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扶余之亂

草原征戰,皆以牛角號爲指揮,極少能聽到鑼鼓之聲。是以,當劉璋這邊隆隆戰鼓一響,戰場上原本殺成一團的雙方,都是不由的同時驚愕,隨即便是一通的大亂。

各方異族沒少與大漢打交道,尤其此時,對於大漢更是多存畏懼之心。當震天的戰鼓聲傳到耳中,怎麼也不敢相信,此地竟然會出現漢朝的部隊。

有備打無備,一方氣勢雄壯,另一方卻驚恐莫名,這本就是一場絕對不平衡的對戰。

劉璋一方五百親衛,其中有大半都是當年血旗軍的老底子,兵甲犀利不說,更是久經沙場。其後青州推行演武堂,以超越時代的目光和手段,培育中低級將校,使得青州軍的戰力,一躍而凌駕於當世任何一支強軍。

劉璋的五百親衛,不但是從軍中拔出的佼佼者,更是青州演武堂的第一批畢業學員,其戰力可想而知。這也是爲何他只以五百人,卻能在數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下,仍是有驚無險的跳出險地,從而藉着山林全身而退的原因。

如今,這麼一支在當世可稱之爲怪胎的強軍,突然在草原上殺出,勝負之數哪還有半分懸念。

第一輪穿心弩過去,外圍原本圍攻的百餘騎便折損大半,剩餘之人,大駭之下,轟然四散而逃。五百騎軍卻不慌不忙,也不需主將指揮,自然而然的陡然分成無數小隊,應聲散開,自後一一追上,或以弩箭,或以馬刀,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竟是一個都沒放過。

此刻原本被圍在中間的一撥人,只剩下不過數十人,緊緊的護着中間一輛錦車。

車上端然而坐一個年約四十上下的男子,額寬眉濃,面色雖然略顯蒼白,但卻仍自能保持着鎮定。

身邊坐着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男孩略大些,大約七八歲年紀,散發披肩,濃眉虎目,年紀雖小,卻自有一股不凡的威嚴之氣流露,顯然不是普通孩子。

此刻雙拳緊握,警惕的瞅着四下的漢軍,只是微微顫抖的袍袖,卻顯露出內心的緊張。

女孩卻不過五六歲樣子,有着草原人特有的微黑泛紅的肌膚,一頭麻花辮子,掛着許多銀飾,大大的眼睛裡滿是淚水,小手緊緊拽住中年人袍襟,怯怯的看着四周的兵士。

車前一個三十上下的壯漢,渾身浴血,半身皮甲上滿是刀痕箭孔,兩隻袖子,一隻精赤,另一隻也只是象徵xing的半掛着,露在外面的胳膊,肌肉糾結,賁突而起,雖然傷的極重,卻仍是死死的挺立在車前,瞪大了雙眼,不肯稍退一步。

一衆人眼見剛纔幾乎將自己折磨死的百餘敵人,在漢軍前如綿羊般被殺了個乾淨,都是心中驚駭不已,但此刻卻並無一人後退,讓劉璋看的不由暗暗點頭。

“你們是什麼人?爲何被人追殺?這些要殺你們的,又是什麼人?”劉璋緩緩催馬向前,蹙眉左右看看,眼睛看向車中那個中年人,淡淡的問道。

在他向前之時,守在車前的壯漢顯然大是緊張,猛然向前一步,想要阻止。只是剛一踏前,忽然感到劉璋身上暴起一股如山如嶽的氣勢,令他不由的頓時呼吸不暢,如同碰上一堵看不到摸不着的堅牆,悶哼一聲,不由自主的倒退兩步,伸手一扶車轅,這才勉強站穩,這一下,頓時將他驚得面上血色全無。

劉璋目光淡然在他面上一轉,溫聲道:“你忠心爲主,很好,只是身上傷重,最好不要逞能,我並無惡意。”

許是見劉璋目中溫和,那壯漢微微

一愕,隨即慢慢鬆懈下來,只是卻仍將身子護在中年人身前,不肯退下。

中年人緩緩站起,便就車上彎身行禮,口中嘰裡咕嚕一番說,劉璋聽的一個勁兒的皺眉。

奶奶的,完全聽不懂,整個一雞同鴨講。有心喊拔都過來,問問他是否能充當下翻譯,左右看看,卻沒見到。想來剛纔必然是追擊敵人,此刻正帶人收拾戰場呢。

正自頭疼之際,忽見對方隊中走出一個老者,對着中年人撫胸見禮,低低說了幾句,又在指了指劉璋這邊,那中年人面上神色大緩,現出溫和的笑意,連連向劉璋躬身行禮。

劉璋楞然,卻見那老者已是滿面含笑走了過來,待到馬前幾步遠處,停身作揖道:“不知是邊關哪位將軍至此,老朽乃中原糜家商隊領隊,姓任名泉,草字暢之,這裡給將軍見禮了。”

劉璋聽老者說的是漢語,正感歡喜,忽聽他自報門戶,竟是糜竺族人,不由更是大喜。

目中一亮,翻身下馬,上前扶住,笑道:“哦?老丈是糜家之人?不知可識得糜子仲?”

任泉一驚,猛然擡頭看向劉璋,遲疑道:“明公識得家主?敢問如何稱呼?”

劉璋微微一笑,點頭道:“某乃青州牧、官拜漢驃騎將軍、威侯,姓劉名璋,草字季玉,老丈可曾聽說過?”

“啊?”

劉璋淡淡的報出名號,聽在任泉耳中,卻如同在耳邊忽然響起一個炸雷一般,一張嘴驀然張大開來,啊的一聲,便再也合不攏來,簡直可以塞進一個雞蛋進去了。

⊕ тт kΛn⊕ ¢〇 天天的,誰?青州牧?驃騎將軍?威侯?劉….劉…..,哎喲!

任泉身子發抖,滿臉都是激動之色,噗通一聲已是拜倒在地,重新磕頭,恭聲道:“竟…竟是主公大駕…..大駕,老兒,老兒…..”他激動之餘,一時間,竟然語不成調了。

後面車上中年漢子看的先是一愣,隨即目中閃過一道異彩,再看向劉璋的目光中,便忽然若有所思起來。

劉璋哪去管那人怎麼想,他方纔坦然報出姓名,乃是刻意張揚。這次北上,他左衝右突,好容易脫身進入北地,但與中原已然是徹底失去了聯繫。

早在前些時候,那晚於山洞中與賈詡分析當時局勢時就知道,只要他不死,各方勢力便會投鼠忌器,青徐之地便越安全。

如今,他來了塞外,正好藉此揚名出去,讓人知道他已然安全,不但能使各方不敢對青徐妄動,也能將消息傳揚回去,令青州衆人知曉。相信,以戲志才、田豐、沮授等人的智慧,必然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呵呵,任老丈快快請起,你既是子仲家人,便不是外人。眼前這裡卻是怎麼回事?”口中說着,一邊拉起任泉,一邊擡手指向那一圈人。

任泉啊的一聲,這才忽然想起,身後還有一大圈人。想想主公何等身份,自己剛纔一個沒控制住,只怕多半暴露了主公的身份,可不知會不會給主公帶來不便。想到這兒,不由面色慘白,額頭瞬間便流下汗來。

劉璋哪會不知他心思,笑着擺擺手道:“無妨,我既敢說,就不怕別人知曉。”

任泉聽他這話,這才放下心來,想起劉璋方纔所問,這才躬身道:“車上那人乃是扶余三王子葛思,那個男孩乃是扶余帶蘇可汗之子,叫做依慮,女娃兒是帶蘇之女,叫做依羅。此次扶余內亂,二王子別磻勾連高句麗王高成,突然發動政變,殺死帶蘇,搶了

王位。方纔主公麾下殺死的,都是別磻派來追殺葛思和依慮、依羅的追兵……”

任泉在劉璋面前仍是激動非常,言語便有些跳躍。劉璋皺眉聽着,半響才終於搞明白始末。

原來,眼前這隊人,竟是北邊大族扶余王宮逃出來的,那中年人乃是扶余可汗帶蘇的三弟,名叫葛思。

扶余一族,早在西漢時便已立國,公元前一零八年,當時的扶余可汗解夫婁在位時,掌控不利,最終被宰相阿蘭弗假借天帝之名篡權,扶持其弟高豆莫爲汗。

解夫婁倉皇出逃,一路向東,並在現在的地方,一個叫迦葉原的地方建立了政權,史稱東扶余。而早先阿蘭弗控制的,便稱爲北扶余。也叫卒本扶余。

北扶余經過多年發展,高氏漸漸奪回政權,及至後來朱蒙繼位,改卒本扶余爲高句麗,對外正式稱高句麗國。只是高句麗與東扶余之間,一直便征戰不斷,忽有勝負。

到了這一代的扶余王帶蘇,共有兄弟三人,老大帶蘇寬仁愛士,深的族內之人擁戴。老二別磻掌控國內軍事,常有窺伺之心,老三葛思擔任宰輔,掌扶余內政,政治上卻是以老大爲主。

此次帶蘇病重,按照扶余王庭之制,若是君王故去,自當由太子接任。但一來偏偏太子年幼,當年帶蘇也曾有過言語,說是若自己兒子不堪扶持,便將傳位給弟弟之言。

當時之言,或許只是一次醉話,也或許只是爲了穩定政權,安撫別磻的,但說者或許無意,聽者卻是有心。這次眼見帶蘇病重,別磻本就覬覦王位,登時就起了心思。

前些時日,便忽然帶兵而回,行bi宮之舉。帶蘇連驚帶氣,不等明令傳下皇位,便就此一命嗚呼。

別磻哪還客氣,當即宣佈繼位,並將反對他的三弟葛思並年幼的太子依慮,還有公主依羅一併囚禁起來。

別磻作戰勇猛,但卻並不得人心。他如此強橫手段施展出來後,便引起忠於老汗王的人的反抗。多有軍中大將帶兵起事,結果,卻被別磻迅速出兵剿滅。大軍之中,竟爾有高句麗的部隊參與,衆人這才明白,別磻原來早與世仇高句麗有所勾連。

如此一來,舉族譁然,只是礙於別磻勢大,卻是敢怒不敢言。但有些忠心的臣子,便開始默默尋求曲線救國的法子,就是救出原汗王帶蘇之子,太子依慮,指望他能逃出去,登高一呼,召集族人,推翻別磻。

一直護在車前的那個大漢,就是時任王帳侍衛長的年特,向來忠心於老汗王,並有扶余第一勇士之稱。

在衆人一番精心策劃下,終於成功將三人營救出來。而任泉作爲大漢商人,在各外族部落中,都有着極高的待遇。因爲外族總是需要漢家的鹽巴、絲綢等物,如果沒了漢家商人往來,那是他們極難搞到的。

而任泉昔日往來各族之地,在這東扶余內,主要便是和時任宰輔,負責內政的葛思交好。如今,葛思有難,他豈有不相助之理?當即允諾,將三人藏在自己車中,這才躲過別磻的眼線。

只是誰知很快便爲別磻察覺,派兵一路追了下來。一場大戰,年特雖然武勇,但好漢架不住人多,也漸漸抵擋不住了。若不是劉璋及時出手,衆人今日還真是要葬送在這兒了。

等劉璋徹底搞明白事情始末,已是天色將晚,當即傳令安營紮寨。是夜,正在帳中思量今日之事該如何處置,有人來報,扶余三王子葛思,帶太子依慮、公主依羅求見。

(本章完)

第296章:劉焉之死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161章:差點嚇死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247章:似曾相識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109章:變異了的張飛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277章:偷窺者殺第111章:中牟縣令第16章:野馬(上)第105章:爬牆頭第368章:另有一個主公……第386章:空中奇兵第260章:要挾第21章:降伏(上)第33章:順利結盟(下)第329章:雞犬不留第343章:通羅之盟(八)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下)第307章:朱儁之死(一)第13章:故人第106章:配得!配得!第283章:妖姬第183章:絕世美嬌娘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367章:看破第162章:臨陣換帥第218章:架樑子的第44章:政論(下)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7章:授槍第317章:王者歸來第36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下)第73章:各逞心機(上)第254章:變生肘腋第303章:百口莫辯第27章:草原定計(下)第200章:毒士說謀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136章:終定第164章:亂世來臨第376章:冀州爭鋒第286章:爭風第88章:束鹿之戰(四)第13章:故人第188章:裂痕第143章:決戰廣宗(二)第115章:大婚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下)第54章:單戟換飛刀(下)第119章:美人情重第365章:我不怕第166章:兄弟重逢第315章:東萊鏖戰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57章:密縣之行(下)第183章:絕世美嬌娘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70章:計取南皮(上)第91章:收降第261章:怒火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27章:草原定計(下)第369章:雁門風乍起第109章:變異了的張飛第277章:偷窺者殺第163章:靈帝崩第262章:變起第53章:被陰了(上)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308章:朱儁之死(二)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3章:劉璋的謝禮第173章:埋下一根刺第168章:老關係第271章:風起第137章:大耳朵跑了第256章:幽州勢力第300章:荊南之議第22章:危機暗隱(上)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49章:終去(上)第229章:中原風雲第355章:戰荊州(五)第284章:馬、驢子、騾子第38章:勵軍(上)第18章:比武(上)第77章:顏良文丑的創意第98章:有內幕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43章:決戰廣宗(二)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156章: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