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西北現狀

兩位總督一齊述職,不免便存了一些比較的意思,將自己的治下都誇得跟一朵花兒似的。但總體上來說,不管是寧夏還是甘肅,現在的發展着實不錯。

寧夏行省基礎更好,河套城的建立,使得這一片區域與三受降城一起,構成了大唐統治這片區域的政治和經濟中心,而城市,自古以來便是吸引人口大量集中的不二法門。這些年來,李澤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向着寧夏方向輸送移民,大量的戰俘,犯官及其家屬發配的地點,多半便是寧夏,少部分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則發配西域,到了西域那種唐人極其少的地兒,這些人也只能與大多數的唐人抱團,才能活下去,想要出點什麼幺蛾子,那是會死得很快的。

而隨着河套城的建立,大量的小股番夷部族,野人部族或受利誘,或因生活所迫,甚至是被唐軍所凌迫,亦是大量內附,成爲了寧夏的註冊在藉的百姓,開始在大唐的體制下過活,也自然地成爲了大唐的納稅人。

寧夏現在不僅控制着大部分的河套區域,還管轄着漠南漠北地區,區域大得有些驚人,當然,地方大了,經濟之間的差異也就存在,但水向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永亙的真理,現在寧夏的中心區域,正如同一塊海綿一樣,在源源不斷地吸取着其它地方的資源。

不是沒有反抗,但在右武衛的鎮壓之下,稍有反抗的苗頭,旋即便被鎮壓下去。大量的唐人商隊遊走在這遍廣大的區域之內,其間自然就夾雜着爲數衆多的內衛諜探,甚至於每一個唐人商隊,都是唐人的耳目。

而甘肅以靈州,銀州等地爲中心,這兩年隨着戰事止歇,又因爲吐蕃內亂不止,現在竟是有愈演愈烈之勢,已經不再是吐火羅與德里赤南兩大勢力集團的博弈了,一股新的勢力正在興起,成爲了吐蕃兩大勢力集團之中的攪局者。

而這股勢力,正是因爲吐火羅與德里赤南爭奪戰之中備受壓迫的奴隸階層。兩大勢力打了數年,精疲力竭之餘也沒能把對方徹底壓下,都認爲只要自己再努一下力,便能獲得全勝,而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對治下的盤剝更加厲害,統治更爲嚴苛,過分的壓迫,終於激起了奴隸的反抗,這些奴隸以求活爲名,先是星星之火遍地開花,進而居然開始聯成了片,在與吐蕃兩大勢力集團的鬥爭之中,劣弱被淘汰,剩下的儼然已經成爲了一股極強的勢力,縱然還不能與兩大勢力集團分庭抗禮,卻也不復最開始的狼狽不堪了。

強大的吐蕃在短短的數年時間裡,變成如今這番模樣,當然離不開大唐從中的挑撥離間。李澤定下了基調,打開了這個魔盒,確認他們再也無力騷擾自己的統治之後,便將這個任務丟給了甘肅行省,由甘肅行省總體負責繼續推進這件事情。

而不管是甘肅督撫戴琳,還是左武衛大將軍李存忠,抑或是內衛,對於這件事情,都是樂此不疲。因爲甘肅行省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

左武衛的餉銀、軍械是由朝廷統一撥給的,但像糧草這類日常補給卻是由甘肅行省就地供給的,他們平常的日子過得好不好,那就要看甘肅行省的財力了。這兩年來,左武衛的日子愈過愈好,便是從吐蕃之中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從最初的軍帳,慢慢地住上了土坯茅草房,現在已然住上了青磚大瓦房。士兵們從一週一頓肉,到現在每天都能見到葷腥兒,逢年過節,還能額外得些酒水,罐頭,果脯之類的慰軍物資,要是甘肅行省沒有錢,那左武衛自然也只能跟着受窮。

所以李存忠對此也是極爲熱衷。

而戴琳要發展甘肅行省的經濟民生,也需要大量的銀錢,如果是按部就班的話,那與內地的那些行省,只怕差距會愈來愈大,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錢從哪裡來,自然是從吐蕃弄過來。

所以戴琳也是熱情異常。

至於像內衛這樣的特情部門,搞亂敵人內部,本來就是他們最爲熱衷的事情,三方雖然出發點不同,但目標卻是一致的。所以在甘肅行省之內,上下一心,軍民同心,都一門心思地想着從吐蕃抽血來養肥自己。

這兩年來,甘肅從吐蕃以及內地低價吃進各類彼此需要的物資,再高價賣出,盡情地賺取着其間的差價,財政狀況已是愈來愈好了。

而對於戴琳來說,吐蕃之亂還給他帶來了另外一個附加利益,那就是原本生活在吐蕃境內的大量普通唐人紛紛逃了回來,再留在吐蕃,他們極有可能淪爲最底層的奴隸,大量的人口內附,使得甘肅的人力愈加充沛了起來。

人丁多了起來,很多事情自然也就好辦了。

而錢財多了起來,很多事情自然也就能辦了。

總體上來說,不管是甘肅,還是寧夏,現在都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正循環之中,只要如此發展下去,未來可期。

“唯一可慮的,便是在寧夏區域內,存在着大量的信奉回教的教民,這些宗教有着極強的凝聚性,很容易在當地滋生事端。”說到這件事,許子遠有些憂慮。

“甘肅亦是如此!”戴琳道:“特別是隨着大量的吐蕃唐人迴歸,而這些人又信奉佛教,兩邊之間,已經多次起過沖突,漸漸進有不共戴天之勢了。”

宗教問題,從來都是大問題,而在以前,李澤的治下,還沒有碰到過像這樣的棘手的事情,內地信奉各種亂七八糟的都有,但說實話,絕大部分都是一些不知所謂的毛神,也就是歷朝歷代都會厲行禁止的淫祠野神,對於這種,李澤從來都是毫不手軟的,發現一個,便鎮壓一個,但甘肅和寧夏碰到的情況,卻是絕然不同的。

“他們的宗教信仰,我們可以不干涉,但必須要把握一點,神的歸神,人的歸人,絕不容許宗教勢力摻雜進世俗管理之中,軍隊之中不允許信教,官員之中不允許信教,發現一個,清除一個。”李澤道:“這一點,你們要切記。軍隊之中兵部隨後會下發命令,而地方官僚體系之中,就需要你們去做了。”

聽到李澤這麼說,二人都是心中一凜,在地方官中,這樣信奉回教和佛教的人,並不在少數,李澤這一句話,便又給他們添了不小的麻煩了,要做到這件事情又不引起動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於教派之中的衝突,官府只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居中裁判,違反了世俗律法的,依律處置。”李澤接着道:“接下來朝廷也會考慮到這一點,或許會設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來處理宗教事宜,一旦決定成立了,便優先向你們這兩個地方派出專門的官員。”

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左右武衛的戰鬥力,現在如何?”喝了一口茶,李澤似乎是很隨意地問了一句。“這兩支軍隊,都兩三年沒怎麼打仗了!”

戴琳與許子遠對望了一眼,按理說,如果李澤想要知道左右武衛的戰鬥力,應當是招左右武衛的大將軍李存忠和張嘉來述職,而不是問他們。李澤治下的大唐,文武分治,互相牽制,彼此並不相統轄。

所以李澤想知道的,並不是左右武衛這兩支部隊的問題,而是左右武衛兩個大將軍的問題了。

當然,在兩位大將軍的身周,肯定有內衛的存在,但他們兩個人所站的位置不同,看法與一般的內衛諜探也自然是不在一個層面上的,而李澤,想知道的,也正是這一點。

戴琳端起了茶杯,慢慢地啜飲,許子遠卻沒有多少顧忌,他的身份,也讓他更沒有任何顧慮的開口。

“右武衛的整體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許子遠道:“畢竟大唐操典就在哪裡,而漠南漠北不時也會爆發出一些小規模的叛亂,所以右武衛並沒有刀兵入庫,更何況,張大將軍現在正想如何說服李相您同意他進軍西域呢!”

李澤哈哈一笑:“他就沒有想着回來參與這天下一統的戰事?”

許子遠微微一笑:“在我看來,張大將軍雄心不再矣,他只想去欺負西域的那些弱雞,而中原的統一大戰這種硬骨頭,現在的他,卻是沒有多少興趣去啃了。在我看來,張大將軍也知道,自己這個官兒已經做到了頂點了,升無可升,再大的戰功於他也沒有多少用處了,更何況中原之戰,一個不慎就可能讓他前功前棄,所以啊,他現在就想着去西域逛一逛,畢竟那片地方,更容易獲得財富。他已經五十出頭了,這個年紀,想多爲兒孫積聚些財富,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澤點頭微笑,許子遠這是變相在說,張嘉非常滿意現狀,這就夠了。

許子遠說完,端起茶杯喝茶,戴琳適時放下茶杯,道:“左武衛李大將軍一直在秣兵勵馬,時刻準備着出兵吐蕃,替大唐開疆拓土。”

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重回長安第八十一章:左右逢源第一百二十九章:扣押第七百一十八章:迎接第九百九十二章:嶄新的大唐第九百六十二章:事兒難做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無法之地第九百七十三章:後院起火(6)第一千零八十章:封海(2)第二百零三章:老將也是要臉的第七十四章:貪念第十七章:人各不同第七百四十三章:奴隸貿易第五百三十章:李氏諸將第二十二章:這個混蛋第六百二十四章:步卒衝陣第五百三十六章:河東諸家第九百三十五章:我自海上來(1)第一千零五十四章:人海戰術第二百三十八:別做狗,跟着我做人第八百六十七章:思考第七百四十七章:當然是我們自己付第八百八十一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下)第七百二十七章:民以食爲天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三百五十九章:伸手河東第八百二十四章: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章:騙局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生產建設兵團(上)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四百零一章:當然該戰第七百四十二章:糧價第二百四十三章:留駐兵力其中的深意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做不做都一個樣第九百四十二章:領地(3)第三百二十六章:一場慘敗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殺你一個回馬槍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跟屁蟲第二百九十二章:悄悄地伸手第四百一十三章:最後的安排第二百一十八章:信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你是不同的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出逃第二百七十章: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戰揚州(下續)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九百三十三章:戰鬥吧,兄弟們(6)第四百五十一章:有人得到的多,自然就有人會拿得少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抵達嶺南第四百七十三章:縱然明白,能奈我何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一千零五十章:改革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五百七十六章:突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大舉進入第一千零五章:再見第二百六十五章:夏荷的歡喜第三百一十章:出征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三百二十三章:軍隊第九百五十四章:盜墓第七百六十七章:三家合一第一百二十七章:細節決定成敗第八十三章:霸氣第九百七十九章:惶恐之極第七百九十九章:依仗第七百三十三章:舍小爲大第七百六十八章:洗劫第二百零五章:暗涌(上)第九百九十章:該殺的必須殺第七百七十三章:勸說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心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無法之地第二百五十章: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第六百章:潛伏者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郝仁在益州第二百二十章:出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殺戮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敗之中的勝機第三百八十五章:人心之變在於日積月累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交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吐蕃亡第三百三十章:脫胎換骨的耶律奇第一百五十三章:入侵第一百九十九:閃電戰(中)第七百三十八章:戰揚州(下續一)第六十七章:緊鑼密鼓第六百三十九章:解放者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長期對峙對我們是最有利的第二百三十九章:原因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機會第六十九章:心急火燎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自斃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四十一章:昨日如朝露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九百三十一章:戰鬥吧,兄弟們(4)第一百三十四章:艱難前行第七百六十二章:破鄂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