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蓄謀已久

夜已深。

梵唱之聲依然,不過和尚們倒是已經換了一批,據說這一次的道場要做足七七四十九天。

一名身披鬥蓬,連臉都蒙了起來的大漢走進了靈棚。爲薛均上了三柱香,行過禮之後,薛仁忠便站了起來,恭敬地領着這名大漢走到馬察寺內裡。

唐得功早就等候在了那裡。

大漢解下了鬥蓬,取掉了蒙面巾,赫然便是現任大唐左武衛中郎將的李睿。

李睿赴左武衛上任已經一年有餘了,但對於整個青海或者說吐蕃而言,這個人一直顯得很神秘。

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李睿到左武衛,是李澤對於左武衛大將軍李存忠的一種鉗制,此人的到來,極有可能在左武衛之中掀起一股奪權甚至內部不和的事情。

李睿可不是一般人,此人曾姓胡名十二,在李澤初期掀翻成德舊集團時立下過汗馬功勞,正是因爲此人立下的特殊功勳,才讓李澤幾乎是沒有費吹灰之力便把蘇氏集團徹底打落。也正是因爲如此,胡十二被李澤賜李姓,改名李睿。

後來此人在右驍衛柳成林麾下,一路做到了中郎將。

去年被調入左武衛。

雖然職位都是中郎將,但現在的大唐軍隊之中的第三號人物,是除了大將軍與監察官之外的第三人,但所有人都認爲,李睿是李澤爲了接手左武衛而特別派過來的,是左武衛下一任的大將軍的必然人選。

但這位身份如此重要的大郎中郎將,到了左武衛上任之後,卻顯得神秘之極,極少露面,偶爾在左武衛大閱兵諸如此類的活動中露上一面,也是來去匆匆。別說是大家期待之中的左武衛權力之爭了,李睿壓根兒就沒有公開處理過多少公務。

對於這樣一個身份重要的人,吐蕃大論德里赤南自然不會掉以輕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打聽清楚,看起來健壯如牛的李睿,居然對於青藏高原之上的獨特氣候極端地不適應,每上高原一次,便會身體不適,一個應對不好,就會病上一場。

因爲這個緣故,更多的時候,此人都是呆在甘州。

這倒是讓德里赤南鬆了一口氣。

必竟從李睿過往的戰績來看,此人是一個極難纏的對手。胡十二出身內衛,心思細膩,用兵極爲狡滑,有靈狐之稱。此人不能上戰場,對於吐蕃來說,自然是一大利好消息。

但現在,被傳了近一年身體不好的李睿,卻秘密地出現在了昌都,看他那生龍活虎的模樣,又哪裡有半分不適應高原氣候的模樣?

“多謝李中郎將前來祭奠家父!”進到了屋子裡,薛仁忠再一次大禮參拜。

李睿可不是唐得功。

唐得功雖然身份重要,但身份背景和以後的前程,可遠遠無法與眼前這個相比。

李睿雙手扶起薛仁忠,道:“這是應該的。不論薛氏以前做過什麼,這些年來,你們舉家入吐蕃,近十年費心勞力,爲我大唐經營出了現在的局面,都是勞苦功高,薛家主最後更是以身獻祭,此等功勞,大唐當然不會忘記。我來祭拜,爲薛家主叩上幾個頭,是應當應份的。”

說到薛均的死,薛仁忠不禁又是淚流滿面:“爹爹他死得太慘了。”

李睿拍了拍薛仁忠的肩膀:“人左右只能死一次,怎麼死,其實也並不怎麼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死帶來的價值,有的人死了,一文不值,但有的人死了,卻影響深遠。你也不必過於傷心,當我們打進拉薩的時候,我做主,把你家的大仇人,交給你來處置,如何?”

“多謝李中郎將!”薛仁忠大喜過望,再一次深深地躬身爲禮。

“都坐吧!”唐得功提了指燒得正旺的火塘,道:“李中郎將一路趕來辛苦,仁忠爲了料理喪事,也是辛苦了這些天了,這裡烤了羊腿,酒也溫好了,做下邊吃邊聊吧!”

三人圍着火墉坐下,李睿道:“接理說,現在你服喪期間,要禁肉禁酒的,但馬上大戰就要開始,茹素可對你體力的保持不利,事急從權,你肉還是要吃的,酒就甭陪我喝了。我跟老唐喝就行!”

“多謝李中郎將理解!”薛仁忠道。

三人圍着火塘坐下,各自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小刀,將烤好的羊肉,一片片削下來。就着溫好的酒,大口地吃了起來。

“辛苦了近一年,終於要等來結果了。”抹了一把嘴上的油,李睿嘆道:“這大半年來,可是將我給憋死了。”

“也就是李中郎將這樣的性子,才能忍得住這樣的寂寞,換了其他人,只怕真做不下來。”唐得功笑道。

“做不來,硬挺着也得做啊!”李睿笑道:“想當年在蘇氏集團臥底的時候,比眼下這個,可還要兇險得多,不也是自己給自己打氣熬過來了嗎?”

“那可不一樣!”唐得功笑道:“那個時候,李中郎將可還不是中郎將!”

那時候的李睿,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諜探,而且還因爲耍聰明被李澤重重地責罰過。而現在,他可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身居高位之後,還能耐得住寂寞,份量自然不一樣。

“對於你們來說,或者是不一樣的,但對於我來說,都是一樣的。不都是爲公子做事嗎?”李睿仰頭喝了一杯酒,道。

這就讓人很羨慕了,能稱呼李澤爲公子而不叫陛下的,現在真沒有幾個人了。哪怕便是密營出身的人,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一年前,李睿就到了昌都。

他抵達昌都的時間,比朝廷正式任命他爲左武衛中郎將的公文要更早。

初上高原的時候,他的確是有着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不適應,不過到底是底子好,過了最初那個最艱難的階段之後,他重於適應了這裡的氣候。

整整一年的時間,薛均在利用他最後的一點點能力發光發熱爲昌都的這支起義軍準備軍械,物資,而李睿的三千遊騎兵,也陸陸續續地分期分批秘密抵達了昌都。同李睿一樣,這些人抵達高原之後,也曾經有相當長時間的不適應,有人身體變弱了,不得不退出,還有人就此長眠在了這片高原之上。

但絕大部分人,現在都已經適應了這裡的氣候,重新變成了驍勇善戰的勇士。

正好李澤所說的那樣,現在以大唐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打吐蕃並不是問題,問題就在於這裡的天氣氣候。平原上的人到了這樣的高原之上,有時候別說是打仗了,便是走快幾步,也會喘不上氣來。

而這,也是德里赤南有信心與大唐周旋到底的決心所在。

大唐能夠派入吐蕃作戰的士兵是有限的,到現在爲止,也就只有李存忠的左武衛這樣一支部隊而已。

大唐布這個局,已經整整一年之久了。

而謀劃這個局,則要上溯更遠了,從兩支農奴起義軍正式起事,佔據了昌都,玉樹之後,這個計劃便有了雛形,然後在隨後的時間裡,一點點的慢慢地修改,完善。

德里赤南想要發起對左武衛的戰爭,那他第一步,便是要先幹掉境內的農奴起義軍,以確保他在與大唐軍隊交鋒的時候,後院不會起火。而更重要的是,現在他亦需要幹掉昌都的農奴起義軍,以確保從益州輸入吐蕃的這條商道的暢通無阻。

不管怎麼樣,德里赤南都是要先解決這個問題的。

正是有了這一個判斷,所以在薛氏基本掌控了昌都之後,盤踞在昌都的薛氏兵馬,便沒有再主動向吐蕃軍隊發起挑釁,而是一門心思地開始經營昌都的一些重要區域了。修築要塞,城堡,構建防禦網,同時開始儲備大量的戰略物資。

而與紅教隆巴大喇嘛的聯手,確保了在這片對宗教極度虔誠的區域的百姓,深信無疑這支軍隊,便是佛祖派來保護他們的神兵。

而薛氏昌都的施政,也讓他們再一次確認了這一點。

原本一無所有的農奴們,有了自己的牧場,有了自己的牛羊,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們牧馬放羊,耕種勞作,辛辛苦苦地真正地爲自己的未來而努力着,而這裡的官府,只是收取很少一部分的賦稅。

昌都的薛氏軍隊的軍費,基本上來自薛氏的輸入以及大唐的秘密補給。

近幾年的時間,薛氏在昌都的骨幹軍事力量,已經發展到了整整一萬人。一旦戰事打響的話,昌都還能動員起來的青壯,至少還有上萬人,而且還是經過了一定的軍事訓練的青壯。

而與昌都的經營策略不同的是,紮根於玉樹的另一支農奴起義軍阿不都拉,卻是四處出擊,不停地騷擾着高原之上吐蕃的那些大貴族。

玉樹,只不過是阿不都拉的一個較爲穩固的據點而已,究其根本而言,阿不都拉還只能算是一個流寇。

現在,阿不都拉正在配合着唐軍的大戰略,拼命地向着青海方向進軍,他的動作,也被土蕃高層解讀爲想與唐軍匯合的一次軍事行動。

而唐人真正的殺手,則在昌都。

吐蕃主要的針對對象,也是昌都。

而且唐人,是想在昌都幹一票大的,一舉逆轉青藏高原之上雙方的力量對比。

所以,李睿纔在昌都的八宿的那些峽谷山溝之中,整整窩了一年時間。

第七百四十一章:落子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日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領鮮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噩夢第十一章:看門人第二十五章:一心想要跑路的李澤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你不恨嗎?第七百四十九章:拍賣(上)第一百六十五章:只能相信他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第一千零七章:我們可以立功第二百四十一章:請將不如激將第四百四十三章:如何選擇第七百六十五章:火併(上)第八百七十八章:折返第七百一十八章:迎接第一百五十二章:能力與實力第六十五章:別試探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第一千零九章:火炮第八百二十九章:又一個第三百四十四章:困難重重第一百五十章:這樣的事,我做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這可是機會第二百九十章:做菜第八百七十八章:折返第五百八十三章:李澤的憤怒第八百八十九章:兩難的部落第九百一十章:瞧不起第九十五章:真相第九百七十六章:陌刀之前,人馬俱碎第一百五十七章:李澤的三光政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準備迎戰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課第七十六章:李澈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二章:換俘第五百四十三章:雪原之戰(中)第七百九十八章:撤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安撫第三百七十五章:戰機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六百六十七章:驅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意難平第一千零四章:天下第一關第四百三十二章:到處流竄的秦詔第五百二十二章:燕九請客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五百二十二章:燕九請客第三百一十八章:我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五章:市井第二百一十一章:有投入自然有產出第二百二十七章:還沒開始,便已結束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激第三十三章:艱難的人生第五百七十八章:小夫妻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三百七十二章:武裝遊行所得的紅利第四百一十三章:最後的安排第三百四十章:長謀第二百四十六章:鬱悶第四百九十五章:難償心願第七百三十一章:花邊新聞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六百六十八章:大雨第八百八十六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第四百四十五章:憤怒的薛平第九百六十八章:後院起火(1)第七百零九章:棲身之地第六百二十章:這是李澤的勝利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斥候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七百二十一章:嶺南事(下)第一百三十九章:大戰當前第六百三十三章:李澤的宏願第五百二十七章:意見相左第五百三十七章:來到河東的鮎魚第五百五十五章:雪原之戰(接着下吧)第七百二十七章:民以食爲天第九百七十二章:後院起火(5)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政變(中)第六百五十八章:從無到有的水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談話(下)第二百四十三章:留駐兵力其中的深意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爭奪第七百五十三章:災情應對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酬功第八百二十三章:敲打第五百六十七章:過年的感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工具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不要中了李澤的圈套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六百二十二章:友誼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交鋒第一百六十七章:變聰明的楊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破裂第七百四十五章:海盜