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解除後患

薛衝的左金吾衛正在大步後撤,放棄了大片的區域而退守到了一些主要的城市當中,在撤退的過程之中,原本分散的兵力被集中,很顯然,對方是想集中兵力守衛一些重要的區域從而與遼軍打一場持久戰。

這在鄧景山與張仲武看來,自然是最正確的反應,說明了薛衝對於雙方的實力對比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很清楚如果在全區域內與遼軍展開較量,只會輸得更慘。

於薛衝而言,壓根兒就不需要與張仲武爭一時之短長,只需要將張仲武拖住,守住遼軍進入北地核心區域的咽喉,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等到李澤攻下了長安,形式自然就反轉了過來。

“如今薛衝的主要兵力集中在建昌,約爲一萬五千人。另外,在建源,綏化各駐有一支近萬人的部隊,形成了他們的主力防線。同時,在平州,莫州等地,王溫舒,包慧等人正在大規模地徵召本地青壯組建成軍。”鄧景山道。

“青壯不必太在意,他們最多隻能作爲輔助使用,只需擊敗對手主力,青壯自然便會星散!”張仲武道:“如此看來,我們可以直搗建昌?”

鄧景山道:“理論上是如此,但還有一些麻煩,在平州莫州境內,原本就存在着大量的塢堡,這些塢堡現在都是唐軍的軍事屯墾點,據探子探得的情報來看,這些塢堡之內的屯墾軍士的家眷雖然都已經撤退了,但軍隊卻仍然駐紮。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有些棘手。而像這樣的軍事屯墾點,大大小小的有上百個之多。”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類似的軍事屯墾點,塢堡在遼地之內也大量存在着。別看這些塢堡不大,最多的也就最多駐紮個一兩百人,但這種純軍事化的塢堡想要攻打下來,卻是極爲費勁的,特別是在對方作好了準備之後。

一個兩百人駐紮的設施齊全的塢堡,想要打下來,那就得至少需要上千人的隊伍,至於耗時多長,損失多大,那就要看具體的情況而言,沒有一定之規了。

“薛衝這是想要借這些大大小小的塢堡來遲滯我們的軍事行動啊!”張仲武笑道:“完全沒有必理理會他們。一個大型的塢堡,也最多不過駐紮一兩百人而已,這點人手,起不了什麼大的作用,了不起也就是騷擾而已。我們的主力完全不必理會他們,徑自只撲我們的主要目標,將這些塢堡交給那些僕從軍來做,他們一定會非常有幹勁兒來拿下這些塢堡的。”

“我也是這麼想。”鄧景山笑道:“不過王爺您也知道,我哪邊,僕從軍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這個沒有關係,我會派遣一部分先期去你哪裡,幫着你一個個的拔除這些塢堡。”張仲武點頭道。

“除開這些塢堡之外,我還有一個擔心。”鄧景山沉吟道:“不知王爺有沒有考慮到大漠方向有可能會出現敵人?”

漠南漠北,現在實際上是控制在張嘉手中的,雖然說張嘉的主力距離這裡極其遙遠,但這並不妨礙唐軍有可能在大漠之中隱藏了一支騎兵。而廣袤的大漠地區,你根本就不可能探知到底有沒有這樣一支軍隊的存在。對於擁有大量夷人的唐軍來說,組建這樣的一支騎兵,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我已經派了大量的斥候進入這些地區了。”張仲武道:“對此,我們只能加強預警,以期儘早偵知,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還是我們能夠迅速地擊潰薛衝的主力,只要完成了這一點,那即便有遠道來襲的敵人,也夠不成什麼大的危脅。”

“原來王爺早就有了準備。”鄧景山笑道:“高麗那邊,現在還安穩吧,前一段時間,您不是說要換了李載道嗎?”

“這廝倒是機靈得很。”張仲武道:“約摸聽到了一點點風聲,立時便變得老實聽話了。不但對於我軍的敬奉大規模地增加了,更是把檀道濟派出來與他商談和議的使者交給了承佑,那人可是檀道濟的族叔,是檀道濟一方非常重要的人物。這也惹得檀道濟勃然大怒,連接向李載道控制的區域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其主力,大有從山中殺出來的意思。這樣的時候,一時之間,倒是不好動他了。先將檀道濟的勢力拔除了再說吧!”

“檀道濟現在盤踞山區之中,勢力愈來愈大,不盡早除去的話,必然成大患,如今他有出山的趨勢,倒是一個好機會。不妨讓李載道和承佑他們向其示弱,誘其出山,然後一舉殲滅,徹底消除了這個後患!”鄧景山建議道。

張仲武大笑起來:“英雄所見略同。承佑已經在這麼做了。”

“哦,已經開始在引誘檀道濟了嗎?”

“不錯。承佑設下了圈套,假意其在高麗的主力,因爲要參與我們的這一次攻打唐地,所以正在陸續撤出。而維持高麗治安,對抗檀道濟的軍隊,將以李載道的軍隊爲主,你也知道,檀道濟一向是瞧不起李載道的,如果知道我們的軍隊走了,他必然要大舉出山向李載道發起進攻。在我看來,近期檀道濟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正是在試探我們的反應。”張仲武道。

“如果我們當真已經撤走了主力,對於檀道濟的試探必然無力作出回擊,這會給他吃一顆定心丸。”鄧景山道。

“你來之前,我剛剛接到了最新的軍報,檀道濟已經攻取了三個州府了。”張仲武笑咪咪地道:“離其主力離開老巢之日已經不遠,承佑還會繼續給他一點甜頭,讓檀道濟離他的老巢更遠一些,最好是將他引誘到平原地區,遠離山區所在,這才截斷他的後路,然後一舉而殲之。”

“承佑現在是愈發老辣了。”鄧景山豎起了大拇指,“如此說來,離徹底解決高麗問題已經不遠了,只消拿下了檀道濟,高麗之內的反抗勢力就將煙消雲散,而藉着這個機會,我們還可以對李載道更進一步的控制。我覺得到了那個時候,這個人也不必存在了,他不是已經生了兒子嗎?倒不如扶他兒子上位,一個幼齡稚童,更易於讓我們操控。”

“這些事情,等到滅了檀道濟以後,承佑可以慢慢來做,不必着急!”張仲武道。

“既然一切都已經在王爺的掌控之中,那接下來的時間,我倒是可以心無旁騖的向建昌方向發起進攻了。”鄧景山道:“王爺,怎麼不見仲文兄啊?”

“知道你要來,所以兄長他去爲你準備一些禮物了。”張仲武道:“總不能讓你空跑一趟,軍械,物資,糧草,包括開拔的銀錢,等你離開的時候,都會隨着你一起走,一支一萬人的僕從軍,也將跟着你回去。這些人現在急於獲得土地,獲得身份,想立功的心思急切得很,是一把極好用的刀子。”

鄧景山大喜,站起來向張仲武深深一揖:“多謝王爺。景山必然不負王爺所望,奮勇前進地,直搗建昌,爭取能在建昌擊潰薛衝主力,爲王爺大軍打開通道。”

摁着對方的肩膀坐了下來,張仲武道:“你回去之後,立即便向建昌發起進攻,而我將在九月初發大軍前來,兄長留在後方坐鎮,一來是應對秋收,二來,也是爲我們籌集糧草,讓我們的進攻,無後顧之憂。”

“如果能順利地拿下建昌,將整個平州之地收入囊中,那平州之地這一季的收穫,便能大大地補充我們的糧食所需,也避免了長途運輸之苦。”鄧景山道。

聽到鄧景山的話,張仲武不由大笑,馬上就要到秋收季了,如果一切順利,的確是可以就食於敵,從敵人手中掠取更多的補給,這幾年,平州,莫州等地發展迅速,是一個很不錯的劫掠對象。

鄧景山在張仲武的王爺府盤桓了二日,又急急回還,他自是帶着親兵先期返回,而張仲武許諾給他的僕從軍和大量的軍械糧草,卻也是在他身後立即起運,浩浩蕩匯地向着錦州方向前進。

而此時,在武虎山,劉巖,範建等人,卻也是在做着最後的準備。

正如先前所預料的一般無二,因爲遼軍不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進攻威虎山徹底剿滅這股山賊,但只能一方面派出使者與劉巖進行談判,進行賄賂,以迷惑劉巖使其不在這個階段搗亂,同時又招集了僕從軍配合一部分遼軍正規軍對威虎山進行封鎖,以防備劉巖下山。

而契丹人蕭璟,正是封鎖威虎山的僕從軍之一。在範同送給了蕭璟大筆的銀錢之後,拿着這筆銀錢,蕭璟終於是打通了關節,避免了自己被徵去大軍之中攻打唐軍,而是弄到了一個輕鬆的活計,前來封鎖威虎山。

攏共兩千人餘人的部族,把帳蓬一卷,架上車子,整個族羣便搬了過來,與蕭璟一樣的,還有不少的其它蠻族,一時之間,威虎山周邊,倒是星星點點的佈滿了各色夷族的帳蓬。

第九百三十八章:我從海上來(4)第一千零六十三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第一百六十九章:戰爭的紅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驅虎吞狼第九百三十三章:戰鬥吧,兄弟們(6)第一百八十章:冷眼旁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連山第四百六十七章: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百八十六章:謹慎第九百八十章:計劃啓動的第一步第五百六十一章:失敗者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封海(3)第七百九十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五百五十一章:雪原之戰(又下)第六百三十九章:解放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聚首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成人之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義無反顧第七百三十三章:舍小爲大第九百八十九章:相愛相殺第六百三十一章:李德的心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絞殺第四百六十九章:包藏禍心第九百八十九章:相愛相殺第三百六十二章:斬首行動第二百五十八章:架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效忠誰的問題第十一章:看門人第三百七十八章:鑄幣,造船,修路第五百八十四章:家有仙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二章:破鄂州(下)第二百三十九章:原因第十六章:請君入翁第三百九十五章:目瞪口呆第五百四十七章:雪原之戰(還是中)第八百三十七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九十六章:陷阱,還是陷阱第六百八十六章:晴天霹靂第四百七十章:裴矩投效第六百六十五章:說服第五百八十七:天德軍的覆滅第三百五十章:明白人第四十二章:絕望深處迸發希望第一百零七章:手可伸得真長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二十九章:聰明人第七百七十七章:拜訪第九百八十三章:落實第七十六章:李澈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想當便當第六百章:潛伏者第七百六十三章:洞庭第八百三十七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七十三章:唐風威武第二百一十九章:支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九百三十七章:我從海上來(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談話(還下)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二百零七章:暗涌(下)第四百三十五章:狗急跳牆第三百三十九章:背道而馳第八百二十八章:登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蓮花山大營(中)第二百七十三章:魏博第三百九十四章:最後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餿主意第二百零三章:老將也是要臉的第三百一十三章:伸手第四百五十三章:身處黑暗,心懷光明第七百八十一章:如何支援第七百七十三章:勸說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最大的奸商第八百八十三章:新的任命第三百八十五章:人心之變在於日積月累第四百五十九章:妥協的藝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租界第九十二章:鷹犬與夥伴第二百零九章:秋收第二百五十六章:去長安開府建牙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八百六十六章:意味深長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判斷第九百零七章:省悟第五百八十四章:家有仙妻第三百五十一章:醜媳婦見公公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天下至公第四百七十章:裴矩投效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撤退第五百四十四章:雪原之戰(再中)第五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二章:成軍第三百二十一章:禮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