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助力

李澤在武威節鎮,是將糧食作爲一般等價物之一的。所有其它的商品的價格,都是與糧食掛鉤的。

大唐時期,一般等價物基本上已經是使用貴重金屬,如金,銀等了。但歷經戰亂以及節鎮割劇之後,貴重金屬的重要性已經大大下降,拿着金銀買不到糧食的情況,比比皆是。

畢竟,盛世之時,金銀是財富的象徵,而亂世之際,人命如草芥,不知多少王候將相被踩入泥漿,多少富貴豪門一朝之間淪爲難民。

那段時間,只要你有糧食,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拉起一支隊伍來。只要你有糧食,便能聚集起偌大的勢力。

也正是因爲如此,大唐後期的節鎮,絕大部分都出自各地豪強以及名門世家,因爲他們控制着土地,也控制着糧食。

但將糧食作爲一般等價物,又是有着極大風險的。畢竟這個時候,望天收還是常態,一年能不能豐收,還是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給不給面子。給面子,風調雨順,那自然是大收,可一旦旱澇災難甚至地龍翻身等等,都可以讓糧食歉收甚至絕收。

李澤敢這樣做的底氣,一來是因爲他執政之後,在武威地區大肆興修水利,在他的影響之下,義興社的推動之下,一地官員上任的第一件事,多半便是修水利,修道路,整河渠等等,這在極大程度之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將對老天爺的依靠,降到了這個時候的最低限度了。

二來,李澤敢這樣做,是因爲他在治下實施的是平價糧食。依靠着供銷合作社,他始終將糧價多年以來一直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之上。即便是最困難的時候,他也竭力所能地保持糧價的穩定。爲了做到這一點,他甚至高價從外面購進糧食,然後平價出售給治下的子民,每年爲了補貼這其中的差價,都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在武威,是沒有私人糧商的,但凡有人敢私自售賣糧食,被抓到之後,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砍頭。百姓所有的糧食,出了留下自用之外,唯一能夠售賣的對象,就是供銷合作社。

但多年以來的堅持,還是讓他有了極大的收穫,那就是與糧食掛鉤的武威經濟,一直維持着穩定向上的發展。

糧價不亂,武威的經濟就不會倒。

這幾年來,武威年年大熟,武威境內,一個個大型的常平倉內,堆得滿滿當當,手中有糧,心中自然不慌。

但今年自春耕之後開始,武威便開始了戰爭,儲備糧食便像流水一般嘩嘩地流出去,而反映到市場之上的,自然就是糧食供應之上的緊張,哪怕糧價仍然給持着以往的水平之上,但市場上的焦慮卻是已經開始出現了。

而這也是李澤最爲焦慮的所在。

本來距秋收已經不遠了,以武威其它地方的情況,今年仍然在會是一個豐收年,但昭義魏博等新歸於武威的區域,就是欠收甚至絕收,這便將今年的豐收的利好,完全給抵銷了。如果沒有外來的糧食進入,武威今年的日子絕對不好過。

度支司的夏荷,已經將李澤提交了警示性的報告。

以前李澤地盤小,還能向周邊購糧,但現在地盤大大擴張,小規模的購糧已經完全無法滿足武威的這種經濟模式了。問題是,朱溫在拿下了河洛關中等地之後,完全控制了槽運以及李澤同南方的聯繫,這使得向外購糧也成了大問題。

這個時候,金滿堂開闢出了自江南到北地的海上通道,對於提振武威治下經濟發展的信心,自然是一個無比積極的信號。

正如同金滿堂所說的那般,這一次他從海上過來的船隊,帶來的糧食哪怕並不算太多,但卻會讓武威治下整個市場的信心有着無比的提振。

既然有一船來,自然就會有十船,百船,千船來。

“金公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李澤無比真心地看着金滿堂道。“單是這一件事,我便要上奏皇上,爲你晉封爵位。”

金滿堂大笑,所謂的上奏皇上,自然不過是一個說辭罷了,以李澤現在的地位,想要給他金滿堂什麼爵位,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爵位對於金滿堂而言,卻也是需要的。他的錢已經夠多了,但社會地位,卻並不會因爲他的錢多而有多大的提升,在那些豪門世家的眼中,他仍然是一個上不得檯面的人。以前在揚州,那些人對他可是予取予求。

這種現象,在他同李氏聯姻之後,有了相當大的好轉,雖然說李氏隔着他的基本盤天遙地遠,但李氏的威勢擺在哪裡,以前正眼都不看金滿堂一眼的那些人,現在也都慢慢地將金滿堂納入他們的圈子裡了,雖然少不了還要遭白眼,但這卻是一個積極的開始。

如果金滿堂能夠正大光明地獲得朝廷冊封的爵位,那他也就算正式跨進了這個圈子了。也許在他這一輩,還是會有許多的門坎難以跨進去,但他的兒子,孫子這一輩,必然會徹底地融合進去,成爲他們中的一員。

金滿堂當年在揚州等地用了無數的金錢也無法打進去的圈子,在他毅然決然地投下大本錢給李澤之後,一切卻都來得這麼容易。

當李澤在昭義擊敗朱溫之後,金滿堂在江南的地位,頓時水漲船高,在他揚帆起航前往海興之前,宴請他的宴席,幾乎是擺得滿滿當當。

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李澤有可能的光明未來。

現今天下勢力幾站已經明郎,拋開南方先不談,在北地,便是李澤與朱溫爭雄,而從歷史上的發展來看,誰握有了北方,誰掌控了中原,基本上最後都能站到歷史的最高處。

二分之一的可能,自然誰都願意先投資一下。哪怕是在感情之上的,暫時不想與李澤搭上什麼關係,但與李澤的這位親家公先拉上關係,以後自然也就有了一條門路。

“這麼說來,南方對我這一次的大勝,反應更多的還是正面上的羅?”李澤很是感興趣地問道。

“也不盡然!”面對着李澤,金滿堂倒是不用撿對方喜歡的說,雙方現在差不多是命運共同體,金滿堂幾乎已經將身家性命全都押在了李澤的身上,自然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南方不僅僅是商業發達,但土地兼併也極其嚴重,大地主,大豪強比比皆是,這些人對於太傅你是深抱戒心的,甚至是牴觸的。”金滿堂道。

李澤點了點頭,這一點,已經有很多人跟他說過了,而他現在麾下的一方大員,翼州刺史丁潛,更是出自荊湘名門,加入李澤隊伍的時候,就曾直言不諱地說過並不同意李澤的這些政策,雖然經過了差不多兩年的瞭解,丁潛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在這一根本政策之上,丁潛仍然是屬於溫和的改良派,與楊開這樣激烈的革命派,照舊是格格不入,一見面就要互掐的那種。

“但南方的商人,倒是對太傅你頗有好感。因爲太傅在武威的商業政策,雖然稍嫌霸道,但卻仍然開放了很多的行業並允許他們自由發展,更重要的是,太傅的武威,對於商人,沒有歧視。”金滿堂道:“這一點對於這些有錢人來說,卻是最爲重要的。”

“我的商稅可是很重的。”李澤笑道。

“南方看起來商稅比太傅這裡要輕,但實則上的負擔,要比太傅這裡重多了。”金滿堂笑道:“這一次我來之前,還樂捐了一大筆錢,太傅知道是什麼?”

所謂的樂捐,其實就是攤派了。李澤笑着搖搖頭。

“咱們揚州府的府臺母親大壽,每戶商家可都是樂捐了一大筆錢。”金滿堂搖頭道:“而在太傅與朱溫大打出手的時候,鄂嶽觀察使大人以備戰的名義,又要咱們樂捐了一大筆錢,而其它一些林林總總的事情就不說了,光是這兩筆,加起來就差不多頂得上我要交的賦稅了。而這些錢,你要是不交,你的生意,幾乎就做不下去了。”

“理解。”李澤笑道,在武威,農稅,人丁稅是較輕的,而商稅的確很重,但商人交了稅,卻也沒有其它的這種所謂的樂捐了,錢,都交在明處,商人自然也就願意,因爲這些錢,是可以預估並攤到成本當中去的。

“看起來,金公在這些人當中,也沒少爲我們作宣傳啊!”李澤道。

“倒也不用我說太多,做商人的,那個不是精明的人物,一個個的都是耳聰目明的,要是消不靈通,生意也做不長久。義興社在江南現在雖然舉步維艱,但總算也是立住腳跟了,現在口碑也是愈來愈好了。”

“那咱們的昌隆錢莊呢?”李澤問道。

“我們的昌隆錢莊,在商人之中還是很受歡迎的。但在豪紳地主和官府哪裡,就不成了。”金滿堂笑道。

“慢慢來,一步一步的來。”李澤微笑着道:“揚州那邊的地價如何?”

“揚州的地價比起武邑還要高。”金滿堂道。

“怎麼高到這個地步?”李澤吃了一驚,要知道,武邑因爲武威節鎮的存在,大量的移民涌入,地價已經到了一個李澤都覺得過分了的地步,如果不是因爲李澤在土地上面嚴格的限制政策,價格可能更離譜,現在的武邑,土地是有價無市,在李澤打贏了這一仗之後,更沒有誰會將自己的土地出售了。揚州是個什麼鬼?

“兼併!”金滿堂道:“揚州幾乎沒有多少自由民了。土地大量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大量的失地百姓,只能進城務工或者租賃土地,好在揚州的紡織業,絲織業發達,能夠吸納大量的人手做工。”

“這麼說來,那裡的社會矛盾,也應當很嚴重了。”

“膿包已經很大了,就看什麼時候被戳破。”金滿堂道。

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二百二十九章:我是跨越千年的老狐狸第三百六十九章:賞格第一百七十七章:和談之議第二百九十四章:入都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串連第四百七十章:裴矩投效第九百八十三章:落實第八百六十六章:意味深長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調整(1)第七百一十一章:集結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七百二十六章:唐人永不爲奴第五百四十章:高象升的想法第九十九章:當頭一棒第二百一十二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六百三十九章:解放者第四百五十九章:妥協的藝術第四百二十五章:薛氏宗族第三百六十二章:斬首行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準備迎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細節決定成敗第四百三十七章:王夫人之死第三百五十章:明白人第一千二百章:兩極第二百零三章:老將也是要臉的第四百一十一章:有得到的,便有失去的第四百五十章:師生第七百六十二章:破鄂州(下)第三百三十二章:於心有愧第九百七十六章:陌刀之前,人馬俱碎第八百六十八章: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第七百三十三章:舍小爲大第八百九十章:救星第一千零六章:史上最窘迫宰相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八百九十六章:無可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陷德州第三百九十七章:告一段落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七百九十六章:援軍第一千零五章:再見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四百一十一章:有得到的,便有失去的第四百一十章:安排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合圍第二百九十七章:都很忙第七十九章:找回我自己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不戰而降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牽扯第八百四十四章:激 蕩(7)第一千零七章:我們可以立功第七百章:突襲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一刀兩刀三刀第三百二十六章:一場慘敗第六百七十七章:驚駭第五百五十九章:雪原之戰(倒數第二下)第一百二十八章:這可是機會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一百七十四章:赤裸裸的離間第一百一十四章:試探第九百八十九章:相愛相殺第五十六章:陰差陽錯的交手第三百八十五章:人心之變在於日積月累第四百六十二章:殺兄第四百八十章:誤會第二百章:閃電戰(下)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我們的角度第七百三十四章:憂心如焚第三十四章:怒不可遏第三百三十章:脫胎換骨的耶律奇第六百三十九章:解放者第九百五十七章:確認第三百七十九章:棣州叛亂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越快越好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七百八十七章:資本第一千零五十章:改革第四百九十六章:怎一個慘字了得第三百五十九章:伸手河東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七百一十九章:嶺南事(上)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人與壞人第四百二十四章:田氏兄弟第六百九十六章:最終處置第二十八章:震懾第九百零二章:風起(1)第八十一章:左右逢源第二百九十五章:逛西市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九百零五章:風起(4)第一千零四十章:國家利益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三十九章:激盪(2)第八百八十六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訊第六百九十九章:選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只有一條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