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張字條(兩更合一求月票)

御書房。

曹公公引徐簡進去。

聖上剛剛換了身常服,開門見山道:「早朝上,朕看你有話說要。」

「是,」徐簡答道,「晉王出逃,事關他之後去向,臣想還是得謹慎更謹慎,朝中或許還有他的同黨。」

見聖上頷首,徐簡又道:「您記得陳米衚衕找出來的那張金箋嗎?」

「自是記得。」

當時,爲了化解邵兒的困局,徐簡提議在那宅子裡藏兩塊金磚。

衙門去搜查道衡,道衡與王六年、李汨聯繫在一起,藉着這條線往朝中視線引向李汨,在當時是很不錯的應對手段了。

出乎聖上意料的是,裡頭搜出來的,除了徐簡藏的金磚,還有一枚古月使節團的金箋。

一下子就把局面弄得越發撲朔迷離了。

最終陳米衚衕的事情收場,劉家父子發配的發配,除功名的除功名。

可聖上多少還是會惦記「金箋」。

那是個未解之謎。

事實上,那金箋是徐簡暗度陳倉、偷偷藏進去的。

他以金箋察覺到了晉王情緒,也以金箋破壞了讓劉靖字字斟酌的自罪書失去了效果。

時至今日,徐簡不可能把金箋的內情告訴聖上,正如他不會把蘇昌這個人推到明面上。

於是,他提及金箋。

「如今可以斷定,道衡是晉王的手下,」徐簡道,「那陳米衚衕的宅子亦是晉王的手筆。

劉迅想要以花酒討好殿下,晉王則利用劉迅的這點心思、給了他帶壞殿下的機會。

而出入那裡的還有古月使節團的人。

普通的行商怎麼能去晉王給殿下安排的地方?

這兩方之間,想來有些別的聯繫。」

聖上摸了摸下顎,明白了徐簡的意思:「你想說,他勾結古月?可我們與古月結盟,展開商貿往來,並未吃虧。」

徐簡有備而來,把事情都推給劉靖:「當時負責接待的是鴻臚寺,主理的正是劉靖。

臣曾聽劉靖罵過蘇議,大意是,蘇議在古月原本不是多有名望的人物,全靠先帝年間頭一次出使大順而迅速起勢。

彼時劉靖就見過蘇議了,此人年紀輕輕、在使節團裡話語權也少,偏就愛出風頭。

朝廷那是忙於內政,想靠古月牽制西涼,給他們的條件很優惠,偏蘇議不滿足,商談時幾次大開口,偏又像是掌握了我們的底限一樣,砍得人痛、又不是不能接受。

正是因此,蘇議回古月後異軍突起,成了朝中的大人物。

直到前次過來,蘇議還想再割一刀,劉靖死活不鬆口,又被氣着了,沒少罵蘇議。

臣想的是,我們雖不吃虧,但原本能多佔的利潤亦沒佔到。

蘇議對我們的底限瞭如指掌,倘若與他私下往來的是晉王,那也就說得通了。

晉王扶蘇議起來,蘇議再抽一部分的銀錢答謝晉王。

那錢養兵屯糧,用處多得去了。

兩人若有這麼多年的交情,晉王發現大事不妙,很有可能會聯絡蘇議,請求支援。」

聖上眸色一暗。

他接受了李渡與蘇議恐有勾結的說法,但對蘇議能給予的支援抱有懷疑。

「古月不是他蘇議說的算,」聖上道,「摻和進我們的內政裡,對他們沒有好處。」

「可得防着他們,也要防着西涼,沒人知道晉王給蘇議許諾過什麼,」徐簡道,「臣認爲,留給晉王的時間不算多了。

他若還是王爺,可以徐徐圖之,有身份與銀錢拉攏人心。

可他死遁了

,失去了在京城中心攪風攪雨的機會,他想東山再起、絕不是容易事,原本跟着他的人也會斟酌得失,或許漸漸就……

拖得越久,晉王能用、能信任的手下就越少,因而他最優選就是速戰速決,邊關起火,他在起兵,幾方拉鋸讓您應接不暇。」

說到這裡,徐簡頓了頓,乾脆再來一劑猛藥:「晉王能與古月人有私交,您又怎麼能斷言他在西涼沒有埋下棋子?爲了這把龍椅,他苦心積慮了十幾年,這麼久的時間,他能做的事太多了。」

聖上認同地點了點頭:「是,朕必須防備他。朕會即刻傳令裕門加強戒備,不止裕門,其餘關隘亦是如此。」

遠慮商議後,談的自是近憂。

一整個上午,御書房裡各種消息不斷。

不同衙門依照早朝說的,各司其職。

徹徹底底查抄晉王府以及連通的那兩宅子,着重尋找賬本、書信一類的文書,千步廊裡最會算賬的幾位老大人亦準備好了,要仔細梳理賬目,真賬假賬不論,查過才知道。

順天府出了一部分人手,並守備衙門,在城中一家一戶搜查。

董妃的孃家在她身死之後日漸沉寂,如今已是大不如前,但關於毒方的來源,以及他們一家當時輔佐董妃與李渡爭位的舊事,亦要追查。

徐簡則奉命去了趟大牢,提審宋僉事。

早前就來問話的侍衛低聲與徐簡嘀咕:「國公爺,這人嘴巴硬,推得一乾二淨。」

徐簡頷首,看向被綁在刑架上的人。

披頭散髮,格外狼狽,臉上還有些血污,不曉得是他自己的還是先前那場「混戰」中染上的。

「前年朱倡一家砍頭,你有沒有去看?」

宋僉事愣了一下。

本以爲輔國公會問起王爺脫逃之事,他已經想好了一堆車軲轆話來應對了。

總之就是不能認。

聖上氣不過要殺他,他也認了,但哪怕是死,也不可能出賣王爺。

卻是沒想到,輔國公問的卻是朱倡、曾經的英國公一家。

宋僉事猜不到徐簡的意圖,但他要表現的是冤屈而非犟嘴不合作,自然老老實實道:「去看過。」

「朱倡是晉王的同夥,兩人從先帝朝就勾結在一起了,」徐簡不疾不徐,道,「這叫我很是意外,畢竟,晉王沒有爲朱倡想一點周旋的辦法,朱倡明知被放棄、且子孫都沒命了,也沒有供出晉王……」

宋僉事咬了下牙關。

這有什麼好意外的?

既然認了主子,命都是主子的了,哪有出賣主子的道理?

忠心是第一位的。

輔國公明明也是武將出身,怎麼會不明白呢?

難道他出陣殺敵,有朝一日被俘,也會出賣大順嗎?

正想着,就聽徐簡又說了幾句:「那幾個內侍也就算了,原就是孤家寡人、斷子絕孫了,你和朱倡又是怎麼回事?

朱倡死時,晉王還未被揭穿,他能說是賭個死後追封。

到了你這裡,晉王已經是敗家之犬,逃出去也是東躲西藏,你難道還信他能殺回來?」

宋僉事下意識想要反駁,話到嘴邊才反應過來,不能上了輔國公的當!

他怎麼能與輔國公去辯解晉王能不能殺回來?

「您誤解下官了,」宋僉事忙道,「下官絕對沒有勾結晉王,他不是下官放出大牢的,再、再說了,混亂之中晉王都死了!」

「死了嗎?」徐簡嗤笑一聲,反問道,「替身而已,你往他臉上刺的那一劍,角度力道都很不錯。」

宋僉事瞪大了眼睛!

金蟬

脫殼之計,竟然被輔國公看穿了?

果然,國公爺當時蹲在那替死鬼身邊看了那麼久,真被他看出名堂了。

這下真遭啊!

王爺的脫身大計出了紕漏。

好在,人已經離開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可輔國公是怎麼看出來的?

聖上趕來之前,宋僉事自己也仔仔細細看過那張臉,明明以假亂真!

再一細想,好傢伙!

國公爺之前就是在詐他!一旦他沒有質疑「逃出去」這個說法,就坐實了他知內情。

宋僉事道:「您別嚇唬下官了,這還能有真晉王假晉王的?他就是死了!」

「行了,」徐簡打斷他,「爲什麼只有你被綁在架子上,另兩人卻還在牢裡?因爲他們不知情、被你拖下水,而你參與了換人、誅殺。

我剛告訴過你了,你與跟着晉王的內侍不同,他們斷子絕孫,但你有兒子。

你嘴巴硬就硬着,我讓人把你兒子抓來,這些刑具用在他身上,你看看要不要說。」

宋僉事大駭,一張臉徹底白了:「您審問下官是應該的,但您對犬子用刑,這不對!」

「衙門辦案講規矩,」徐簡道,「我不用,我只給聖上交代。茲事體大,晉王有謀反之心,行忤逆之舉,你作爲晉王同黨,難道真以爲死你一人就全家太平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宋僉事一梗脖子,「反正全家都是死,您拿犬子威脅下官,又有什麼用?」

「你一個牢房裡做事的,不曉得區別?」徐簡反問,「是痛痛快快砍頭,還是你親眼看着他把這裡的刑具試一遍?」

宋僉事聞言,忍不住哆嗦起來。

他這時候是真的怕了。

他自己不畏懼酷刑,但他的兒子,他又如何捨得?

輔國公不會只是說說而已。

這人上過戰場,殺過那麼多西涼兵,見血於他家常便飯。

宋僉事也聽說過輔國公的一些「事蹟」,能讓生身父親被革除功名、打回原籍,能讓同父同母的弟弟被流放千里,這能是善茬?

「下官、下官……」宋僉事顫着聲,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見他心中防線已毀,徐簡繼續問道:「何時何地、如何與晉王勾結,這些年又爲他做過什麼,他昨夜如何逃脫,去向何處,一一交代。」

宋僉事一邊哭,一邊顛三倒四回答。

他在先帝晚年就與晉王熟悉,亦支持晉王,只可惜皇位最終旁落。

這些年晉王沒有安排過他做什麼,他也只向王爺傳達些宮裡的消息。

前幾年他還是個小侍衛時,月俸剛夠養活一家老小,哪成想父親與兒子同時病倒,生活一下子就支撐不住了。

是晉王給了他銀子,讓他能請好大夫,還拿了不少用得上的好藥材給他,才讓一家人渡過難關。

這份恩情下,他自然對晉王忠心極了。

而這樣的晉王,被關進了大牢。

脫身不能出差池,晉王亦沒有把所有計劃都告訴他,他只知道自己要做的那一部分事。

「我把他送到接應的人那兒,再回來這裡,等時間差不多了就動手。」宋僉事道。

徐簡問:「時間差不多是指?」

「定好的時間,下官回來後坐上一刻半就……」宋僉事道,「王爺是這麼交代的。」

「接應他的人是誰?」徐簡又問。

「都穿着夜行衣,沒有打燈籠,下官不曾看清他們模樣,只知道都是內侍,」宋僉事垂喪着臉,「送到晁陽殿背後,他們再往哪裡走,下官當真不知道了,

知道的都說了。」

之後,自有其他侍衛負責讓他簽字畫押,等候處置。

徐簡出了大牢,先回去稟報聖上,而後問曹公公借了幾個水性好的人,入池子查看。

晁陽殿再往北走一段路就有一活水池子。

池水不算特別深,內侍們小心翼翼下水、觀察水底狀況,最終在連通往護城河的水道中發現了一些痕跡。

徐簡算了下時間。

李渡離開大牢直奔此處,等出宮、身處護城河裡的時候,差不多是徐簡策馬奔往南宮門的時候。

確實遲了一步。

徐簡出宮去,確定了李渡上岸的位置,再要搜尋就是茫茫人海了。

接連數日,京中風聲鶴唳。

官差們密集巡街,城門出入亦森嚴。

通緝的文書一道道送出京師,送往各個州府。

平素與李渡有些往來的官員亦是忙着向聖上表忠心,聽過什麼、見過什麼全一股腦兒交代出來,免得被連累其中。

只是,李渡本人沒有一點消息。

夜幕降臨。

西街上,香料鋪子門口懸着兩串紅燈籠,點得亮堂。

參辰走了一趟,給徐簡帶回來一張字條。

「他沒有見到小的的臉。」參辰道。

徐簡對參辰的身手自是放心。

打開字條,上頭只有兩行字。

一行是一個

另一行孤零零的一個字:童。

徐簡讓參辰也看了字條:「叫上玄肅,先去守備衙門。」

參辰問:「要知會萬大人?」

「他搜他的,」徐簡道,「我們抓我們的。」

不多時,他見到了萬塘。

萬大人疑惑道:「小詞衚衕?昨兒查問過一回了。」

「那就再查一回。」徐簡道。

499.第483章 天家無親情(兩更合一求月票)第314章 她得去哭(兩更合一)第321章 糟了(兩更合一求月票)第64章 每塊都有第227章 不識好歹第38章 幸災樂禍第120章 今日吃不得第228章 可惜了玥娘(求月票)第233章 深藏不露(二更合一求月票)第214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112章 他們都死了474.第459章 先皇后不會也是這種病吧(兩更第377章 朕看你是心眼小(兩更合一求月票)第104章 兩股戰戰,中間空空第173章 打得一手好算盤(求月票)第166章 只差對天發誓第279章 阿簡替他做了(兩更合一求月票)第179章 慧眼如炬第358章 壓根沒好過(兩更合一)第322章 要不要負責?(兩更合一求月票)第324章 以退爲進(兩更合一)467.請假條第293章 別再失手了(五千大章求月票)第33章 全是近憂第313章 秋蟬(兩更合一)第176章 人家還嫌晦氣呢第273章 靶子還得繼續豎着(兩更合一)第91章 我還沒坐過485.第469章 母后是他最大的仰仗(兩更合一第207章 溺子如殺子第160章 君子好逑491.第475章 最鋒利的刀刃(兩更合一)第354章 看準了的(兩更合一)第164章 要笑就笑第387章 那就劈了(兩更合一求月票)第353章 厥過去了而已(兩更合一)第107章 聖上情緒不佳第253章 郡主拿我當刀(兩更合一求月票)第40章 朕都替他臊得慌第168章 我與郡主是哪種人第291章 我覺得正好(兩更合一求月票)第426章 該動這個手(求月票)第116章 我去哪兒坐着合適些?第40章 朕都替他臊得慌第27章 他還不夠見多識廣第143章 不曉得跟誰學的第281章 我必須聽完(五千大章求月票)第324章 以退爲進(兩更合一)第378章 這就是坑啊(五千大章求月票)第142章 裝得還挺像第214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147章 被郡主料得準準的第217章 這也是緣分第103章 把他褲子扒了?第135章 有人算計他483.第468章 你可緊着些皮吧!(兩更合一)480.第465章 這位公公,好久不見(兩更合一第250章 該交的功課得交(兩更合一)第5章 我給你出主意第361章 父皇更信徐簡(兩更合一)第108章 哀家只怪你(ChenLinda萬幣加更)462.第449章 我也有我的懼意(兩更合一求月第226章 都別混(兩更合一求月票)第437章 還是應該叫你小耗子?(兩更合一)第181章 記一功(求月票)第415章 這就是區別(兩更合一)第274章 十分的與衆不同(兩更合一)第54章 引風吹火第325章 心裡有數(兩更合一)第123章 誠實,是優秀的品德第168章 我與郡主是哪種人第19章 半真摻半假第53章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第165章 一出不錯的戲(求月票)第68章 來拿碗茶喝第246章 張弛失衡(兩更合一)第292章 我對殺你沒興趣(兩更合一求月票)第203章 哪哪都不對第286章 變得真快(兩更合一)第356章 來之不易(兩更合一)第81章 必然會發生的事第406章 那雷是母后在提點我(兩更合一求月第418章 她姓章(兩章合一)第38章 幸災樂禍第396章 本性難移(三更合一求月票)第211章 好的不學學壞的第17章 茅塞頓開第236章 真話都沒人信471.第457章 耿耿於懷(兩更合一)第317章 弄巧成拙(兩更合一求月票)492.第476章 難爲他找了個好由頭第236章 真話都沒人信第267章 聖上息怒(雙更合一)第161章 衝個喜試試?第155章 泡過一池水的情誼(求月票)第277章 一枚金箋(兩更合一求月票)第346章 全是殺招(兩更合一求月票)第108章 哀家只怪你(ChenLinda萬幣加更)506.第489章 誰都可以生兒子,但我不行(兩第100章 圍了英國公府 (春花秋月85萬幣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