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廢立

呂布跳槽了,丁原被和諧了。雖然過程有些曲折,結果有些瑕疵,但董卓同學仍然感到了春的氣息。

於是,在李儒秘書長的敦促下,他再次召開了中央才常委委員二次擴大會議。就國家領導人的問題,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

劉璋仍然沒有參加。據說,他遊邙山去了。對於劉璋的行徑,李儒在驚疑,曹操在沉思,董卓在狂笑。

死孩子,終於感到怕了嗎?董卓心裡想着。當丁原事件發生後,他能明顯感到衆人看他眼神中的那種戰慄。

劉璋在這個時候選擇去遊邙山,在他認爲,這是一種保面子避禍的舉動。也等於默認了他的提議,算是一種折中的退讓吧。所以,董卓很爽。

當天的會議開得還是比較成功的,雖然中間也出現了一個小cha曲。那就是,袁紹這小子居然又跳出來反對廢立。

言詞很犀利,態度很強硬,結果很可笑。嗯,跑了,當大家在一旁勸住了兩邊後,袁紹憤然離席,回家連等都未等,直接收拾收拾,撒丫子走人了,去了渤海。

整個過程,太傅袁隗在一旁看得驚心動魄,滿頭是汗。老頭哪知道自家侄子跟人早有密謀?袁紹這一去,果然董卓那陰冷的目光就衝他去了。

“太傅覺得廢立之事如何?”董卓的語聲如同萬載寒冰。

如何?還能如何,當然是英明睿智,明見萬里了。袁隗老頭雖然四世三公,但眼瞅着大禍臨頭,顯然並沒什麼風骨可言。唯唯諾諾,全是恭服之意。

董卓心中得意,想想跑了的袁家小子,心中又有些不實落,暗問左右意見。

“事情還未定,當前首要之事,是完成廢立之事,其他的在說,不要節外生枝。”這是李儒的意見。

“袁家隱形勢力不小,若bi的急了,只怕狗急跳牆,反而出事。不如順勢給他個小官,他一高興,這事兒算有了面兒了,也就安分了,他家這叔叔袁隗不是還在嘛。”侍中周毖認爲袁紹有些能力,安撫爲上。

“袁紹好謀無斷,沒啥可擔憂的。隨便許個郡守的小官兒,既暫時安撫了他,還能體現明公的心胸,收了民望。”校尉伍瓊認爲袁紹沒用,意見倒是一樣。

既然幾個心腹都一個意見,董卓也順了心氣兒。於是,渤海太守便新鮮出爐了。

有了這個小cha曲後,衆望所期的劉璋又不在,董卓的決議,得以全數通過。廢少帝,立陳留。

第二天,嘉德殿上,衆大臣依次而入。只是讓所有人,包括董卓大感意外的是,劉衙內也來了。

滿面的笑眯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頻頻和衆人點着頭打着招呼,似乎對於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兒,完全一副不知情的樣子。

好事的冷眼瞅着,心頭暗暗期待。董卓心中又是格癢,又是忐忑。這小王八蛋來幹啥呢?會不會給自己搗蛋呢?

董卓有些糾結,他忽然發現,這些日子雖然一切順利,但在自己心中,其實這個小王八蛋纔是分量最重的那個。恨到了骨髓,也忌憚到了骨髓。

正因如此,這纔在完全掌握了局勢走向後,乍一看到他,心中卻仍是生出無數的不安。

只是,如今形勢,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怎麼算現在局勢也已盡數掌握在自己手中,難道還怕了他一人不成?董卓咬咬牙,重新昂首挺胸,不去看那個小王八蛋。

雲板九響,少帝升殿。

董卓步出行列,忽然拔劍,轉身

面對衆人道:“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即行宣佈。”說罷,令李儒上來,當衆宣讀。

“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衆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慼,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爲萬世統。茲廢皇帝爲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爲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宣讀完畢,喝令甲士上去,將少帝扯下,解下璽授,令其跪在下面,稱臣聽命。又將何太后扯出,一併撤了服冕,跪在少帝身邊等候安置。

少帝從董卓一開始拔劍說話,就腦子一片空白。直到此時,見母親何後都給扯了出來,這才反應過來,不由嚇得面色慘白,轉頭對着劉璋大哭叫道:“皇叔救我,皇叔救我啊。”

何後在一旁也是嚎哭不已,這個狠毒的婦人,也不知可曾悔悟昔日之歹毒跋扈?一朝由天上落到了地獄,原本百般嬌嬈的名色,也化作一團抖瑟,滿面涕泗。

衆大臣看的心酸不已,卻個個都只是低頭不語。

劉璋忽然走出班列,大殿上突然靜了下來,便連大哭的少帝和何後,都忍着慌懼,滿是期盼的看向他。

董卓眼中閃過濃重的殺機,拎着劍的手,卻微微有些不可自抑的顫抖。

“皇叔有何話要說?可是想逆天而爲,以一人之力而抗天下嗎?”咬着牙,那語聲好似從牙縫裡一個字一個字的擠出,殺機森然,卻又有着一絲隱隱的懼意。

劉璋嘴角微微一哂,斜眼看看他,腳下不停,直到少帝身邊,伸手將他拉起。

旁邊甲士待要攔阻,劉璋忽然雙目一睜,冷冷的掃了一眼。幾個甲士只覺一股如山嶽般的氣勢,撲面而來,森寒入骨之際,竟似連呼吸都艱難了起來。瞬間臉色大變,連連後退兩步,再不敢擡頭去看。

劉璋哼了一聲,一手攬着少帝肩膀,一手握住他手,這纔對着董卓淡淡的道:“老董,怎麼這麼大的事兒,竟然沒人跟我說過呢?怎麼說,我也是當朝皇叔,朝廷重臣吧。該有的商量都沒,這事兒做的是不是太不地道了?”

董卓一愣,他只當劉璋既然出頭,必然是跟盧植、丁原、袁紹等人一樣,對自己大罵奸臣逆賊什麼的。只要他一激動,自己也好趁機將他拿下,除去心中這個大患。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劉璋如此風輕雲淡,雖仍是逾越的拉起了少帝,但話中之意,卻似是隻責怪自己沒事先跟他打招呼而已。

這讓他猶如鼓足了勁兒的一拳,打出去了,卻忽然發現沒了目標,閃的那叫一個難受啊。

“皇叔錯怪太尉了。對於這般大事兒,太尉如何能不想與皇叔商議呢?只不過,兩次議事,皇叔均因有事兒,拒絕了參與。但好在衆位大臣都在,也算一致通過的。”眼見董卓面色僵硬,李儒忽然上前,含笑作揖,對着劉璋說道。

劉璋斜眼看着他,上下打量一番,皺了皺眉頭,疑惑的道:“這位是何人?既然能在這嘉德殿上代太尉發言,該當是品級不低纔對啊。但以公這綬帶所看,似乎不過只一低階末吏而已,其中緣故,可能爲我解惑否?”

這番話一出,李儒登時滿面羞愧,一張白皙的面孔便漲成了豬肝色。

他雖得董卓看重,但一直都躲在幕後參謀,這官

兒也不過小小的博士之職,牙根上不得檯面。劉璋這麼當衆疑問,不啻於重重打了他兩個耳光。

只是,偏偏劉璋眼中並無什麼諷刺之意,好像是真的疑惑不解似地,讓他解釋都無從解釋起。又氣又羞之下,心中也不由的有些怨氣,眼底暗暗劃過一道怨憤。

劉璋捕捉到那一閃而逝的眼色,眼中閃過一道異彩,隨即歸復平淡,只是仍然看着他,等他回答。

“此乃老夫女婿李儒是也,皇叔難道真的不識?咱們這兒正商議國家大事,皇叔身爲重臣,這般糾纏旁枝末節,究竟意欲何爲?”董卓總算反應過來,上前一步,怒聲問道。

“呀,竟是李儒先生嗎?哎喲,先生大名,璋可是如雷貫耳啊。當日在青州時,嘗與衆名士坐論,都說先生才氣縱橫,堪稱天下絕才!不想先生竟然還是太尉之婿,呵呵,呵呵,這個,還要請先生莫怪,都是劉璋也犯了以官職取人的毛病,唐突了先生,實在無禮,實在無禮了。”說着,連連點頭,以示歉意。

李儒微微一愣,沒想到劉璋對自己竟如此推崇備至,只是見他面色誠懇,謙恭賠罪,面上稍緩。口中連連謙遜,心中雖舒服了很多,但那股數不出道不明的怨氣,卻不知不覺的更是濃了起來。

董卓見劉璋仍是笑吟吟的只顧跟李儒寒暄,竟似完全無視自己,不由的更是惱怒。偏偏這重要關頭,他卻拿不到劉璋短處,一腔怒氣沒處可發,只得扭頭對着李儒哼聲道:“子幹,這裡沒你什麼事兒了,且先下去候着,我回頭再找你說話。”

他這話裡意思,不過是暗示李儒,這會兒是處理大事的關頭,別跟那小王八蛋囉嗦了,免得夜長夢多。

但他心急之下,卻忽略了此時這麼一說,不啻於同意了劉璋開始的疑問。那就是,李儒這麼小的官,怎麼跑到朝堂上來了呢?

李儒面色霎時變爲鐵青,心中羞怒交迸,低下頭低低應了聲是,轉身走出大殿。

劉璋嘴角不由的微微勾起,笑眯眯的望向董卓,點頭道:“太尉此番搞出這麼大的陣仗,原來竟是與諸公都商議過了的嗎?”

董卓聽他竟主動將話題拉回,一時也沒多想,哼道:“皇叔方纔不也聽到了嗎,再問豈不是多餘?”

劉璋輕輕哦了一聲,淡淡的道:“這麼說來,諸公也都是這個意思咯?”說着,轉頭目光依次在衆大臣身上看過去。

衆大臣心中慚愧,見他看了過來,都是不自然的將頭扭過一邊,或是直接低下,沉默不語。

董卓站在一旁看着,面上掛滿了冷笑和得意。眼前情景,他直到此刻才感到真的放下心來。看着劉璋面上的那種無力感,不由的心懷大暢。

劉璋看過衆人,並未多說,只是點點頭。拍拍少帝肩膀,這才擡頭對董卓淡然道:“太尉,說實話,我對你這次廢立是反對的。”

董卓面色一變,眼中有狂喜劃過。他不怕劉璋反對,甚至希望劉璋反應再激烈些,這樣,他纔有名正言順的藉口,趁機除掉這個禍害。眼中光芒一跳,就想出口再激他一下。

只是不等他出口,劉璋忽然鬆開少帝,對他擺擺手,嘆息道:“不過,既然大家都是一個意見,我雖不同意,卻也只能少數服從多數。但是,我保留自己的意見。這個官兒,唉,我也懶得當了,就此辭去,從此安心做個富家翁,倒也逍遙自在。諸公,多多珍重,劉璋告辭了。”說罷,對着衆人環環一拜,再不看一眼,轉身便大步走了出去。

(本章完)

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291章:伏殺第334章:武士道的開山怪第337章:通羅之盟(二)第303章:百口莫辯第215章:歡聚成都第119章:美人情重第154章:不謀而合第299章:江東之變(三)第290章:相約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下)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上)第80章:看到魚了第22章:危機暗隱(上)第281章:正位第207章:天使軍團第102章:反制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294章:連鎖反應第67章:旗揚(上)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66章:秘辛(三上)第202章:拿錢砸死他第152章:戰火再起第334章:武士道的開山怪第185章:不務正業的劉璋第327章:驚悚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209章:草菇石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298章:江東之變(二)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148章:二張第70章:計取南皮(下)後記:第176章:搜查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38章:勵軍(上)第96章:夜破連營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下)第59章:亂起(下)第233章:田桑,還記得….第136章:終定第19章:驚豔一槍(下)第36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下)第225章:收網第13章:故人第337章:通羅之盟(二)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228章:終未得見第38章:勵軍(上)第318章:絕處逢生第5章:清韻居第349章:青州指令第192章:暗中有隻黑手第219章:做大買賣的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116章:喪事第251章:終見大耳朵第205章:被阻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346章:通羅之盟(十一)第40章:拜師青州(下)第229章:中原風雲第159章:逆轉再逆轉第119章:美人情重第213章:定金川(四)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第73章:各逞心機(下)第107章:三………第82章:冀州問對第139章:移師東郡第48章:梁父吟(下)第85章:束鹿之戰(一)第215章:歡聚成都第132章:殺俘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282章:交鋒第265章:人心鬼蜮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294章:連鎖反應第248章:緣,延續還是輪迴第129章:崩潰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下)第214章:定金川(五)第157章:招嫉第65章:秘辛(二上)第123章:黃雀第212章:定金川(三)第380章:遼東之變第148章:二張第211章:定金川(二)第3章:劉璋的謝禮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67章:旗揚(下)第239章:仲氏第21章:降伏(下)第86章:束鹿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