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政論(下)

“今日大漢,各地烽火不斷,盜賊多如牛毛。爲什麼?其實都是一個道理。自先帝恆,乃至當今,固封於宮中,只顧作樂,致使朝廷大權落入閹宦外戚之手,爭權奪勢急,治官問政少。賢臣不得近,小人常作祟,試問如此之局,安有不亂之理?”說着,劉璋再次深深一嘆。

“今日州官,張口便說亂民盜匪。卻不知,亂民盜匪十之八九卻曾是良民!我大漢之民何其本分?所求但要溫飽,能有一口活下去的口糧,便可忍氣吞聲,甘受惡吏欺壓盤剝。而面對這般本分之民,那幫蠡蟲猶不滿足,一再逼迫。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劉璋說到這兒,越說越是憤怒,不由的拍案而叫。

大廳中,衆人被他罵聲所驚,都是訝然望了過來。陳登面色激動,默默不語的親自提壺,爲劉璋將面前酒樽填滿。

劉璋舉杯而飲,一時默然。

臧洪張超二人微一猶豫,也將席位移了過來,低聲向陳登問起。陳登看了劉璋一眼,沉吟一下,便將方纔之事說了。二人眼中閃過驚色,面色也凝重了起來。

陳琳等人原本正湊在一起下棋,見到這邊三人面色,心中驚疑,雖不便都圍了過來,卻都將耳朵豎起。

劉璋下午所爲,早已讓衆人改顏相向,再沒了半分輕視之心。如今見圍着他的三人都是一副沉重的神色,不由暗暗猜測不已。不知這位劉季玉,又搞出什麼大事兒來了。

劉璋雖是低頭不語,卻藉着舉杯就飲的當兒,偷眼轉了一圈,將衆人神色盡收眼底,心中暗喜。

他方纔作勢,故意搞出那種聲勢,就是爲了吸引衆人注意。對於這多人

聚在一起的場合,又相交不深,他根本沒辦法單個去拉攏。

只能以言語挑撥,看看能不能逗引出一個兩個的,再回頭重點突破。此刻稍顯手段,果然將衆人注意引來。

“公今只十八,卻如此憂心國事。鍼砭時勢,直有振聾發聵之音,吾等慚愧。只是今時之事,牽連蔓延太廣,非一蹴而就可爲,公且暫息雷霆,從長計議便了。”張超眼見劉璋面色陰沉,不由出言相勸。

劉璋微微搖頭,重重嘆了口氣。張超嘴巴張了張,還想再說,旁邊臧洪輕輕扯他衣袖,微微搖頭。

“方纔元龍問我,學完武藝,又來學經義,都學成了想要什麼。”劉璋有意略微提高聲音,眼角餘光處,陳琳王桀等人雖仍低頭看着棋盤,面上卻都是一副側耳凝神的模樣,劉璋暗喜。

“我不知道。”劉璋平靜的張嘴,說出了一個衆人一愣的答案。

“財富嗎?好像我現在並不愁花銷。高官嗎?或許是吧。我希望自己做個大官,因爲官大才能管的地兒大。才能讓更多的百姓不受那些污吏欺壓。可即便做到家父那種位置又有何用?還不是相互掣肘,疲於應付無窮無盡的內鬥?以今時朝廷而言,官位越高,這種爭鬥便越是激烈。便真到了內閣,還能剩幾分精力去爲民做事?只怕十之八九的精力,都在想着怎麼保命維權了吧。”劉璋有些低沉的聲音緩緩說着,衆人面上不由的都是悚然動容。

這些話,衆人都知道,天下許多人都知道。但是,從沒人敢說出來。沒有任何一個上位的人,敢公然說,自己的精力都用在爭權奪勢上。這不但對自己是自污,也會給政敵做爲攻擊自

己的把柄。

而今天,劉璋敢說。不但敢說,甚至竟以他爹劉焉爲例去說。這讓此時這個以忠孝爲尊的時代的人,如何不面目變色?只是,變色之中,卻都是不可自抑夾雜着敬佩之色。

“正因爲我知道這些,所以,我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學成之後,究竟要怎麼做。我唯一能知道的是,家父已然爲我求了爵位,我可以獨立開府了。那麼,至少在我眼下能管到的範圍裡,我要去做!做一些爲民爲國的事兒。以後當什麼官兒,多大的官兒,到時候要不要做,要如何做,便到時候再說吧。或許,能找到一個方法,解決掉那些煩心的難題呢?所以,重要的是當前。抓住現在,才能去爲以後的事兒打算!”劉璋目光轉到陳登面上,眼中光芒一閃,淡淡的說道。

陳登皺眉,看着劉璋的神色,微微有些不解。只是不多會,突然身子一震,目中閃過一絲駭然之色,直直的看向劉璋。

劉璋毫不躲閃,就那麼迎上他的目光,眼中滿是堅定之色。半響,面上微微一笑,輕輕點了點頭。

陳登目光移開,眼中有複雜的神色掠過,低下頭,沉思不語。

“不日我將開府,諸位先生倘若肯屈尊相就,劉璋必將感懷不盡,他日絕不相負。還請諸位先生,仔細斟酌考量一番,璋且靜候佳音了。”

眼見所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劉璋知道目的已經達成。探手輕輕一扶陳登肩頭,在他一震擡頭後,再次對他一笑,徑自起身出門,往後而去。

夜色中,他瘦削的背影挺拔而孤絕,陳登定定的望着,眉頭越鎖越緊,心中亂成一片…………..

(本章完)

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8章:終於來了第261章:怒火第330章:震懾效應第190章:鷓鴣飛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第102章:反制第337章:通羅之盟(二)第193章:一地雞毛第223章:夜謀天下局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307章:朱儁之死(一)第359章:醜鳳雛第1章:偉大的目標第167章:初上朝堂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下)第66章:秘辛(三上)第351章:戰荊州(一)第38章:勵軍(下)第268章:扶余之亂第307章:朱儁之死(一)第132章:殺俘第369章:雁門風乍起第38章:勵軍(上)第291章:伏殺第267章:向左走向右走第108章:初訪張翼德第382章:拋棄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105章:爬牆頭第165章:入京請假申請第255章:公孫瓚的弟弟第306章:完敗第211章:定金川(二)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373章:決堤第333章:日本小弟的誕生第60章:血修羅(上)第372章:遼東軍動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126章:七裡坪第252章:角鬥第283章:妖姬第271章:風起第259章:撲朔迷離第234章:陶謙之痛第37章:趙雲回來了(上)第396章:王與公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225章:收網第381章:風起渤海第195章:漢中之變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74章:竹槓梆梆響第91章:收降第65章:秘辛(二下)上架感言第388章:四方雲動第336章:通羅之盟(一)第185章:不務正業的劉璋第40章:拜師青州(上)第386章:空中奇兵第381章:風起渤海第191章:檄文到了第386章:空中奇兵第5章:清韻居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260章:要挾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126章:七裡坪第140章:倉亭大捷第116章:喪事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上)第30章:衙內出閘(上)第22章:危機暗隱(上)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341章:通羅之盟(六)第165章:入京第260章:要挾第343章:通羅之盟(八)第43章:象棋(下)第184章:憑君做主第81章:喜得人才第202章:拿錢砸死他第276章:漸露端倪第388章:四方雲動第24章:納古咆哮(上)第153章:教習中的大才第230章:謀父之戰第154章:不謀而合第233章:田桑,還記得….第235章:廣陵之變第312章:青州之危第167章:初上朝堂第180章:你很好色第342章:通羅之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