不容於大王,背井離鄉他投的結局。”

“哼!秦法苛責,不都是先生和李斯制定的麼?先生要勸桓*自己去便是,我可沒那閒功夫,告辭了。”尉繚一拱手,轉身揚長而去,一點都沒有打擾韓非睡覺該有的內疚。

“我靠,你牛X你去勸啊。”韓非衝着尉繚的背影,低聲罵了一句。

十四年初,桓*率十萬秦軍,東出上黨,借十三年秦軍平陽大捷之餘威,越太行而深入趙國腹地,先後攻佔赤麗、宜安,兵鋒直指邯鄲。

宜安城外,趙軍連連敗退後,得到了李牧率軍增援的趙軍,總算是站住了腳跟,雙方暫時形成了對峙。

李牧到達前線後,認爲秦軍連連獲勝,士氣正旺,誠不可攫其鋒芒也,於是承襲了當年廉頗的戰術,大量修築堅固的營寨堡壘,死守不出,無論秦軍怎麼挑戰,就是不出戰。

面對李牧的戰術,桓*久攻不下,秦軍營寨內,桓*手持一封咸陽發來的信件蹙眉深思。信件是一貫不怎麼對軍事插嘴的韓非派人送來的,上面只有一個字“撤”。這是韓非試圖挽回秦軍敗局的最後一點努力,可惜桓*久思後依舊不肯罷休。

桓*認爲,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紇,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決定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待其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

桓*打的如意算盤被李牧輕易的識破了,洞悉敵情的李牧自然沒上鉤,有趙國王室血統的趙將趙蔥打着趙王的旗號,力主趙軍南下救援。李牧不從,下令趙軍繼續閉門不出,麻痹秦軍。數日後,李牧率大軍趁夜偷襲秦軍大營,兵力空虛的秦軍大營被一鼓而下,趙軍全殲秦軍大營守軍,繳獲了大批軍需。南下的桓*聞訊率軍回師,李牧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回撤秦軍接觸時,李牧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強攻。經激烈戰鬥,10萬餘秦軍,全部被殲。桓*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李牧被封爲武安君。

身在咸陽的韓非得知這一消息後,一聲長嘆之餘,在暴怒的贏政面前更沉默了。

秦王政十五年,不甘心失敗的秦王贏政再次派軍兵分兩路攻趙,一路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上,準備渡漳水想邯鄲(今屬河北)進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陽曲)後東進番吾,拊邯鄲之背。趙將李牧率軍抗擊。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爲依託,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遂決心採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他部署司馬尚在邯鄲南據守長城一線,自率主力北進,反擊遠程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率軍猛攻,秦軍大敗。李牧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軍知北路軍已被擊退後,料難獲勝,稍一接觸,即撤軍退走。此戰,爲趙國贏得喘息時間,獲得短暫的穩定。

番吾之戰雖然以趙軍勝利而結束,但連續兩年的戰爭下來,趙軍傷敵一萬自損八千,軍事實力喪失殆盡,已無力組織遠程追擊及反攻,僅能退守邯鄲,暫時自保。

連續在趙軍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的贏政,終於看清楚一個事實,對趙國不可用急,韓非決定在這時候舊事重提。

第一百零八章第79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21章 全書完第12章 沖喜(下)第6章 微雨燕雙飛(上)第10章 重大發現(下)第4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上)第16章 夜宴第一百零七章第7章 騷動的季節第6章 微雨燕雙飛(下)第5章 大將軍李震(中)第52章 輕裝前進第38章 三軍縞素第104章 母子第17章 合縱(中)第5章 大將軍李震(中)第12章 沖喜(上)第29章 安然而去第80章 御林軍第65章 數學的新運用第92章 墨者李媛第24章 吃魚第80章 御林軍第6章 微雨燕雙飛(上)第5章 大將軍李震(上)第55章 喜訊第93章 刺客?訪客?第11章 連夜進宮第八十七章第94章 夜火第81章 少年甘羅第72章 質子第12章 沖喜(中)第98章 盟約第七十五章第41章 對策第68章 相逢一笑第66章 黑社會第64章 使秦第一百一十七章第92章 墨者李媛第17章 合縱(下)第73章 嬴政的私訪第八十七章第69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11章 連夜進宮(中)第5章 大將軍李震(上)第22章 魏營有女(下)第4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上)第25章 問策第11章 連夜進宮(中)歷史的合縱攻秦之站轉貼資料第25章 問策第34章 各懷心思第6章 微雨燕雙飛(下)第6章 微雨燕雙飛(上)第86章 斷刃天涯第83章 閱兵第65章 數學的新運用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零五章戰國末期的戰神李牧轉帖資料第83章 閱兵第92章 墨者李媛第12章 沖喜(上)第22章 營中有女(上)第一百一十五章第71章 論兵第51章 渡口之爭第52章 輕裝前進第12章 沖喜(中)第16章 夜宴第52章 輕裝前進第77章 葭如的消息第13章 脫離實際的願望(上)第53章 驚變第九十章第100章 贏政親政第38章 三軍縞素第101章 宮變(上)第38章 三軍縞素第13章 脫離實際的願望(上)第48章 嬴政出手第一百零五章第6章 微雨燕雙飛(下)第80章 御林軍第80章 御林軍第7章 騷動的季節第97章 誘惑(下)第一百零八章第5章 大將軍李震(下)歷史的合縱攻秦之站轉貼資料第9章 壯士武清(下)第17章 合縱(上)第19章 隨軍(下)第一百一十八章第4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一百一十一章第18章 結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