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首輔的壓力

內閣首輔方從哲昨日午後啓奏萬曆皇帝,請求閣臣和七卿同去國子監聽取大辯論總結陳詞,萬曆皇帝準了,所以今日一早方從哲就派人通知六部衙門及都察院的堂官同赴國子監——

大明官制,以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爲七卿,而時下的北京六部只有吏部尚書鄭繼之和刑部尚書李鋕是正職堂官,其餘四部都是由侍郎代署,都察院也缺左都御史,由右都御史張問達掌院事,這七位大臣接到方從哲的通知皆感詫異:方閣老不是對徐光啓、張原等人繞過內閣舉行大辯論很惱火嗎,怎麼竟要六部七卿都去聽取辯論?

張原起先也感到奇怪,方從哲應該知道沈榷一方已經辯論失敗,方從哲怎麼還會大張旗鼓讓這些大臣來旁聽,方從哲想幹什麼?隨即就明白方從哲的用意了,心下微微一嘆。

彝倫堂上,皇太子朱常洛端坐在太祖敕諭下,六部七卿、詹事府、翰林院、國子監的官員分列左右,除了萬曆皇帝不在此間,大明朝的實權人物幾乎都到齊了,國子監祭酒朱國禎向皇太子稟報了前日辯論的情況,又稟明蓮池大師已圓寂、劉宗周留書一封退出了今日的辯論總結已經啓程回江南——

大辯論主張嚴禁天主教的沈榷一方四人現在只剩兩人了,沈榷稟道:“太子殿下,前日第二場辯罷,修撰張原與劉宗周一路同行密談,劉宗周退出辯論定是張原從中作梗。”劉宗周在這次辯論中沒起到應有的作用,今又中途退出,,這讓沈榷很不滿。

張原不客氣道:“啓東先生是沈侍郎從紹興請來的,現在離京,沈侍郎竟不知其中緣故,卻妄加猜測,實爲可笑。”

皇太子朱常洛道:“劉宗周不是留有書信嗎,信裡怎麼說?”

沈榷恨恨地瞪着張原。向皇太子稟道:“劉宗周信裡說時事日非、斯道阻喪,他做不了濟世之臣就做弘道之儒,這豈不是這次辯論中歪理邪說囂張橫行讓他極爲失望才憤然離京?”

李之藻道:“辯論由東宮主持,尚未有定論,劉宗周中途離去是無人臣之禮,枉稱名儒。”

朱常洛知道這些大臣們爭論起來沒完沒了的,說道:“今日是辯論總結,你們雙方各自陳詞吧。徐贊善先說。”

徐光啓便將十五、十六兩日己方的辯論觀點和論據簡明扼要地陳述了一遍。沈榷隨後也把他們一方的觀點和論據當衆陳述,張原聽出其中有些論據是沈榷新加出來的,當即提出異議。要求調出文吏的筆錄印證——

方從哲開口了:“張修撰何必這麼斤斤計較,今日是辯論總結陳詞,稍加補充也未嘗不可。現在雙方已經各抒己見,就由翰林院、詹事府諸官評論雙方得失吧。”

詹事府少詹事錢龍錫向皇太子稟道:“容臣與詹事府同僚商議後再來評論。”

翰林院侍讀學士郭淐也提出同樣要求,得到皇太子准許後,詹事府和翰林院的三十名官員便退出彝倫堂,到東邊國子監祭酒辦公之所商議去了,彝倫堂上衆官則靜靜等候,祭酒朱國禎請皇太子和皇長孫到後堂小憩,大約過了三刻時,詹事府和翰林院諸位官員回到了彝倫堂上。皇太子也重新歸座。

郭淐年長,錢龍錫讓郭淐先發表評論,郭淐說了一大通先賢高論,最後的評語果然不出張原所料,依然偏向於沈榷一方,但措詞較溫和,認爲西人良善博學者也可爲大明效力。不必一律驅逐。

錢龍錫觀點與郭淐相近,也是一種折衷的態度,徐光啓、李之藻以及龍華民那四位傳教士明顯有些失落,前兩日的辯論分明是他們這一方佔了上風,但這些評判的官員還是偏向沈榷。不免讓他們感到沮喪——

但張原對這個結果並未感到有多麼意外,晚明保守勢力極其強大。李自成都快攻到北京城了,朝廷官員還在爲是否遷都南京爭論不休,而現在是萬曆四十四年冬,奴爾哈赤尚未發佈“七大恨”進攻大明、出生於萬曆三十四年的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一對同齡人還在陝西放羊,大明朝雖有天災人禍,但在大多數臣民看來,這還是盛世,並沒有多少危機感,盲目自大是普遍的心態,張原並不能憑一場辯論就能改變這種局面——

而方從哲親臨國子監就是給翰林院、詹事府這些官員施加壓力,因爲方從哲早已表明是支持沈榷的,這些官員哪裡會爲了徐光啓和張原而忤了首輔方從哲的心意,若不是徐光啓、張原在辯論中佔了上風,評判官員們的措詞還不會這麼溫和,肯定完全倒向沈榷一方——

方從哲瞥了徐光啓、張原等人一眼,微微一笑,心道:“在朝中說話憑的是地位和實力,能言善辯、巧舌如簧又有何用。”向皇太子朱常洛施禮道:“太子殿下,這場辯論至此爲止吧,臣以爲這種辯論除了擾亂人心之外,於國家政事毫無補益,以後萬萬不要再舉行這種無謂的辯論了。”

方從哲想三言兩語就把這次辯論的影響抹掉,要照常施行沈榷禁止天主教的主張,徐光啓、張原諸人當然要力爭,徐光啓道:“前兩日的辯論,于格物窮理、興利除害皆有探討,怎能說毫無補益。”

皇太子朱常洛對講官徐光啓是頗爲敬重的,問道:“那徐贊善通過這次辯論想要在朝政上有哪些革新?”

徐光啓道:“臣有三點建議:一,釋放王豐肅等教士和教民,將南京教堂交還給耶穌會士;二,由禮部開設歷局,參照西洋歷重修曆法;三,翰林院設譯書局,由儒臣和西洋陪臣翻譯西洋歷算、地理、醫藥、農田、水利書籍,補我大明之缺。”

方從哲道:“王豐肅、謝務祿煽惑教衆、企圖謀反,絕不能姑息,至於曆法,西洋曆法絕用不得,我大明豈無郭守敬那樣的人才,欽天監自會吸納懂曆法的賢才修歷,何須西洋人蔘與,翻譯西洋書籍更屬無謂,我大明農書有《齊民要術》、醫書有《本草綱目》,比之海外偏遠的西人書籍豈非更適用。”

張原道:“《齊民要術》成書於北魏,距今一千多年,方閣老還認爲適用於時下的大明?”

方從哲冷冷道:“爲何不適用,難道西洋的學問就適用嗎?”

張原道:“徐贊善正編纂《農政全書》,是針對我大明近年旱澇頻繁而作的,參考了北魏《齊民要術》、元代的《農書》,去蕪存菁,着重論述備荒救災,當然也引用了《泰西水法》這類書籍,方閣老認爲這種書有編纂的必要否?”

張原問話的口氣似乎很恭敬,但方從哲聽得出其中的譏諷,一個六品修撰竟敢這麼對他說話,是想在翰林院一直待着嗎,說道:“編纂農書那是徐贊善的事,推行利農政令是朝廷的事,互不相干。”言下之意是張原在萬言廷策裡提到的徐光啓《甘薯疏》休想推行下去。

這一刻,張原很想把方從哲揍一頓,堂堂首輔不論是非、只看喜惡,這樣的國家還能治理得好!

太監王安向皇太子朱常洛耳語幾句,朱常洛便發話道:“辯論至此爲止,記錄的書吏三日內把辯論記錄整理謄真呈交御覽,沈侍郎、徐贊善各上一道奏疏,表明各自觀點,是否禁教、修歷、開譯局,由皇帝獨斷。”說罷,便命啓駕回慈慶宮。

方從哲看也不看張原一眼,很快就離開了國子監。

吳道南方纔一直沒說話,他不能爲了這辯論之事在皇太子面前與首輔起爭執,這時把張原叫過來道:“你真是少年氣盛,何必與方閣老當面力爭!”

張原道:“吳閣老,學生不能因爲方閣老的喜惡而隨意改變自己的觀點呀。”心道:“我現在阿諛方從哲也沒用了,大辯論繞過內閣,方閣老已視我爲敵,還不如旗幟鮮明地堅持自己,方從哲這首輔難道還能當十年、八年嗎!”

……

翌日,徐光啓寫好奏疏,傍晚時到李閣老胡同來見張原,張原對奏疏進行了一些補充,十一月二十日,徐光啓把奏疏呈遞上去,沈榷的奏疏也送到了內閣直房——

方從哲、吳道南這兩位閣臣現在關係有些怪異,表面上依然和氣,但已經沒有真心話講,一般的奏疏票擬吳道南還是會順從方從哲的意思,但徐光啓和沈榷的奏疏,吳道南沒有在方從哲的票擬後署名,表示他不認可,還專門寫了一道奏疏表明自己的意見——

方從哲沉着臉,讓司禮監內侍把徐、沈二人的奏疏還有國子監書吏整理的一冊“辯論紀要”送交御覽,同時也寫了一道奏疏,他要向皇帝辭職,這首輔他幹不了啦,方從哲這是以退爲進,逼迫萬曆皇帝表態,內閣現在這樣子已經無法正常履行職責,方從哲自信在萬曆皇帝心目的地位高於吳道南。

——————————————————————

介子的救國之路不好走啊,努力!

第312章 欲寄彩箋兼尺素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56章 剎那養成第413章 鴨宴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8章 宿慧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216章 癲狂第479章 約戰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343章 將遠行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40章 絕不饒恕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3章 蒙目棋第265章 射圃第93章 鬧市捉賊第276章 遠方和天上第57章 及時雨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335章 打臉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92章 秋夜第17章 思無邪第327章 水是眼波橫第56章 剎那養成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32章 金剛怒目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343章 將遠行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103章 誰解風情?四封推感言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246章 殺威棒第92章 大宗師到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260章 二度梅第236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50章 息怒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98章 少女蹴鞠第71章 嬰姿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312章 欲寄彩箋兼尺素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496章 行路難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104章 菩薩姻緣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247章 娥眉月第202章 審鏡第34章 雙鏡記第335章 打臉第81章 月照西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