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爲官之道

春日裡總是讓人思困,而在春日午後的陽光照耀之下,則更是讓人很想有與周公一晤的念頭,但在今日的武威書院裡,這個本來是許多學生枕頭書本躺在草地之上迎春風沐陽光的時候,許多人卻都是站得齊唰唰的,將一處地方圍得水泄不通。

只因爲那一個地方,站着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當今大唐年輕的宰相,李澤。

這位獨居高位,把持朝綱的獨相,年輕的讓所有人都嫉妒,都羨慕,但卻又讓所有人敬佩愛戴。正是這個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內削節鎮,鎮壓反叛,外抗吐蕃,力御外侮,如今大唐兵馬,觸角重新伸至西域,收漠南漠北與囊中,依稀讓人看見了昔日大唐最爲強大時期的盛況。

每個人,哪怕是對李澤心有牴觸的人,哪怕是那些認爲李澤將來必然會篡權奪位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沒有李澤,就沒有眼下這一切,沒有李澤,大唐早就灰飛煙滅。

即便你痛恨他,但在內心深處,卻又不得不承認,只有這個人,才能帶領着大家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很多人的心態很複雜,但今日站在這裡的人物,卻至少有九成以上,看着李澤的目光是崇敬甚至於崇拜的。

站在一塊巨石之上的李澤,含笑看着聚在周圍的這些武威書院即將畢業的學子們,在武威書院,經歷了至少二年以上的系統學習之後,這些人將奔赴各個地方,成爲他統治廣袤區域的一個個觸手,正是通過他們,才能將自己的理念傳達到地方,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從挖來章回淳于越等人創辦武威書院開始,李澤便無比重視這一個地方。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而一個國家,則需要無數的志同道合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讓國勢蒸蒸日上。

不管是章回還是淳于越,他們在治國的理念之上與自己還是大致相同的,而通過楊開的義興社數年如一日的鍥而不捨的耕耘,更是將李澤的理念深深地植入了這些人的血脈之中,這裡的人,纔是以後李澤復興大唐的根基所在。

強大的武力,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但教化,纔是萬世長存的根本所在。

“大家都坐下吧。”李澤隨意地盤坐在巨石之上,揮了揮手,道:“今天聚集大家夥兒在一起,也不算是上課,便算是閒聊吧!說起來,我這個兼職博士是不稱職的,章公給我排的課表,我倒是逃課了絕大部分,特別是從去年開始,更是一次也沒有來過。每次見到章公,都是戰戰兢兢,生怕他質問我,這一次趁着章公外出公幹,纔有膽子跑來,否則必然是會被章公噴得狗血淋頭的。要知道,我還拿着武威書院博士的一份薪餉呢!”

隨意地開場白,引來了下頭學生們的歡笑之聲。大家擠擠攘攘的都坐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看着上頭的李澤。

“春閨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們這裡的絕大部分人,在春閨之後,便要正式踏入官場了。”李澤道:“所以今天呢,咱們就來聊一聊,什麼是爲官之道。”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李澤笑道:“這是咱們武威書院的院訓,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但今天,我不想從這麼大的方向來講爲官之道,今日,咱們就只從小的方向上講怎麼做官,怎麼做人!”

“在此之前,我看了不少人的文章,每個人都是有着救國救民的大理想的,都談到了要是自己放牧一方該怎麼做,爲父母官該如何做。”李澤看了一眼衆人道:“但說句心裡話,這些文章我是不喜歡的。”

下頭響起了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顯然有不少人的文章大概率就是從這個方向上入手的。

“放牧一方,你是把老百姓當成了牛羊了嗎?爲父母官?你還沒有上任呢,就把自己架得比普通百姓高出許多了,這種高高在上的架子,我認爲是萬萬要不得的。爾餉爾祿,盡皆民脂民膏,官員,是百姓奉養的。百姓,纔是官員的衣食父母,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個官員爲官一方,想得應當是如何爲老百姓造福,如何讓老百姓富起來,更進一步,如何讓你治下的老百姓有尊嚴地活着,而不是僅僅活着。”

“簡而言之,我認爲,官員,應當是服務者,盡忠者,開拓者。爲誰服務?爲老百姓。爲誰盡忠,爲老百姓。爲誰開拓,當然,也是爲老百姓。本朝先賢魏徵曾說過,百姓爲水,官員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金玉良言啊,但一代代下來,我們很多人都只這麼說,沒有這麼做。所以,纔有了二十年前的大暴動,纔有了蕃鎮割據,國不成國,纔有瞭如今朱氏僞樑竅居長安,稱孤道寡。舊日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如果我們不牢牢地記着這些教訓,終有一日,看似花團錦簇的我們,又何嘗不會落到那一地步呢?”

“你們就要出仕爲官了,你們中的絕大部分,將從最基層的官員做起,我希望你們在穿上官袍之後,要牢牢地記着,不要做一個兩面人,不要在上司面前勤政愛民,在百姓面前卻是凶神惡煞。不要有權力上的優越感,地位上的自豪感,要時刻記着,你們只是帶領百姓們過上好日子的領頭羊而已。”

“當官了,就要有擔當,敢做事。只想當官不想做事的官員,你是做不長的,這樣的人,我發現一個,就會處理一個,絕不會手軟。身爲官員,不功即爲過。只要你是真想做事的,哪怕你因此而犯了錯,那也是可以原諒的。就怕你尸位素餐,不做事。在我的治下,尸位素餐混日是絕不允許的,想靠熬資歷升官,想也不要想。”

“爲官一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現在我們的很多地方,仍然很窮,道路沒有,水利,沒有,一窮二白,但做這些事情,卻又是吃力不討好,在短時間內,很難見到成效,很難轉化成一眼便能看到的政績,但這些事情,你不做我也不做,哪誰人來做呢?我不反對你們去做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政績,但也更希望你們能爲長遠考慮,爲後人考慮,多做一些鋪墊的工作,爲後人打牢基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要計較一時的名聲,你只要真正地做了事,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終究會顯現出來,而這些東西,纔是你一輩子的功德碑。”

“做官者,都想升官,這個不容諱言,更不用遮掩,只有官做得大了,才能掌握更多的資源,才能爲百姓做更多的事情。想升官,是好事,但不能不擇手段的升官。在我的治下,你升官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做出實效來。你們或者現在就已經瞭解到了,我們有詳盡的對官員的考覈細則和途徑,也有遍佈天下的監察體系,更有無數的百姓爲我們耳目。只要你是真正的好官,能官,自然能得到提升。或者有時候會慢一些,會比你的希望小一些,但絕不會埋沒你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每個人都愛錢,我也不能例外,我不怕你們有錢,更不怕你們用錢,我不怕你們出則駿馬豪車,穿則綾羅錦緞,吃則山珍海味,但我就怕你們的錢來路不正,貪污腐敗,巧取豪奪者,最終的出路,只能是斷頭臺。如果你們的錢都是正大光明來的,那我還要鼓勵你們大膽地用,出則駿馬豪車,可以讓那些養馬的,造車的賺到錢,穿則綾羅錦緞,會讓我們的桑農,織者衣食無憂,吃則山珍海味,能讓我們的獵人,漁民們辛苦得來的東西賣上一個好價錢,哪又有何不可呢?”

清風微拂,盤坐巨石之上的李澤娓娓而談,渾不在意,但下頭的聽衆,卻是一個個汗毛倒豎,顯然,李澤今天論述的爲官之道,與他們所想象的爲官之道,有很多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在這裡講,他們必定會哧之以鼻,但李澤在這裡講,只怕就代表了朝廷未來對待官員的一個態度,就會成爲一項國策,這就是根本的區別所在了。

第九百四十四章:刺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見面第八百零一章:荊南之戰(上)第八十六章:小敗最好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騎兵去哪裡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第九百六十四章:問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當頭一棒子第九百六十三章:勇將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第一千零四十章:國家利益第一百零六章:失望第五十一章:反目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四百六十九章:包藏禍心第六百三十六章:我支持的就是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一百章:小戰鬥,大戰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接待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訊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六百零二章:戰亂河東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人事任命第一百二十九章:扣押第九百六十九章:後院起火(2)第六百六十二章:擊破第四百零六章:兵雖無能,將卻優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興華二年第二百七十四章:亂中取利第四百二十六章:韓琦的震驚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響應(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沒有妥協的餘地第六百二十二章:友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適的人選第九百三十章:戰鬥吧,兄弟們(3)第五百七十四章:死戰第六百八十一章:泄密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執迷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辣的老傢伙們第五百二十七章:意見相左第八百七十六章:聲色俱厲第六百九十七章:送別第六百零三章:河中有事第五百六十四章:李澤的官不好當第三百九十七章:告一段落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七百七十七章:拜訪第一百八十二章:武邑特別行政區第三十五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八章:朱一的新玩具第一千零五章:再見第八百五十二章:激盪(15)第六百一十四章:險死還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去向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一百一十四章:試探第四百九十章:市井間的大消息第九百五十二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第三十章:父親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四百五十六章:身陷重圍第八百三十七章:欲加之罪第九百三十七章:我從海上來(3)第九百四十章:領地(1)第一百六十七章:變聰明的楊開第八百四十八章:激盪(11)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引誘第七百零八章:攻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意難平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絞殺第九百二十章:雲涌(7)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二百六十章:盡收人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驅逐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十四章:秘營第二十章:賜姓第九百八十四章:瞅你咋地第五百五十三章:雪原之戰(叕下)第五十五章:無法改正的錯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九百一十七章:雲涌(4)第四百四十一章:祭奠第四百二十三章:困境第七百三十五章:兄弟相制第六百五十章: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第七百二十三章:戰揚州(中)第四百六十章:最後的一次反擊第二十九章:聰明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運籌第三十三章:艱難的人生第三百章:談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