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天使軍團

漢中城外,西涼軍的大營忽然熱鬧起來,好多人紛紛將帳篷收了起來,改爲伐木建造營房。張魯在城中得報,帶領一干祭酒、埋頭登上城頭,縱目遠眺,面上一片驚疑不定之色。

“先生,彼軍此何意也?”對着身旁一個年約三十上下的文士問道,張魯面上略顯恭敬之色。

這人乃巴西安漢人,姓閻名圃,是張魯打下漢中後,請來的一位謀士,此刻官拜功曹。

對於張魯,閻圃心中此刻卻說不出是什麼感覺。開始有感於他的誠意,這才答應出來輔佐,但前些日子,陽平關一破,張魯未聽自己所勸,退往巴夷,反而聽信手下之言,堅壁清野,使得百姓多有流離之苦,閻圃心中已是甚爲失望。

此刻聽張魯問計,看着遠處,微微搖頭嘆息道:“西涼軍如此做法只有兩個解釋,第一,是打通了補給之便,欲要長期圍城了。若不是這樣,那就是他們有了別的計較,只怕多半就是針對咱們而來的。至於具體是要做什麼,圃愚昧,猜測不透,主公還當早做打算纔是。”

張魯微微失望,也感覺出閻圃的冷漠,知他爲前時自己的作爲不滿,慚慚的不再多問。衆人在城頭觀看良久,百思不得,只得吩咐守卒提高警覺,各自回府而去。

城頭上張魯的疑問,城外賈詡等人也是全然摸不着頭腦。有心去問劉璋,卻被侍衛告知,主公正在作圖,任何人不見。只傳下軍令,讓拔都派人將漢中城四下看死,但有探子細作,一律擒拿格殺,決不許走漏一個。

另外,讓張繡率本部人馬,往後退入一處山坳中,卻往高崗處扎住,CAO演準備。山坳之中,以青布帷幔,遮的緊密,不知裡面捯飭些什麼。

衆人盡皆迷惑,待要問賈詡,賈詡也是搖頭苦笑。他一生喜歡算計,如今偏偏算不出劉璋所謂的妙計,於他而言,實在是如貓爪撓心一般。

其實他知道,真要自己去問,劉璋必不會隱瞞,但上次他藉着說計,小小的擺了劉璋一道,這其中固然是報復劉璋擄他家小之恨,也算是君臣二人之間的一種小遊戲。如今,劉璋明顯出下題來,賈詡又怎麼可能去厚顏相問?也只細細推敲,暗暗猜測罷了。

第二天,劉璋忽然傳令,集合軍中所有工匠,齊齊往小山坳中聚齊,外面顏良文丑二人親自把守,不許任何人接近。

山坳中每日裡便是一片嘈雜之聲,十餘日後,衆工匠放出。衆人有扯住問起的,衆工匠滿面迷茫,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說到最後,似是每人所作,皆爲某種東西的一部分,看上去極盡精巧,卻又大是古怪,單憑自己所爲,實在難以分辨。而且,主公有言,不得對外泄露,故而,說到各自負責的東西,便不肯再言了。

衆人無奈,只得作罷。待到劉璋出來,卻仍然令人守住山坳,他自己卻往中軍大營,傳下一道將令。諭令三軍進行選拔,以

近身格鬥,體輕剽悍者爲準,選出五百之數。

衆人面面相覷,偏偏劉璋賣弄,就是不肯明言。張繡腆臉相問,也被劉璋轟了出去,衆人無奈,只得按令而行。不一日,已是選出五百人。

劉璋遂令賈詡代爲掌管中軍,自己卻領着五百軍,往山谷中拿了東西,隨行只要親衛帶同一部斥候相隨,自往山中去了,道是十日後回來。

衆人到了此刻,也知道問也是白問,賈詡大有挫敗感,只是心中那份好奇,卻如春天的野草般瘋長起來。

如此十日後,劉璋果然返回。隨行五百軍卒,個個身後揹着一大卷物事,滿面的興奮之色。但有人問起,卻都是三緘其口,不肯吐露半分。便吃飯休息之際,也只將那物件抱在懷中,顯得寶貝至極。

劉璋不理衆人發問,傳令第二天傍晚三軍飽食,令楊任、張繡、胡車兒各領一軍,當晚初更出兵,二更攻城。又將顏良文丑二人叫來,細細囑咐一番,二人去了。

等到衆將各按令而行,帳中再無他人,劉璋這才笑嘻嘻的邀着賈詡同行,問道:“文和可猜得到璋之計了否?”

賈詡苦笑,臉上微微漲紅,搖頭表示不知。劉璋嘿嘿一笑,附在賈詡耳邊,低低說了一番話,又從懷中取出一副圖示,細細講解一番,賈詡看的目瞪口呆,老半天反應不過來。直待走出老遠,這才醒悟過來,低頭再看手中之圖,良久才輕輕一嘆,面上顯出敬服之色。

是夜二更,漢中城外號炮連天,鼓號齊鳴。沉寂大半月之久的西涼軍忽然瘋了一般,開始全力攻擊。

漫天飛矢投石,巢車、撞車、雲梯等各種器具一撥接一撥,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架勢。

張魯率衆文武親上城頭指揮,斥候將戰局情況報上,道是唯有通向陽平關一側的城門沒有動靜,其餘三門皆攻勢猛烈。

旁邊有人哂然,進言道:“此圍三闕一之法,不足爲慮。我等又不想出城,只要拖住他們耗下去,西涼軍更有何能爲?主公可不比理會,只管調兵全力應付攻城就是。”

張魯大喜,按計傳令下去。旁邊閻圃張了張口,卻又遲疑着終是沒說出話來。

對於西涼軍沉寂這麼久,忽然卻擺出一副硬拼的架勢,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透着一份詭秘和不妥。只是閻圃看過三處城門的戰事,其慘烈程度,並無任何假象可言,心中雖覺不妥,卻終是拿不準,只得將疑問放在心中。

暗青色的夜空中,雲涌月暗,沒人注意到,自東面半空中,卻忽然多了好多雲彩。那些雲飄移極快,只是處於晦暗的月色下,卻難以分辨的清楚。

堪堪到了城頭上方,雲彩忽然發生變化,似乎是飛鳥斂起來雙翅,晃晃悠悠的直往各處落下。

直到此刻,纔有少數人察覺到這些從天而降的雲彩。只是每個看到的人,此刻都是一副滿面駭

然之色,渾身抖索成一團,更有甚者,直接軟倒在地,只剩磕頭的勁兒了,偌大的城頭上,竟無一個人發聲示警。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對天地之敬畏,實在是已經到了滲入骨髓的地步。面對着這些從天而降的兵卒,雖看的明白,都是身着西涼士卒的服飾,卻也不敢興起半分抵抗。

管他是哪裡的士卒,能從天上而來,御風而行,那便是天兵。上天派來的兵卒,難道還不夠臭屁的?又有誰失心瘋了,敢去撩撥,大喊大叫?嫌自家命長了不成?

是以,在這種心理下,五百西涼軍除了十幾個倒黴的,終是落到城外去了,剩下的全部安然降落城頭。對於身上的裝備,早已經過主公親自教授使用方法,並經過十天的CAO演。此番一出,果然“天使”二字的稱謂。所謂天使,天上的使者也!

落下的士卒將城門打開,埋伏在外的顏良文丑二人,帶着衆軍一擁而入,直往其他三門殺去。

只因此事發生的太過玄妙,根本沒人去通知在另一邊督戰的張魯等人。待到城中殺聲四起,已然有兩處城門被打開,西涼軍如狼似虎般殺了進來,張魯等人才大驚失色,懵然不知爲何這固若金湯的漢中城,爲何就這麼被陷落了,一邊倉惶而走。

待到急惶惶終於殺出了西門,回首遙望漢中城裡,已是處處火光,沸反盈天了。

張魯身邊只餘數百親衛,護着一衆文官,甚至連個包裹都未曾來得及帶出。城中將四下聚集起來的偌大財富、糧秣,這下卻是全數便宜了西涼軍。

衆人悽悽慘慘而走,直往巴夷避去,準備往投杜濩、樸胡那邊。巴夷地處巴中,山高林密,蠻兵那邊總有個三五千人,好歹也算最後的憑仗。

到了這時,張魯才悔恨起來,悔不聽當日閻圃所勸,早早而走,竟至落得這般下場。如今情形,只怕就算到了巴夷,沒了勢力,過去也只能主從易位,落個依附的下場。

他這裡心中惴惴,暗暗盤算見了杜濩等人,該當如何說辭之際,猛聽前方一陣的號炮連天,猛然色變之際,擡頭看去,卻見一隊驍騎將去路攔住。

旌旗招展之下,一員大將挺槍躍馬,滿面冷笑的看着他,大叫道:“張魯小兒,某家張繡,奉主公之命,恭候你多時了。”說罷,大槍一擺,已是揮軍而上。

張魯面如死灰,再也想不到這最後的活路竟也被堵住。他身邊此刻不過數百衛士,那是這幫虎狼之軍的對手,不過眨眼間,便被盡數擒下。

張魯被綁的如同糉子一般,白皙圓胖的臉上,哪還有昔日算計馬相之時的自得?渾身癱軟的,若不是身邊兩個士卒架着,簡直就要倒在了地上。

張繡面上不屑,揮令要將他帶下去,被俘衆人中,閻圃忽然猛然掙動,上前一步,高聲叫道:“汝休的無禮!我有一言,關乎漢中安危,要見你家之主。”

(本章完)

第238章:陽謀VS陰謀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37章:趙雲回來了(下)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76章:蛇攻第49章:終去(下)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上)第330章:震懾效應第395章:老大*第16章:野馬(上)第148章:二張第18章:比武(下)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360章:舊地重遊第276章:漸露端倪第195章:漢中之變第293章:雪崩(下)第378章:反伏擊第85章:束鹿之戰(一)後記:第393章:魯肅來信第67章:旗揚(下)第381章:風起渤海第367章:看破第187章:飛白第314章:身份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105章:爬牆頭第367章:看破第3章:劉璋的謝禮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75章:勝利大逃亡第124章:陳宮之謀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46章:你別怕,我是好人(下)第254章:變生肘腋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324章:東渡第187章:飛白第105章:爬牆頭第388章:四方雲動第1章:偉大的目標第12章:智激張遼第289章:被拋棄了第287章:麻煩來了第399章:絕殺,跨越輪迴之宿命第116章:喪事第153章:教習中的大才第52章:賣馬(下)第59章:亂起(下)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106章:配得!配得!第162章:臨陣換帥第208章:南鄭決議第300章:荊南之議第286章:爭風第366章:港口巧遇第186章:再宴第183章:絕世美嬌娘第94章:喪子之痛第398章:四方雲動第272章:試探第381章:風起渤海第132章:殺俘第48章:梁父吟(上)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143章:決戰廣宗(二)第87章:束鹿之戰(三)第123章:黃雀第274章:第三方勢力第143章:決戰廣宗(二)第224章:盟誓第286章:爭風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399章:絕殺,跨越輪迴之宿命第140章:倉亭大捷第346章:通羅之盟(十一)第379章:第一刀,來自背後第154章:不謀而合第16章:野馬(下)第167章:初上朝堂第83章:急迫第291章:伏殺第14章:論將第160章:“撿”馬第378章:反伏擊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第268章:扶余之亂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208章:南鄭決議第35章:有女吳莧(下)第300章:荊南之議第245章:各方之謀第314章:身份第392章:漢祚終滅第276章:漸露端倪第163章:靈帝崩第107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