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白家總社

如今的白棟已經徹底成爲日理萬機的人物,從軍事到經濟、從經濟到文化,萬事都需操心,好在有兩千年的閱歷在身,不會傻到去做諸葛亮,百家講壇開壇火熱,秦越人成功揚名,這就足夠了,接下來就交給有熱情有幹勁的人去負責便好了,譬如東陽君、老甘龍和那些不肯安於現狀的鉅子學宗們,騰出精力的白子現在要將目光投向新銀市場,牛皮可是吹下了,絕不能讓範倜這些‘投資者’失望。

離開洛邑的時候,姬扁親自送至城外十里處,當今天子握着白棟的手直眨眼睛,眼角餘光偷瞥的就是田因齊。姬扁最近開心壞了,連失眠的老毛病都得到了徹底改善,王室雖然還是那個王室,卻已經重新開始進入了天下士子的眼簾,影響力也在慢慢恢復,這可都是得益於自己這位翻手乾坤的外兒;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寫給嶽寶寶的那封君書,這就是一把鋒利的報復之劍,還是在白棟的幫助下才能狠狠刺入田因齊這個逆臣的胸膛。

翁婿兩個灑淚而別後,白棟一行先行歸回老秦,各地商貿據點的信書早就堆滿了白家商社,有些是苦酒和狗剩子能夠處理的,有些涉及推廣新銀之事,則要白棟親自處理,這種日理萬機的感覺非常辛苦、也特別有存在感,白棟發現自己現在居然有些樂≥此不疲了,果然事業纔是男人最有用的強心劑,與之相比,金錢好酒和美女實在算不得什麼。

這次跳蚤與他一同歸返白家莊。贏姝和嶽寶寶也在田因齊的首肯下一同返回;一路上田因齊表現的非常平靜。與白棟談笑風生之餘。還會特意創造機會讓白棟與贏姝母子團聚,做綠~帽君做到這一步,也當真是難能可貴了,讓白棟都特別感動,特別想拉着他的手說一聲‘好兄弟,難爲你了。’

如此一來,田因齊越是不肯進入正題,心中愧疚的白棟就越要主動給人家好處了。夜間與贏姝嘀咕了好久,第二日一早,白棟便親自邀請田因齊到白家總社會面,而且約他的地點正是白家總社中樞,尋常只有白家商社最核心的人物纔能有資格進入,嬴渠樑只不過來過兩次,就連與白家合作密切的杜摯和甘升要進入這裡,都要握有白棟親書的手令才成。

白家總社就在太公山西麓,夾峙於涇渭之間,風生水起。環境好得有些不像話,東面三裡處就是天下聞名的鳳鳴書院。如今書院建設已到三期,早先規劃的書院商業圈、高檔住宅區已經相繼實現,儼然成了櫟陽旁的一個‘衛星城’,日後就算秦國按照歷史軌跡遷都咸陽,依然距離不遠,這個以鳳鳴書院爲中心的經濟生態圈會不停發展擴大下去,早晚成爲老秦地標一樣的存在。

田因齊這個堂堂國君來到這裡後,低調的好像是闖入了大觀園的劉姥姥,與白棟一路同遊,先是參觀了書院附近的繁華關市和已經被許多貴族士子購買的鳳鳴別院,最後又跑去看了那個巨大的隕石坑,看到坑中又肥又大的紅魚,又說要看一眼‘天外金星’,白棟也樂得帶他四處遊覽,男人麼,該顯擺時就得顯擺,田因齊越是驚喜讚歎,就越會生出敬畏之心,這對贏姝和嶽寶寶只會有好處。

田因齊一路觀看,心中說不出的震驚讚嘆,齊國司情處也不是白給的,兩年前鳳鳴書院初建時,這裡是個什麼樣子他也是清清楚楚,不過兩年時間而已,鳳鳴書院附近儼然已有了一縣一郡的氣象!在如今這個時代,一國之民不過數百萬,要形成一個新的縣郡沒有幾十年積蓄如何可成?可這位白子卻做成了,而且據他所知,從書院到鳳鳴別院、再到眼前這幾乎可以比擬櫟陽的關市,白棟並沒有投入多少錢糧,多是借他人之力,拋去白子的名望不談,光是這份眼光手段,就足以讓人敬畏。

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從這位白子走進臨淄那日起,他就看出此人可以爲友不可爲敵,即使是日後遭遇那般大的侮辱,也從沒有改變過這個看法;與這位白子翻雲覆雨的手段和過人眼光相比,區區一個女人算得了什麼?幫人養兒子就養了,只要齊國能夠搭上這位白子的馬車,成爲世之強國,他田因齊可以不計較一切榮辱!

白棟一路觀察着田因齊,結果很令他滿意,田因齊爲國謀利可以罔顧私人恩怨、爲大事而絕小情,此真豪傑也;無論這個豪傑是不是還在怨恨他,甚至是圖圖謀報復,他都不會拒絕這種人成爲自己的合作伙伴。因爲在田因齊準備利用他的同時,他又何嘗不是在利用田因齊?齊國是與秦國關係良好的國家,更是日後的‘東帝’,對老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齊侯,繞過這面山樑,就是白家商社的中樞機要所在,天下諸侯中除了我老秦君上外,你是第一個可以進入的。”

眼前是與太公山比鄰的一處無名山脈,山雖無名,景色卻是份外怡人,順着山路繞過山樑後,眼前頓時一亮,卻是一方涇水形成的湖泊靠在山陽一面,湖山之間有一片平坦的土地,矗立着一座前後數十進的院落,一色青牆黑瓦、中正大勢,儼然正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田因齊面色微變,不是驚訝富甲天下的白家總社居然建在這片無名山脈後面,而是驚奇白家總社的磅礴氣象,只不過是一家商社而已嘛,佔地之廣幾已不在櫟陽宮之下,若不是整座院落用料簡單、建築風格樸實,一個卿大夫在國中建設這樣的院落可是要遭忌的。

就像鄰近的那方湖水,白家總社門前安靜的落針可聞,可田因齊卻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彷彿在山林之中、湖旁的蘆葦叢內、四牆高聳的吊角望樓之中正有無數雙眼睛緊緊盯住了他,隨着白棟走下車來,那些眼睛便隨即隱去,讓他這個堂堂齊侯鬆了一口氣。

區區一個商家總社,居然會給人一種龍潭虎穴的感覺,田因齊不禁偷看了白棟一眼,心中凜然。

真正走進白家總社,又是一番新氣象,幾乎每一重院落中,都有數十個青衣打扮的商社夥計快步行走,個個腳下如風,快捷如龍,哪怕是與白棟擦肩而過,也只是略略側身低頭,並不會延誤分豪。這些人似乎都很忙碌,手中拿着一個個封了口的鴿筒鷹筒,有條不紊地交遞出去,然後就見到成羣成羣的鴿子和鷹隼彷彿黑雲般騰空而起,而後向四方散去。

“就是齊國司情處,也沒有如此多的傳信鷹鴿,我真是很想知道,白家總社豢養了多少隻?”

“三千隻。”

“三千!只是一個白家總社就豢養三千隻鷹鴿,白家商社總該豢養了多少?白徐兩家的商貿據點又豢養了多少?怕不有上萬只麼!據寡人所知,列國司情處豢養的鴿鷹也不過是此數,而且多是信鴿,養鷹可是難得緊。”

“齊侯還說少了,白家成立豐匯錢行和《大秦時報》後,豢養鷹鴿數量已經過了兩萬之數,現在白家只是專門的訓師就有兩千人!不過這些鴿鷹多爲商用,卻不是用來傳遞各國信報的。”

“呵呵,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田因齊會相信纔是有鬼了,這些鷹鴿是不通人性的畜生,要拿他們做什麼用,還並不是你白棟說了算的麼?

“齊侯,咱們就不要談論這些鷹鴿了;齊侯此來秦國之意我最爲清楚不過,白棟只有一句話,善待贏姝母子,我還你一個當世強國!咱們的合作就從推廣新銀開始,齊侯的那杯羹我可是早早就備下了,來來來,到我的白家中樞看一看,今日是白家二百三十七各商貿據點第一次萬里聯動,場面無比壯觀,齊侯不可不看!”

白棟哈哈大笑,一把握住田因齊的手,大步向白家總社中走去......

以下不算字數。

最近這段情節安排的有點着急了,白棟一時間又要顧及百家講壇、又要顧及報紙、推廣新銀,我在安排情節時都有種處處可以下受、卻處處無法下手的感覺。這一章過後,總算可以按部就班了,更新速度也會加快。

ps:??ps:感謝‘財喵喵’書友的慷慨打賞:)

第438章 討封!第119章 收服!第519章 資本論(二)第534章 逼婚? 大章第606章 鉅子西來第367章 奔跑吧,兄弟 下第500章 三綱四維五常?第476章 你要做女王麼?第171章 洞房故事多第410章 跳蚤的駭人身份第385章 長河落日圓第627章 白子跨海而來 一第48章 君臣交心第1章 故事裡的事第565章 蜀國上空的‘鷹’(一)第163章 傳誦兩千年的偉大陰謀第372章 斬將!第125章 跳蚤姑娘,對不起......第181章 大秦公主第340章 主學之位第77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30章 坑爹的禮物第456章 子非魚(上)第438章 討封!第484章 自污第112章 商標與專利法第323章 強襲 上第560章 蜀中奇劍(二)第448章 豐匯錢行第536章 海上會盟(二)第352章 盜墓的公子第301章 殺破狼(下)第629章 白子跨海而來(三)第515章 見利忘義的小贏駟第306章 白棟挖下的‘大坑’下第490章 把十萬大軍搬去波斯,需要分幾步?下第580章 二胎時代(上)第489章 把十萬大軍搬去波斯,需要分幾步? 中第586章 贏駟的麻煩(上)第632章 羅馬公民大選第7章 公輸秘典第177章 剖腹產?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641章 溫泉關之戰(二)第439章 罪己詔第243章 免死玉牌二合一第172章 金錢中的大道理二合一第276章 書院的影響力第565章 蜀國上空的‘鷹’(一)第107章 造紙廠 上第270章 可望不可及的食物第265章 軍訓第518章 資本論(一)第148章 分桃殺士第594章 儲君的權力第507章 不安的岡比西斯家族第123章 雕版印刷第150章 功夫熊貓第455章 魏國的橄欖枝第164章 偉大陰謀 下第51章 真正的鐵板第407章 家臣第591章 再次西行(下)第209章 改天換日 中二三合第389章 秦晉之好?第199章 伍氏別墨第128章 甘府論法 下第396章 將軍劫第180章 要發財,去藍田第363章 圍魏救趙?第27章 戰爭不是請客吃飯第626章 來自華夏的戰神第529章 資本論(十二)第508章 給你個機會第577章 春蠶難養(下)第360章 龐涓無雙第420章 西域自治區 二第417章 白門女將第634章 羅馬公民大選(三)第115章 悲劇的刺客第473章 吳越第一礦脈第23章 白棟的健康理念第67章 苦酒撒出的情網第618章 蘇秦出世(三)第608章 美人魚第97章 神獸‘嗚嗚’第135章 傷心的跳蚤第426章 西域自治區 八第511章 定波斯(三)第237章 白棟的春天裡第311章 孫臏出山第18章 關關雎鳩第144章 我要面君!第213章 招賢令第442章 打王袍(下)第84章 擋槍的小夥伴第2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7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348章 本初子午線第6章 國之膩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