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程爾(二)

沿着常熟路前行百米左右,左拐便是五原路。

程爾對這條路很熟悉,去年曾經來過幾次。記得那時天氣尚熱,空氣中瀰漫着靜謐慵懶的氣息,連腳步都變的輕緩,知了聲聲地叫着夏天。兩旁茂密的法國梧桐拱起綠色的穹頂,把馬路襯得悠遠深邃,一眼望不到頭。

現在這個季節樹葉早已落光,光禿禿的樹枝增添了幾分蕭索,不過卻能看到馬路兩旁具有英倫風格的建築,雙坡屋頂、老虎窗、高聳的磚砌煙囪,搭配清水紅磚的外牆。

馬路兩邊零零散散分佈着不少店鋪,有咖啡館、服裝店、精品店、理髮店、飯店等等,又充滿了煙火氣息。

程爾根據約定的地址,來到一家小吃店,門口的櫥窗裡有賣生煎和小籠的。外面人行道上拍着十幾個人的隊伍,一看就知道生意不錯。

走進店堂,程爾發現與其說是早餐店,不如說是喝早茶的地方。店堂裡很乾淨,深色的餐桌鋪着白色的餐布,人們都在悠閒地喝茶、聊天、品嚐小吃。

這裡沒有早餐店的喧囂,說話的時候大都輕聲細語,偶爾能聽見幾聲碗盞碰撞的清脆。

程爾掃視了一圈,在靠牆的一張桌子邊找到了自己要找的那個人,只是跟自己印象中的形象有些差別,沒有水光溜滑的分頭,沒有西裝革履,卻而代之的是一頭利落的短髮和一件黑色半高領的毛衣,顯得年輕且更有活力。

“李……李唐先生!”

程爾走過去,他不太善於言辭,本想稱呼李老師,但對方明顯年輕,只好連名帶姓稱呼一聲先生。

李唐忙站起來,看着眼前這個長着一對招風耳,西裝革履,戴着黑框眼鏡,卻又略顯侷促的年輕人,笑容滿面地伸出手:“你就是程爾導演吧?你好,程導!”

程爾有些羞澀地點了點頭,跟李唐握手道:“您叫我程爾就好。”

“好,程爾!坐坐坐,實在不好意思,時間約的這麼早。”李唐熱情招呼。

兩人昨晚通過電話,許是等這個電話太久了,從他看到《犯罪分子》的劇本到接到程爾的電話已經過去小倆月了,便突發奇想,約對方第二天一起喝個早茶。

“沒關係。”

程爾拘束地坐下來。

“這個本子我接了。”李唐給他倒了一杯茶,開門見山道。

“謝謝,李……呃,李先生。”

短短几句寒暄,李唐算是看出來了眼前這位程爾,不太會,或者說不太擅長說話,難怪能跟樓燁“很聊得來”。

他笑着擺手道:“跟你一樣,叫我李唐就好,千萬別客氣。”

“好,李……李哥。”

程爾總算還是靈活了一些。

這時,服務員把菜單拿過來。

李唐示意把菜單給坐在對面的程爾:“想吃什麼自己點。”

自己則不看菜單直接跟服務員點單道:“我要一碗小餛飩,一客生煎饅頭……哦,再來一客蒸排骨。”

程爾看着菜單有點奇怪,因爲上面不但有上海本地的早餐品種,還有很多粵式風味的小吃,比如李唐剛剛點的蒸排骨,菜單上寫的是“豆豉蒸排骨”,一道經典的粵式小菜。

只是他見李唐點完,忙匆匆指着菜單道:“我要一份鹹豆漿,一籠小籠。”

“就這些?”服務員問。

“嗯,夠了。”

李唐見程爾居然點了一碗鹹豆漿,略感意外。鹹豆漿是長三角一帶的產物,外地人很少會喝鹹豆漿的。

記得原身第一次帶前女友喝鹹豆漿,前女友看到豆漿裡要加醬油、米醋、蔥花、紫菜、榨菜末和油條,當時就很驚訝,因爲在她的認知中豆漿是甜的,豆腐腦纔是鹹的。

“程爾,你來上海多久了?”

“大半年了,我是去年七月份來上影廠實習的。”

哦,大半年了,應該是習慣了。

“那還真不巧,如果早半年的話,我們可能就有機會合作了。”李唐笑道。

程爾點點頭道:“我看過《上海紀事》。”

“成片已經出來了,感覺怎麼樣?”李唐忙問道。

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他一直都特別期待。

程爾推了推眼鏡,認真道:“電影拍的挺好的,無論是攝影還是構圖都很出色,鏡頭很現代化,李哥您和那位叫袁荃的女演員都演的非常精彩,只是……”

說到這裡,他稍稍遲疑了一下後道:“只是我個人覺得電影涵蓋的事件太多,導致事件蓋過的人物,從人物身上體現的核心情感力量不足。”

“呃……”

李唐沒想到程爾會如此直言不諱。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他們北電導演系的前輩,紐約電影學院的高材生。一般情況下,都是花花轎子衆人擡,就算有明顯的瑕疵,選擇性的忽略或者儘量語氣婉轉。

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系四年級的學生就敢如此直言不諱地批評前輩,彭曉蓮導演知道麼?

同時,李唐隱隱有些失望,畢竟是自己第一部作品如此遭人詬病,儘管這個毛病不一定是出在演員身上,但總歸心裡不舒服。

“我們還是聊聊劇本吧。故事寫的特別好,感覺特別真實,我特別喜歡,還有胡天這個人物……”

聽聽,李唐說話多好聽,一連三個特別。只是未等他說完,就見程爾從包裡翻出一撂稿子,遞過來道:“李哥,您先看看。”

“呃,好。”

李唐接過來。

第一張是人物關係圖,劇本里的人物不多,包括跑龍套的混混、警察,加起來也只有十多個。但在這張人物關係圖上所有人物,包括人物之間的聯繫都標註的清清楚楚。

第二張是電影的結構圖,雖然這只是一部短片,但依舊嚴格遵循三幕式的劇情結構。

後面十幾張都是每一幕的人物關係和劇情細節。 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圖表化展示,讓人看了一目瞭然,且極有畫面感。

最後纔是一些重要場景的分鏡畫稿。

李唐只是粗略翻了翻,很震驚,沒想到程爾的準備工作會做的如此充分。

和彭曉蓮導演合作的時候,彭導更強調集思廣益,技術上、表演細節上強調的比較多,最後定了就嚴格執行。

而樓燁則是另一個極端,神秘且天馬行空,“飛紙”司空見慣,不讓演員有過多的準備,在拍攝中尋找靈感。

至於《還珠二》,電視劇嘛,談不上創作,單純就是工業化流水賬。

但程爾這邊,準備工作卻如此細緻,顯然更強調導演的藝術,把演員控制在特定的情境中。同時他並沒有把演員當作實現他導演藝術的牽線木偶,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給予演員足夠的發揮空間。

李唐之所以這麼快就得出結論,因爲很簡單,光看圖表就知道了。

原先他準備和導演聊聊劇本,現在看來似乎沒有這個必要了,人家早已把準備工作做到了前頭。

這時點的東西陸續上桌,李唐一邊吃一邊翻着分鏡畫稿,光看畫工當然比樓燁差遠了,也不象樓燁那種天馬行空,毫無規律可言。從分鏡構圖來看,中景、近景偏多,畫面大都採用對稱格局,顏色也大量使用暖色調,部分偏灰暗大致是劇情使然。

總體來說反映了一個範兒極正的學院派導演的水準。

當然這些都是程爾向李唐展示的誠意,他需要李唐回饋給他對導演的信任。

第216章 小白花第158章 有人偷拍第111章 驚豔第67章 陸學長第205章 李老師的物理課第70章 再到京城第46章 過年回家第225章 素手調羹湯第1章 李唐第86章 發酵第43章 他倆有狀況第193章 前倨後恭第116章 說話算數第142章 囂張第88章 角色理解第195章 回馬槍第75章 查戶口第12章 奈安第143章 爭執第7章 試戲(三)第92章 氣質如蘭第14章 開拍第63章 初吻第133章 囂張第5章 試戲(一)第122章 名聲很重要第214章 巴爾扎克和小裁縫第155章 獲獎第139章 貪心不足第217章 李唐你要減肥第128章 遭賊?第72章 彩排第204章 表演要走心第140章 進展出乎意料第195章 回馬槍上架感言第166章 大家都忙第66章 爭吵第71章 大人物第187章 開心就好第33章 進組第64章 跟我去上海第169章 第三個人第226章 夜話第183章 暗裡妖嬈第115章 不忿第30章 探班(二)第100章 小胖離家出走第152章 前小姨子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82章 二度創作第143章 爭執第212章 早去早回第193章 前倨後恭第142章 囂張第47章 前女友有時候很脆弱第201章 沒有抵抗力第126章 夠狠第158章 有人偷拍第88章 角色理解第101章 我媽懷孕了第189章 前車之鑑第151章 有了新歡忘了舊愛第42章 四合院第84章 李老師不要啊第170章 問問第108章 恰逢其會第120章 又到過年時第146章 突如其來的消息第97章 口是心非的小胖第8章 過年第61章 電影上映了第20章 初見第8章 過年第89章 合作愉快第186章 投桃報李第41章 還珠爆火第199章 磨鏡頭第228章 冷清的交易市場第188章 收視極好,反響不妙第88章 角色理解第213章 這麼草率麼第105章 金雞百花(下)第211章 你還不行第122章 名聲很重要第214章 巴爾扎克和小裁縫第228章 冷清的交易市場第158章 有人偷拍第20章 初見第230章 沒咖位沒人權第132章 齊聚第79章 炒緋聞第230章 沒咖位沒人權第208章 我要當經紀人第201章 沒有抵抗力第55章 殺青 進組上架感言第44章 一劍鍾晴第18章 周訊第213章 這麼草率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