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烽火連天(一)

王思明告辭離去,張居正卻是一拍額頭想起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韃子犯邊,邊關吃緊!

“唉,派何人前去主持戰事呢?”對這件事,張居正可謂是發愁不已。 以前但凡有戰事,沈崇名總是衝在最前頭的一個,那時沒自己的什麼事,自然也不用太過關心。

可如今皇上叫朝廷大事全部‘交’由自己決斷,那這件事也就是自己份內的事情了。

事關緊要,這不單單是軍事上的勝負那麼簡單,更是從軍事方面將自己和沈崇名放在一起比較。此戰若是勝了自然是萬事大吉,可一旦敗了,自己在朝廷官員心目中的形象可就更要大打折扣了。

而一旦被皇上獲悉,必定也會想到閒置了近半年的沈崇名,到時候一旦皇上執意再次啓用他,那自己想要阻攔都沒可能啊。畢竟這天下,還是皇上的。

琢磨一番,張居正到時想到了一個好人選,那便是上直衛指揮使熊大彪。此人雖不是謀略出衆,可論起勇武來堪稱軍中第一。這雖是不足之處,但大同總兵王崇古卻足以彌補,到時熊大彪任主帥,王崇古任副帥,二人相輔相成,對付韃子兵並非什麼難事。

可是細細想了一番,張居正卻搖起了頭。這熊大彪和沈崇名關係匪淺,如今身居高位,雖說和他自己也有關係,可在多數人眼中那也是沈崇名提攜有方。如此一來,由他出任主帥就算是獲勝了,時候衆人更多的也只能是想到是沈崇名慧眼識英雄,爲朝廷培養了一名得力大將。

“罷了,還是直接從邊關遴選兩名將領禦敵吧。”

自言自語一番,張居正非但沒有絲毫的輕鬆,心中反而愈發的不踏實下來。自己只記得沈崇名朝中並沒有多少支持的力量,卻忽略了他在軍中的影響,單單一個熊大彪便身居要職,再算上他這些年來在各地提拔的將領,那豈不是一張龐大的關係網?

想着這些,張居正可就有些坐不住了,命人速備車駕,焦急的奔向了兵部。自己一定要好好地翻查一下,這些年來沈崇名在軍中到底提拔過多少人,而這些人如今又身居何職!

行至半路,張居正卻又出聲讓馬車折向了內閣。清查沈崇名軍中黨羽一事絕非一日之功,還是等自己將此次抵禦‘蒙’古韃子的事情安排妥當再說吧。

南京城外,富麗堂皇的國公府中。

自己的‘性’命被人惦記不已,沈崇名卻毫無察覺。不過對於安全,他向來是不擔心的,國公府裡不但有百餘名跟隨自己多年的‘侍’衛,更有司空望帶着人挖掘的一條直通城內的地道。所以就算是遇到危險,他也完全可以帶着家人從地道撤離。

不過這幾日沈崇名卻是坐臥難安,眼前的局勢,着實讓他着急上火。現在讓他最爲擔心不已的,竟是無爲教能不能早一些豎起反旗。

現在東廠的行事越來越瘋狂,每拖延一天便會有不少人被扣上莫名的罪名下獄甚至推上斬頭臺。現在已經不單單是百姓受苦受難,同時也從根本上危機到了朝廷在天下百姓中的形象,有朝一日民心盡失,那纔是最大的禍端。

正當沈崇名愁緒連連的時後,韃子犯邊的消息也想長了翅膀一般傳到了南京城。

乍一聽聞這消息,沈崇名也是吃驚不已。倒不是覺得這件事有多麼的可怕,只是一時之間有些想不清楚,俺答舉兵十萬前來翻遍,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沈崇名從內心上講絕對是一個自戀的人,這些年自己所立功績他如今都可以如數家珍的數出來,而大勝韃子兵,更是他這輩子都不能忘記的事情。

當初得勝還朝,他還曾信誓旦旦的對別人說十年之內韃子再也無力犯邊。可如今才短短几年,俺答竟然能夠舉兵十萬大舉犯邊,這事處處都透着怪異啊。

“舉兵十萬,陳驍,你覺得這件事可能嗎?”沈崇名撓着頭問道,他自己一時半刻都是琢磨不透,只能求教陳驍了。這小子邏輯推理能力超級強悍,說不定能給出一個合適的答案。

前來送信的路上,陳驍便在思考這個問題,當初沈崇名大勝而歸的時候所說的話,他也是知道的。

“大人,韃子能征善戰的將士人數也許不足十萬,但部族人口卻是不少,可是他們舉全族之力,這十萬大軍倒也能湊足,只不過是良莠不齊而已。屬下以爲,定是俺答聽聞我大明局勢不穩,這才拼了老命。”陳驍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這也是他一路之上思考出來的最佳答案。

沈崇名點了點頭,這樣去解釋倒也能說得通。呵呵一笑,沈崇名說道:“如此倒也不錯,說不定他這麼一動,無爲教也會覺得機會難得會藉此機會舉兵造反啊。”

“若真是這樣,那可就要恭喜大人您了。如果無爲教和俺答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天下必定震動,張居正想要穩定局勢只怕是力有不逮啊。”陳驍笑道,彷彿已經看到了沈崇名出山掌控朝局的時候。

沈崇名哈哈一笑,心中想法和陳驍幾乎一模一樣。雖然這種想法齷齪了一點點,但現在的形勢由不得沈崇名不這麼想,再不讓自己收拾當前局勢,這些年的心血全完了不說,還極有可能將大明朝拖入無底深淵。

所以自己這段日子放任局勢變壞,而非想盡一切辦法盡最大可能挽回,爲的就是這麼一個一招定乾坤的機會。

“大人,如果事情真的會像咱們預料的這樣,屬下以爲您再居住在城外可就有些不妥了。畢竟這麼些年無爲教在您的手下吃了不少虧,他們一旦起事,不可能不考慮您潛在的威脅,萬一起了什麼歹心可就太危險了。”陳驍小心翼翼的說道。爲了這種事情讓大人進城,便猶如避難一般,只怕大人心中不願啊。

不過沈崇名的反應,卻大大的出乎了陳驍的預料。就見他點頭道:“嗯,說的有道理,你安排一下,本官明日便帶着家人悄悄搬入,留下一座空宅子,讓他們空歡喜一場。”

畢竟有家有業,沈崇名就算是不在意自己的安全,也得爲妻兒想想。一旦無爲教動手危及了家人安全,自己哭都得哭死。

而且,一旦無爲教起事,他們首先要拿下的便是南京城,這不帶在政治上有着極大的意義,在軍事上也是扼守要道的一個好關卡,進可攻退可守,佔盡了地利。

“是,那屬下這便命人在城中收拾一套宅院出來,明日一早大人和夫人便可以搬過去。”陳驍起身笑道,保證了大人的安全,自己辦什麼事都能放得開手了。

與此同時,身在鎮江的趙文易也接到了‘色’郎君的飛鴿傳書,這是‘色’郎君回到大同之後便放飛的信鴿。

“呵呵呵,俺答已經出兵了,兩位護法,你說咱們是不是也該起兵了呢?”看着面前的鄭山川和蔡文遠,趙文易臉上的喜‘色’根本就不掩飾。起兵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恭喜教主,賀喜教主。如今各地人馬業已準備妥當,只等教主一聲令下,便可起兵共舉大事!”蔡文遠抱拳道,封妻廕子,爲時不遠啊。憑着自己護法的身份,事成之後怎麼着也得是個異姓王啊。

鄭山川也是‘激’動不已,爲了這件大事,自己辛勤‘操’勞了這麼多年不說,又有多少教中弟兄灑下了一腔熱血。更可惜的是自己那胞弟鄭四海,兄弟二人之間究竟是誰對誰錯,終於可以有一個結論了。

“教主,時機一到,勿需猶豫。”鄭山川表現的很平靜,他喜歡將心中想法埋藏在最深處。而爭權奪利,也不是他的喜好。

“好,召集鎮江各位首領共商大事,就說本座有要是安排。”趙文易意氣奮發的說道。指揮幾十萬大軍征服天下,想象就覺得‘激’動。

小小的一個鎮江府,召集衆位首領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一個時辰不到,衆首領便齊聚趙文易面前,等待他的訓示。

“衆位兄弟,執法堂趙堂主剛剛傳回喜訊,俺答舉兵十萬寇邊,明庭邊軍‘精’銳再無暇難顧,我無爲教舉兵起事時機已到。五日之後,正式豎起大旗征討朱明,奪取天下建立江山大業!”趙文易殺氣騰騰說道,這時候需要的不是溫文爾雅,而是天下無敵的氣勢!

驚喜的神‘色’浮現在了在場諸人的臉上,惶恐,‘激’動,各種各樣不一而足。不過沒用多久,剩下的便只有‘激’動地神‘色’了,這不就是大家聚集在教主麾下的初衷嗎?

“恭賀教主。”衆人齊聲拜倒,一旦事成,咱們的教主可就是屁股下坐着龍椅的九五至尊了,而大家也是從龍攻城,封王封爵不在話下。

“傳教主令,本座親任兵馬大元帥,統帥各地教衆征討朱明。左護法鄭山川任副帥,右護法蔡文遠爲軍師,三大堂主各領神兵大將一職,統帥麾下教衆組建三路大軍。餘下各位教衆頭領之職,軍師蔡文遠隨即作出安排。從今日起,務必要做到軍令如山,任何人不得違抗!”既然起兵了,那就不能再稱呼什麼教主堂主了,從今兒起,咱兄弟也算是正規軍了。

第55章 雞飛狗跳(五)第30章 李芳的話(下)第68章 蹤跡初現第22章 按兵不動第14章 出征在即第28章 波瀾再起第79章 攻城之戰(二)第12章 經濟風暴第21章 致命一擊第100章 各有打算第61章 血戰虎峪(上)第36章 大婦風範第13章 江南美人第30章 全盤皆輸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5章 肖家老爹(二)第66章 無處下手第35章 請君入甕(下)第59章 劍指邊疆第57章 非常暗示第14章 今日聖女第63章 紅衣殺手第15章 近身護衛第68章 無功而返第54章 決死一戰(二)第12章 劫難考試第1章 封官從七第35章 特殊考試第35章 請君入甕(下)第36章 帝王之心第27章 毀滅證據(下)第20章 木已成舟第36章 大婦風範第80章 暗生隔閡第88章 大勝返師第47章 秋風落葉(二)第4章 敗家少東第5章 爲民做主第38章 紫茜失蹤第47章 秋風落葉(二)第86章 師徒三人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54章 雞飛狗跳(四)第80章 暗生隔閡第59章 飛赴南下第12章 車馬出租第80章 潛入王府(上)第7章 謀略非凡第11章 平抑糧價(四)第73章 插翅難逃(一)第6章 緊抓機遇第10章 私通倭寇第74章 殺氣四溢(六)第19章 欽差使團(上)第64章 堅壁清野第35章 特殊考試第3章 局勢變遷第84章 帝王之心第6章 誘敵深入第21章 致命一擊第67章 猛將張弛第65章 藉助強力第12章 劫難考試第62章 捨近求遠第39章 金剛雷豹第22章 出兵前夕第39章 隆重宴請第70章 身處險境第12章 經濟風暴第31章 無爲之教(二)第103章 鬥智鬥勇第1章 我行我素第78章 挺進岱山第66章 直奔廣西(上)第68章 無功而返第20章 父母雙亡第61章 臨危受命第29章 大獲全勝第69章 大義爲先第62章 皇上病危第47章 小弟頂缸第58章 人到晚年第78章 大軍進城第53章 願打願挨第58章 掛帥出征第19章 匪寇縱橫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54章 風雲再起(三)第74章 臨別贈言第47章 小弟頂缸第3章 費盡心機第96章 重新佈陣第43章 窮途末路第18章 不通文意第74章 審時度勢第11章 平抑糧價(四)第16章 隔空博弈(一)第19章 高高掛起第74章 殺氣四溢(六)第106章 如此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