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烽火連天(上)

虎峪口失守的消息傳到陽和城已經是第二天清晨了,這還是前來報信的唐震虎親衛證明了半天才把消息帶進城的。 畢竟強敵就在不遠,陽和城已經十多天沒有打開過城‘門’了?

“什麼,虎峪口竟然失守了,那唐大人現在在哪裡?”剛剛被人從睡夢中叫醒的陽和衛指揮使徐海,滿臉震驚的看着前來報信的唐震虎親衛問道。

一說起唐震虎,這親衛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了起來。“徐大人,卑職離開虎峪口之前,我城內兄弟僅剩千人,而城外的韃子兵卻有數萬人之多,虎峪口失守已成定局,我家大人吩咐卑職前來報信,他自己卻不離開。只怕現在他已經……嗚嗚。”

聞言,徐海不由跌坐在椅子上,愣了半晌才捶‘胸’頓足的悲泣道:“震虎兄,你怎麼這麼認死理啊。大帥不發援兵,虎峪口本不足守,你爲何還要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啊。”

兩大老爺們哭聲此起彼伏,好一會兒才停了下來。徐海抹了把眼淚,起身喊道:“來人吶!”

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外面‘侍’衛應聲而入,抱拳道:“大人,您有何吩咐?”

“去,立刻奔赴大同,告訴總兵王大人,就說虎峪口失守了,讓他自己瞧着辦!”提起王崇古,徐海眼中滿是怨恨之‘色’。

俺答大舉出兵,各個關隘紛紛吃緊,處處都顯得兵力不足。自己麾下的五千兵馬有三千多人奉命前去支援數處關口,又有一千人馬分散駐紮在陽和衛各個千戶所,以防不法之徒乘勢生‘亂’。這樣,現在的陽和城內兵馬僅剩一千。

看着日子越來越難過的虎峪口,這段日子自己數次派人趕往大同請求援兵,哪怕不給自己也得給承受壓力最大的虎峪口。

可是沒曾想到,連着幾次的求援都被王崇古給否決了。雖然他未曾說明緣由,但是徐海心中卻是明鏡一般。王崇古這是心中做好了打算,他並沒有十分的把握敢肯定憑藉幾處關隘就能抵擋得住俺答的兵鋒,而是將大同城內的兩萬步軍和三萬騎兵作爲最後依仗,準備依靠大同堅不可摧城牆來抵禦俺答的五萬大軍。

他這般做的道理,徐海也是能夠理解的。因爲只要大同還在,那俺答就不敢輕易地越過大同繼續南下或是東進,否則再想撤回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如此一來必能保的大同以南富庶之地平安,也能保的京城的王公貴族們坐享太平。

原本王崇古這般做法徐海並無異議,可是現在知‘交’好友唐震虎因爲遲遲不見援兵而命喪虎峪口,心中悲憤‘交’加的徐海不禁將怨氣灑在了王崇古身上。

‘侍’衛領命而去,哭成淚人的唐震虎親衛也止住了哭泣,不過說起話來依舊有些哽咽。“徐大人,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

徐海長嘆一聲,滿臉苦澀道:“俺答出兵爲禍,地方百姓有如驚弓之鳥多數逃入了城內,我一千兵馬雖不足抵擋俺答,但守土有責又如何能拋下城內數萬百姓而逃命?”

“可是徐大人,‘蒙’古韃子兵力強盛,僅憑一千人馬根本就守不住陽和城,於其待在這裡等着俺答引兵到來圍城,倒不如趁着眼下這一空當帶着百姓們逃往大同,說不定還能保住大家的‘性’命啊。”唐震虎的親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徐大人和唐大人那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現在自家大人已經因爲沒有援兵爲國捐軀了,這徐大人可萬萬不能步了自家大人的後塵。

聽了這話,徐海不由苦笑連連。“陽和距離大同百餘里,若是快馬三個時辰就能趕到,可是帶着城內百姓逃生,沒有三日之功休想趕到大同。而韃子全是騎兵,就算是晚咱們一步從虎峪口出發,亦能追的上來。到時沒有屏障抵擋,只怕結局更慘。倒不如現在死守陽和以待援兵,這樣還能有一線生機啊。”

徐海的一番話讓唐震虎的親衛說不出話來。這陽和城不同虎峪口,城內不但有駐軍,但更多的卻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而虎峪口作爲軍事要塞,除了數千守軍之外,根本沒有百姓在哪裡居住。所以說放棄虎峪口容易,放棄陽和城難啊。

嘆了口氣,徐海擡頭說道:“你趕了一夜的路,還是趕緊下去休息吧。本官現在去安排一下守城事宜,看看能不能招募一些壯丁幫助守城。”

回頭再說進駐了虎峪口的俺答。正如他所說的那般,拿下虎峪口,通往大同的路途就是一馬平川了。沿途雖然有陽和城等幾座縣城,但是守軍卻沒有多少。而且相較起地形複雜城牆高大的長城關隘,這些縣城實在是不值一提,俺答相信兩個時辰拿下一座兵力匱乏的城池不是什麼難事。

是以,在休整了一晚又留下一支‘精’銳駐守虎峪口保住退路之後,俺答便帶着其餘人馬直撲虎峪口之後的第一座城池,陽和城!

戰馬飛馳聲若奔雷,數萬騎兵組成的隊伍煞是壯觀。按說這麼多馬屁聚在一起奔馳,隊形應該是雜‘亂’無章的,可是韃子兵憑藉着嫺熟的馬術,行進中的整個隊伍卻絲毫不顯得雜‘亂’。

而且每逢路過一個村莊,行在最前的一名百戶就會帶着手下勇士駛離大隊人馬撲上前去,草草一番劫掠之後返回來,竟然依舊能跟在隊伍的最後。這份手藝,沒有多次的實踐根本是練不出來的。

日近正午,陽和城已經遙遙在望。這次好不容易在父汗面前領了前鋒差事的辛愛冷冷一笑,對着一直緊隨在身側的萬戶古達木吩咐道:“立刻派出三十里探馬查探四周地形,謹防漢人援軍,另外再派一千人馬分成十隊搜查附近村莊,把糧食統統的搶回來!”

古達木右手撫‘胸’領命,還沒來得及調轉馬頭就想到一件事,看着辛愛問道:“王子,那些漢人咱們還要不要?”

辛愛瞪了他一眼,有些不悅道:“飯桶,身處敵境危險重重,要那些累贅幹什麼?要是你的部族缺奴隸了,等出了關再抓不是更方便嗎?”

古達木趕緊低頭認錯,“多謝王子教誨,那屬下這就去安排。”說罷,調轉馬頭揚鞭而去。不過心中卻在暗恨,這辛愛也忒不是個東西了,怎麼說自己也是大汗手下大將,而且論年紀也是他的長輩,怎麼在他眼中連個孫子都不如,想訓斥就訓斥!

辛愛卻不知道自己的小脾氣惹得古達木心中不快,扭頭看着城‘門’緊閉的陽和城冷冷一笑,對着身邊的一名千戶吩咐道:“快去砍伐樹木打造雲梯,一個時辰之後開始攻城。”

雖然覺得一個時辰的期限實在是有些緊張,但是剛纔辛愛訓斥古達木的情形這千戶全部看在眼中,現在哪裡還敢自找不痛快開口請求辛愛多給些時間,沒得辦法只能轉身去招呼人手玩命幹活去。

“呵呵,納吉啊納吉,這次我這個做叔叔的就讓你好好長長見識,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攻城!”辛愛嘴裡嘟囔着,同時揚起馬鞭凌空一‘抽’,胯下戰馬便向着陽和城飛奔過去。

“城內的漢人聽着,速速打開城‘門’投降,我大汗便饒你等一條‘性’命。若是不然,哼,破城之後‘雞’犬不留!”辛愛打馬趕到城下,扯着脖子揚聲高喊道。

經驗豐富的徐海站在城頭目測一番,心中不由覺得好笑。這廝倒是愛惜自己的‘性’命,竟然站在了弓箭的‘射’程之外,看來也是個虛張聲勢的老手了。

“來呀,強弓伺候。”嘴角一挑,徐海回頭喝道。身後‘侍’衛聞言急忙將一直捧在手中的一張三石弓遞上前去。

尋常士卒能開一石弓,若是使用兩石弓最多能張開一半。而徐海這位陽和衛指揮使天生神力,兩石弓對他來說輕而易舉,若是使出全力,三石弓都能張滿。

沉甸甸的三石弓握在手中,徐海出於習慣掂了一掂,回手取來一支箭矢,閉起一隻眼盯向了還在吆喝不斷地辛愛。

胯下戰馬來回奔走,辛愛的身形也是晃動不斷,不過徐海憑着多年來的經驗,看了一陣便‘摸’索出了他的軌跡。

只見那戰馬一仰頭,徐海猛然將手中的三石弓張滿,也不做停頓,瞬間放開了右手。

只聽得嗖的一聲響,箭矢筆直的‘射’向了城下的辛愛。不過目標不停移動,雖然徐海琢磨出了移動軌跡,但是想要百發百中談何容易,更不要說辛愛還不時的拉一拉馬繮改變移動軌跡了。

一聲悲慘的嘶鳴響起,屁股中了一箭的戰馬忽然前‘腿’離地立了起來。辛愛未曾料到這麼遠的距離城頭漢人竟然還能將弓箭‘射’來,猝不及防之下被狠狠的摔下了馬背,惹得跟在身後的親衛們一陣慌‘亂’。

距離實在是有點遠,除了經久戰陣的將士們看出這一箭只‘射’中了戰馬,城頭應召而來的壯丁們‘亂’哄哄的歡呼起來,直喊將軍威猛。

穩坐中軍的俺答一直用手中的千里眼觀察着前方的情況,一見自己的兒子被摔下馬背,眉頭立時皺了起來。

“納吉,你立刻帶領五千人馬向東一百里。不要貪功冒進攻打城池,只需將沿途村莊的糧食搶來就成。若是途中遇到明軍能避則避,千萬不要與他們糾纏。”俺答忽然回頭對着正捂着嘴悄聲發笑的巴汗納吉說道。

納吉一怔,不解道:“爺爺,不入城池光憑一些小村子能有多少糧食啊,要不您給孫兒一萬人馬,孫兒必定可以拿下一座漢人城池,這樣奪來的糧食可是要比一百個小村莊都多啊。”

俺答呵呵一笑,“納吉,咱們攻破虎峪口的消息只怕是已經傳到了大同城,如果爺爺料想沒錯的話,這時大同城的兵馬已經出動了,畢竟他們守土有責,不可能看着這方圓數百里的漢人百姓任由我大軍搶掠。”

“這又如何,那大同城只有不到三萬騎兵,就算是能趕到也不是咱們的對手,正好藉此機會削弱一下漢人的實力。”把汗納吉想當然的說道。

俺答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教訓道:“納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若是真的和漢人騎兵相遇,咱們就算是勝了也是慘勝。漢人地廣人多,損失三萬人馬不疼不癢,可是咱們韃靼族的戰士加起來才十萬不到,這麼拼下去豈不是被漢人佔了便宜?”

聽了這話,把汗納吉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那好,孫兒這就帶人前去,傍晚之前一定趕回來。”

俺答這才笑了起來,點頭道:“去吧,萬事都要小心,可不要讓爺爺爲你擔心,呵呵。”

第83章 感恩戴德第2章 針鋒相對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55章 決死一戰(三)第17章 救駕有功(上)第25章 毀滅證據(上)第40章 榮歸故里第87章 鷹船丟失第1章 悠然自得第25章 廣告攻略(中)第14章 出征在即第59章 劍指邊疆第54章 謠言四起第60章 主動請纓(下)第72章 殺氣四溢(四)第84章 全城大亂第100章 各有打算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17章 投毒事件第10章 國子監生第37章 紫茜姑娘第3章 二蛋投軍第75章 回返京城第26章 大軍逼近第3章 暗流涌動(三)第66章 雪白饅頭第22章 出兵前夕第18章 不通文意第43章 大肆行賄第45章 排兵佈陣第42章 改革大計(一)第55章 雞飛狗跳(五)第37章 衣錦還鄉(上)第34章 兵進南浦第58章 人到晚年第32章 展開報復第70章 落荒而逃第67章 黃河大堤第46章 改革大計(五)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1章 風雲再起第33章 四海武館第60章 決死一戰(八)第50章 小川投降第37章 衣錦還鄉(上)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7章 連雲布莊第32章 名聲大振第6章 緊抓機遇第24章 出兵南下第55章 雞飛狗跳(五)第63章 紅衣殺手第69章 擊退俺答第48章 兵臨城下(二)第23章 劃江而治第81章 潛入王府(中)第71章 孤身犯險第78章 大軍進城第14章 四百文錢第23章 孤膽英雄第76章 造反大會(下)第89章 勤能補拙第27章 力戰熙川第61章 血戰虎峪(上)第38章 自食惡果第26章 塵埃落定(上)第3章 野外拉練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58章 吾皇萬歲第38章 鄭家有女第15章 神秘保鏢第31章 軍制改革第77章 凱旋歸來第84章 全城大亂第26章 御醫出馬第67章 情況複雜第28章 強國論壇(下)第17章 心生歹意第72章 大局已定第10章 國子監生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82章 嗜血督戰(一)第8章 強盜行徑第26章 烽火連天(一)第19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刺客夜行第67章 局勢微妙第32章 展開報復第38章 強勢反擊第8章 結伴同行第7章 見錢眼開第60章 主動請纓(下)第49章 親自出馬第57章 風雲再起(六)第17章 投毒事件第28章 前後夾擊第91章 證據確鑿第1章 途中巧遇第15章 尿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