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論將

“少君此來,究是爲何?順雖官微職卑,但軍務多駑,實在是不能久陪……….”價葉子嘩嘩一陣響,高順已是霍得站起,滿面怒氣的沉聲道。

靜靜的看着他,眼中波瀾不興。毫沒因高順的突然起身而有半分波動,劉璋只是淡淡的看着他,眼神中一片平靜。

“將軍將死矣!特來救之。”

就在高順被看的有些繃不住了時,劉璋忽然開口扔了這麼一句話出來。

這句話一出,不但高順猛然一愣,身邊因爲高順暴起,正滿身防備的趙雲也是氣勢一窒,扭頭傻傻的看着劉璋。

“你!”高順反應了過來,心中怒火翻騰。

“高順如何便要死了?少君又如何來救?嘿,若是說不出個道理來,休怪末將得罪,令尊劉使君縱是位高爵重,某家丁刺史卻也不見得矮了半分。”目中射出冷意,高順話語如同夾着冰碴子一般而出。

趙雲面色森冷,手按上佩劍。

劉璋卻忽然笑了。

“敢問將軍,何爲將?”劉璋淡淡的道。

“嗯?”高順一愣,隨即雙眉一軒,答道:“智、信、仁、勇、嚴五個方面罷了。有知己知彼的智慧,能獎懲分明的信譽,能對待士卒像對待自己一樣的仁義,能一馬當先衝鋒在前的勇敢,再加上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嚴,這些做到,就是大將了!”

“呵呵。”劉璋等高順說完,呵呵一笑輕輕搖頭,淡然道:“將軍所言,只是成爲一個大將的條件而已,卻不是我問的將。”

高順一呆,面上閃過不服之色,斜眼看着劉璋哂道:“倒要請教少君,怎樣纔是將?”

“所謂將,是統御士兵的人,是所有士兵勇敢作戰的膽魄!”劉璋面色一正,沉聲說道。

“善於統御士兵的將,可讓千軍萬馬,如臂使指。旌旗所向,戰必克,攻必取,沒有什麼能擋得住的。將,是一支軍隊的魂魄。聚石可成山,握指便爲拳,力之所至,使士卒敢戰,無所畏懼,敢迎鋒矢。百萬之衆,有了將才能稱爲軍隊,是一支真正軍隊的基礎,正因這樣,所以纔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我這麼說,將軍以爲對不對?”

高順愣愣的聽着,覺得劉璋這番解答,多少有些強詞奪理,但卻不能說不對,只得點點頭。但轉念又想,這又和說什麼自己要死了有什麼關係?

劉璋見他眼神,心下了然。嘴角微微勾起,肚內暗樂。怎麼說動高順,他昨晚實在是策劃了良久。從開始通名求見的第一步起,便牽着高順的思路跟着他安排好的步伐走。

你高順不是心xing堅韌嗎,我就先亂了你的心境,趁你心防失守時,再以驚人之語給你鼻子上栓個繩釦。接下來,主動權在我手中,咱們就可以慢慢玩了。

“將軍既贊同璋的說法,那麼,我再問,什麼樣的人,纔是能指揮駕馭這種大將的呢?”劉璋不動聲色的,先是繞了個圈子,終是將問題繞到將領效忠的對象問題上。

若不這樣,一開始就來下說辭,說什麼丁原其實不

是個好主子,你還是來跟着我吧。只怕高順的回答,多半就是一根麻繩,直接把他綁了扔到丁原面前去。

高順這會兒腦子已是有些發懵,聽到劉璋再次扔出的問題,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纔好。好在劉璋似乎也沒準備讓他回答,而是自己自顧說了下去。

“能指揮駕馭稱爲將的人,必須要知將、明將、信將!所謂知將,是爲眼界開闊,胸襟寬廣。善取人長處,避其之短。所謂明將,卻是知其強,便儘可能發揮其強,不能因事而廢,因短而略其長。而信將,則需推心置腹,內結情誼,外託重權,勿因宵小之言而疑其心,勿因饞涎之語而毀其行。善御將者,必放眼大處,明時局,知時勢,何時用將,用於何處當了然於胸。此,方爲將之所依,將堪所依。是有明君擇臣而用,明臣擇主而侍之言。”劉璋說到這兒,將話頭停下,目光看向高順。

高順朦朦朧朧的似有所覺,眼眸微縮,若有所思着。

“方纔所言,乃將與御將之論。今璋問將軍,今時天下之勢如何?不知可能試言之?”劉璋不給他反應的時間,又拋出一個問題。

高順聽到劉璋問起這個,面色不由微微一變,身子不自然的動了動。目光往門窗所在掃了一眼,這才沉吟起來。

“順只是個軍漢,若少君問軍旅之事,或可答之,政事嗎,實難明瞭。”深深看了劉璋一眼,高順乾脆推了個乾淨。

“哦?將軍真不知嗎?”劉璋笑眯眯的看着高順,輕輕的反問道。眼見高順微微變色,又自顧接着說道:“若璋沒記錯的話,將軍方纔曾論及爲將之道。”

高順心中一沉,擡眼看看他,又垂下目光淡淡的道:“不錯。”

劉璋微微一笑,接着道:“夫爲將之道,五德之說尚不足矣。以璋所論,當有八弊、五善、四欲。”

高順眼中閃過驚奇,抱拳道:“少君大才,願聞其詳。”

“八弊者,一曰貪而無厭,二曰妒賢嫉能,三曰信讒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猶豫不決,六曰荒*酒色,七曰奸詐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禮。”劉璋毫不臉紅的拿來主義,將還沒出世的諸葛亮的言語提前扔了出來。高順眼中閃過讚賞之色。

“五善嘛,所謂善知敵之形式,善知進退之道,善知國之虛實,善知天時人事,善知山川險阻。”說到這兒,劉璋忽的頓住,兩眼盯着高順,大有深意。高順心慌,假作不見,轉頭避過。

劉璋一笑,不去bi他,順口接着道:“而四欲,則是戰欲奇,謀欲密,衆欲靜,心欲一。此上,是爲八弊、五善、四欲之道。將軍名將也,豈有不知時勢,不明虛實之理?將軍非不知,實不願言罷了。”

劉璋淡淡而言,落入高順耳中,卻是一陣心頭狂跳。

“今天下衆賊蠢蠢,惡盜蜂起。更有太平教蓄勢待發,窺伺一側。此賊他人或有不知,然如將軍般身處其勢力龐大州郡之人,豈有不知之理?太平教之隱憂,我知、將軍知,朝廷諸公想必亦知,嘿,丁刺史丁大人也未必不知。以其教眼

下之衆,一旦發作,頃刻間便是塌天大禍。當今,朝中奸宦當道,矇蔽聖聽,外戚專權,打壓清流。各州諸公,心思各異,卻不知大禍旦夕而至,將作何應對?幷州丁公,勇健忠直,卻也將治所設於河內,所圖者,無非得個入京的先機,爲的不過是亂中取得自身最大的政治利益。而將軍身處幷州之中,周遭十萬賊寇窺伺在側,一旦亂起,憑區區一營之卒如何應對?中原亂起,外族必然乘勢而動,屆時,內亂外患,將軍之死,豈不只在朝夕耳!”

劉璋侃侃而談,再不保留。首次將黃巾將亂的事兒,擺到明面兒上說。更是將幷州刺史丁原的野心赤luoluo的拋出,正應對着方纔前面所言御將者說。高順聽完這番話,臉色剎那間變的極爲難看,半響說不出話來。

一旁的趙雲這才知道,昨日大哥所言的隱患是指的什麼。想及當日上山拜師前,所聞所見太平教的勢力,臉上霎時也是大變。

劉璋見高順面上變幻不定,猜到他的心思,微微轉念,又加油道:“將軍身爲武將,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是義也。我亦知將軍絕非貪生怕死之輩。只是璋只怕,將軍身死之後,卻要留下千古罵名,被世人唾棄。當知世上事,死了死了,活着的人爲了各種由頭,是絕不會猶豫將本該自己承擔的東西推到死人身上去。只怕到時候,便是朝廷諸公,也多半是需要幾個替罪羊出來的。嘿嘿,倒不知將軍是否有溝通陰陽之能,便死後,還能來管管諸公之嘴,還你個是非清白呢?”

劉璋這番話極是歹毒,但對於這些年也是痛恨朝中那些奸佞的高順來說,劉璋所言,他便用腳趾頭去想,也知道那些人必定是會幹出來的。

他自幼從軍,至今已是十餘載。不求升官發財,只圖日後落個忠義之名。爲了這點念想,哪怕丁原將他扔在晉陽,到如今還只是個小小的校尉,他也從無半點埋怨。

但今天,劉璋一番話句句如刀,無一不深深的戳到了他的痛處。想到自己死後,萬般污水潑到頭上,只怕地下都無顏面對祖宗。高順身子不可自抑的抖着,胸膛起伏不定,再不復先前淡然神色。

劉璋說完這些話,自顧端着杯子,悠然喝着,看也不看在屋中轉來轉去的高順。現在,該說的都說了,想達到的效果也達到了,後面,就看高順的決定了。

“少君千里迢迢,費盡心機來說高順,順感激涕零。記得少君先前有言,欲要相救高順,卻不知又是如何救法?”過了良久,劉璋一杯水都添了兩回了,高順終是停下步子,轉頭向劉璋沉聲問道。

聽聞高順相問,劉璋面上神色平靜,心中卻是長長出了一口氣。你妹子的啊,真不易啊,總算是過了最難的一關了。

雖然聽出來高順言語中略有譏諷之意,他卻是毫不在意。只要能讓高順下了離開丁原的決心,那就一切好辦了。如今這麼問自己,不過只是看自己有沒有值得他賣命的籌碼了。到了這一步,劉璋已是智珠在握,勝利在望了。

擡起頭,迎上高順的目光,劉璋微微笑了起來。

(本章完)

第11章:神駒第19章:驚豔一槍(下)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327章:驚悚第269章:扶持第53章:被陰了(下)第268章:扶余之亂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264章:驚天之局(二)第230章:謀父之戰第123章:黃雀第367章:看破第300章:荊南之議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223章:夜謀天下局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上)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392章:漢祚終滅第375章:心結第231章:賈詡論勢第6章:墨氏精義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上)第180章:你很好色第246章:巡視徐州第232章:謀士之爭第309章:朱儁之死(三)第303章:百口莫辯第351章:戰荊州(一)第177章:師叔門人第324章:東渡第393章:魯肅來信第294章:連鎖反應第113章:及冠第21章:降伏(上)第207章:天使軍團第38章:勵軍(下)第243章:袁術覆滅(三)第256章:幽州勢力第354章:戰荊州(四)第23章:宿怨(上)第153章:教習中的大才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下)第92章:御下之道第194章:毒士來訪第93章:老爺子有難了上架感言第4章:爲難第328章:煙殺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148章:二張上架感言請假申請第329章:雞犬不留第130章:他爲毛不笑呢第239章:仲氏第37章:趙雲回來了(上)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375章:心結第30章:衙內出閘(上)第68章:南皮攻略(下)第70章:計取南皮(上)第384章:絕殺開始第270章:金瓶可汗第280章:窮途末路請假申請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68章:南皮攻略(下)第222章:暴露第24章:納古咆哮(下)第143章:決戰廣宗(二)第90章:會師束鹿第294章:連鎖反應第235章:廣陵之變第206章:毒計催生出的妙計第67章:旗揚(上)第247章:似曾相識第107章:三………第265章:人心鬼蜮第73章:各逞心機(下)第335章:聯合商會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33章:順利結盟(下)第346章:通羅之盟(十一)第354章:戰荊州(四)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下)第313章:二女初見第206章:毒計催生出的妙計第386章:空中奇兵第116章:喪事上架感言第299章:江東之變(三)第287章:麻煩來了第6章:墨氏精義第220章:約筵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266章:計取令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