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震懾效應

“聽說了嗎?可比被殺了……”

“是啊是啊,聽說整個朝日堡全被燒了……”

“嗯嗯,雞犬不留呢,狠啊,說是衝撞了大漢使者….”

“啊?!天朝?!”

“噓!別喊!”

“呃,不是聽說那位在高句麗那邊…..”

“咳,誰知道呢,總之,現在在這邊了,一出手就是一堡屠盡啊。唉…….”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風一般的掠過整個三韓之地。首當其衝的馬韓北部地區,所有堡主都膽顫心驚着,唯恐一不小心,觸怒了那位天朝使者。

馬韓五十四城,可比徹底成爲過去式。消息剛剛傳出之時,倒是讓人議論紛紛。但是隨着大漢使者不斷向南的步伐,漸漸的便少有人再去談論那個倒黴的人了,更多的,卻是在猜測着那個漢人最終的意圖。

“那位漢使如今到了哪兒了?”

馬韓南部一座大城中,一個馬臉隆準的人高踞上首,面色陰沉的開口問道。在他旁邊,另有三個衣飾華麗的人團團圍坐。

如果馬韓的普通民衆能看到這一刻,必然會個個面色大變。殆因這四人,便其中任何一位,平日裡也是少見的,他們每個人都是跺跺腳,都讓一方之地顫上三顫的主兒。

他們是整個馬韓,包括百濟五十四城的四大族長。馬臉漢子叫夫餘昆,據說是扶余族人,早先遷移來馬韓之地,便以夫餘爲姓,延伸出這個如今在馬韓之地,以百濟爲號的大族,實力超越其他各族,穩佔第一。

剩下三人,一個叫高明,據聞是高句麗的旁支。也是早先遷移而來的。與北邊真正的扶余和高句麗兩族不同的是,那邊本族是高句麗之勢大於扶余,而在這小小的馬韓之地,反倒是所謂的扶余後裔的勢力,佔據絕對的優勢。

除了這二人,另外兩人,一個姓王,叫王昌,一個姓金,叫金日禪。這兩人卻都是馬韓原住民,向爲馬韓大族。在馬韓被百濟漸漸演變的過程中,依仗根深蒂固的勢力,倒也在此地所謂的上層貴族中佔了一席之地。

“剛剛過了北河,昨個兒在突瑪爾堡呆了一天,聽聞倒是很做了幾宗交易,倒也沒前些時日那些事兒傳出….”

高明大約四十四五歲的樣子,雙目精光閃閃,透着一股精明之氣,表露出的氣質,極是符合他的名字。聽到夫餘昆所問,便知道他想問什麼,淡淡的在一旁解說道。

另兩位,王昌和金日禪只是對望一眼,並未出聲。夫餘昆聽着高明所言,眉頭微微一蹙,陰鶩的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氣。

“以高兄所見,此番他們前來,究竟所爲何事?”沉吟半響,夫餘昆又開口問道,一雙鷹般的眸子看向高明。

高明心中暗暗撇撇嘴,面上卻仍是風淡雲輕的神氣,聽聞所問,只是略略一頓,便坦然道:“不外乎展示其威,順道搜刮些好處吧。”

“嗯?”夫餘昆眸中幽

光一閃,有些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高君認爲,他們只是爲了搜刮些好處?”

這高明的勢力在馬韓僅次於他,平日裡向來少言寡語,但每每出手,卻是極犀利,穩、準至極,從不落空,便夫餘昆也對其頗有忌憚之心,不敢小覷於他。

此次劉璋忽然現身在馬韓,事前竟然全無半分徵兆,而且一到此地,便先施雷霆霹靂手段,生生屠滅可比整堡,手段之辣,出手之狠,實是廻異往日天朝行事之規。

對此,夫餘昆等人心中各自驚凜,深恐漢朝有刀兵相向的意思。但此刻忽聽高明說出這句話來,心中大是驚疑不定。

“王君、金君有何高見?”拿捏不定之下,他目光又轉向一直默不作聲的二人,欲要聽聽他們的看法。

王昌和金日禪對望一眼,這才由王昌乾笑一聲,搖頭道:“咱們看不透,萬事皆有夫餘君做主就是,王昌願附驥尾。”

“正是正是,我等實力弱小,若沒夫餘君與高君照應,天朝欲我生則生,欲我亡則亡,毫無轉圜餘地,又哪來別樣想法?呵呵,如今既有二位在,我等共進退就是。”陰陰柔柔的,金日禪生的相貌堂堂,口氣卻綿軟柔和,毫無半分男兒霸氣。

夫餘昆心中冷笑,這二人一個看似老實,一個好像軟弱,但他知道,兩個老狐狸實在沒一個是善茬的。不然,又何能長屹不倒,跟自個兒相提並坐?

這兩人一問三不知,滿嘴都是諂媚奉承,打的主意不過是將自己和高明推在最前。有了危險,自也是自己和高明首當其衝,他們的勢力都在馬韓南部,一時半會兒的也影響不到。

如果勢頭一旦不好,大不了早早降服,改轍易幟就是。現在說這些話,隱藏的念頭可是歹毒,怕是恨不得漢人像對待可比那樣,狠狠折騰自己一番,屆時漢人一退,再要劃分勢力,這二人若還能這般謙和恭順,才叫一個怪呢。

如今馬韓整個被四大家族把持,若能同心協力一致對外,雖不敢說和大漢對抗,但談判之時能多些硬氣,不至於毫無底氣自是題中之義。

但如今這四家,高家深沉,王家狡猾,金家陰損,全沒和自己一心的念想。夫餘昆雖有一統三韓的雄心,但終歸不是朝夕可成的,眼下這格局,便讓他又是無奈又是憤懣,卻不適宜顯露什麼。

“報!漢使使人傳出消息,欲行置換之事,以一匹絹換十斤鐵,無論各王族還是平民,均可參與。二十日後,將在通羅河邊,馬、辰、弁,三韓交界之處進行,特來報知大王。”

正在夫餘昆暗自惱火衆人各自心思之時,忽然殿外傳來奔跑聲,一個早先派出去哨探漢使一行的斥候,匆匆自外而入,躬身稟告着。

“什麼?!一匹絹換十斤鐵?”

“此…此事當真?”

聽到斥候所報,夫餘昆固然是心頭大震,王昌和金日禪卻已是驚呼着站了起來。

要知道,此時社會階段,產出極低

。和後世動輒畝產數百斤上千斤相比,這時代上等田,不過才堪堪接近百斤的產出。再加上天災不斷,戰火連綿,更有官府惡吏私鑄小錢牟利,便造成了糧食價格高到了令人驚駭的地步。

而相對來說,作爲衣食住行四大民生方面的第一項,衣所關聯的絹、絲等物,便自然而然的體現了極大的價值,不但成爲一種必須品,更是擔負起了另一種作用,那就是貨幣。

以物易物的方式,成了支撐整個經濟系統的支柱。從上到下,購買米糧等物,便多以絹、絲結算。

江南之地之所以富裕,除了地理、人政之外的因素,盛產絹、絲等物,便也是原因之一了。

而鐵的價值,相對此時的冶煉技術而言,鍛造鐵的成本,要遠遠高於青銅數倍之多。所以,鐵器固然值錢,但卻遠不如銅,更加不要說絹、絲等物了。

當然,這個時代的銅並不叫銅,卻是叫做金的。究其根本,卻是因爲鑄錢必須用到。

而三韓等地,不產絹、絲。糧食也是極缺,唯有鐵極爲豐富。平日他們與內地交換,便多用鐵去換,而首先換的,便是絹、絲之類的,再其次纔是糧食。

是以,如今一聽說是對方直接用絹、絲換鐵,雖說比值稍稍有些高了,但以漢使開口,又豈是往日市集零散置換那種規模?一旦真個來上一次大規模的置換,眼睜睜的那是天降大財啊。

俗話說,這黑眼珠哪能見得白銀子啊?如此重利之下,引的便如王昌、金日禪之輩,也是頓時心情激盪,兩眼放光了。恨不得這就趕回去安排,至於說先前還在商議的,什麼漢使來此會不會有打三韓之地的主意,這會兒更是全數拋諸爪哇國去了。

在這二人心中,尼瑪的,神馬漢使欲要吞併三韓,神馬屠滅了可比那肥豬,那統統都是你們百濟大族該頭疼的。咱們馬韓向來就是大漢屬國,本就是臣屬,人家來了咱們跪地迎接就是。

總是你們這些外來戶,佔着咱們馬韓的地兒,回頭卻搞出個百濟來,對外說是一家,實則纔是真真的吞併,這其中的道道兒,又有哪個不明白?

現如今,咱們宗主國給大夥兒來派福利了,咱們不趕緊忙着回去擁護接待,難道還要傻乎乎的,幫着你們這些外來戶,將好處拱手相讓?姥姥!

這兩人眼中金光閃閃,眼珠子骨溜溜轉着,神思早已飛回族中,暗暗盤算着這次通羅河互換,究竟能湊出多少鐵器,這一單買賣做下來,自個兒能得多少好處。哪還有半分心思,陪着夫餘昆和高明這兒想三想四的。

是以,草草應付幾句之後,也顧不得夫餘昆臉上的怒色,哼哼哈哈的便告退而去。

待到這二人去後,夫餘昆滿面愁色,轉首看看一直沉默的高明,不由的輕輕一嘆。

“力大者勝,不能直中取,唯有曲中求了。一切,順其所變吧。”在夫餘昆的嘆息下,高明終是擡起頭來,似**,又似相勸般輕聲說道。

(本章完)

第114章:密謀蜀中第2章:我有個想法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36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下)第176章:搜查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52章:賣馬(下)第239章:仲氏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第9章:兄弟第314章:身份第76章:蛇攻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168章:老關係第76章:蛇攻第40章:拜師青州(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30章:衙內出閘(上)第19章:驚豔一槍(下)第252章:角鬥第149章:南下訪賢第197章:大谷之戰第346章:通羅之盟(十一)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224章:盟誓第180章:你很好色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294章:連鎖反應第64章:秘辛(一上)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184章:憑君做主第107章:三………第302章:間第335章:聯合商會第372章:遼東軍動第53章:被陰了(下)第138章:挖角第336章:通羅之盟(一)第302章:間第243章:袁術覆滅(三)第201章:進漢中第195章:漢中之變第282章:交鋒第139章:移師東郡第232章:謀士之爭第20章:火雲駒(上)第65章:秘辛(二上)第239章:仲氏第173章:埋下一根刺第308章:朱儁之死(二)第195章:漢中之變第35章:有女吳莧(下)第43章:象棋(下)第33章:順利結盟(上)第280章:窮途末路第245章:各方之謀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111章:中牟縣令第63章:河北顏家(下)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351章:戰荊州(一)第275章:見面了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上)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第64章:秘辛(一下)第163章:靈帝崩第188章:裂痕第270章:金瓶可汗第116章:喪事第98章:有內幕第370章:戲志才的分析第362章:搶鏡頭的第136章:終定第49章:終去(下)請假申請第82章:冀州問對第43章:象棋(上)第364章:有條大魚第60章:血修羅(上)第108章:初訪張翼德第46章:你別怕,我是好人(上)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下)第173章:埋下一根刺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33章:順利結盟(下)第293章:雪崩(下)第171章:酒宴風波起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98章:有內幕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216章:治蜀之論第206章:毒計催生出的妙計第156章:歸心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下)第7章:授槍第44章:政論(下)第295章:諸葛初顯露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364章:有條大魚第6章:墨氏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