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能幹的許子遠

李德作爲右武衛的中郎將,由其直屬統領的軍隊,便有足足八千人,其中三千人是李德帶來的遊騎兵。在李德尚在柳成林麾下聽用的時候,遊騎兵一度達到了五千餘人。

遊騎兵並沒有固定的統屬,他們直接聽命於李澤,哪裡有需要,就把他們徵調到哪裡,這也是李澤麾下除開狼騎之外,最具戰鬥力的一支騎兵。但狼騎人數有限,更多的時候是作爲奇兵使用,不出則已,一出,必然要改變戰局。

出於平衡張嘉右武衛的需要,李澤將李德調入到了右武衛,新的遊騎兵統領同樣由出自遊騎兵的馬耀接任。

李德駐紮於平魯,張嘉駐紮於朔州。同時,朔州城也是朔州刺史許子遠的治所。

當李德帶着他的新婚嬌妻打獵歸來,踏進平魯城的時候,在朔州城外,許子遠正在進行一場例行的訓話。

聽他訓話的是來自平州的第一批戰俘。

平州之戰,鄧景山的數萬大軍被右驍衛和左金吾衛聯合包了餃子,只不過最後出於政治上的需要,鄧景山才得以與鎮州方向達成了協議,他得到了釋放,同時被允許帶領五千心腹軍隊離開,但其他的士兵,則是放下武器,成爲了鎮州軍隊的戰俘。

這批戰俘再加上以前受傷被俘的,人數多達兩萬餘人。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將被安置到朔州、蔚州、雲州、嬀州等地。其中蔚州、雲州在戰爭期間破壞極其嚴重,爲了便於統治,同時也是爲了加強在這一帶的力量,以對河東、天德等區域形成牽制,李澤將蔚州、雲州併入了朔州,由許子遠擔任朔州刺名。

右武衛張嘉原本是雲中守捉的主將,在高駢的最後一戰之中,他也被列放到了犧牲的名單之中,在與張仲武一場火併之後,張嘉實力大損,一度陷入到了被韓琦吞併的危險當中,甚至於天德指揮使彭芳也曾覬覦張嘉最爲核心的三千胡騎。

最終張嘉投向了李澤,成爲了李澤插入這一地區的最有力的一張牌面,當然,張嘉也得到了極大的回報。

從最慘的時候,他只剩下三千胡騎尚具戰鬥力,到現在擁有一支三萬人的大軍。不僅與河東李存忠分庭抗禮,更是讓彭芳惶惶不可終日。從一介從四品的指揮使,一躍而成爲大唐十二衛正三品的大將軍。

張嘉現在非常滿足。

當然,在他的地位,權勢充分提高的時候,他也付出了代價。他失去了干涉民政的權利,地方民政,盡數歸於了刺史許子遠。現在的張嘉,成了一位單純的將領。

與李存忠對河東軍有着絕對的控制不同,張嘉的麾下有李德這樣的中郎將掌控着近一半的大軍,而在其麾下,後來招募的軍隊,更是被義興社滲透得七七八八。對於這些,張嘉自然是清楚的,但他並不在乎。

因爲李澤麾下的將領,哪一個不是這樣呢?

參與得越深,他便越是認爲李澤的未來絕不僅僅限於現在的宰相之位,更進一步甚至幾步都是有可能的,那麼,現在的他,愈是表現得恭順,將來就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雖然不是李澤的嫡系將領,也不屬於李澤的老子李安國麾下的那一批老人,但李澤對他並未另眼相看。右武衛軍需,與其它各衛都是一模一樣,而從去年冬天開始,他更是得到了額外的軍費、軍械、物資的補充。

這讓他明白,下一步李相將在這個方向之上有大動作了。

這讓他興奮不已。

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軍隊的訓練之上的張嘉過得無比充實。現在他不需要擔心士兵沒有飯吃,沒有甲冑,沒有武器,沒有軍餉,沒有了,便去向許子遠要就是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右武衛的戰士們更具備戰鬥力。

朔州,其實從去年冬天,便進入到了一個外鬆內緊的備戰之中了。

這一批戰俘,其實在年前便已經抵達了,在軍營之中被關了十數天,直到過完了年,分配這批戰俘的事情,才被提上了日程。

第一指抵達的戰俘約有兩千餘人。

張嘉其實對這些戰俘也是很感興趣的。這些人都是正兒八經的戰兵,而盧龍軍的戰鬥力,他是極其熟悉的,在高駢麾下的時候,與盧龍軍多次作戰的他,對這批人的到來極其開心。因爲他這代表着他在一定的時候,可以迅速地徵集到更多的合格的士兵。

當然,前提是這批戰俘先經過改造。

這是李澤定下的規紀。

而到了朔州,這些人的改造的唯一一條道路,便是進入一個個的屯墾點,通過勞動來進行改造,進行自我的救贖。

合併後的朔州,人丁不足,爲了解決糧食所需,許子遠便建立了一個個的屯墾點,起初是由軍隊輪番墾種,然後再陸陸續續地交給百姓。

而百姓的來路,就千奇百怪了。

雜胡,野人都是許子遠歸化的目標。許子遠這樣從武威書院出來的人信奉有教無類,信奉狄夷入我中華則中華之的信條。所以那些舉家來歸的雜胡,野人,來了之後哪怕身無分文,也會立刻得到朔州的信任,分房子,分牲畜,分農具,分種子,分田地。而那些單身一人無牽無掛的,則需要先進屯墾點進行一定時間的勞作之後,纔會得到同樣的權利。

而第二個來路,就是挖河東的牆角。

雜胡,野人大舉進入這些地區,使得朔州的各民族比例有些失衡,爲了平衡這個差距,許子遠把目光盯上了河東。

在徹底掌握了朔州之後,利用朔州本身與河東的千絲萬縷的聯繫,許子遠不遺餘力地挖着河東的牆角。

而朔州的一系列對農民的優惠條件,對於河東那些無地的佃戶、貧民甚至於城市之中的無產者都有着極大的吸引力。

先是小規模的移居,接着便是大規模的逃離,直到河東開始警覺起來並封鎖邊境之後,許子遠仍然沒有罷手。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在許子遠的刺史府中,甚至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就是協助河東的這些人逃離河東,來到朔州。

而張嘉對於這個政策是舉雙手贊成的,他對於韓琦,李存忠等人的怨念是發自內心的,爲此,他甚至派出軍隊在邊境巡邏,接應這些逃離河東的百姓,爲此,他的右武衛與李存忠的左武衛在邊境之上沒少發生衝突。

近兩年來,從河東流入朔州的百姓已經多達上萬人。

而這些人,便是許子遠用來牽制,平衡那些雜胡,野人的有力手段。

在許子遠看來,韓琦,李存忠這些人,忠於的是大唐,而不是李澤,現在大家還在一條船上,但終有一日,大家是會分道揚鑣的,那麼現在朔州從河東每挖一點,便是朔州強大一點,而河東則弱一點。

所以,他樂此不疲。

平州俘虜被安置到朔州,許子遠是相當高興的,如此一來,朔州多的不僅僅是一批批強壯的勞動力,更是強有力的戰鬥力,在這一點上,他與張嘉的看法一致。至於這些戰俘好不好管理,他是一點兒也不擔心。

一來,義興社最擅於做的,就是策反,安撫這樣的事情,二來,這些人現在離開他們的家鄉太過於遙遠了,就算在家是條龍,但出了門,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半就要變成一條蟲了。

在家事事好,出門樣樣難,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站在高臺之上,看着下面校場之上那些蜷縮着身子蹲坐在地上的戰俘,許子遠的眼裡,滿滿都是笑意,而他身邊的張嘉,則一個個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這些戰俘,在他眼中,這些人哪此適合幹長槍兵,那些適合幹刀盾兵,哪些適合幹騎兵,一眼望過去,差不多就有一些了悟了。

許子遠走到了高臺的邊緣,揮了揮手,一名士兵便用力地擂起鼓來,伴隨着鼓聲,那些蹲坐在地上的戰俘,一個接着一個地站了起來,擡頭看向高臺之上的這名着紅袍的鎮州高官。

“你們的長官拋棄了你們。”許子遠一開口說的話,便直戳這些人的心窩子,讓絕大部分的戰俘都變了顏色。

是啊,他們是被拋棄的。

當唐軍允許鄧景山帶着五千士兵離開的時候,他們卻不是五千人中的一個,那種被拋棄的憤怒,傷心,已經伴隨他們很久了。

“但是你們該慶幸,你們是我們的戰俘。從平州到朔州,千里迢迢,在這樣的寒冬臘月,你們沒有餓死一個,沒有凍死一個,受了傷,得了病,一個個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和治療,所以到現在仍然生龍活虎。”許子遠在高臺之上吼道。

而他每說一句,便有十個大嗓門的士兵齊唰唰地將他的話複述一遍,以便讓所有的戰俘都能聽得清楚。

的確,這一路上,他們雖然是戰俘,但卻沒有受到虐待,平安地抵達了這裡,雖然心中仍然忐忑,但這些人卻是對能否活命並沒有多少擔心了,要弄死他們,何必費這麼大勁兒?

第九百七十七章:一切皆休第四百一十五章:逃難第五百三十三章:安排妥當第五百三十五章:中風第三百四十八章:婚姻大事第六百一十章:降將第三十九章:陪罪第四百八十三章:一路向北第七百五十三章:災情應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劫掠第七百五十二章:交通規則第一百三十五章:沒地盤沒錢沒人的煩惱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四百五十八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談話(還下)第七百七十七章:拜訪第三百八十八章:內戰爆發第六十八章:各有盤算第一百六十八章:接下來的目標第九百四十六章:餘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與惡魔的交易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最大的奸商第二百零七章:暗涌(下)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做不做都一個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判斷第八百四十七章:激盪(10)第八百六十一章:三個狠人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血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效忠誰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靈堂第七百四十七章:當然是我們自己付第三百八十章:棣州叛亂(中)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擔心第八百二十六章:從哪裡開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沒有妥協的餘地第二百七十章: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我們的角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有緣第七百三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三百二十八章:逆轉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去向第五百五十章:雪原之戰(再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背叛者第四百二十八章:所謀甚大第一百七十八章:難得其解第九百五十章:對未來的考量(上)第五百四十五章:雪原之戰(又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政變(上)第八百八十七章:遼地第五百八十一章:右武衛率先行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政變(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此心同彼心第三百零六章:定策第二百八十五章:目的不同自然手段不同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敗第九百五十八章:虎牢之戰1113:重在過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效忠誰的問題第七百九十六章:援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第九百一十章:瞧不起第四百二十四章:田氏兄弟第七百六十六章:火併(下)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三百一十六章:該放慢一下腳步了第五百一十三章:小蟲回鄉第二百六十五章:夏荷的歡喜第九百一十章:瞧不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去向第四百六十六章:爭權第五百四十二章:雪原之戰(上)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九百零四章:風起(3)第五百六十二章:改弦易轍第六百三十一章:李德的心結第二百六十四章: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第一百五十章:這樣的事,我做不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皇后與鄉民第二百一十五章:事與願違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品大將第十一章:看門人第六百三十九章:解放者第三百二十一章:禮物第六百八十五章:李澤的憤怒所在第三百九十二章:會戰管城第一百七十四章:赤裸裸的離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任重而道遠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三百一十章:出征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倒曹第九百三十八章:我從海上來(4)第五百一十四章:入營第五百五十九章:雪原之戰(倒數第二下)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二百二十七章:還沒開始,便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