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獨攬大權

李儼閉目靠在牀上,額頭之上繫着一塊帕子,臉色蒼白,便連嘴脣之上也看不出一絲血色。太子李恪雙眼紅腫,垂手立於牀前。

房間內,李澤,章回,薛平,田令孜,秦詔,韓琦,高雷盡皆默然而坐。

屋裡一片死寂。

好半晌,李儼終於緩緩地睜開了眼睛,眼神落在了李澤的身上。

李澤抱拳,微微躬了躬身子:“陛下,臣……”

“往事已矣,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必再提。”李儼擺了擺手,道,聲音卻是極低。“大將軍,皇后有遺願,不知大將軍可願承擔起教導太子的職責?”

“承蒙陛下看重,娘娘信任,臣願擔任此職責。”李澤轉頭看向李恪:“只是不知太子殿下願不願意?首先要說明一下,我教學生的方式,恐怕與其它的師傅不太一樣。”

“學生願意。”李恪向前一步,雙手抱拳,一揖到地。

李澤端坐椅子上,卻是受了這一大禮。此是師生之禮,他倒是不必避讓,而是必須受下的。

“太子拜師,本是國之大事,原不可如此草率的,但今日今地,卻也只能因陋就簡,還請大將軍不要在意啊!”李儼道:“恪兒原本也就是剛剛啓蒙而已,以後既然跟了大將軍學習,怎麼教,那都是大將軍的事情了。”

“多謝陛下信任。”李澤道。

“太子還年幼,大將軍也是事務繁華,這大唐天下,需要仰仗大將軍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所以朕還準備任命薛平兼東宮太子洗馬,大將軍認爲可否?”李儼繼續道。

李澤還沒有說話,薛平已經站了起來,躬身道:“臣奉詔。”

說完這句話,他轉過頭來看向李澤。

李澤一笑,點頭道:“薛侍郎忠心耿耿,本身學問也是極好的,任此職正合適,倒也讓我可以省下不少心思,能更多地爲陛下討叛叛逆,復興大唐。”

“好,好!”李儼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既如此,待壺關這裡諸事完畢之後,臣便要請太子殿下與臣同行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段時間正是大戰之時,臣清閒的時間反而多一些,不妨讓太子殿下跟在臣在的身邊,好好看一看,想一想,臣也有時間跟太子講一講以後臣怎麼教,太子殿下該怎麼學,不知陛下認爲如何?”李澤重新坐了下來,問道。

李儼一怔,還沒有來得及說話,韓琦已是霍然站了起來,大聲道:“臣反對。”

李澤微微一笑,看向韓琦:“不知韓帥爲何反對?”

“潞州如今雖然被圍,但潞州仍然有敵數萬,卻盡是百戰之後,大將軍必然是要指揮作戰的,兵兇戰危之地,豈是太子殿下能呆的地方?如果有什麼意外,大將軍負得起這個責嗎?”韓琦意有所指地道。

“潞州之敵,在我看來,不過土雞瓦狗罷了,想要破之,又有何難呢?韓帥未免太高看他們了。”李澤淡淡地道:“再者,我指揮作戰,向來是只指揮屬下往哪裡打,卻從不管他們怎麼打。也用不着我親上前線去親冒矢石,擂鼓助威。”

“朕知道了,現在這天下,恐怕大將軍的身邊,纔是最安全的地方。”李儼制止了韓琦,道:“大將軍既然這樣說了,便這樣辦吧!”

“請大將軍也允許我隨侍在太子身側。”薛平道。

“薛侍郎是太子東宮洗馬,自然是可以的。不過薛侍郎既然去了,可也不能閒着,其它的事情也是要做的。”李澤微笑着道。

“這個自然。”

“陛下。”議定了這件事情,李澤便又轉向牀榻之上的李儼,道:“潞州之戰,少則一月,多則三月必然會得到解決,到時候,陛下便可以移駕武威,不知陛下到時候想要駐駕於哪裡?”

“大將軍沒有安排嗎?”李儼略有些奇怪。

“自然是要遵從陛下的意見。不過從我武威現在的狀況來看,臣認爲有兩個地方陛下可以優先考慮,一是武邑,二是鎮州。”

鎮州是李澤老子李安國經營多年的老巢,而武邑更是李澤的大本營,更是現在的武威節鎮的行轅所在,不論那個地方,都是李澤勢力最爲根深蒂固的地方。

李儼在心中盤算片刻:“那就在鎮州吧。”

“那好,臣下去之後,便會讓鎮州方向爲陛下準備別宮,待潞州戰事一結束,陛下便可去鎮州安定下來。”

李儼點了點頭。

“陛下身體有恙,還需要多多保重身體,臣已經將鎮州名醫金源等人召來爲陛下診治。臣不是懷疑御醫的醫術,但是多一個人,總是多一個思路,多一個想法,興許便能讓陛下身體早日恢復康健。當日陛下與臣泛州湖上暢談天下的時光,臣還歷歷在目呢。鎮州亦有好水好風光,臣期待能儘快地與陛下再次泛舟論政呢!”李澤道。

李儼眼中陡地亮了一下,卻又再次黯淡了下來。

“大將軍有心了。朕有些累了,接下來的事情,便由大將軍下去主持再議吧!”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向李儼躬身爲禮,然後依次退出了房間。

衆人換了一個房間,但坐在上首的,卻是李澤了。

李儼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是將整個朝政大權盡數交付給了李澤。雖然事實之上,現在亦是李澤掌控着大局,但有這樣一句話,卻給了李澤光明正大的背書,使得他名正言順地得以總攬整個朝政。

哪怕現在的朝廷只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甚至連小朝廷也算不上,因爲朝廷的所有人馬,現在都還在長安,已經盡數落在了朱溫的手中,能跟着李儼到這裡,除了薛平,唯有一個侍中田令孜而已。

一切都得重起爐竈,但這,也正是李澤想要的。

當前之事,無外乎兩件。

一是皇后的下葬。

二是潞州的攻守。

無論在什麼時候,皇后的離世,都算是國之大事,但在這裡,卻被一切從簡了。李澤的母親,還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場,但皇后,卻是連這個待遇也沒有了。議論皇后的葬禮,只花用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

李澤的藉口很簡單,也很實在。正是因爲皇后的身份尊貴,所以現在只能從簡安葬,只有等到擊敗朱溫,重返長安之後,才能大舉操辦此事。

在場的人,都是無話可說。

即便他們想風風光光地將皇后下葬,現在的條件也壓根兒就不允許。

說完了第一件事,大家的注意力,就全都轉到了第二件事情之上。

拿下潞州。

這纔是當務之急,關係着在場每一個人接下來的前途,與所有人都利益攸關。即便是心中憤憤不平的韓琦,忐忑不安的高雷,此刻,也都豎起了耳朵。

“攻下潞州,現在並非什麼難事。薛侍郎在這之前做了許多工作,潞州之內,已經有不少人選擇了我們,換句話說,我們在潞州,現在有內應了。”李澤笑道。

“節帥,這段時間壺關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潞州之內,不會沒有耳聞,而且現在朱溫已經拿下了長安,其麾下大將曹煥已經率領天平軍出了潼關,正在向昭義進發,宣武方面更是在大規模動員,接下來必然也會向昭義派兵,救援潞州已經成了他們的當務之急,此等形式之下,原本的那些答應我們的人,現在還會不會履行諾言,可就難說了。”薛平板着臉道。

薛平的怨言溢於言表,如果李澤儘早地攻打潞州的時候,那些人指不定便已經投降,而潞州此時肯定也已經落袋爲安,但因爲王夫人之死,李澤生生地在壺關按兵不動了一月有餘,從而導致這天下形式大變,現在的情況,還能與當日相比嗎?

“薛侍郎多慮了。”李澤道:“這些日子,我的人可沒有閒着,早就把薛侍郎耽擱了的那些線重新接上了,所以在這件事情之上,薛侍郎儘可放心。至於朱溫的援軍嘛,嘿嘿,我等的就是他們。”

“節帥這話是何意?”薛平一驚,問道。

“很簡單。因爲我們太早拿下潞州的話,朱溫反而不會急着前來救援,而是會好好地打理好長安洛陽,待到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纔會大舉進軍,那時候,我們在潞州與他們還是有一場大仗要打的。但現在,朱溫立足未穩,便派了大軍要來救援潞州,看起來是不錯的,但對於我們而言這纔是最好的機會,所以我要的就是抓住這個機會,不但要拿下潞州,我更要打得朱溫三五年之內,再也不敢正眼看一下潞州。”李澤冷笑着道。

“你,你……”薛平霍然站了起來,指着李澤:“原來,原來節帥是早有盤算,屯兵潞州,就在等着這一刻嗎?”

“不然呢?”李澤斜睨着薛平:“薛侍郎不會真以爲我屯兵不前,不進壺關,就是爲了逼死皇后,威懾諸位,好獨攬大權,圖謀不軌吧?”

李澤霍然站了起來,怒視着衆人,看着屋內所有人都垂下頭去,他才冷笑着道:“說句不該說的話,以諸位現在的實力,我想要獨攬大權,圖謀不軌,還用得着如此嗎?我想怎麼辦,還不就是怎麼辦?”

所有人惶然而驚。

“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李澤丟下這一句話,昂首出門而去。“諸位,接下來都靜候軍令吧!話說前頭,誤軍機者,殺無赦!”

第一百三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成德狼騎第一百三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有緣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只有一條路,向前!第六百四十四章:小皇帝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綜錯第四十七章:只爭朝夕第二百六十八章:都挺厲害的第八百三十一章:契丹營第八百二十四章: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七百七十三章:勸說第三百二十八章:逆轉第九百六十二章:事兒難做第五百九十八章:貌似惡麾,心如佛佗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八百三十二章:軍隊,只不過是完成最後一擊第八百六十章:價值一萬銀元的消息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澤的重點工作第七百三十二章:錢荒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終究沒有奇蹟第五百四十七章:雪原之戰(還是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昌都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帶血的旗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你個瘋婆娘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二百三十四章:懷德堂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一百六十二章:我終於活成了我討厭的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擔心第七百六十五章:火併(上)第一百六十七章:變聰明的楊開第八百八十九章:兩難的部落第一百四十一章:接應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皇后與鄉民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一戰第二百六十二章:一致第四百五十九章:妥協的藝術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八十六章:小敗最好第二百八十八章:文治武功第五百七十五章:空中飛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適的人選第六百八十章:初次見面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不要中了李澤的圈套第二百一十章:狼騎抵達第七百一十九章:嶺南事(上)第五百二十九章:東北談,西北打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問題第十九章:絕不允許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一刀兩刀三刀第三百三十章:脫胎換骨的耶律奇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何圖謀朝廷使節第二百四十章:生計第四百一十章:安排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五百五十章:雪原之戰(再下)第四百九十二章:政改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談話(下)第一百九十四章:合流第八百八十一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河中有事第六百零三章:河中有事第八百三十三章:袞海何去何從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一次全員大會第二百六十章:盡收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田氏兄弟第七百一十六章:勸說第八百八十六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第七百一十六章:勸說第四百二十九章:耀眼的誘餌第三百九十一章:其樂融融第九百四十七章:大唐夢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一千一百五十章:簡單地戰鬥第九百七十七章:一切皆休第五十七章:繳械投降第七百二十六章:唐人永不爲奴第八百四十二章:激盪(5)第一千零入十六章:報復(上)第五百一十七章:交換第一百二十六章:李澈之死第八百五十一章:激盪(14)第四百二十五章:薛氏宗族第四百七十九章:兩個女人第九百八十三章:落實第五百一十八章:考試與婚禮第二百八十二章:祭奠第一千零八章:朱一的新玩具第二百二十六章: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九百五十二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第九百五十九章:軍心第七百四十七章:當然是我們自己付第一百八十七章:誅林第一百八十九章:殺將第二章: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