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

陽人一役,孫堅聲勢大振。只是,不單是失敗的胡軫一方,還是戰勝了的孫堅一方,兩邊都有種稀裡糊塗的感覺。敗的固然莫名其妙,勝的也是全然摸不着頭腦。

對於給自己報信,讓自己半夜出擊的人,待到整個大戰結束,孫堅也再未得到任何消息。對此,孫堅又是驚喜又是忐忑。

驚喜的是,本以爲這一戰便勝了只怕也是慘勝,後面將要迎擊的董卓本軍,只怕更是難以爲繼。但不想卻情勢急轉直下,竟爾生出這種變化來。

忐忑的是,打到最後還是不知道到底什麼人在幫自己。若是真的同樣和自己一樣的仁人志士也就罷了,怕就怕會不會是董卓一方搞出來的陰謀,故意先敗以慢自己軍心呢?

介於此點,孫堅不敢莽撞,揮軍進至大谷,離雒陽九十里處,便紮下了大寨。一邊派人向後催督糧草,一邊向周邊諸侯派出使者,邀擊董卓。

且不說孫堅那邊休整,董卓這邊在得到胡軫大敗的消息,不由吃了一驚。

對於孫堅,董卓其實也是非常忌憚。當日兩人曾一起在皇甫嵩麾下聽令,征伐西涼叛亂。其時雖有劉璋從中斡旋,但孫堅之勇,也讓董卓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此次大敗,胡軫當場戰死,敗逃回來的呂布等人,自然將所有罪過盡數推到那倒黴蛋頭上。董卓雖面上信了,心中卻對孫堅之能又再看重了幾分。

李肅眼見董卓打發走了衆將,面上卻仍是一副心神不屬的模樣,微一遲疑,這才壯着膽子上前問道:“尚父,勝敗乃兵家常事,此次小敗,並足以撼動我方根本,緣何尚父仍這般憂慮?”

董卓眉頭微微蹙起,轉頭看看他,這才嘆息道:“此番戰敗,文才陣亡。聽奉先等人回報,雖有文才之過,但那孫文臺世之虎將,其能不小,只怕其中之敗,並不似表面這般簡單。孫文臺不死,我心甚憂啊。”

旁邊長史劉艾道:“孫堅雖勇,卻好鬥輕身,便有小勝,何足慮哉?今關東諸侯屢敗,心膽早被尚父嚇破,便只他一人,如何撼動尚父基業?況我聞其人聽命於袁術麾下,那袁術心胸窄小,雖一時能用,我料必也忌憚其人之能。今可使人往袁術處做間,使其疏離孫堅,若沒了袁術支撐,孫堅可擒也。”

董卓大喜,待要採用此計,李肅卻搖頭道:“長史此計雖好,但殺一孫堅,哪有收而用之更好?以肅之見,不若同時用計。我聞尚父有女,今已堪婚配。不若使人前去聯姻,許以好處。若肯來降,則此長彼消,尚父得一虎將,關東之人少一爪牙。屆時,以此虎爲前驅,掃平關東諸州,豈不爲美事一樁?願尚父思之。”

董卓哈哈大笑,連連點頭,當即照準。一邊使人往袁術處勾當,一邊調大將李傕來此,親往孫堅軍中說項。

李傕得了董卓將令,當即啓程來見孫堅。孫堅還不知後方將要起火,但對李傕來意卻也猜到了幾分。當下也不說破,只冷笑着命進。

李傕見了孫堅,備言董卓之意。道是孫堅若肯聯姻,不但許其子子孫孫世代富貴,並許孫堅開列自己親屬名單,但凡所需官職,無有不準。

孫堅面上冷笑不絕,等到李傕說完,不由仰天大笑,笑罷忽的大喝道:“董卓國賊也!

孫堅累受國恩,焉肯爲私利而侍國賊乎?今不殺你,你可回去轉告董卓,他日決一死戰,我必夷其三族,懸示四海。”說罷,喝令左右,亂棍將李傕打出。

李傕狼狽逃竄,回來備言孫堅之無禮,董卓大怒,摔杯怒道:“是兒焉敢如此無禮!且看是我夷他三族還是他夷我三族!”

說罷,當即傳令,讓呂布領軍一萬爲前鋒,進扎永寧,自率大軍三萬進駐澠池爲合後。

安排完畢,轉頭卻見李肅立在一旁,想起此番受辱皆是這人進計所致,不由遷怒,目光中兇芒閃爍起來。

李肅看的大驚,霎那間便冷汗流了下來。對於這個主子的脾xing,他早已摸的透透的。看這眼色,只怕接下來若沒有好的應答,重則性命難保,輕則也是有罪受了。

眼珠兒急急轉動之餘,忽然心中一動,上前施禮道:“尚父且暫息雷霆,肅前日聞聽街上小兒童謠,道是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董卓聽的一愣,壓住火氣,皺眉問道:“此謠何意?”

李肅偷眼看去,見董卓聽了進去,不由暗暗鬆口氣。這首所謂童謠,卻並不是什麼小兒傳唱的,而是昨日傍晚,在自家府外,“巧遇”賈詡,聽他低頭嘟嘟囔囔嘀咕的。

當時他聽的迷糊,拉住賈詡求問,賈詡搖頭,說是去求籤所得,自己也是不甚明白,只說是什麼保命的咒語云雲。隨即,便又神神叨叨的走了。

李肅當時聽過也未當回事,今日被bi的急了,忽然想起這個,心中瞬間有了主意,這纔拿出來忽悠。

“啓稟尚父,此謠之意,便是說這雒陽的氣數已盡,如今氣運已然西移至長安了,只有進了長安,才能再次享受氣運。而謠中的鹿,當應昔日逐鹿之意,所以,以肅想來,皇帝此刻當送往長安安置,只要這鹿進了長安,氣運纔會回來。”

他口中解說,眼神卻在偷偷覷着董卓。董卓平日最信這些,常常問卦求道,只要能讓董卓認可這畿語,自己大可藉此機會躲了出去,自也就躲過了這殺身之禍了。

董卓聞聽,低頭想想自己入京以來的幾件事兒,若然不由的砰然心動。

旁邊劉艾卻是聽的大驚,遷都一事非同小可,不但牽扯到國運,更是勞民傷財,一發而動全身。若董卓真個起了這番心思,只怕對於雒陽,頓時就是一場天大的災難。如今已然四方被敵環伺,若再搞出這種天怒人怨之事,大夥兒非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想到可怖處,不由的滿頭冒出汗來,急上前一步阻止道:“尚父萬不可聽信讒言!遷都一事,關係重大,不但天子要動,三公九卿、各部衙門皆要隨之而動,豈是一二日之功可成?況且長安荒棄許久,殿閣早廢,民口凋敝,如何可爲一國之都?一旦貿然而動,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李肅此乃誤國讒言,可立斬之!”

李肅聽的額頭青筋暴起,心中大罵。不待董卓說話,立時反駁道:“長史謬論也!畿語關乎天意,如何能違天而行?長安雖廢,卻仍是中原除雒陽外第一堅城。只要稍加修葺,如何不能爲國都?至於說遷延繁冗,大可分成幾步而行。只要先將天子送入,尋一處所在安置,長安便再廢棄,豈有無安置

一人之所?屆時,只要再發雒陽之財力、物力、民力,不過數月,最多半年,便可復雒陽之繁榮,衆臣文武,也自可酌情分批而去,如何會動搖國本?如今,事關尚父大業,便有些不便,你我做臣屬便遇難不爲嗎?此如何是臣下之道?你捨本逐末,百般阻擾,不過是隻重自己身家,不肯出力,真佞臣也,正該斬之!”

劉艾聽他胡言,只氣得手足抖顫,指着他說不出話來。董卓平日便重神鬼,如今聽李肅一番話,正中心中所憂,又見劉艾說不出話來,只道他被李肅說中心事,不由的大怒。

當即喝令左右拿下,劉艾又氣又驚,哪料到董卓聽信讒言,說翻臉就翻臉,待要再說,一口氣上不來,當即昏了過去。

董卓餘怒未消,傳令即刻緝拿劉艾全家,盡數斬了。可憐劉艾一片忠心,反而落得個身首異處,致死連句冤枉都沒來及喊。

李肅雖僥倖過了關,卻也嚇得心中突突亂跳。董卓發付了劉艾,自己又再想了半天,這才擡頭看着李肅道:“你很好,不過,便是先送皇帝過去,何人可使?又要哪些大臣隨從?”

李肅聽他這麼一說,心中不由大鬆一口氣。誰人可使?當然是我了,至於哪些大臣,我管他們哪個能去呢,只要我去了便是最好。

只是他心中這麼想,嘴上卻是不敢亂說。想了想才道:“尚父,此言本是肅所聞,肅自當爲尚父分憂。若尚父信得過肅,肅不怕長安殘破,願隨天子先往長安打點安置。至於大臣,自然是匠作監官員,再選些閒散官職,一來可過去立即投入建置殿閣的工作,二來,也不會因異動離了尚父眼前,而使得政事受到影響。待到退了孫堅,自可從容隨尚父同行就是。”

董卓聽他安排的周到,這才大喜。轉身輕撫他後背,點頭道:“卿思慮周到,果然是真忠義也。如此,便照卿所言,待得老父迴轉,必大大升賞。你這便去依計安置,不過,護送天子一事,卻須隱秘而行,不可張揚。後續之事,我自會有所安排。”

李肅心中狂喜,連連躬身應諾,轉身去了。董卓看着他離去,想了想,這才使人招來李傕、郭汜二人,低低囑咐一番。二人聽的吩咐,先是愕然,隨即躬身領命,各自去了。

待到這兩人離開,董卓又使人命董越屯安邑,令段煨屯華陰,一左一右暗暗護住關中兩翼,命女婿牛輔帶兵五萬,往雒陽東扎住,以防關東諸侯。

把這幾人安置完了,這才召集王方、李蒙、徐榮、樊稠等衆將,點五萬軍,直往澠池扎住,迎擊孫堅。

董卓這邊一番調派,早有探子報於劉璋。劉璋的火部在得了王越的加入後,果然實力大漲,此番雖然打探不到李肅、劉艾和董卓到底說了什麼,但從後續的安排,還有劉艾全家被斬,以及李肅出來後,帶了甲兵直入宮中等等跡象,劉璋想了想,和後世所知稍加印證,已是霍然貫通。

揹着手在屋中轉了幾圈,當即傳拔都進來,附耳低低囑咐幾句。拔都面上喜動顏色,連連點頭,轉身去了。

劉璋又喊來山部一人,親自手書一封,讓其速速送往弘農,當面交給張繡。諸事作罷,想了想,這才嘴角微微勾起,邁步出門喝道:“備馬,我要去拜訪王允王司徒。”

(本章完)

第282章:交鋒第364章:有條大魚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145章:治政青州第115章:大婚第66章:秘辛(三上)第18章:比武(上)第385章:四面楚歌第177章:師叔門人第162章:臨陣換帥第272章:試探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52章:賣馬(上)第80章:看到魚了第274章:第三方勢力第43章:象棋(上)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173章:埋下一根刺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146章:蒲州來人第333章:日本小弟的誕生第226章:隱藏的危機第326章:封殺第286章:爭風第98章:有內幕第158章:戰機顯現第202章:拿錢砸死他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314章:身份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18章:比武(上)第165章:入京第224章:盟誓第351章:戰荊州(一)第307章:朱儁之死(一)第194章:毒士來訪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163章:靈帝崩第67章:旗揚(下)第63章:河北顏家(上)第383章:攻與退的奧妙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363章:鏡頭黨中最無恥第95章:定計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129章:崩潰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247章:似曾相識第368章:另有一個主公……第324章:東渡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34章:晨練偶遇(上)第5章:清韻居第384章:絕殺開始第326章:封殺第22章:危機暗隱(下)第307章:朱儁之死(一)第211章:定金川(二)第16章:野馬(下)第16章:野馬(下)第221章:危機暗伏第107章:三………第152章:戰火再起第281章:正位第312章:青州之危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下)第65章:秘辛(二下)第127章:夜襲第38章:勵軍(上)第373章:決堤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67章:旗揚(上)第319章:奇怪的甬道第395章:老大*第160章:“撿”馬第214章:定金川(五)第190章:鷓鴣飛第178章:王允之邀第287章:麻煩來了第43章:象棋(下)第311章:比比誰人多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245章:各方之謀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130章:他爲毛不笑呢第327章:驚悚第12章:智激張遼第65章:秘辛(二下)第195章:漢中之變第168章:老關係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141章:計取廣宗城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下)第262章:變起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