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科舉(下)

所謂窮文富武,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個從小就習練武藝的人,其消耗,比起讀書認字,在投入之上要更大。說得簡單一點兒,一個立志學文的人,只要有人教,哪怕買不起筆墨紙硯,也可以以沙爲紙,木棍爲筆,可以鑿壁偷光,可以囊螢夜讀,哪怕忍飢挨餓,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

但練武,那就不一樣了。

沒有一個好身體,練武就是瞎白話。而要有一個好身體,營養自然就得跟上,而要營養跟上,那就得好吃好喝的侍候着。

當一個人白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談何營養,談何身體呢?

大量的體力消耗,是需要足夠的補充的。

而除開這些,還有裝備上的花費。

就拿石壯的兒子爲例,尚在跌跌撞撞的學走路的時候,已經有專門的藥浴幫着他淬練身體,而這些藥物的配製,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的。而石壯本人的一根馬槊,便耗時超過兩年多,算下來最後的成本,足足超過了百貫銅錢,這,還沒有算上人工費用。

普通人,哪裡玩得起?

更何況,武舉考試,不但要武藝出色,還要識文斷字,雖然對於文字上的要求,沒有文試那樣苛刻,但總不能是睜眼瞎吧?

這就又是另一項開支了。

正是因爲這一個原因,使得從縣裡一步一步考上來的武舉子,基本上都是家境富裕的子弟,說提直白一點,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以前李澤致力於打擊的那些豪門世家以及權貴子弟。

身爲兵部左侍郎的尤勇起初並沒有察覺這一點。他身在高位太久,對於這些最基礎的問題,早就不太瞭解了。

當縣試的優勝名單一出,內衛方面的背景調查一出來之後,尤勇當即便驚出了一身冷汗。

武舉是幹什麼的?是鱗選軍官的,這些人在勝出之後,將來在晉升之上,天然地便佔據了有利地位,現在或者看不出來什麼,但十年二十年之後呢,如果是這樣的一批人佔據了軍隊之位,後果會是什麼?

尤勇不敢想象。

這樣一批被朝廷下了死力氣打擊的人,如果掌握了軍權,只怕便是內亂的開始。

這必然不行。

但是,這些人是通過朝廷正式頒佈的考試政策之中,正正經經地考上來的,內衛在調查之後,雖然提供了一份名單,將一些有問題的人給黜落了,但這只不過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剩下的,找不出任何問題。

兵部不能自己打臉,如果改弦易轍,弄個大笑話不說,還會打臉李澤,同時也是對現在由李澤掌控的朝廷的威信的一次大打擊,肯定是行不通的。

更何況,就算自己不要臉了,想來硬的,但上頭還有兵部尚書韓琦呢,他對於這個局面,自然是樂見其成的。大量的這些人將來能夠進入軍隊,於他們而言,便是天然的幫手。

尤勇苦思冥想了好幾天,鬍子都愁白了好幾根,才讓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除開這些從縣裡考上來的舉子之外,允許各衛推薦優秀的軍中人才前來考試,而且是直接跳過縣試府試,徑直參加最後在武邑舉行的大考。

韓琦自然是不幹的。

雙方在兵部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然後這個消息就不止怎麼就泄露出去了。

然後,十二衛的大將軍們一個個或以書信直接給趕琦,或上書李澤,更有甚者,乾脆派出了使者到武邑兵部,當面質問韓琦是什麼意思?

大軍戍守各方,軍士們爬冰臥雪,吃盡了苦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爲什麼有了好事的時候,兵部就忘了這些士兵們的貢獻?這對於軍心,士氣會是極大的打擊。

壓力愈來愈大,最後連韓琦的忠心部屬,左武衛大將軍李存忠以及在棣州的盟友左驍衛大將軍秦詔也派了人找到韓琦,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來自軍隊的巨大壓力,使得韓琦再也頂受不住,他很清楚,如果自己在堅持下去,只怕這個兵部尚書的位子,自己就坐不穩了。

這一回合,尤勇大勝。

十二衛獲得了推薦麾下優透士兵或低級軍官參加武舉考試資格的權力。這對於這些大將軍們來說,自然也是開心的。這些被他們舉薦出來的士兵,一旦中試,自然也不會忘了他們的舉薦之恩。

當然,這還是兵部較量的第一回會合而已。

接下來,大考到底怎麼考,新的爭論又開始了。

韓琦的辦法是重理論考試,重個人戰力。

尤勇卻堅持重實踐能力。

落實到具體的考試之上時,尤勇便要求在考試之中增加戰場推演,實兵對抗等科目。

韓琦自然不幹。

那些考上來的舉子們,個人戰鬥力出色,理論豐富,自小當然都是熟悉兵法的,但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打過仗,如果真要這樣乾的話,只怕到了實兵對抗項目之上,他們會被那些從戰場上來下的考生們,打得落花流水。

更何況,尤勇還要求把這些項目的權重,大大加高,遠超理論,個人戰力的權重。

雙方的爭論持續升溫,整個兵部最後都被捲了進來,分成了再明顯不過的兩派。支持尤勇的當然更多,但韓琦身爲兵部尚書,位置上卻是天然壓了尤勇一頭。

雙方僵持,使得武舉考試的具體事項遲遲沒有定下來。

官司終於打到了李澤的面前。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澤竟然召集了六部九卿等幾乎所有的高官一齊來討論這一件事情。

如果說薛平是保皇一派的首腦人物,頭面人物的話,韓琦實則上就是保皇一派之中實力最爲雄渾的人了。

河東諸地,左衛武李存忠,這都是他最忠心的追隨者,所以在李澤的面前,他說話也是有底氣的。

屋內廖廖十數人,皆是核心人物,韓澤說話反而沒有了什麼顧忌,左右這裡的人一個個都是明白人,倒不如將話攤開說。

“李相,我知道您在擔憂着什麼,但我還一直記得您說過的一句話,您說過,要想復興大唐,那就要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我們的朋友多一個,敵人就會少一個,只有這樣,我們的力量纔會越來越壯大,對嗎?”

“當然記得。”李澤微笑着道。“而且此心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仍然沒有改變過。”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能給那些人一次機會呢?”韓琦大聲道。

“如果不給他們機會,他們能出現在這次考試中嗎?”李澤笑容不變,淡淡地反問:“不給他們機會,還會有這一次的爭論嗎?”

韓琦不由語塞。

“不容諱言,對於那些宗賊,我打擊他們的決心,決不會改變,那種盤踞地方,糾結鄉里,對抗朝廷的東西,我決不會放過,治理大唐的,只有大唐律法,不是什麼宗法。”李澤提高了聲音道:“這是朝廷的根本策略,不容改變,不容置疑。但對於這些人家的子弟,真正有才能的,真正與我們志同道合的,我們自然也會納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淘汰那些心懷叵測的人,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隊伍裡要是摻了沙子,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韓琦頹然道:“您這是要封死這些人上進之門嗎?”

“門永遠都打開着,就看他們願不願意進來。”李澤道:“察其言,觀其行,人在做,天在看,諸位,別忘了,我們現在仍然是處在危機當中,一個不慎,便會有覆亡之禍,北方張仲武元氣漸復,南方朱溫自立,勢力正在向南方不停滲透,我們如果稍有懈怠,後果不堪設想。”

“軍隊,是我們的存身之本。軍隊,必須確保在朝廷的大度之下統一指揮,每個人都要懷着一顆赤子之心,爲復興大唐而努力,此時,我們容不得有二心的人加入。諸位,說句不恰當的話,文官治理一方,還有一定的容錯機制,出了錯,我們還有機會挽回,但在戰場之上,出了問題,能容錯嗎?那是有可能導致一場戰役的失敗,進而導致整個戰略上的大潰敗的。”

看着臉色灰敗的韓琦,李澤道:“韓尚書,你也是打了半輩子仗的人,當知道這裡頭的利害性。所以,原則之上,我是同意尤勇的考試方案的。現在,我不需要紙上談兵的趙括,我需要的是能對士兵負責的有經驗的戰鬥人員。因爲現在,我們隨時要準備打仗。各位,這些武舉中試之後,都會被派到第一線的軍隊之中去充任軍官的,最低的,也會是一個隊正,指揮幾百人啊!如果去一個只會誇誇其談而沒有實際經驗的人去,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你們知道在戰場之上,傷亡率最大的軍官是那一個級別嗎?就是隊正啊!”

“當然,能一路考到武邑來參加最後的考試的人,也都算是有些本事的了,武舉是我們鱗選優秀基層指揮官的考試,不容有錯。但我建議兵部,可以再增加其它一些專項的加試,將一些嚴重偏科的人,也可以挑選一批出來。這些人不能直接領兵,但也可以從事一些其它的工作嘛!比方說個人戰鬥力出色的,可以去訓練新兵嘛!軍事理論出色的人,可以去爲我們的基層軍官進行一些這方面的培訓嘛,如果能將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我們的指揮員們,豈不是能更上一層樓。”

章回聽了這話,不僅失笑道:“李相,你不會是又想辦一所學校吧?”

這位當權的李相,似乎有辦學校的嗜好,什麼事都想要建個學校,然後大規模地培養人才。

“這也不是不行的,韓尚書,你可以考慮一下嘛!”李澤笑着拋了一顆甜棗給韓琦,砸了對方一悶棍,也該給點甜頭才行。

第八百九十一章:亡羊補牢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談話(中)第八百六十三章:江河日下第一百九十二章:想繼續投資嗎?第八十四章:反攻倒算第七百章:突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只有一條路,向前!第五百八十三章:李澤的憤怒第七百零七章:沒有退路的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兩個女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殺出一條血路第二百六十二章:一致第五百章:兩相第一百七十五章:忍得一時之辱,便叫日月換新天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不要中了李澤的圈套第七百九十九章:依仗第八百五十四章:激盪(17)第七百四十章:戰揚州(下續三)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八百八十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上)第四百六十章:最後的一次反擊第三百三十五章:最後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五章:只能相信他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殺氣騰騰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一百二十章:來得恰到好處第六百七十八章:難以置信第八百零五章:荊南之戰(又下)第一百零六章:失望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第二百三十章:攻與守第二百三十四章:懷德堂第五百八十九章:安綏節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殺氣騰騰第八百二十四章:突如其來的變化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第八百八十七章:遼地第八十二章:求救第六百三十四章:鬱悶的樊勝和開心的敬翔第五百八十章:勤奮的許子遠第七百七十四章:說服第二百零四章:男兒亦有淚第六百一十五章:各自謀劃第一百九十八章:閃電戰(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我們的角度第一百七十二章:你會是我的第一個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第四百五十二章:人心離散第七十三章:李澤的危機和石壯的微笑第三百二十六章:一場慘敗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一場博弈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問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昔人不再第七百九十八章:撤退第二章:一聲嘆息第七百四十章:戰揚州(下續三)第七百六十四章:岳陽第四百六十七章: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十八章:秘營要升級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見面第八十一章:左右逢源第五百九十九章: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四十六章:雪原之戰(繼續中)第一千二百零二章:無奈第九百一十八章:雲涌(5)第一千零四章:天下第一關第五百九十九章: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九十章:河東出兵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封海(5)第二百四十三章:留駐兵力其中的深意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八十八章:父子 兄弟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逆轉第八百四十七章:激盪(10)第八百二十七章:唯一的方案第八百章:老子要幹大事了第五百零九章:科舉(上)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辣的老傢伙們第一百七十章:倒黴的柳老爺第八百八十七章:遼地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九百九十八章:善後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我們的角度第二百四十五章:大舅子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自斃第二百四十五章:大舅子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四百八十章:誤會第二百零五章:暗涌(上)第四十五章:告辭第六百三十九章:解放者第七百二十二章:戰揚州(上)第四百五十三章:身處黑暗,心懷光明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二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掙扎第一百五十二章:能力與實力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