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中牟縣令

車轍粼粼,雞鳴羊咩,喧囂不絕的車隊,絡繹不絕的往城中而入。這是河南中牟縣前的一片熱鬧情景。

中牟縣令陳宮負手立於城頭上,看着一直逶迤到天邊處的車隊,面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前些時日,忽然接到中郎將皇普嵩的指令。道是新晉蔡亭侯、破虜將軍領涿縣太守劉璋,不日將率大軍進駐,共破黃巾。勒令中牟方面做好一切安置事宜。

對於那位劉破虜,陳宮這陣子耳朵都要磨起老繭來了。種種跡象表明,這位蔡亭侯的崛起極爲突兀,幾乎在一夜之間拉起一支人馬,然後便是橫掃河北之地。

出道數戰,克南皮、收平原、下德縣,束鹿一戰,靖清常山、中山兩地。後面更是夤夜演兵,一舉而解薊縣之圍。

每戰必克,卻皆是以少勝多。臨陣決機之際,對戰勢的走向,強弱的更替變化,拿捏的精準老辣至極。計出如狐,擊如雷霆,實令人歎爲觀止。

然而這些輝煌戰績,雖然讓陳宮極是震撼,卻也沒什麼太大的驚訝。畢竟有話說的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sao數百年。中原之地,人才輩出,其間偶爾出現一個半個軍事奇才,實在並不值得太過訝異。

而真正引起他疑惑的卻是,這位劉破虜戰後的手法。縱觀其人大小數戰,每次過後,從未真正治理過一地。簡直猶如黑瞎子掰苞米,掰一個扔一個。

若說其人不擅理政卻又不盡然。不見那信都一直穩穩妥妥的,何曾出過半分岔子?

但是對於其他地方,說他不治理可算是留面兒了。說確切點,簡直就如同蝗蟲過境。除了給百姓留下足夠的食糧外,其他的便是一掃而空,半個銅板都不帶留下的。

據說渤海郡後來由袁家接手,對着空闊的,連老鼠都不待見的庫房,那位袁家的袁胤先生,當場就昏厥了過去。

手握虎狼之師,能理政卻不理政,只管一路橫掃而過。這其中,避嫌乎?縱賊乎?

而今南來,既是爲了剿賊,爲何又要單扎一地,不與大軍同行?這且不說,就眼前這些輜重物資,竟爾是自鄴城王芬處送來。這王芬何時又與劉家如此親近了?

便是信都那邊,這次也是透着怪異。不論人力物力,竟是全無半分動靜。難道那邊真就因着屬於冀州管轄,從而拋卻舊主了?

陳宮心頭疑竇叢生,百思不得其解,只是隱隱覺得,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些說不清的圖謀深藏其中。

便如對弈高手,起手一些佈局,總讓人難以理解,捉摸不透。直到最後關頭,纔會圖窮匕見,彰顯出莫大的威力。

官道上,一騎飛奔而來,背後一杆赤紅小旗隨風撲啦啦招展着。陳宮瞳孔微微一縮,兩眼不由眯了起來。

“啓稟公臺公,蔡亭侯大軍已至官渡。前部先鋒張合將軍,離此不過二十里。”背cha紅旗的斥候,極利落的跳下馬來,幾步跑到陳宮面前,叉手稟道。

微微擺擺手,將斥候打發下去。陳宮略一沉吟,隨即轉身下城,扳鞍上馬,帶着四五個隨從,自城中迎出。

不說有中郎將皇普嵩的手令,便單隻論官職品軼,劉璋也在他之上。如今雖只是前鋒先至,做

爲本縣縣令,也當出城相迎。

若非此刻正接收物資,縣內一干縣尉吏官都在忙個不停,更是要集體出迎纔是道理。

默默的立於道旁相候,初冬的寒風掠過,帶來一陣的冷意。陳宮微微緊了緊身上夾衫,凝目遠眺之際,天邊已然現出無數旌旗。

“中牟縣令陳宮,見過張將軍。此番正值接收物資,未能舉縣來迎,還請將軍恕罪。”

眼見一隊隊一排排甲卒走過,陳宮對着迎面而來的張合躬身施禮道。只是眼中閃過的一抹異色,卻是被那些士卒的整肅所鎮。

“陳縣令客氣。我主早有吩咐,不得干擾縣中事務。便請陳公指點駐軍之所,張合稍作安排,再來與公一起恭迎我主。”張合上下打量一番陳宮,翻身下馬回禮,神色間毫無半分怠慢之意。

來之前,劉璋便有過吩咐,見了那中牟縣令,萬不可有絲毫無禮,當謙恭以對。

張合不明白這中牟縣令有什麼來頭,竟能讓主公如此重視。只是當時眼見旁邊沮授先生等人,也是一副愕然之色,顯然也是不明所以。心下凜然,此刻哪敢有半分託大。

陳宮淡淡還禮應諾,隨即令身邊一人爲張合帶路。大半時辰後,張合帶着一隊親衛過來,與陳宮見過禮,便並肩立於道旁。

此時,長長的物資運輸隊已將將全部進了城,大道上冷清了下來。張合手按佩劍,挺立如鬆。便在寒風中,也是不顯半分畏縮之意。

陳宮看的暗暗心驚。單隻這隊前鋒,便是兵甲嚴整,將悍卒壯,那蔡亭侯本軍,卻不知該是如何一般氣象。聯想先前所想,心中愈發留上了意。

兩人都不說話,衆隨從自然也是無聲。道旁雖有數十人,卻一片寂靜,儼儼然,竟有一股肅殺之氣。

半天過去,前方忽見十餘騎奔來,張合面上一喜,低聲道:“我主到矣。”

陳宮心中微微一震,凝目往遠處看去。但見那十餘騎顯然是大軍放出的斥候,此刻奔近後,並未過來招呼。在爲首一人的手勢下,四散分開,遠遠哨探而去。絕不因到了地頭,便稍有半分疏忽。

如此又半響過後,陳宮忽覺腳下大地微微震動,極遠處,一片塵頭大起。塵頭中,無數旌旗顯現,恍如忽然冒出一片密林。

隨着大地的震動越來越明顯,旌旗下星星閃閃耀出一片刺目,正不知多少人馬齊動,那星爍之光,卻是兵卒手中利刃的折射而成。

及至大隊臨近,衆人只覺一股如山氣勢壓來,沉鬱冷肅,周遭溫度似是都忽然降了幾度。

整個大隊整齊而行,橐橐步履之中,甲冑鏗鏘連成一片。雖萬人齊動,但除了行軍之音外,竟無一人說話,顯見是律令嚴謹,法度森森。

大軍一隊隊而過,待到見中軍一杆大旗飄揚,白緞面兒,黑旌條兒。迎風舒展之際,旗面上飛金線走銀絲,繡出一排大字:破虜將軍劉。

其他旁邊幾面副旗上,卻是奉車都尉、蔡亭侯的字樣。於這行軍之中,顯然,軍職纔是主旗。

旗下,一匹通體火紅的駿馬上,端坐着一個金盔金甲的少年將軍,眉如利劍,朗目如星,顧盼之際,灑脫倜儻之中,帶着一股王者之氣。身邊十餘員

上將環繞,正是劉璋到了。

“末將張合恭迎主公!”

“中牟縣令陳宮,見過蔡亭侯劉將軍。”

張合與陳宮見了劉璋,齊齊躬身施禮。劉璋目光轉動,在陳宮身上一轉,一抹喜意劃過。

輕踢火雲駒近前,翻身下馬,上前扶住二人,微笑道:“璋不過時運得逞,竊據高位,何敢當公臺如此禮遇,快快請起。”

說罷,這才轉頭對着張合道:“雋乂辛苦。駐營之所可安排好了?”

張合再次躬身回道:“稟主公,一切都安置妥當。陳縣令早有準備,極是穩妥。”

劉璋笑着點點頭,伸手對陳宮一邀道:“此非說話之所,且進城再議如何?”

陳宮忍着心中驚駭,恭謹點頭應了。待到劉璋等人俱皆上馬後,這才也翻身上了坐騎,跟着大軍依次而進。

自己這些年來,一直居於逐末小吏。更是從未與這位漢室宗親,蔡亭侯爺有過交集。但方纔此人張口便稱呼出自己的表字,顯然是對自己極爲熟悉。其中隱藏之意,殊不知是福是禍了。

待到進了縣衙,衆人分賓主落座。劉璋自是坐了上首,左邊沮授,右邊請陳宮坐了。卻是因爲他乃是本縣之主,這般禮遇也是題中之義。

堂下燕翅排開,左邊鄒靖、張飛、張合、徐盛、臧霸、管亥。右邊卻是趙雲、太史慈、張牛角、褚燕、丈八。

顏良、文丑份屬隨身親衛,仍是叉手立於劉璋身後,兩張醜臉上肅穆端嚴至極。

大軍方至,諸般物資點收、安置,各營分地紮營之事煩瑣。行軍掾曹使閔純帶着一幫子中牟縣的吏官,進進出出,將諸般事務報上,直到天將入暮,方纔算整出些頭緒。

劉璋自始至終安坐堂上,聆聽各營各旅軍務。直直等到閔純等人忙完回來,這才含笑說句辛苦,傳令諸將各自沐浴更衣。

至於接下來設宴歡飲,爲劉璋並諸將洗塵,自是通常程序。陳宮也不需人家多言,早已吩咐準備好了。

只是對於劉璋入得城來,不問酒食,先署理公務的行事作風暗暗稱道不已。這位蔡亭侯短短時日,能取得偌大名頭,殊無幸至,實是真有其才啊。

當晚擺下大筵,劉璋於衆將並中牟一干官員共飲,席間觥籌交錯,盡歡而散。從頭至尾,雖對陳宮極是禮遇,卻都只是笑談閒話,並無半分牽扯他事。

陳宮心中愈發驚疑不定,席間幾次隱晦動問,都被劉璋哈哈一笑帶過。便是沮授,也只顧頻頻舉杯,讓陳宮鬱悶的直要抓狂,卻是無可奈何。

總不能因爲自己心中胡亂猜測,就非得扯着人家追問個明白吧。先不說人家那身份,比他高出一大截去。就心中那些疑惑,也只能旁敲側擊的去試探分析,絕無直言相問的道理。

此後數日,劉璋早出晚歸,只在縣城內轉悠。有時還會帶着侍衛出城而遊,陳宮見都見不上他幾面,更遑論去交談試探什麼了。

如此一月有餘,忽一日探騎來報,道是南陽黃巾共推趙弘爲帥,集兵馬十三萬,號稱二十萬,竟取宛城,誓爲張曼成報仇。

陳宮得報蹙眉,正自暗暗推演其中變化,軍卒來報,道是蔡亭侯相請。

(本章完)

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85章:束鹿之戰(一)第200章:毒士說謀第367章:看破第110章:王芬的鬱悶第383章:攻與退的奧妙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226章:隱藏的危機第245章:各方之謀第178章:王允之邀第292章:雪崩(上)第310章:朱儁之死(四)第225章:收網第243章:袁術覆滅(三)第222章:暴露第89章:三士爭功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375章:心結第80章:看到魚了第59章:亂起(上)第53章:被陰了(上)第269章:扶持第378章:反伏擊第277章:偷窺者殺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268章:扶余之亂第6章:墨氏精義第76章:蛇攻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341章:通羅之盟(六)第19章:驚豔一槍(下)第310章:朱儁之死(四)第360章:舊地重遊第106章:配得!配得!第314章:身份第126章:七裡坪第395章:老大*第99章:受封亭侯第319章:奇怪的甬道第23章:宿怨(下)第167章:初上朝堂第40章:拜師青州(下)第233章:田桑,還記得….第96章:夜破連營第314章:身份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83章:急迫第154章:不謀而合第186章:再宴第327章:驚悚第95章:定計第19章:驚豔一槍(上)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149章:南下訪賢第232章:謀士之爭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74章:竹槓梆梆響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260章:要挾第296章:劉焉之死第327章:驚悚第369章:雁門風乍起第325章:我來了,我看到了,嗯,我拿走第276章:漸露端倪第312章:青州之危第183章:絕世美嬌娘第378章:反伏擊第231章:賈詡論勢第120章:你太壞了第229章:中原風雲第143章:決戰廣宗(二)第260章:要挾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209章:草菇石第366章:港口巧遇第269章:扶持第184章:憑君做主第312章:青州之危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上)正文_第358章:鬼手第235章:廣陵之變第280章:窮途末路第278章:烈焰第211章:定金川(二)第368章:另有一個主公……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48章:梁父吟(下)第180章:你很好色第48章:梁父吟(上)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111章:中牟縣令第213章:定金川(四)第43章:象棋(下)第63章:河北顏家(下)第326章:封殺第44章:政論(下)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333章:日本小弟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