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鑄造新幣

而杭州巡撫也沒讓朱顯波失望,陸續有銀子運抵京城,據說那宋會傑爲了感謝皇恩,替孫子向朝廷又捐了二十萬兩白銀。而許多地方富紳的納稅捐贈熱情也高漲,朱顯波知道這裡面有王拓的功勞。肯定又查出些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了,那些富商們不想得罪朝廷,更怕事情敗露。

反正自己現在缺錢,爲了錢,缺點德也是沒辦法的。將來再好好補救,當皇帝的把治安搞好,把貿易線路弄順暢了,商人還是會擁護的。

有了啓動資金,朱顯波努力翻閱資料,查電腦,發現,想盡快來錢,鑄造新幣是最簡單便捷的辦法,這新皇登基,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把李明德和戶部尚書張瑞圖兩人找來,商量了好幾回合,兩人基本同意,畢竟總比看到朝廷庫房底朝天好啊。到時候無錢發俸祿發軍餉怎麼辦?

但朱顯波我不想和歷朝歷代一樣,既然是鑄造新幣,得有點新鮮花樣,當然最重要得是朝廷能賺錢。一打聽全國有九個造幣廠,這太亂了,於是下令撤併,大部分設備人員挪到天津成立鑄幣總廠,南京設了一個鑄造分廠。其餘的全部改行或者撤銷。張瑞圖擔心造幣廠不夠用,但是很快就意識到他的擔心是多餘的。

“張愛卿,我們這次鑄造新幣,要分兩步,第一步是普通銅錢,和前朝一樣,樣式稍微改動就行,第二步嘛是鑄造銀元。”

“銀元?”張瑞圖沒聽過這玩意,不能怪他,他不是袁世凱。要不是明朝落後,朱顯波還想造RMB呢。

“現在市面流行碎銀交易,每次都要稱重量,十分不方便,以後由朝廷鑄造統一的銀元。用扁平圓形狀,面額只出兩種,五元和一元的,一銀元換銅錢一千。十元換一兩黃金。”我耐心的跟這個財政部長解釋。

“那鑄造銀元的材料是用白銀嗎?”張瑞圖有時候真笨,可能是整天管着錢掉錢眼裡的緣故,原諒他吧。

“廢話,不是白銀還能長期流通嗎,我大明的銀元將來要流通全世界的。不過爲了工藝方便你們可以加入些其他諸如銅之類的金屬合煉。”朱顯波知道張瑞圖沒幹過,只得提醒他“你們將全國鑄幣廠得能工巧匠幾何起來研究下,有難度就找徐光啓商量商量。”

“皇上,這徐大人。。。”張瑞圖似乎不看好徐光啓,這也難怪,一個連舉人都考不上的書生,平步青雲不說,還要參與造幣這麼宏大的事情。雖然已經被破格晉升爲科技部尚書了,但誰知道是不是靠着皇上的裙帶關係呢,說不定骨子裡是個草包。

“人盡其才,朕不會看錯人的,你以後還要在朝廷和生活上多關照關照他。”朱顯波當然知道徐光啓的厲害,歷史書上寫的啊,“還有這次朝廷鑄幣,可以考慮回收部分老幣,但是銀元全部發新的,發行後可以直接拿到市場和民間兌換,同時宣佈我朝的流通規則,今後爲公平交易起見,碎銀和現銀將要求逐步退出市場。只有大宗商品和海外交易時允許使用銀條、銀錠。”

“這個微臣隨後就去辦,銀元既然是按面額計算,就省下很多交易短斤少兩的摩擦了,相信老百姓也願意使用。”

“這個可不一定,今後我大明朝廷的銀元,不能按十足一兩鑄造,不然朝廷虧死不說,何時才能將大量流通的銀元投入市場啊,市場投入量不夠,還是流通不起,就按百分之五十的足銀鑄造,庫存銀兩除了留下一個月得開銷外,然後將碎銀兌換回朝廷繼續鑄造。”

“皇上,這不足分量,會不會影響兌換啊?”

“當然會,不過交易的方便肯定會促使大家兌換的,還有,朝廷要加大宣傳力度。關鍵是上行下效!”朱顯波不擔心兌換,還是擔心數量不夠,流通不方便,幾百年後的紙幣還不是一錢不值,關鍵是這個國家認這個符號就行了,另外,誰讓我朝廷窮呢,總要賺點利潤吧。

“微臣明白,希望這銀元大行其道,爲我大明,爲皇上聚集財富。”

“你說什麼呢?靠這個聚集財富?”這傢伙把我建貞皇帝想得這麼小家子氣。哎。。

“還有,新銀元一旦出廠,朝廷大員和宮廷開銷一律先行,全部銀元替換原先的碎銀,和銀錠,銀條,各地方衙門和朝廷在個地方的鑄造廠,製造廠也用銀元採購交易,但凡有牴觸情緒的不輕饒。爲了集中力量,部分銅錢鑄造可以移到南京分廠去,天津先集中力量鑄造銀元。銀元一面印壹元和大明中央銀庫制,另一面,你們先想個圖案上去,標上鑄造年份。”

有了全國的鑄造廠師傅和能工巧匠做基礎,鑄造銀元不算什麼難事,很快印有“大明中央銀庫制”的銀元送到了朱顯波手裡。他第一次看到這貨真價實的寶貝確實比看到銀錠疙瘩興奮許多,何況這以後就是我的資本啊,是我大明的主要貨幣之一。

接着朝廷上下開始大量使用起來,這玩意確實比碎銀受歡迎,一塊一塊的和銅錢一樣,還有五元的,日常開銷帶上幾個就夠了,再也不用稱來稱去。朝廷的公信力就是這麼好,別管足不足,反正他就值一元,能換一千銅錢,兩個五元就能換一兩黃金。不是大買賣,五元那可是個大傢伙了。

民間的白銀不斷流向朝廷的同時,也解決了流通不方便的問題,真是天才啊,朱顯波有點佩服自己了,而且隨身攜帶銀元視乎成了身份象徵,一時間,富商官員上館子,進戲院,都顯擺起來,不用再被人說銀兩不足,成色不好,好不得意。王公貴戚們也十分喜歡,那些女人們更加興奮,大誇皇上聰明。

更多的商人居然也大量兌換,尤其喜歡五元的,估計是拿回去當收藏品了。看來我得多造點五元的出來供給這些商人哈。

民間接受就好,接下來就是提高工藝和改善樣式了,努力做到既實惠又美觀,最好把我建貞皇帝的大頭像搞上去,當然關鍵的還是收益問題,收益最大的當然是皇上和大明朝廷,張瑞圖佩服的五體投地的同時,也有不少進賬,庫存幾乎翻了翻,日常開銷頓時輕鬆了許多。朝廷官員對於皇上鑄造銀元也覺得十分新穎和大膽。

朱顯波鑄造銀元,賺取利潤只是一部分,主要還是爲了交易方便,繁榮我大明帝國的商業,將來逐步將銀元推向國外,就好比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一樣,一個強大的帝國,貨幣也是個手段,這些我留到後面慢慢給這些臣子們解釋吧,先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銀庫再說。朱顯波可不是爲了貪圖一時的小錢。

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163章 偷襲馬尼拉第365章 朕叫朱由檢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29章 霸王弓第29章 霸王弓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412章 公務員加薪第489章 商業明星第85章 準備西征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506章 瓜分印度大陸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473章 是英國人第293章 討論未來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279章 因愛生恨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286章 危機第476章 新兵上陣第37章 爭奪皇位(1)第82章 二次科考第223章 圍魏救趙第210章 合圍馬六甲第499章 設南洋行省第361章 大事化小第478章 繼承了父皇的優良傳統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244章 帶地圖上陣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35章 撒網第353章 兩位小姐?第303章 勸進消息走漏第320章 內訌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369章 換位第71章 降伏周濤第267章 千里奔襲第84章 武狀元戚宏亮(2)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214章 鉅額賠償第367章 封爵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276章 公主駕到第481章 雅典遇刺第456章 翩翩起舞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504章 聯軍的圈套第350章 林中飄血第507章 風捲殘雲第60章 強推銀元第170章 清除內奸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306章 機會來了第379章 中西合璧第273章 改造京城第232章 三缺一第358章 世家亂(2)第229章 順藤摸瓜第132章 鳳凰再現第485章 亂局中尋覓機會第238章 發明煤球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306章 機會來了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91章 單挑高迎祥第227章 麻煩來了第125章 出兵朝鮮第451章 遭遇剿匪第225章 倦鳥歸巢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259章 兒女親家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473章 是英國人第216章 江戶大屠殺第421章 神龍角第398章 異域迷情第346章 藏身妓院第422章 抵制傳教第152章 計劃驗收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238章 發明煤球第50章 巡視災情(2)第43章 清理後宮第241章 文化盛會第166章 結盟協議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127章 瓦解瓦剌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107章 武林大會(3)第499章 設南洋行省第476章 新兵上陣第333章 遭遇夾擊第451章 遭遇剿匪第327章 部落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