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陣中鬥法

話說通天教主出陣見了老子與元始二位聖人,雖然心有不快,卻還是於對面打了個稽首,道:“二位道兄請了!”

老子罵道:“師弟可謂無賴之極!不思悔過,何能掌截教之主?前日誅仙陣上已見雌雄,只當潛蹤隱跡,自己修過,以懺往愆,方是掌教之主;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羣仙布此惡陣

你只待玉石俱焚,生靈戕滅殆盡,你方纔罷手,這是何苦定作此業障耶!”

通天教主一聽,怒從心起,道:“你等謬掌人闡二教,自恃己長,縱容門人,肆行猖獗,殺戮不道,反在此巧言惑衆。我是那一件不如你?你敢欺我!今日你再請西方準提道人將加持杵打我就是了。不知他打我即是打你一般。此恨如何可解!”

元始笑道:“你也不必做這口舌之爭,只你既擺此陣,就把你胸中學識舒展一二,我與你共決雌雄。”

通天教主怒道:“我如今與你仇恨難解,除是你我俱不掌教,方纔干休!”

通天教主道罷,走進陣去;少時,布成一個陣勢,乃是一個陣結三個營壘,攢簇而立。

通天教主至陣前問道:“你二人可識吾此陣否?”

老子大笑道:“此乃是吾掌中所出,豈有不知之理。此是太極兩儀四象之陣耳!有何難哉!”

通天教主也不說什麼,只道:“可能破否?”

元始笑道:“你且聽吾道來:混元初判道爲尊,煉就乾坤清濁分。

太極兩儀生四象,如今還在掌中存。”

老子問曰:“誰去破此太極陣走一遭?”赤精子大呼道:“弟子願會此陣!”

太極陣中遇奇士,回頭百事自相宜。”

赤精子躍身而出,只見太極陣中一位道人,長鬚黑麪,身穿皁服,腰束絲絛,跳出陣前,大呼道:“赤精子,你敢來會吾陣麼?”

赤精子亦道:“烏雲仙,你不可恃強,此處是你的死地了!”

烏雲仙大怒,仗劍來取,赤精子手中劍赴面交還。

未及三四個回合,烏雲仙腰間掣出混元錘就打,一聲響,把赤精子打了一跤,烏雲仙才待下手,有廣成子大呼道:“少待傷吾道兄,吾來了!”

說罷,仗劍抵住了烏雲仙。

二人大戰,未及數合,烏雲仙又是一錘把廣成子打倒在地。廣成子爬將起來,往西北上走了。

通天數主命烏雲仙趕去,“定然拿來!”

烏雲仙領法旨,隨後趕來。廣成子前走;烏雲仙后趕。眼看便要趕上,廣成子正無可奈何,轉過山坡,只見準提道人來至。

讓過了廣成子,準提卻阻住了烏雲仙,笑容滿面,只是卻有些**了,口稱:“道友請了!”

烏雲仙自然認得是準提道人,大叫道:“準提道人,你前日在誅仙陣上傷了吾師,今又阻吾去路,情殊可恨!”

仗寶劍望準提道人頂上劈來。

道人把口一張,有一朵青蓮托住了劍。

言曰:“舌上青蓮能託劍,吾與烏雲有大緣。”

準提笑容滿面的道:“道友,我與你是有緣之客,特來化你歸吾西方,共享極樂,有何不美?”

烏雲仙大呼道:“好潑道!欺吾太甚!”

又是一劍。準提用中指一指,一朵白蓮託劍。

準提又曰:“道友,掌上白蓮能託劍,須知極樂在西方。二六蓮臺生瑞彩,波羅花放滿園香。”

烏雲仙心中且急,只是自己又跑不掉,大呼道:“一派胡說!敢來欺我!”

又是一劍,準提將手一指,一朵金蓮托住。

準提道:“烏雲仙友,吾乃是大慈大悲,不忍你現在真相,若是現時,可不有辱你平昔修煉工夫,化爲烏有。我如今不過要與你興西方教法,故此善善化你,幸祈急早回頭。”

烏雲仙大怒,又是一劍砍來。

準提將拂塵一刷,烏雲仙手中劍只剩得一個靶兒。

烏雲仙大怒,拎起混元錘打來。準提就跳出圈子去了。

烏雲仙隨後便要逃跑。準提道:“徒弟在那裡?”只見一個童兒來,身穿水合衣,手執竹枝而來。

準提道人命水火童子:“將六根清靜竹,來釣魚鰲。”

童子向空中將竹枝垂下,那竹枝就有無限光華異彩,裹住了烏雲仙;烏雲仙此時難逃現身之厄。

準提叫道:“烏雲仙,你此時不現原形,更待何時!”

只見烏雲仙把頭搖了一搖,化作一個金須鰲魚,剪尾搖頭,上了釣竿。

童子上前,按住了烏雲仙的頭,將身騎上鰲魚背上,徑往西方八德池中去了。

準提道人收了金鰲,趕至萬仙陣前。

通天教主看見準提,怒衝面上,眼角俱紅,大呼道:“準提道人,你今日又來會吾此陣,吾決不與你干休!”

準提道人笑道:“烏雲仙與吾有緣,被吾用六根清淨竹釣去西方八德池邊,自在逍遙,無罣無礙,真強如你在此紅塵中擾攘也。”

通天教主聽罷大怒,正欲與準提廝殺,只聽得太極陣中一人作歌而出,歌曰:“大道非凡道,玄中玄更玄。誰能參悟透,咫尺見先天。”

太極陣中虯首仙提劍而出:“誰人敢進吾陣中來,共決雌雄?”準提道人笑道:“文殊廣法天尊,借你去會此位有緣之客。”

說罷準提把文殊廣法天尊頂上一指,泥丸復開,三光迸出,瑞氣盤旋。

元始天尊遞一幡與文殊,名曰盤古幡,“可破此太極陣。”

文殊廣法天尊接幡作偈而出,偈曰:“混元一氣此爲先,萬劫修持合太玄。

莫道此中多變化,汞鉛消盡福無邊。”

文殊廣法天尊歌罷,虯首仙大呼道:“今日之功,各顯其教,不必多言!”

仗手中劍砍來。文殊廣法天尊手中劍急架相還。未及數合,虯首仙便往陣中而去。

文殊廣法天尊縱步趕來。

虯首仙進陣,便祭起符印,只見陣中如鐵壁銅牆一般,兵刃如山。

文殊廣法天尊將盤古幡展動,鎮往了太極陣,廣法天尊現出一法身來。

怎見得,有贊爲證:面如藍靛,赤發紅髯。

渾身上五彩呈祥,遍體內金光擁護。

降魔杵滾滾紅焰飛來;金蓮邊騰騰霞光亂舞。

正是:太極陣中皈依大法現威光,朵朵祥雲籠八面。

虯首仙見廣法天尊現出一位化身,甚是奇異,只見香風縹緲,瓔珞纏身,蓮花托足,正是那西方教金身之法,虯首仙並不曾見過此種法術,無法可治。

正欲迴避;文殊忙將捆妖繩祭起,命黃巾力士:“拿去蘆篷下,聽候發落。”廣法天尊收了法像,徐徐出陣,上篷來見元始,曰:“弟子已破太極陣矣。”

元始命南極仙翁:“去蘆篷下,將虯首仙打出原身。”

仙翁領命至篷下,見虯首仙縛住一團。

南極仙翁對虯首仙口中唸唸有詞,道聲:“疾!還不速現原形,更待何時!”

只見虯首仙把頭搖了兩搖,就地一滾,乃是一個青毛獅子,翦尾搖頭,甚是雄偉。南極仙翁回覆元始天尊命令。元始分付:“就命廣法天尊坐騎,仍於項下掛一牌,上書虯首仙名諱。”

次日,老子與元始親臨陣前,問:“通天教主何在?”

左右報與通天教主,徑出陣前,老子命文殊騎了青獅至前面,老子指與通天教主看,道:“你的門下,長有此等之物,你還要自逞道德清高,真是可笑!”

就把個通天教主羞紅滿面,大怒道:“你再敢破吾兩義陣麼?”

老子尚未及回言,只見兩儀陣內靈牙仙大呼而出曰:“誰敢來破吾兩儀陣麼?”正是:袖裡乾坤翻上下,兩儀陣內定高低。

靈牙仙徑出陣來,問:“誰敢來見吾此陣?”

元始命普賢真人道:“你去破此陣走一遭。”遂將太極符印付與普賢真人。

真人至陣前道:“靈牙仙,你若行成形,爲何不守本分,又來多此一番事也。只怕你咫尺間現了原形,那時悔之晚矣。”

靈牙仙大怒,仗二劍飛來直取。普賢真人仗手中劍火速忙迎。未及數合,靈牙仙便往兩儀陣中而去;普賢真人趕入陣內。

靈牙仙祭動兩儀妙用,逞截教玄功,發動雷聲,來困普賢真人。

只見普賢真人泥丸宮現出化身,甚是兇惡。

怎見得,有贊爲證:面如紫棗,巨口獠牙。霎時間紅雲籠頂上,一會家瑞彩罩金身。瓔珞垂珠掛遍體,蓮花托足起祥雲。

三首六臂持利器,手內降魔杵一根。

話說普賢真人現出法身,鎮住靈牙仙,仍用長虹索,命黃巾力士:“將靈牙仙拿去蘆篷下,聽候指揮。”

普賢真人破了兩儀陣,徑至蘆篷上,參見老子。老子命南極仙翁:“速現靈牙仙原身。”

南極仙翁領令,將三寶玉如意把靈牙仙連擊數下。

靈牙仙就地一滾,現出原形,乃是一隻白象。

老子分付:“將白象頸上也掛一牌,上書靈牙仙名諱,與普賢真人爲坐騎。”普賢領命將之帶下不提。

復至陣前,通天教主見青獅在左,白象在右,不覺大怒,正欲上前,只見四象陣中金光仙大呼道:“闡教門人不要逞強,吾來也!”

乃作歌而出,歌曰:“妙法廣無邊,身心合汞鉛。今領四象陣,道術豈多言。

二指降龍虎,雙眸運大玄。誰人來會我,方是大羅仙。”

元始見金光仙出得四象陣來,勇猛莫敵,忙分付慈航道人道:“你將如意執定,進四象陣去,直須……如此如此,就變化無窮,何愁此陣不破也;此是你有緣之騎。”

慈航道人作歌而出,歌曰:“普陀崖下有名聲,了劫歸根返玉京,今日已完收四象,夢魂猶自怕臨兵。”

慈航歌罷,金光仙躍身而出,大叫道:“慈航道人,你口出大言,肆行無忌,好個‘今日已完收四象’,只怕你死於目前!不要走,正要拿你!”

仗手中劍飛來直取,慈航道人手中劍急架忙迎。

未及三合,金光仙便入四象陣去了。慈航趕入陣中。金光仙將四象陣符印發開,內有無窮法寶,來治慈航道人。

正是:四象陣遇金毛犼,潮音洞裡聽談經。

話說慈航道人見四象陣中變化無窮,忙將頭上一拍,有一朵慶雲籠罩,蓋住頂上,只聽得一聲雷響,現出一位化身,怎見得:面如傅粉,三首六臂。

二目中火光焰裡見金龍;兩耳內朵朵金連生瑞彩。足踏金鰲,靄靄祥雲千萬道;手中託杵,巍巍紫氣徹青霄。

三寶如意擎在手,長毫光燦燦;楊柳在肘後,有瑞氣騰騰。

正是:普陀妙法**,方顯慈航道行。

且說金光仙看見闡教內門人這等化身,自嘆道:“真好一個玉虛門下,果然氣宇不同!”

其實他哪裡知道,這根本不是玉虛門下法術,只那西方準提道人,所創的金身大法而已。

方欲待逃回,早已被慈航道人祭起三寶玉如意,命黃巾力士:“把此物拿去篷下,聽候發落。”

少時,力士平空把金光仙拿到蘆篷下。

南極仙翁在篷下等候,忽見空中丟下金光仙來,南極仙翁見金光仙跌下篷來,遵老子命令,將金光仙頸上連拍幾下:“這業障還不速現原形,更待何時!”

金光仙情知不能逃脫,就地一滾,現出原形,乃是一隻金毛犼。

仙翁至蘆篷回覆法旨。元始分付:“也與他頸上掛一牌,書金光仙名諱,就與慈航爲坐騎。”

仙翁一一如命施爲。

慈航騎了,復出陣前。此乃是三大師收伏獅、象、犼;後興釋門,成於佛教,爲文殊、普賢、觀音,是三位大士;此是後話,表過不題。

且說通天教主見如此光景,心中大怒,方欲仗劍前來,以決雌雄,忽聽得後面一門人大呼曰:“老師不要動怒,吾來也!”

通天教主觀之,乃是龜靈聖母,身穿大紅八卦衣,仗手中寶劍,作歌而來。

歌曰:“炎帝修成大道通,胸藏萬象妙無窮。碧遊宮內傳真訣,特向紅塵西破戎。”

只見龜靈聖母欲來拿廣成子報仇,這壁廂有懼留孫迎上前來曰:“那業障慢來!”

老子、元始、準提道人三位教主是慧眼,看見龜靈聖母行相,元始笑道:“二位道兄,似這樣東西,如何也要成正果,真個好笑!”

——你道他如何出身,有贊爲證:根源出處號幫泥,水底增光獨顯威。

世隱能知天地性,靈惺偏曉鬼神機。

藏身一縮無頭尾,展足能行即自飛。

穿萍透荇千般俏,戲水翻波把浪吹。

條條金線穿成甲,點點裝成玳瑁齊。

九宮八卦生成定,散碎鋪遮綠羽衣。

生來好勇龍王幸,死後還駝三教碑。

要知此物名何姓,炎帝得道母烏龜。

且說龜靈聖母仗劍出來,與懼留孫大戰,未及三五合,急祭起日月珠打來。懼留孫不識此寶,不敢招架,轉身往西而敗走。通天教主大呼道:“速將懼留孫拿來!”

龜靈聖母飛趕前來,懼留孫乃是西方有緣之客,久後入於釋教,大闡佛法,興於西漢。

正往西上逃走,只見迎頭來了一人,頭挽雙髻,身穿水合道袍,徐徐而來,讓過懼留孫,阻住龜靈聖母,大呼道:“不要趕吾道友。你既修成人體,禮當守分安居,如何肆志亂行,作此業障。若不聽吾之言,那時追悔何及!你可速回,吾乃西方教主,大展沙門,今來特遇有緣,非是無端惹事。正是:若是有緣當早會,同上西方極樂天。”

龜靈聖母大怒,道:“你是西方客,當守你巢穴,如何敢在此妖言亂語,感吾清聽!”

也不及交手,急祭日月珠劈面打來。

接引道人指上放一白毫光,光上生一朵青蓮,托住此珠。

接引道:“青蓮託此物,衆生那得知。”

龜靈聖母原是根深行滿之輩,並非不知進退,只是此事乃師尊有命,且闡教幾番羞辱下來,品行再好也會動怒,此時依舊用此珠打來。

接引道人嘆道:“既到此間,也免不得行此紅塵之事;非是我不慈悲,乃是氣數使然,我也難爲自主,我且將此寶祭起,看他如何。”

接引將念珠祭起,龜靈聖母一見,躲身不及,那念珠落下,正打在龜靈聖母背上,壓倒在地,現出原身,乃是一個大龜,只見壓得頭足齊出。

懼留孫方欲仗劍斬之,接引急止之道:“道友不可殺他,若動此念,轉劫難完,相報不已。”

遂又呼道:“童子在那裡?”

接引言語未畢,只見一童走至面前,西方教主道:“我同此位道友去會有緣之客;你可將此畜收之。”

接引道人,同懼留孫,赴蘆篷來不表。

且說西方白蓮童子將一小小包兒打開,欲收龜靈聖母,不意走出一件好東西,甚是利害,聲音細細,映日飛來。怎見得?有詩爲證:

聲若轟雷嘴若針,穿衾度幔更難禁。

貪餐血食侵人體,畏避煙燻集茂林。

炎熱愈威偏聒噪,寒風才動便無情。

龜靈聖母因逢劫,難免羣鋒若聚簪。

話說白蓮童子打開包裹,放出蚊蟲,那蚊蟲聞得血腥氣,俱要來叮在龜靈聖母頭足之上,童兒方及至趕打,又如何趕得徹,未曾趕得這裡,那裡又宿滿了。

眼見便把龜靈聖母吸成空殼,忽東方飛來一道金光,將龜靈聖母給帶走,童兒大驚,待及細看,卻哪裡找得到龜靈聖母的影兒。

白蓮童子大驚,害怕接引謾罵,連忙往東方去尋,卻忘了將那蚊蟲收起,它也自四散飛去,一翅飛往西方。

那白蓮童兒無意間放出那蚊蟲,就要把龜靈聖母給吸乾。

西方極樂之地,那蚊蟲飛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深處,把接引道人留在極樂世界中的十二品金蓮給吸收了三品,然後逃出了極樂世界。

那蚊子在吸食接引道人的“十二品金蓮”是,遠在東方的接引立生感應,可是偏偏他正處在攻打萬仙陣的緊要關頭,無法迴轉極樂世界。

接引怕若是自己回去,僅憑準提一人無法應付此番大戰變化。

準提見接引面色不對,連忙問道:“師兄,這是怎麼了?”

接引道人嘆道:“卻是爲兄失算,我留在極樂世界中的‘十二品金蓮’出了差錯,被人生生吞食了三品。”

準提聽此言不由大驚,說道:“師兄‘十二品金蓮’乃是你的立教之寶,一旦有損我西方氣運也會隨之受損,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膽竟然將主意打倒了你我身上來?”

接引道人嘆道:“此時正是大劫,天機不明,卻是無法得知是何人所爲,現在正是你我消滅截教的關鍵時刻,你我卻是不便迴轉西方,也只有等此事結束再作打算。畢竟十二金蓮再金貴也比不上截教那三千紅塵!”

準提道人一聽,也知有理,心中雖然懷疑乃是聖人所爲,但又見一干聖人俱在當場,心下不明。又見白蓮童子回報,知此事不可小視,只能暫時放在一旁,待他日好好再作計較。

可惜的是他日再尋,方知音訊渺茫。

正是:九品蓮臺登彼岸,千年之後有沙門。

第十六章 大戰開幕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二十章 陰陽共濟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三十三章諸仙殞落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二十一章 巫妖始戰第二十章 陰陽共濟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十九章 帝俊求羲第六十二章兩人再,見第二十五章 紅雲因果第四十六章 逍遙謀劃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二十八章 人族發展第二十九章 封印白起第七十二章徒孫賭鬥第二十二章悟空訪師第二十一章 果樹倒下第二章盤古開天第三十二章 封禪泰山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三十一章 五帝治世第十四章 東王之蕩第八十一章如來出手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七章夜月奇談第五章洪荒混戰第九章 五行齊聚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四十八章 敗走彭城第三十四章 天地分隔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三十七章 青蓮三分第三十三章 唐堯繼位第二十三章準聖之戰第十二章 佛入陰司第十六章雙雙謀劃第二十八章 師徒分裂第二章 妙君救母第十三章狼妖進村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二十一章佛魔之戰第九章魔劫初現第三十七章 玉帝輪迴第一章 蟠桃大會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二十一章 闡教敗退第十六章蜀山八仙,靈童再現第二十三章 四海皆服第六章三聖母第二十章 偷人生果第五章陰雲瀰漫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二十八章 再次鬥妖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十八章萬佛陣破第四十九章 無恥臉皮第十二章 蚩尤明身第五十六章悟空發瘋?第一章混沌波動第五章佛教大興第二章盤古開天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九章大戰落幕第二章盤古開天第二十六章 相國鬥妖第三十四章 再戰闡教第八章 法儒分分第四章巫族智者第五十五章星官除妖第五十章 三清分家第三十三章烏雞國緣第十六章 大戰開幕第五十章菩薩收妖第十七章 謀計收徒第十四章 五行聚首第四章瀟瀟暮雨第一章書生孟銘第三十九章車遲僧劫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九章 五行齊聚第十三章動亂再起第十四章諸教中計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十五章激戰再起第一章 人皇之爭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三十八章 暗流起涌第十五章陳橋兵變第六章 鵬入紫霄第三十七章 衆聖罷戰第四十一章車遲比鬥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二十四章 白骨精謀第三十四章 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