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帝王喜好

雖是一招險棋,徐階卻有八分信心取得成功。

縱觀當今內閣,如果自己離開之後,就只剩下了李‘春’芳和張居正兩個人。李‘春’芳老眼昏‘花’,說好聽了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實人,難聽點就是優柔寡斷,辦事拖拖拉拉,根本無法肩負起重責。叔大才能雖然不熟,但入閣之日尚淺,再加上爲官資歷不足,也是沒有可能駕馭羣臣的。

所以徐階想當然的認爲,離開了自己,整個大明朝的中樞就等於是癱瘓了。這一點不但自己明白,想必皇上也是清楚的。爲了穩定大局,縱然皇上雷霆暴怒也會強忍下來,幾乎沒有可能讓自己高老還鄉。

“皇上,該上朝了。”陳洪小聲的提醒道,早朝這事,皇上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

擺了擺手,隆慶帝依舊滿臉怒容的說道:“傳旨,今日早朝免了,讓他們各回衙‘門’辦差去吧。”

隆慶帝心中有自己的想法。這徐階大清早的就把辭呈遞到自己面前,分明是‘逼’着自己儘早表態,這麼短的時間,自己根本不可能把整件事情相通透,很有可能就會着了他的道。

陳洪一怔,萬萬沒想到隆慶帝生氣的後果會是這樣的嚴重,竟然把早朝都推掉了。想學忠幹之臣勸誡一下,陳洪卻沒有這個膽量,唯唯諾諾的應了聲是,轉身出‘門’傳旨。

呆在雜‘亂’的寢宮之中整整思考了一上午,隆慶帝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如何處置徐階請辭這件事。正如徐階預料的那般,隆慶帝心中巴不得直接把他踢回老家頤養天年去,可是在選拔何人住持內閣事務上,隆慶帝卻是犯了難。

依照他登基時的想法,這首輔的位置首先由經驗豐富的徐階坐着,等着他老的動不了的時候,便是高拱接任,而高拱之後,就輪到了張居正。按照隆慶帝的估算,這三人的接力‘棒’最少能傳送二十年,而這麼長的時間,自己肯定也物‘色’好了以後的人選。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剛剛登基不到半年,高先生便被徐階‘逼’迫的離開了朝堂,自己心中雖然不情願,可是爲了穩固帝位,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高先生離開。

可是不到三年的時間,形勢的發展已經完全的超乎了自己的想象,徐階愈發囂張跋扈不說,竟然還敢威脅自己。

現在高先生不在朝堂,張居正又是資歷尚欠,隆慶帝前後琢磨一番,竟然沒有發現一個能夠代替徐階出任內閣首輔的人。雖然招高先生還朝也是一條辦法,但是高先生原本就沒有在內閣待過多長日子的才,再加上不理政事數年,現在回朝主事,實在是不敢確定他能不能將政務處理的過來。

“皇上,李貴妃求見。”陳洪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稟報道。

正愁眉苦臉苦思對策的隆慶帝眼前一亮,忙道:“宣。”陳洪起身應是就要出去宣李貴妃覲見,又被隆慶帝擡手攔了下來,“先把這裡收拾一下,‘亂’糟糟的像什麼樣子。”說着話,隆慶帝還瞪了陳洪一眼。

陳洪心中一陣無語,這倒埋怨自己了,剛纔你發那麼大的脾氣,誰敢到你眼前晃動觸黴頭啊。

好在人多手快,十幾個宮‘女’太監一起動手,被隆慶帝搞得雜‘亂’不堪的寢宮眨眼的功夫就變得趕緊利落,陳洪這才小跑着出去請李貴妃覲見。

李貴妃名綵鳳,出身官宦自幼修習三從四德,相貌雖談不上傾國傾城,但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了。在那個才貌並舉的年月,待字閨中的李綵鳳就名滿京城,上‘門’提親的達官貴人幾乎將他家的‘門’檻踏破。

當年嘉靖帝爲剛剛及冠的裕王爺指婚,翻閱內‘侍’呈遞的名冊之時,一眼便看重了評語爲才德不凡的李綵鳳。百姓家娶妻都要講究個賢惠,同樣作爲一個父親的嘉靖帝挑選兒媳‘婦’的時候也抱着這樣的一條準則。不然讓一個心思歹毒,見識淺薄的‘婦’人和自己的兒子作伴,兒子也別想好好處理政事了。

可惜李綵鳳雖然出身官宦,他父親的官職卻僅僅是個正四品,在京城這樣的勳貴數不勝數的地方,實在是有些小的可憐。裕王納妃可不是娶媳‘婦’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它的政治意義。

就這樣,原本有很大機會成爲裕王妃的李綵鳳只能做一個偏房,側妃。不過這也足夠了,正爲應該答應那‘門’親事而煩惱的李老頭一不小心成了皇親國戚,李綵鳳也是一躍枝頭成鳳凰,惹人羨慕的嫁入了裕王府。

可是外人羨慕不已,身爲裕王側妃的李綵鳳卻是有苦難言。當年嚴氏父子掌權,裕王府的日子過得極爲艱難,雖然到不了那種缺衣少食的地步,但壓根不是外人所想的那種錦衣‘玉’食的王公生活。

日子雖然過得不好,但是李綵鳳一直努力地讓自己變成一個賢內助,時常在裕王爺爲一些事情不高興的時候勸慰一番,久而久之,這夫妻感情倒是越發深厚了。這且不算,李綵鳳的肚子也爭氣,竟然先王妃一步誕下一子,雖然名分未變,在隆慶帝心目中地位卻是無人可比了。

所以隆慶帝一聽說李貴妃求見,原本有些煩躁的心情竟然平復不少。

“臣妾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雖是老夫老妻,可自幼家教甚嚴的李綵鳳一直十分重視禮數,剛一進‘門’便福身施禮。

隆慶帝上前幾步,伸手扶道:“愛妃快快免禮。”“謝皇上。”人雖中年,李綵鳳的嫣然一笑還是讓隆慶帝歡喜不已,扶着香肩坐到了榻上。

“皇上,臣妾聽說你今日不高興,可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剛一坐下,李綵鳳便問了起來。

雖然祖宗家法規定後宮不可參政,但是這種事情憑藉規矩那裡能管得了,尤其是作爲孤家寡人的皇上,心中苦悶只能跑到後宮去述說。

這李綵鳳之所以多年來一直不曾失寵,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憑藉着時常作爲隆慶帝的忠實聽衆,聽他傾倒心中苦悶。

現在聽他一問起,隆慶帝揮手讓太監宮‘女’出去候着,接着便長吁短嘆的把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愛妃啊,徐階這一招簡直就是在將朕的軍,朕現在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隆慶帝‘揉’了‘揉’有些發脹的的額頭,嘆聲說道。

李綵鳳一直是個有主見的人,多年來也時常在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上爲隆慶帝出謀劃策。現在一聽說徐階這樣‘逼’迫皇上,心中不由生氣,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徐階罷黜,保全皇上的威嚴。

可是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重大,一個不慎自己可就是惹禍上身,到時不但皇上會怪罪自己今日胡言‘亂’語,羣臣也會搞出些幺蛾子來。

想了想,李綵鳳輕聲笑道:“皇上不必發愁,李公公不是還在嗎,要是您心中沒個主意,不如去問問他該如何該怎麼辦。”

隆慶帝眼前一亮,這纔想起了依舊強撐着的李芳來,“愛妃好主意,你且待着,朕這就去探望他問問計策。”

話說上次沈崇名在年前見到李芳的時候,已經感覺到他行將就木了,可是這一眨巴眼都快過去半年了李芳卻依舊在世,就不得不佩服李時珍的醫術了。

當初李時珍略施身手,便將多數人以爲是得了不治之症的沈崇名醫治好,這一下子可算是出名了,就連隆慶帝也把他的名字放在了心裡,稍有不舒服的時候便讓李時珍爲他瞧瞧。

成了皇上的御用大夫,原本在太醫院處處受制的李時珍可算是一朝翻身做主人了,太醫們馬屁不斷,有事沒事都喜歡到他面前請教請教,聯絡聯絡彼此間的感情。

李芳雖然只是個奴才,但是在宮裡的身份一點都不低,隆慶帝一句話,李時珍便前去爲李芳診病,雖然一直沒見起‘色’,但是總算是拖住了李芳的一條老命。

還是那座小院,還是那張病‘牀’,只是現在的李芳比起年前更是消瘦不堪,死氣沉沉的躺在‘牀’上,連隆慶帝進屋都沒能聽到。

“皇上,公公他耳朵不好使了,可是心裡什麼都清楚。”一直負責伺候李芳的小太監眼眶紅紅的說道。

隆慶帝明白他話裡的意思,坐在‘牀’邊慰問一番,聽着李芳哼哈不停,雖然知道他是在應自己的話,可是這樣的情形實在是讓人難有繼續說下去的**。

沒有辦法,隆慶帝直奔主題把自己難以決斷的事情說了出來。“李公公,究竟應該怎麼做,還請你教朕纔是。”

“不……不徐……進,佛高……滾。”沒了牙齒的李芳悶聲吐出幾個字,原本緊閉的眼睛也睜開了一條縫。

隆慶帝愕然,實在是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不徐進,復高拱!”語氣有些急,卻是李芳看到了隆慶帝滿是疑‘惑’的表情。

雖然還是有些含糊不清,但隆慶帝這次算是聽明白了,眼前一亮喜道:“你是說,罷徐階,復高拱?”

李芳嘴巴一咧,眼中‘露’出一絲喜‘色’,用表情告訴隆慶帝,他就是這樣的意思。

隆慶帝鬆了口氣。對於李芳他是完全信服的,這人在皇宮之中整整呆了一輩子,論起朝廷的各樣紛爭,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見多識廣,現在自己剛剛說出難題他便有了計較,那一定是沒有的錯的。

有了計較,隆慶帝實在是不願意待着這間屋子中,畢竟‘藥’味撲鼻,就這一會兒功夫自己就覺得頭昏腦脹了。“公公,朕就不打擾你休息了。你好生歇着,一定要養好身子骨,朕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依仗你呢。”

出了小院,呼吸着新鮮的空氣,隆慶的腰桿不由‘挺’直幾分,滿臉威嚴難掩眼底的那絲輕鬆,昂首闊步的向回走去。

“皇上,可曾問到了計策?”看着隆慶帝這副表情進來,李貴妃其實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依舊故意裝作不知問道,這也是她的一個不爲外人所知討好隆慶的手段了。

隆慶心情不錯,這時看着愛妃的表情不由起了逗‘弄’之心,屏退左右笑道:“你猜?”說着,身體便靠向了李貴妃的嬌軀。

李貴妃裝作羞澀一笑,輕聲道:“皇上乃是天子,這世間的又有什麼事情能夠阻擋您的腳步,臣妾竊以爲,皇上您馬到功成了。”

李貴妃說話這間隙,隆慶帝的雙手已經攀上了她的雙肩,這時聽她麼一說,朗聲笑道:“知我者愛妃也,朕今日倒要看看你能不能阻擋朕的腳步了,呵呵。”說罷,攔腰抱起身體已是酥軟的李貴妃向着臥榻走去。

李貴妃滿臉‘潮’紅,微微閉上眼睛一副任君採摘的樣子,老夫老妻,隆慶帝的那點愛好她是一清二楚,心情一好就喜歡在‘牀’上折騰人。

第18章 傳宗接代第46章 小小棋子第3章 養病在家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22章 出兵前夕第109章 黑雲壓城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11章 以退爲進第46章 報仇雪恨第65章 威力無窮第29章 烽火連天(四)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19章 高高掛起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70章 殺氣四溢(二)第53章 沈兄出手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3章 局勢變遷第42章 逃婚攻略第92章 左哨鎮撫第66章 無處下手第25章 百密一疏第24章 天意難測第37章 水中蛟龍第53章 決死之戰(一)第23章 心理治療第79章 圍而殲之第34章 東廠介入第77章 雷霆手段第64章 半月之期第87章 逃出生天第61章 決死一戰(九)第36章 大婦風範第35章 攜美同行第13章 自由戀愛第58章 吾皇萬歲第53章 願打願挨第25章 百密一疏第3章 二蛋投軍第28章 波瀾再起第45章 鋃鐺入獄第39章 京城來人第72章 殺氣四溢(四)第19章 請君入甕第86章 插翅能逃第25章 道德敗壞第26章 毀滅證據(中)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3章 行走吏部第16章 高拱還朝第64章 左右開弓第76章 論功行賞第26章 廣告攻略(下)第49章 親自出馬第26章 大軍逼近第18章 庫銀失竊第62章 決死一戰(十)第59章 劍指邊疆第10章 絕地反擊第75章 坐地分贓第62章 走馬上任(上)第9章 伏兵四起第94章 身先士卒第70章 水師提督第79章 攻城之戰(二)第1章 封官從七第24章 發兵剿匪第38章 不謀而合第68章 形勢嚴峻第58章 事關機密第69章 添火澆油第18章 傳宗接代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43章 窮途末路第52章 風雲再起(一)第43章 張冠李戴第34章 東廠介入第2章 饅頭風波第二十三章第3章 行走吏部第80章 拜年軼事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81章 春闈大考第14章 出征在即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58章 事關機密第68章 武藝高強第85章 終成眷屬第10章 添油加柴第43章 張冠李戴第69章 殺氣四溢(一)第5章 天賜良機第63章 嚴格把關第65章 縮頭烏龜第73章 虛張聲勢第20章 木已成舟第24章 天意難測第46章 地痞許刻第84章 帝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