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

無天得勢,再掌三界

這個消息以風一樣的度傳遍三界,引狂潮,真真正正的震撼人心哪

其實根本不用宣傳,就看無天得道之時三界遮天蔽日,黑幕重重的景象便知這魔頭終究是獲勝了。

總說邪不勝正,可到了如今,這邪怎麼就將能夠戰勝得了正呢?

你看那佛教衆位佛祖,興師動衆,大肆而出,鬧得轟轟烈烈,衆所周知,彷彿是志在必握,竟然到了最後也一一敗落,狼狽逃竄會極樂世界。

再觀道門神仙,作壁上觀,最後蜂擁而現,信心滿滿,可不也是被嚇得龜縮了回去。

道佛二教的醜態令人厭惡,更令人失望,大家都對他們漸漸失去了以往的信仰。

尤其是遭受重創的人界,山河破碎裡愁雲,大家都歸罪於道佛二教,視他們如同罪魁禍,一下子,二教的氣運直直的往下跌落。

好慘,好慘哪

道門還好,實力尚在,倒也無啥損傷。

只是想到無天大魔頭如今在大道的恩賜下直接踏入至人境界,聖人之下的第一境界。

那實力,三界之中已經無人可以徹底打敗他了,更遑論要將其隕滅。

平時有聖人在,這幫道門神仙們倒也無所畏懼,心自安然,可是如今大勢不妙,背後沒有強硬的靠山撐着,雖然底氣猶在,但終覺心虛,再也不敢出來搗亂,動手動腳了。

佛門是最失敗,受創最重的。

當燃燈帶着衆位傷痕累累,差點魂歸極樂的幾位佛祖歸去以後,在佛門之內造成了十級大風暴,一下子轟的佛門人仰馬翻,人心渙散。

出動了這麼多兵力,拿出了這麼多準聖,竟然還消滅不了區區的一個無天,損兵折將至此等慘景,令人情何以堪?

一時間,開始有人對燃燈領導下的佛門出了質疑,燃燈這位教主的地位已經是不保了,但他還不能怎樣,趕快閉關苦修,爭取早日恢復修爲,不然他恐怕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名義上,燃燈雖然還是佛教教主,但對佛教也逐漸失控了。

不少,忠於原教主釋迦牟尼如來的佛教徒們,開始起來反抗,要想對付魔教唯有迎回如來的轉世法身,以及得到上古十八顆萬佛之祖的舍利子。

痛定思痛之下,佛教開始從這方面入手了,而如來的地位也再度確立起來,大家將如來視作東山再起的希望。

可就在這時候,天地間流傳出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如來轉世靈童,已經被無天抓住並困了起來。

雖然無天無法鍛殺靈童,但靈童落在無天手上也足以讓人產生絕望。

這個消息狠狠的打退了不少意志不堅的人,也令人對魔教望而生畏,產生了高山仰止,高不可攀的感覺。

從這一刻開始,無天、魔教才如此的讓人刻苦銘心,才讓人知道天地已經步入三足鼎立的時代,魔教也能夠跟佛道二教並肩而存,毫不相讓。

無天得勢,令魔教的實力暴漲,更使得不少規模不的勢力歸附。

而他的夥伴冥河既然賭贏了,也使得阿修羅族第一次洞地底走向人界,修羅之名開始揚威人界。

另一方面,一場徹徹底底的敗戰,也讓道佛二教放棄了彼此之間的爭權奪利的醜陋勾當,暫時將目標對準了日漸高漲的魔教,魔教的勝利倒是令這兩者走的更近

無論如何,三界局勢翻轉,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未來究竟如何,更是令人期待

而今,大戰剛歇,但這天地間的風波卻始終也停不了。

話說孫悟空與紫霞,自從被喬靈兒捨命犧牲自己,從花果山救走之後,便下定決心承擔挽救三界的使命,踏上了尋找十八顆舍利子之路。

在紫霞仙子這一中間人大力的往返撮合之下,孫悟空從分裂的佛教之中得到了許多助力,因爲不少佛陀或明或暗的支持而迅在身旁凝聚了一股不的勢力,昔日的西遊隊伍也再度開張。

也許是天命所歸,悟空接連的帶着一批人馬找到了一顆又一顆的上古萬佛之祖的舍利子。

有好幾次,他們搶在魔教之前奪了過去,有時在落後的情況下也能憑藉着聰明機智有驚無險的贏取而歸。

屢屢的吃虧,既見識到了佛門死灰復燃,也看到了孫悟空的威脅和機靈,這讓魔教也有些急了。

尤其是那如來的轉世靈童落在無天手中卻怎麼也殺不死,這種感覺更令無天感到心急難耐,狂亂暴躁。

於是,無天親自出馬,瞄準了孫悟空這一行人。

悟空帶着紫霞,三藏等人入得靈山,又由靈山正式踏入佛門如今的大本營極樂世界。

雖說魔教自打勝利之後並無侵犯靈山之舉,但佛教如今也不敢再在靈山駐紮。

而是心翼翼的躲入阿彌陀佛一手建立的極樂世界之中保全自身,以防又是損兵折將,尤其是在衆位佛祖重創未愈的情況下更是得千防萬防。

悟空拜見燃燈,往日大殿之內熙熙攘攘,衆位佛教大能更是濟濟一堂,好不熱鬧安詳。

不過現在卻遠遠不能相比,廟堂之上僅僅高坐着數十位佛陀,較之往日動輒成百上千的狀況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端坐上上方的燃燈古佛,現在的他再無昔日的威風凌凌,雖有金粉撲臉,仍可見一絲難掩的蒼白。

至於鼎鼎有名的大日如來,彌勒尊王,藥師琉璃等諸多大佛皆無影無蹤,聽說是重傷閉關而去,只剩下燃燈一人孤零零強撐病體看住場面,着實悽慘。

即使是如悟空這般心如頑鐵,膽色過人,看到這一幕也不由得感慨萬分:佛門真個是衰了

“弟子唐三藏拜見燃燈古佛”唐僧出頭,帶着衆位弟子以及諸多手下前來面見。

雖說這隊伍之中隱隱以孫悟空爲,悟空也是此劫的天命之人,但尊卑有序,無疑唐僧的地位最高,他最適合挑頭應對這類繁文縟節。

“三藏,你此來目的我已明瞭。”

燃燈目光炯炯的盯着唐三藏,仔細的打量了一番,而後講道:“上古十八顆萬佛之祖的舍利子無一不是我佛門至寶,這等存在即使是我貴爲一教之主也難以完全得知其所在之地。

爾等此次能夠搶在魔教之前獲得那幾顆舍利實是悟空乃天命之人,我佛之幸哎......”

燃燈長長地嘆息一聲,不再出口,但他的話也明白無誤的表明,他根本不知道其他舍利子的下落。

一聽燃燈古佛話中無可奈何之意,唐三藏尚未開口,那毛躁的猴子就急了,衝了出來,對着燃燈問道:“舍利子乃佛門寶物,即使古佛不清楚它的下落,難道連一絲線索也不知曉?偌大的佛門,創下如此基業,竟也會遺失至寶,犯下如此荒唐大錯?”

悟空毫不留情的責問,一點也沒有顧忌彼此之間的關係。

言語中的一絲嘲諷,雖然顯而易見,但卻無人迴應。

放在以前,要是有人敢在佛門大殿,當着佛祖面前喧譁放肆,不知會有多少佛陀不忿出手,將狂徒給打滅而去。

但如今,悟空可是佛門的希望,誰也不敢妄動,更何況他直接針對的,質疑的是燃燈,這位已經漸漸失勢的佛教教主,大家也樂得看場好戲。

燃燈的失意也由此可見

“悟空,佛魔相爭,一線生機便在於釋迦牟尼的轉世法身以及十八舍利,此乃上蒼之定數,考驗,雖然舍利子出自本教,但本教卻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挽回劫數,吾也別無他法。”

說到這裡,燃燈不甚唏噓,感慨的講道:“釋迦牟尼如來轉世法身已被無天魔頭擒走,被困黑暗之淵,難矣”到了這個時候,以往強勢無比的燃燈古佛也顯得落寞無比,讓人看起來就像是個孤寡老頭,靜靜地呆坐着了度殘生,一身悲涼。

悟空沉浸於燃燈的氣場,也不再說些什麼,默默的退了下去。這位佛祖言行見都已經是如此的唉聲嘆氣,甚至是低聲下氣,他難道還能再強硬。

“看來這舍利子的下落真的只能是在茫茫大海之中搜尋,全靠運氣。”

至此在場的都不由得難掩心中的失落。若真的靠運氣去尋找舍利子,那得到何年何月才能了結,佛門又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夠再度出世呢?

而且現在敵強我弱,魔教比他們的機會會更多。

“既然如此,我等拜別佛祖”

場面冷了下去,唐僧也不願多待,直接告辭。不過在這個時候卻聽見燃燈再度開口。

“依我所見,三界之中,而今能夠算出舍利子所在的唯有二人,地仙之祖鎮元子,蓬萊道尊。蓬萊此次相助無天,看來鐵定是站在魔教一方,而鎮元大仙雖說與魔教毫無瓜葛,但昔日與我佛門互生嫌隙,所以....”燃燈又停了下來一聲不吭。

蓬萊是沒希望了,要找就找鎮元子,但鎮元子這廝與佛門有隙,找他也很麻煩啊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看向了悟空。

佛門與鎮元子的嫌隙主要乃是因爲當初鎮元子的道場萬壽山五莊觀擋住了佛門東進傳道的道路,雖然與悟空無關。

但當初佛門藉着悟空之手毀了鎮元子的人蔘果樹,這也直接使得悟空跟鎮元子結下因果,後來更是荒唐的結拜爲兄弟。

想要讓鎮元子幫忙,還真得有悟空來解開這來源已久的矛盾。

悟空,的的確確乃是天命之人衆所歸啊

猴子也不笨,聞歌而知雅意,只是他跟鎮元子雖說是有着八拜之交,互爲兄弟,但根本沒多大來往,他雖然自號齊天大聖。

但在鎮元子面前至少也得矮個頭,即使是燃燈佛祖跟鎮元子同輩,但鎮元子踏入了混元境界,雖不是聖人,但地位也僅比聖人低一層,誰見了也得執師長之禮。

怎麼想,猴子也覺得自己辦不了鎮元子?

......................

唐僧師徒在東華山決定分頭行動,悟空等來到五莊觀,拜訪舍利子的知情人鎮元大仙。

不料鎮元子卻被提觀音前請去南海議事,悟空預感大事不妙,與八戒、哪吒一道直奔南海。

觀音追問舍利子下落,鎮元子婉言拒答,觀音現出原形,乃無天弟子白象大王。

白象旋又變做悟空,終獲十六顆舍利子下落。

黑袍與白象在蒙界果然找到三顆舍利子,不料白象卻是悟空所變。

悟空與八戒、哪吒等將十六顆舍利子找齊,無天調兵遣將,意在必得。

.....................

悟空等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十六顆舍利子,不慎誤中黑袍埋伏,急將舍利子一口吞下。

無天將悟空置於沸鼎之內,意欲用聖火煉出舍利子,唐僧師徒異常焦急,派出能抵禦弱水劇毒的八戒前去營救,悟空長時間在烈火中炙烤,開始化出舍利子,八戒擊殺攔路的怪獸救出悟空,唐僧師徒與衆神匯合,與無天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距離如來返回只有一個時辰,衆神雖奮力拼搏,仍難取勝。

當悟空得知自己就是制服無天的第十七顆舍利無骨舍利子時,毅然跳入火海,化爲一顆豆大的舍利子向無天擊去,巨響聲中,無天身形化作紙鳶飛逝,如來現出金身返佛界,無天被逼退,三界歸於平靜。

悟空打坐蓮臺含笑合十異常安詳,如來佛祖封孫悟空爲南無大聖舍利尊王佛。

第二十一章 夜夢聘賢第七章危機降臨第三十二章諸仙遭劫第二十一章 闡教敗退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三十三章 雙陣對決第六章 人族大興第十三章狼妖進村第三十章 三方對立第二十四章 替死鬼儡第十章狼影妖蹤第六章遊方道士第二十一章佛魔之戰第十七章儒門入世第四十七章 楚漢爭霸第二十六章 女媧造人第三十章 忽悠金角第六十七章擊殺牛魔第四十章車遲爭端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三章唐太宗第十二章如來轉世第一章八景宮相談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第二章祖巫出世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六章 二聖謀劃第五十三章 忍平風息?第二十六章 相國鬥妖第十章天庭淪陷第四十三章 朝代更替第四十九章 六道輪迴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六十七章擊殺牛魔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二十五章 紅雲因果第二十二章悟空訪師第五十章 教教爭鬥第四十五章 天庭密議第六十三章二借芭蕉第八章沉香救母第八章殺伐不止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五章 龍宮奪寶第三十八章 暗流起涌第二十二章悟空訪師第一章混沌波動第四章媚娘稱帝第二十三章準聖之戰第十三章 緊那羅渡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一章三族稱霸第四十六章 兄妹之情第七章 商周陰雲第二章 老子傳道第二十三章 大戰開始第五十三章女王思春第六章擊殺麟子第四十章 戰!戰!戰!第九章 哪吒現世第四十五章 天庭密議第十二章 蚩尤明身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二十六章十絕之戰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三十六章 亂戰再起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十六章雙雙謀劃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五十三章女王思春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第七十一章殺九頭蟲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二十六章無天得勢第四十七章 楚漢爭霸第四十三章 朝代更替第一章 人皇之爭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一章魔威蓋天第二十章逃回西岐第二十四章 替死鬼儡第四十一章車遲比鬥第三十八章 萬仙陣啓第二十四章 白骨精謀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二十一章 果樹倒下第十一章軒轅繼位第十三章兩難選擇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十七章儒門入世第五十三章女王思春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十四章 闡教再議第三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十三章動亂再起第三十八章 秦滅昭昭第十章 地府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